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英语口语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1419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英语口语训练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语训练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英语口语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现在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家长更为注重的是学生的英语试卷成绩,很少关注学生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英语成绩优秀,但当需要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时出现发音不准甚至不敢用英语交流的情况,学生日常的口语训练仅仅是通过课上朗读英语课文来进行锻炼,而对于课下使用的学习机一类产品,仅仅只能实现学生学习和了解专业的英语发音,练习时需要学生自己感觉英语发音是否准确,不利于调动学生自主进行英语口语训练的积极性,英语口语训练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英语口语训练装置,不仅通过语音识别实现对学生英语口语发音的锻炼,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进行自主英语口语练习的积极性。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英语口语训练装置,包括机体,在所述机体两侧分别设有一侧腕带和另一侧腕带,在所述一侧腕带内表面上设有凸起卡头,在所述另一侧腕带上设有数个与所述凸起卡头相匹配的卡孔,在所述机体内分别设有处理器和蓄电池,所述处理器与蓄电池进行电连接,所述处理器内设有语音识别库,在所述机体上部分别设有电源开关和卡槽,所述电源开关与蓄电池进行电连接,在所述卡槽内设有麦克风,所述麦克风与机体之间通过鹅颈管进行固定连接,在所述所述处理器通过A/D转换器与麦克风进行连接,在所述机体上设有显示屏,所述处理器与显示屏进行数据连接。

所述的英语口语训练装置,在所述显示屏上设有电子时钟。

所述的英语口语训练装置,所述的蓄电池为可拆卸结构。

所述的英语口语训练装置,在所述机体一侧设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处理器进行数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英语口语训练装置,通过腕带,可实现学生便于携带;通过处理器,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时,处理器可通过学生口述的语句进行识别显示,从而使学生清楚直接的观看到口语语句中哪一个单词发音不准确;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便于携带,不仅通过语音识别实现对学生英语口语发音的锻炼,而且能充分调动了学生进行自主英语口语练习的积极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语音识别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一侧腕带,2.凸起卡头,3.电源开关,4.机体,5.显示屏,6.卡槽,7.麦克风,8.鹅颈管,9.卡孔,10.另一侧腕带。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结合附图1~3所给出的英语口语训练装置,在所述机体4两侧分别设有一侧腕带1和另一侧腕带10,在所述一侧腕带1内表面上设有凸起卡头2,在所述另一侧腕带10上设有数个与所述凸起卡头2相匹配的卡孔9,在所述机体4内分别设有处理器和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为可拆卸结构,所述处理器与蓄电池进行电连接,所述处理器内设有语音识别库,在所述机体4上部分别设有电源开关3和卡槽6,所述电源开关3与蓄电池进行电连接,在所述卡槽6内设有麦克风7,所述麦克风7与机体4之间通过鹅颈管8进行固定连接,在所述所述处理器通过A/D转换器与麦克风7进行连接,在所述机体4上设有显示屏5,所述处理器与显示屏5进行数据连接,学生通过麦克风7进行英语口语录入后,A/D转换器将语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首先经过预处理,再根据人的语音特点建立语音模型,对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分析,并抽取所需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语音识别所需的模板,处理器在识别过程中要根据语音识别的模型,将处理器中存放的语音识别库与输入的语音信号的特征进行比较,根据一定的搜索和匹配策略,找出一系列最优的与输入语音匹配的模板,然后根据此模板的定义,通过显示屏5就可以给出处理器的识别结果,在所述显示屏5上设有电子时钟,在所述机体4一侧设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处理器进行数据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英语口语训练装置,学生在进行英语口语练习时,通过机体4上的麦克风7可进行英语单词或语句的录入,英语单词或语句录入后机体4内的处理器进行语音识别,并将识别结果通过显示屏5显示出来,学生通过观看显示屏5显示出来的语句或单词是否与录入的语句或单词是否一致,清楚直观的了解到自己录入的语句或单词哪一个不准确,从而进行更为准确的发音练习;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实现学生书写查询英语词句,而且还可通过语音识别实现对学生英语口语发音的锻炼,充分调动了学生进行自主英语口语练习的积极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