一种微课录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9584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课录制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育信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课录制设备。



背景技术:

在远程教育、视频授课风靡的年代,微课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上课讲授的关键内容(教材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自己的移动智能终端(手机、平板、MP4播放器等)观看“微视频”来学习或温习;课堂留下更多的时间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师生互动讨论,或者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实用、携带方便,便于教师随时随地进行微课录制的微课录制设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课录制设备,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包括机箱顶盖、机箱底盖、机箱左侧盖、机箱右侧盖和机箱后侧盖;所述机箱顶盖、所述机箱左侧盖、所述机箱底盖和所述机箱 右侧盖首尾相连形成一矩形边框后固定在所述机箱后侧盖上;所述机箱内部设置有主板、存储单元、声卡、显卡、供电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的控制处理器,所述声卡和所述显卡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电连接,所述供电单元用于向所述主板供电;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相对所述机箱后侧盖盖合设置在所述矩形边框上,且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机箱左侧盖设置有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网线接口、USB接口、VGA接口、DVI接口、HDMI接口、音频接口以及显示器接口;所述机箱右侧盖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机箱内部设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靠近所述散热孔设置,且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所述机箱后侧盖呈四方形,所述机箱后侧盖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立柱、第二固定立柱、第三固定立柱和第四固定立柱;所述机箱左侧盖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立柱上,所述机箱左侧盖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立柱上;所述机箱底盖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立柱上,所述机箱底盖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立柱上;所述机箱右侧盖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立柱上,所述机箱右侧盖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四固定立柱上;所述机箱顶盖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固定立柱上,所述机箱顶盖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立柱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边框和显示屏保护外壳,所述固定边框固定在所述矩形边框上,所述显示屏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边框上,所述显示屏保护外壳固定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内部设有固定支架,所述主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为触摸式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通过所述显示器接口连接有外置显示器。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通过音频接口连接有麦克风和扬声器。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顶盖上设置有提手。

进一步的,还包括云服务器平台和智能终端,所述云服务器平台通过网络与所述机箱中的主板通信连接,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云服务器平台无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PC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所述机箱顶盖、所述机箱左侧盖、所述机箱底盖和所述机箱右侧盖首尾相连形成一矩形边框后固定在所述机箱后侧盖上;所述机箱内部设置有主板、存储单元、声卡、显卡、供电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的控制处理器,所述声卡和所述显卡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电连接,所述供电单元用于向所述主板供电;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相对所述机箱后侧盖盖合设置在所述矩形边框上,且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机箱左侧盖设置有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网线接口、USB接口、VGA接口、DVI接口、HDMI接口、音频接口以及显示器接口;所述机箱右侧盖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机箱内部设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靠近所述散热孔设置,且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方便实用、携带方便,便于教师随时随地进行微课录制,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课录制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课录制设备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课录制设备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箱顶盖;3、机箱底盖;4、机箱左侧盖;5、机箱右侧盖;6、机箱后侧盖;7、主板;8、存储单元;9、声卡;10、显卡;11、供电单元;12、控制处理器;13、显示屏;14、网线接口;15、USB接口; 16、VGA接口;17、DVI接口;18、HDMI接口;19、音频接口;20、显示器接口;21、散热孔;22、散热风扇;23、第一固定立柱;24、第二固定立柱;25、第三固定立柱;26、第四固定立柱;27、云服务器平台;28、智能终端;29、固定边框;30、显示屏保护外壳;31、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课录制设备,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包括机箱顶盖2、机箱底盖3、机箱左侧盖4、机箱右侧盖5和机箱后侧盖6;所述机箱顶盖2、所述机箱左侧盖4、所述机箱底盖3和所述机箱右侧盖5首尾相连形成一矩形边框后固定在所述机箱后侧盖6上;所述机箱内部设置有主板7、存储单元8、声卡9、显卡10、供电单元11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板7上的控制处理器12,所述声卡9和所述显卡10与所述主板7电连接,所述存储单元8与所述控制处理器12电连接,所述供电单元11用于向所述主板7供电;还包括显示屏13,所述显示相对所述机箱后侧盖6盖合设置在所述矩形边框上,且所述显示屏13与所述主板7电连接;所述机箱左侧盖4设置有与所述主板7电连接的网线接口14、USB接口15、VGA接口16、DVI接口17、HDMI接口18、音频接口19以及显示器接口20;所述机箱右侧盖5上设置有散热孔21,所述机箱内部设散热风扇22,所述散热风扇22靠近所述散热孔21设置,且所述散热风扇22与所述主板7电连接;

如图3需要补充说的是,所述机箱后侧盖6呈四方形,所述机箱后侧 盖6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立柱23、第二固定立柱24、第三固定立柱25和第四固定立柱26;所述机箱左侧盖4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立柱23上,所述机箱左侧盖4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立柱24上;所述机箱底盖3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立柱24上,所述机箱底盖3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立柱25上;所述机箱右侧盖5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立柱25上,所述机箱右侧盖5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四固定立柱26上;所述机箱顶盖2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固定立柱26上,所述机箱顶盖2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立柱23上。

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有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固定边框29和显示屏保护外壳30,所述固定边框29固定在所述矩形边框上,所述显示屏13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边框29上,所述显示屏保护外壳30固定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3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箱内部设有固定支架(图中未示出),所述主板7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3为触摸式显示屏13。所述主板7通过所述显示器接口20连接有外置显示器。所述主板7通过音频接口19连接有麦克风和扬声器。所述机箱顶盖2上设置有提手31。

作为一种有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微课录制设备还包括云服务器平台27和智能终端28,所述云服务器平台27通过网络与所述机箱中的主板7通信连接,所述智能终端28与所述云服务器平台27无线连接。所述智能终端28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PC机。

可使用多媒体接入功能将笔记本电脑,高拍仪接入设备。这样录制下来的微课内容更加丰富。

录制前教师将需要用到的课件素材导入到主机内。同时主机将教师的讲解过程录制生成视频文件或播出。通过主机的内建显示器将最终效果呈现出来。

本实用新型将所述机箱顶盖2、所述机箱左侧盖4、所述机箱底盖3和所述机箱右侧盖5首尾相连形成一矩形边框后固定在所述机箱后侧盖6上;所述机箱内部设置有主板7、存储单元8、声卡9、显卡10、供电单元11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板7上的控制处理器12,所述声卡9和所述显卡10与所述主板7电连接,所述存储单元8与所述控制处理器12电连接,所述供电单元11用于向所述主板7供电;还包括显示屏13,所述显示相对所述机箱后侧盖6盖合设置在所述矩形边框上,且所述显示屏13与所述主板7电连接;所述机箱左侧盖4设置有与所述主板7电连接的网线接口14、USB接口15、VGA接口16、DVI接口17、HDMI接口18、音频接口19以及显示器接口20;所述机箱右侧盖5上设置有散热孔21,所述机箱内部设散热风扇22,所述散热风扇22靠近所述散热孔21设置,且所述散热风扇22与所述主板7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方便实用、携带方便,便于教师随时随地进行微课录制,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