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卷曲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709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可卷曲显示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卷曲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用作用户与信息之间的媒介的显示器的市场逐渐增长。因而,诸如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液晶显示器(lcd)和等离子显示面板(pdp)之类的显示装置越拉越多地被使用。

在上述显示装置之中,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含有多个子像素的柔性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柔性显示面板的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包括给柔性显示面板提供扫描信号(或栅极信号)的扫描驱动器、给柔性显示面板提供数据信号的数据驱动器等。

因为有机发光显示器提供柔性,所以柔性显示面板可弯折或弯曲,并且柔性显示面板的形状可通过像纸卷一样卷曲和展开而变化。由于该原因,正在进行越来越多的尝试来设计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柔性显示面板和用于将其保持在各种形状的机械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卷曲显示器,这种可卷曲显示器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加强结构、卷轴、印刷电路板、控制板和连接部件。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具有用于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前侧上显示图像的像素。所述加强结构附接至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后侧并且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具有通孔的多个节段。所述卷轴附接至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端,并且所述卷轴具有被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卷绕在上面的外周表面。所述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卷轴中。所述连接部件将所述控制板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连接部件滑动地插入所述通孔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卷曲显示器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端部和所述卷轴之间以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连接至所述卷轴的辅助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节段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条状,并且每个节段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二方向上并排布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邻节段分隔开设定距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通孔的内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设置有缓冲部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节段包括结合至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主附接表面以及与所述主附接表面相对的从附接表面。所述主附接表面与所述从附接表面之间的表面具有预定曲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节段包括结合至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主附接表面以及与所述主附接表面相对的从附接表面。所述可卷曲显示器进一步包括结合至所述从附接表面的缓冲部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节段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包括凹陷,所述凹陷具有孔的形状或凹槽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卷曲显示器进一步包括至少另一个连接部件。所述加强结构的每个节段包括至少另一个通孔。所述至少另一个连接部件插入所述至少另一个通孔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卷曲显示器进一步包括将所述连接部件的一部分固定至所述控制板的至少一侧的粘结部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卷曲显示器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的支撑块;和盖保持部,所述盖保持部结合至所述支撑块并容纳所述连接部件的一部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节段包括:结合至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后侧的前壳体;与所述前壳体相对放置的后壳体;和放置在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壳体。所述通孔是所述前壳体、所述后壳体和所述中间壳体之间的内部空间形成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节段经由一个或多个粘结膜附接至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后表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基板包括第一厚度的第一部分以及比所述第一厚度厚的第二厚度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卷轴的端部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玻璃基板和金属基板,所述金属基板具有比所述玻璃基板大的面积。

实施方式还涉及一种可卷曲显示器,这种可卷曲显示器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加强结构、卷轴、印刷电路板、控制板、连接部件和至少一个缓冲部件。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具有用于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前侧上显示图像的像素。所述加强结构附接至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后侧,并且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多个节段。所述卷轴附接至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端,并且所述卷轴具有被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卷绕在上面的外周表面。所述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卷轴中。所述连接部件将所述控制板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连接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缓冲部件附接至所述加强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缓冲部件是泡沫带或泡沫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卷曲显示器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端部和所述卷轴之间以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连接至所述卷轴的辅助片。

附图说明

被包括来给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在本申请中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图解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显示图1的子像素的电路构造的示意图;

图3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方式的子像素的构造的示例;

图4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平面;

图5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剖面;

图6a和6b是显示蚀刻第一基板的示例的剖面图;

图7是显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接合的示例的剖面图;

图8是显示实现为模块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平面图;

图9a和9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方式的可卷曲显示器的示图;

图10是显示柔性显示面板和卷轴的透视图;

图11a到12是用于解释可卷曲显示面板的基本结构的示图;

图13到18b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方式的示图;

图19a和19b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第二典型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20a到21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第三典型实施方式的示图;

图22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第四典型实施方式的示图;

图23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第五典型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24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第六典型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25a和25b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第七典型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解了这些实施方式的一些例子。只要可能,在整个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应当注意,如果确定已知部分的详细描述可能误导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则将省略已知部分的详细描述。在描述各典型实施方式时,在开始的典型实施方式中将给出相同或相似部件的描述,但在其他典型实施方式中将省略。

尽管可使用包括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序号的术语来描述各部件,但这些部件不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区分开。

下面将以有机发光显示器作为示例,描述根据典型实施方式的可卷曲显示器的实现。然而,用于可卷曲显示器的柔性显示面板不限于该示例。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可卷曲显示器可基于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场发射显示器(fe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电泳显示器(epd)、量子点显示器(qdd)等之类的显示器来实现。

图1是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示意性框图。图2是显示图1的子像素的电路构造的示意图。图3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方式的子像素的构造的示例。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图像处理器110、时序控制器120、数据驱动器140、扫描驱动器130和柔性显示面板150。

图像处理器110输出数据使能信号de和从外部提供的数据信号data。除数据使能信号de以外,图像处理器110还可输出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和时钟信号等。但为了便于解释未示出这些信号。

时序控制器120从图像处理器110接收数据使能信号de和数据信号data。时序控制器120还可从图像处理器110接收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和时钟信号等。时序控制器120基于驱动信号输出用于控制扫描驱动器130的操作时序的栅极时序控制信号gdc和用于控制数据驱动器140的操作时序的数据时序控制信号ddc。

数据驱动器140响应于从时序控制器120提供的数据时序控制信号ddc采样并锁存从时序控制器120接收的数据信号data,并且将该信号转换为伽马基准电压并输出。数据驱动器140通过数据线dl1到dln输出数据信号data。数据驱动器140可以以ic(集成电路)的形式形成。

扫描驱动器130响应于从时序控制器120提供的栅极时序控制信号gdc在变换栅极电压的电平的同时输出扫描信号。扫描驱动器130通过扫描线gl1到gln输出扫描信号。扫描驱动器130以ic(集成电路)的形式形成或者以面板内栅极(gate-in-panel)的形式形成在显示面板150上。

柔性显示面板150响应于分别从数据驱动器140和扫描驱动器130提供的数据信号data和扫描信号来显示图像。柔性显示面板150包括用来显示图像的子像素sp。

子像素sp根据其结构可以是顶部发光型、底部发光型或双侧发光型。子像素sp可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或者可包括白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子像素sp中的一个或多个可根据发光特性而具有不同的发光面积。

如图2中所示,一个子像素包括开关晶体管sw、驱动晶体管dr、电容器cst、补偿电路cc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开关晶体管sw响应于通过第一扫描线gl1提供的扫描信号导通,以将通过第一数据线dl1提供的数据信号作为数据电压存储在电容器cst中。驱动晶体管dr根据存储器cst中存储的数据电压进行工作,以使驱动电流在第一电源线vdd与第二电源线evss之间流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通过由驱动晶体管dr形成的驱动电流进行工作,以发光。

补偿电路cc是增加在子像素内以补偿阈值电压等的电路。补偿电路cc由一个或多个晶体管组成。补偿电路cc的构造根据补偿的方法而宽泛地变化,下面将描述其示例。

如图3中所示,补偿电路cc包括感测晶体管st和感测线vref。感测晶体管st连接在驱动晶体管dr的源极线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下文中称为感测节点)之间。感测晶体管st进行工作,以将经过感测线vref的复位电压(或感测电压)提供至感测节点或者感测所述感测节点处的电压或电流。

开关晶体管sw具有连接至第一数据线dl1的第一电极以及连接至驱动晶体管dr的栅极电极的第二电极。驱动晶体管dr具有连接至第一电源线evdd的第一电极以及连接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的第二电极。电容器cst具有连接至驱动晶体管dr的栅极电极的第一电极以及连接至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的第二电极。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连接至所述电容器cst的所述第二电极的阳极以及连接至第二电源线evss的阴极。感测晶体管st具有连接至感测线vref的第一电极以及连接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即感测节点的第二电极。作为参考,根据晶体管类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定义为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或者漏极电极和源极电极。

根据补偿算法(或补偿电路的构造),感测晶体管st的操作时间可与开关晶体管sw的操作时间相似或相同或者不同。在一示例中,开关晶体管sw可具有连接至第1a扫描线gl1a的栅极电极,感测晶体管st可具有连接至第1b扫描线gl1b的栅极电极。在另一示例中,连接至开关晶体管sw的栅极电极的第1a扫描线gl1a和连接至感测晶体管st的栅极电极的第1b扫描线gl1b可连接,使得它们被共享。

感测线vref可连接至数据驱动器。在该情形中,数据驱动器可在图像的非显示时段或第n帧时段期间(n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实时地感测子像素的感测节点并且根据感测结果执行补偿。同时,开关晶体管sw和感测晶体管st可同时导通。在该情形中,经由感测线vref的感测操作和用于输出数据信号的输出操作基于数据驱动器的时分方法进行区分。

可根据感测结果补偿数字数据信号、模拟数据信号或伽马电压。此外,基于感测结果产生补偿信号(或补偿电压)的补偿电路可在数据驱动器内实现、在时序控制器内实现或者由单独的电路实现。

图3通过示例的方式图解了包括开关晶体管sw、驱动晶体管dr、电容器cst、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感测晶体管的三晶体管一电容器3t1c结构。除此之外,在增加补偿电路cc的情况下,子像素可由3t2c、4t2c、5t1c、6t2c等组成。

有机发光显示器不需要背光单元,从而与液晶显示器相比,柔性显示面板可做得更薄。此外,因为有机发光显示器由于其纤薄而提供了柔性,所以柔性显示面板可弯折或弯曲,并且柔性显示面板的形状可通过像纸卷一样卷曲和展开而变化。由于该原因,正在进行越来越多的尝试来设计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柔性显示面板和用于将其保持在各种形状的机械结构。

现在,将描述可像纸卷一样卷曲和展开以实现可卷曲显示面板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

图4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平面。图5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剖面。图6a和6b是显示蚀刻第一基板的示例的剖面图。图7是显示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接合在一起的示例的剖面图。图8是显示实现为模块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平面图。

如图4到8中所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面板150包括:第一基板gls;具有显示区域aa的中间层il,显示区域aa包括多个像素p;以及第二基板ms。

中间层il具有粘结层adl以及组成显示区域aa的像素p。像素p可由发射红色(r)、白色(w)、蓝色(b)和绿色(g)的光的子像素组成,但并不限于这些光。粘结层adl由利于第一基板gls和第二基板ms的接合并且密封位于第一基板gls与第二基板ms之间的中间层il的粘结剂材料制成。

第一基板gls由玻璃或树脂制成。第一基板gls可具有0.01mm到0.2mm的厚度。测试结果显示出,当第一基板gls具有0.01mm到0.1mm的厚度而较薄时,这使得第一基板gls通过像纸卷一样卷曲和展开而非常容易改变形状。

第一基板gls具有蚀刻区域(或第一厚度区域)gls1和未蚀刻区域(或第二厚度区域)gls2,如图6a和图6b所示。未蚀刻区域gls2形成其中设置用于连接至外部基板的焊盘部的区域中。未蚀刻区域gls2是水平上较长的矩形形状,例如如图8所示沿x方向较长的矩形形状。设置未蚀刻区域gls2来增加连接至外部基板的区域的刚性。由于gls2的形状,未蚀刻区域gls2可仅占第一基板gls的整个面积的1%到2%。此外,未蚀刻区域gls2的厚度t2范围可从0.5mm到0.7mm。

除未蚀刻区域gls2以外的第一基板gls的其余区域全部被蚀刻工艺等去除,并成为蚀刻区域gls1。设置蚀刻区域gls1来减轻当柔性显示面板150像纸卷一样卷曲和展开时第一基板gls可能遭受到的拉应力。因此,蚀刻区域gls1的厚度t1范围可从0.01mm到0.1mm。

第二基板ms由金属制成。第二基板ms的厚度范围可从0.01mm到0.2mm。第二基板ms用于吸收、分散和减轻当柔性显示面板150像纸卷一样卷曲和展开时第一基板gls可能遭受到的拉应力。测试结果显示出,当第二基板ms具有0.01mm到0.2mm的厚度而较薄时,可有效吸收、分散和减轻当柔性显示面板150像纸卷一样卷曲和展开时第一基板gls可能遭受到的拉应力。

因为第二基板ms由金属制成,所以与第一基板gls相比,第二基板ms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因此,第二基板ms可比第一基板gls做得更大。就是说,如图7中所示,第二基板ms可具有比第一基板gls更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突出部gp。第二基板ms的突出部gp可用于有效保护像角部之类的易碎部免受第一基板gls可能遭受到的冲击的影响。

同时,柔性显示面板150电连接并附接至时序控制器120、数据驱动器140、扫描驱动器130等(未示出图像处理器、电源部等),并实现为如图8中所示的模块。

扫描驱动器130可通过面板内栅极(gip)技术形成在柔性显示面板150上。就是说,扫描驱动器130可通过gip技术在显示区域aa的左侧、右侧、或左右两侧上形成在柔性显示面板150上,使得柔性显示面板150可像纸卷一样卷曲。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数据印刷电路板(下文中称为“数据pcb”)135通过第一连接部件145电连接至柔性显示面板150。第一连接部件145可以是其上安装有数据驱动器140的膜上芯片(chiponfilm,cof),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第一连接部件145可通过载带封装(tcp)技术实现并且将数据pcb135和柔性显示面板150连接。为防止或减小数据pcb135由于卷曲和展开导致的反复应力而损坏的可能性,有利的是将数据pcb135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50的远离卷轴160的一端。

数据pcb135通过第二连接部件127连接至控制板125。可设置多个第二连接部件127。时序控制器120等安装在控制板125上。第二连接部件127可以是柔性扁平电缆(ffc),但并不限于此。控制板125可通过连接电缆连接至图像处理器110、电源部等,以传输用于在柔性显示面板150上显示图像的信号和电力。

现在将描述用于实现可卷曲显示器的机械结构的结构。

图9a和9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方式的可卷曲显示器的示图。图10是显示柔性显示面板和卷轴的透视图。

如图9a到10中所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方式的可卷曲显示器包括实现为模块的柔性显示面板150(下文中简称为“柔性显示面板”)、卷轴160和回收部170。

卷轴160提供了使柔性显示面板150围绕其外周表面卷起并从其展开的机械结构。卷轴160容纳在回收部170中。

回收部170可容纳柔性显示面板150和卷轴160。回收部170内可包括用于电动旋转卷轴160的驱动装置,诸如电机、齿轮、电源等。如此,根据驱动装置的构造或设计,回收部170在形状上可被设计成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多边形。

柔性显示面板150根据驱动装置的旋转的方向从回收部170出来或者进入回收部170中。例如,当驱动装置在r1方向上旋转时,卷轴160使柔性显示面板150展开。在该情形中,柔性显示面板150在y2方向上移动,由此从回收部170出来。相反地,当驱动装置在r2方向上旋转时,卷轴160使柔性显示面板150卷曲。在该情形中,柔性显示面板150在y1向上移动,由此进入回收部170中。

下面将参照图11a到12描述可卷曲显示器的结构。图11a到12是用于解释可卷曲显示面板的基本结构的示图。

参照图11a到12,根据本发明的可卷曲显示器包括卷轴160、控制板125、柔性显示面板150和数据pcb135。

卷轴160可近似是圆筒状的。就是说,面板卷轴160的剖面可以是圆形的。然而,卷轴160不限于该形状,而是可采取任何形状,只要柔性显示面板150易于卷起即可。卷轴160绕在卷轴的纵向方向上(在x轴的方向上)延伸的轴131旋转。

卷轴160可具有用于容纳控制板125的内部空间。内部空间可进一步具有用于固定控制板125的固定式结构。固定式结构可设置在卷轴160的内侧上并固定控制板125,以防止控制板125掉落并与其他结构碰撞。这意味着控制板125的移动可被束缚和限制在卷轴160内。

因为控制板125内置在卷轴160中,所以根据本发明的可卷曲显示器可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因为从外部看不到控制板125,所以可提供用户审美享受。

卷轴160进一步包括将容纳控制板125的内部空间开口的狭缝161。就是说,狭缝161是卷轴160的开口部,狭缝161充当将容纳在卷轴160中的控制板125连接至像数据pcb135之类的外部结构的通路。

柔性显示面板150包括显示输入图像的显示区域。用户可通过显示区域识别从柔性显示面板150输出的信息。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前侧是柔性显示面板150的限定有显示区域的一侧。相比之下,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是与柔性显示面板的前侧相对的、用户看不到显示区域的一侧。

柔性显示面板150可卷绕在卷轴160上。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可卷曲显示器使柔性显示面板150很容易卷绕在卷轴160的外周上或从卷轴160的外周展开。

柔性显示面板150可卷绕在卷轴160上或从卷轴160展开,并保持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第一状态可指柔性显示面板150卷绕在卷轴160上的状态。在第一状态中,柔性显示面板150上的显示区域不暴露到外部,使得用户看不到显示区域。在第一状态中,柔性显示面板150的显示区域和卷轴160的外侧表面可彼此相对。在第一状态中,显示装置可关闭,使得不显示输入图像。

第二状态可指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展开状态。在第二状态中,柔性显示面板150可保持近似平面。在第二状态中,用户看到柔性显示面板150上的显示区域。在第二状态中,显示装置可开启,使得显示输入图像。

如果需要,柔性显示面板150可从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或从第二状态变为第一状态。可通过用户直接提供的物理外力引起柔性显示面板150的状态的变化。可响应于预定信号通过控制部控制柔性显示面板150的状态的变化。可通过选定的驱动装置、驱动电路等控制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卷起。

柔性显示面板150的一端固定至卷轴160。为固定它们,可在柔性显示面板150的一端与卷轴160之间进一步设置结合部件或固定部件。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柔性显示面板150连接至辅助片190,辅助片190在挨着狭缝161或狭缝161附近的位置176处固定至卷轴160。就是说,柔性显示面板150不直接连接至卷轴160,而是经由辅助片190连接至卷轴160。辅助片190是具有比柔性显示面板150更高强度和耐久性的柔性片。当柔性显示面板150从卷轴160完全展开时,柔性显示面板150不接触卷轴160的外周表面,柔性显示面板150经由辅助片190悬挂在卷轴160上。辅助片190可具有足够的刚性,使得连接至辅助片190的柔性显示面板150的端部以更大的曲率半径弯曲在卷轴160上(在柔性显示面板150与卷轴160之间具有微小的间隙),以减轻当柔性显示面板150卷绕在卷轴160上时柔性显示面板150的边缘处的机械应力。

未蚀刻区域gls2位于不结合至卷轴160的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另一端上。因为未蚀刻区域gls2从蚀刻区域gls1延伸并且比蚀刻区域gls1厚,所以未蚀刻区域gls2比蚀刻区域gls1更向外突出。

由于该原因,当柔性显示面板150改变其状态时,在未蚀刻区域gls2与其他机械结构之间发生诸如碰撞或摩擦之类的机械问题。例如,当柔性显示面板150从第二状态变为第一状态时,未蚀刻区域gls2可与卷轴160碰撞,导致机械或电力缺陷。为防止该问题,未蚀刻区域gls2不位于其中柔性显示面板150开始卷绕卷轴160的位置处,而是位于相对侧上。这意味着未蚀刻区域gls2优选位于未直接固定至卷轴160的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另一端上。未蚀刻区域gls2所处的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另一端可以是不卷绕在卷轴160上的非卷曲区域。

数据印刷电路板135通过第一连接部件145电连接至柔性显示面板150。第一连接部件145的一端可结合至未蚀刻区域gls2的后侧,另一端可结合至数据pcb135。数据pcb135通过第二连接部件127电连接至控制板125。

数据pcb135可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上。这意味着数据pcb135不在用户的视野内。数据pcb135可固定至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数据pcb135可经由固定部件180固定至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使得可约束和限制数据pcb135的移动。固定部件180可包括诸如双面胶带之类的粘结剂。

第二连接部件127穿过卷轴160的狭缝161,并将安装在卷轴160内部的控制板125和设置在卷轴160的外部的数据pcb135电连接。第二连接部件127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上。这意味着第二连接部件127不在观看显示在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前侧上的图像的用户的视野内。根据本发明的可卷曲显示器根据需要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件127。尽管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图解了四个第二连接部件127,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第二连接部件127与柔性显示面板150的状态的变化协同工作。当柔性显示面板150处于第一状态中时,第二连接部件127可保持在第一状态中。当柔性显示面板150处于第二状态中时,第二连接部件127可保持在第二状态中。

在第一状态中,第二连接部件127与柔性显示面板150一起保持卷绕在卷轴160上。在第二状态中,第二连接部件127与柔性显示面板150一起保持展开。在第二状态中,第二连接部件127的侧面在一些部分中可以是平坦的,并且由于其柔性而在一些部分中可变形。侧面的变形形状可称为非平坦的、弯曲的形状。

当柔性显示面板150从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时,第二连接部件127也从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当柔性显示面板150从第二状态变为第一状态时,第二连接部件127也从第二状态变为第一状态。

与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卷起(或状态的变化)协同,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处的第二连接部件127执行围绕在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前侧的卷轴160的卷曲操作,柔性显示面板150位于第二连接部件127与卷轴160之间。

因为第二连接部件127随位于第二连接部件127与卷轴160之间的柔性显示面板150而卷曲,所以当覆盖卷轴160的特定区域的柔性显示面板150和第二连接部件127在第一状态中是相同的长度时,可在第二连接部件127上发生破裂或断开。

为防止该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可卷曲显示器以下述方式配置:与卷轴160的特定区域ar对应的柔性显示面板150的长度l1和第二连接部件127的长度l2彼此不同。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可卷曲显示器确保与柔性显示面板150的长度相比,第二连接部件127足够长,以便防止上述问题。这意味着即使当柔性显示面板150保持平坦时,第二连接部件127可以不保持平坦。在第二连接部件127足够长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可卷曲显示器可补偿由于卷曲操作而发生的柔性显示面板150与第二连接部件127之间的长度差。

由于与柔性显示面板150相比第二连接部件127做得足够长,所以第二连接部件127在一些区域中可弯曲而伸出过多并且在重力方向上松弛。第二连接部件127的松弛部可放置成相对靠近其他结构部分,由于与其靠近放置的结构部分的摩擦或碰撞,第二连接部件127可被损害。

此外,第二连接部件127和柔性显示面板150可由于来自反复卷曲操作的应力和/或来自外部的冲击而弯折或弯曲。因此,在柔性显示面板150上可发生诸如破裂之类的损害。

<第一典型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13到18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方式的可卷曲显示器。图13到18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方式的示图。

参照图13和14,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方式的可卷曲显示器进一步包括支撑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的加强结构200。加强结构200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上,支撑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并加强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刚性。加强结构200可包括重量轻且具有高强度的材料。例如,加强结构200可包括铝、塑料或木材。

加强结构200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上,并可直接附接至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加强结构200可通过诸如双面胶带之类的粘结部件粘结至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加强结构200可设置成对应于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的整个区域,或者可设置在需要加强的一些区域中。

加强结构200包括n个(n是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分离的节段201。每个节段201可具有在第一方向(例如,x方向)上延伸的条状。每个节段201可近似为四边形,但并不限于此。各节段201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例如,y方向)上并排布置。

各节段201沿第一方向的长度l可等于或大于柔性显示面板150沿第一方向的长度。这意味着可充分保护容易被外部冲击损坏的柔性显示面板150的边缘。此外,当各节段201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等于柔性显示面板150沿第一方向的长度时,这可提供用户审美享受。尽管未示出,但这些节段201之一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不同于其他节段201的长度。

可与当柔性显示面板150改变其状态时施加的曲率的量对应地确定各节段201沿第二方向的宽度w。这意味着每个节段201沿第二方向的宽度w可与相应位置处的柔性显示面板150的曲率相关。在一示例中,当在第一状态中在相应位置处的柔性显示面板150的曲率较大时,理想的是各节段201沿第二方向的宽度w相对较短。各节段201沿第二方向的宽度w可比卷轴160的半径短。尽管未示出,但这些节段201之一沿第一方向的长度l可不同于其他节段201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节段201经由一个或多个粘结膜附接至柔性显示面板150。单个粘结膜可分布在柔性显示面板150的整个后表面上,或者多个粘结膜可放置在其中要将各节段固定至柔性显示面板150的位置处。

参照图15a和15b,各节段201在第二方向上并排布置且在各节段201之间没有间隙。在该情形中,相邻的节段201可通过铰链cnt连接在一起。第二状态中的节段201可仅在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卷曲方向wr上(即向着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前侧)旋转。

具体地说,当在与卷曲方向相反的方向uwr上给第二状态中的加强结构200施加外力时,相邻节段201的侧表面202彼此接触,从而各节段201的移动被限制。这意味着柔性显示面板150可在第二状态中保持平坦。此外,这可当柔性显示面板150处于第二状态中时防止在不希望的方向uwr上(即向着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的旋转。

当在卷曲方向wr上给第二状态中的加强结构200施加外力时,发生了到第一状态的状态变化。这意味着柔性显示面板150可从第二状态变为第一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加强结构200的操作防止柔性显示面板150在不希望的方向上卷曲。就是说,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可卷曲显示器,所述可卷曲显示器通过使柔性显示面板150保持平坦以及使其卷绕在卷轴160上,赋予了更大的便利性。

通过包括加强结构200,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方式可加强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刚性并有效吸收、分散和减轻外力,由此将由于外力对柔性显示面板150造成的损害最小化。因此,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赋予更大的产品可靠性的可卷曲显示器。

进一步参照图16a,相邻节段201可分隔开设定距离,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并排设置。相邻节段201之间的距离a、b和c可随位置而变化。这意味着各节段201可选择性地放置在特定位置处。此外,这些节段201的密度可随位置而变化。例如,假设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被分成每个都具有相同面积的虚拟a和b区域,在b区域中比a区域中设置更多的节段201,如图16b中所示。b区域是被施加更多外力而易破裂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相对少数量的节段201可按需要加强柔性显示面板的刚性。因此,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重量相对轻并且加强了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刚性的可卷曲显示器。此外,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卷曲显示器,因为各节段201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而变化,所以所述可卷曲显示器允许更大程度的设计自由度。

进一步参照图17和18a至18b,加强结构200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开口和穿过的通孔210。第二连接部件127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通孔210内。这意味着第二连接部件127穿过加强结构200的内部并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与柔性显示面板150的状态的变化协同,第二连接部件127卷绕在卷轴160上或从卷轴160展开,并且在加强结构200的通孔210内部滑动。

加强结构200充当用于支撑第二连接部件127的机械结构,并阻止第二连接部件127松弛。就是说,在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将第二连接部件127容纳在加强结构200的通孔210中减轻和分散第二连接部件127的松弛程度,以便防止第二连接部件127在一些区域中过度松弛。这意味着可通过设置于加强结构200的通孔210内部的空间来限制容纳在加强结构200中的第二连接部件127的单向移动。

更具体地说,加强结构200包括多个节段201,每个节段201具有通孔210。与柔性显示面板150的状态的变化协同,通过通孔210插入每个节段201中的第二连接部件127在通孔210的长度方向(例如,y方向)上自由移动,但沿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例如,x方向)的移动可被通孔210内部的有限空间限制。

第二连接部件127可在设置于通孔210内部的空间内保持平坦,除非其过度松弛才会呈现弯曲形状。第二连接部件127可在设置于通孔210中的空间内具有相对大的曲率半径。

如此,在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方式中,可设置多个节段201,使得第二连接部件127可分布在设置于各节段201的通孔210中的空间中。因此,可防止第二连接部件127在特定位置处过度松弛。此外,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通过减小由于与外部结构的接触而导致的对第二连接部件127的损害,赋予了更大的产品可靠性的可卷曲显示器。

加强结构200中的通孔210的数量可对应于第二连接部件127的数量。就是说,可卷曲显示器可包括m个第二连接部件127(m是等于或大于1的正整数),并且m个第二连接部件127可分别插入不同的通孔201中。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二连接部件127容纳在不同的分离的通孔210中,可减小可能发生在相邻连接部件之间的信号干扰。因此,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减小操作缺陷的可卷曲显示器。

<第二典型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19a和19b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典型实施方式的可卷曲显示器。图19a和19b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第二典型实施方式的示图。

参照图19a和19b,随着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卷曲操作,第二连接部件127可反复与加强结构200的内侧表面接触。为防止由于与加强结构200的接触导致的对第二连接部件127的损害,可在加强结构200的内侧表面上进一步设置第一缓冲部件203,以减小与第二连接部件127的摩擦和冲击。可遍布通孔210的整个内侧表面放置第一缓冲部件203。

此外,第二连接部件127通过第一缓冲部件203的方式可与柔性显示面板150分开预定距离。因此,可减小第二连接部件127与柔性显示面板150之间的信号干扰。

第一缓冲部件203可选择性地设置在通孔210的内侧表面的一些部分中。例如,可设置多个第一缓冲部件203,多个第一缓冲部件203可彼此保持预定距离。在该情形中,第一缓冲部件203从通孔210的内侧突出,从而第一缓冲部件203放置成靠近插入通孔210中的第二连接部件127。这意味着第二连接部件127不与加强结构200的内侧表面接触,而是与和其相邻的第一缓冲部件203接触。在该情形中,第二连接部件127可装入到第一缓冲部件203不占据的空间中,从而不需要形成额外空间来容纳第二连接部件127。这意味着不需要增加加强结构200的整体厚度来形成容纳第二连接部件127的空间。

<第三典型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20a到21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典型实施方式的可卷曲显示器。图20a到21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第三典型实施方式的示图。

参照图20a到20c,组成加强结构200的各节段201的边缘204在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卷曲操作过程中可接触柔性显示面板150,因而导致对柔性显示面板150的损害。具体地说,组成加强结构200的每个节段201包括直接结合至柔性显示面板150的主附接表面201a以及与主附接表面201a相对的从附接表面201b。如图20c中所示,在主附接表面201a与从附接表面201b之间设置有侧表面202。在从附接表面201b的边缘204之中,在第一方向(例如x方向)上延伸的边缘在卷曲操作过程中可接触柔性显示面板150并在柔性显示面板150上留下划痕。

为防止柔性显示面板150上的划痕,在本发明的第三典型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从附接表面201b的边缘204可以预定曲率圆化。可通过摩擦或蚀刻或者可通过挤出成型形成具有预定曲率的边缘204。

可选择地,参照图21,根据本发明第三典型实施方式的可卷曲显示器可包括设置在从附接表面201b上的第二缓冲部件215。第二缓冲部件215可结合至从附接表面201b。第二缓冲部件215可具有与从附接表面201b的尺寸对应的尺寸。第二缓冲部件215可至少包括泡沫带或泡沫板,但并不限于此。

因此,本发明的第三典型实施方式可减小在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卷曲操作过程中,由于加强结构200的各节段201与柔性显示面板150之间的摩擦而导致的对柔性显示面板150的损害。

<第四典型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22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典型实施方式的可卷曲显示器。图22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第四典型实施方式的示图。

参照图22,可在每个节段201上分别形成凹陷220,以减轻加强结构200的重量。凹陷220可具有钻透各节段201的孔的形状或者部分地切入各节段201的凹槽的形状。如果需要的话,可设置多个凹陷220,这些凹陷220可彼此分隔开设定距离。

除其他优点以外,本发明的第四典型实施方式通过在各节段201中形成凹陷220,赋予了减轻加强结构200的重量的优点。此外,各节段201的凹陷220通过采取钻透各节段201的孔的形状,可充当用于将热量释放出柔性显示面板150的散热通路。在该情形中,凹陷220可形成在第三方向(例如,z方向)上。因此,本发明的第四典型实施方式赋予了提供一种具有更好的散热特性的可卷曲显示器的优点。

<第五典型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23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五典型实施方式的可卷曲显示器。图23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第五典型实施方式的示图。

如前面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27具有足够的长度。就是说,当柔性显示面板150处于第二状态中时,第二连接部件127长于或等于控制板125与数据pcb135之间的长度。因而,第二连接部件127在一些区域中伸出过多并且松弛。为防止该问题,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进一步包括加强结构200。

然而,即使在增加加强结构的情况下,加强结构200仍可能不会覆盖第二连接部件127的整个长度。这意味着第二连接部件127的额外部分可能留在加强结构200外部。当第二连接部件127的额外部分反复弯曲较大曲率时,应力施加至其中将第二连接部件127和控制板125接合在一起的接合部127a,这可引起破裂或断开。

为防止破裂或断开,根据本发明第五典型实施方式的可卷曲显示器进一步包括粘结部件230,粘结部件230用于将第二连接部件127固定至位于卷轴160的内部空间中的控制板125的一侧。粘结部件230可以是双面胶带,但并不限于此。

由于第二连接部件127的额外部分被固定至控制板125的一侧,所以当柔性显示面板150卷曲或展开时,将第二连接部件127和控制板125接合在一起的接合部127a可被稳定地固定。因此,本发明的第五典型实施方式可防止第二连接部件127与控制板125之间的故障连接。

此外,本发明的第五典型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二连接部件127的额外部分固定至控制板125的一侧,使第二连接部件127的额外部分留在卷轴160的内部空间中。这意味着第二连接部件127可被约束在加强结构200的通孔210和卷轴160的内部空间内。就是说,当第二连接部件127位于卷轴160外部时,第二连接部件127可被约束在加强结构200的通孔210内,并且当第二连接部件127位于卷轴160内部时,第二连接部件127可被约束在卷轴160的内部空间内。

在图中,①和②表示随着柔性显示面板150的状态的变化,第二连接部件127在卷轴160内部如何改变其位置。当柔性显示面板150处于第一状态中时,第二连接部件127的额外部分可如①所示进行定位。当柔性显示面板150处于第二状态中时,第二连接部件127的额外部分可如②所示进行定位。这样,当柔性显示面板150改变其状态时,第二连接部件127的额外部分可留在卷轴160的内部空间中。

本发明的第五典型实施方式可减小由于伸出过多的第二连接部件127导致的与外部结构的摩擦或碰撞。

<第六典型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24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六典型实施方式的可卷曲显示器。图24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第六典型实施方式的示图。

参照图24,本发明的第六典型实施方式可进一步包括支撑块240和后盖保持部(coverholder)250。支撑块240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50与数据pcb135之间。支撑块240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处。如上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是未直接固定至卷轴160的柔性显示面板150的两侧中的一侧。支撑块240的一侧可结合至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数据pcb135可结合和固定至支撑块240的另一侧。

支撑块240可用于给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另一端施加预定负重。具体地说,在可从卷轴160向下拉出的可卷曲显示器的情形中,需要给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另一端施加预定负重,以便使柔性显示面板150保持第二状态。为此,支撑块240具有预定重量。

盖保持部250可结合至支撑块240的所述另一侧。盖保持部250可在其中不设置将柔性显示面板150和数据pcb135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件145的区域中结合至支撑块240。盖保持部250具有能够覆盖可能从卷轴160的另一端松弛的第二连接部件127的额外部分的形状。因为盖保持部250具有在第二方向(例如y方向)上开口的形状,所以盖保持部250可将第二连接部件127的额外部分容纳在其中。

第二连接部件127的额外部分可容纳在加强结构200的通孔210中。然而,加强结构200需要做得较厚,以便完全将足够长的第二连接部件127容纳在通孔210中。

根据本发明第六典型实施方式的可卷曲显示器可减小加强结构200的厚度,以使显示器纤薄,并且随着加强结构200的厚度减小,将不能容纳在加强结构200的通孔210中的第二连接部件127的额外部分容纳在盖保持部250中。

在图中,①和②表示随着柔性显示面板150的状态的变化,第二连接部件127在盖保持部250内部如何改变其位置。当柔性显示面板150处于第一状态中时,第二连接部件127的额外部分可如①所示进行定位。当柔性显示面板150处于第二状态中时,第二连接部件127的额外部分可如②所示进行定位。这样,当柔性显示面板150改变其状态时,第二连接部件127的额外部分可留在盖保持部250的内部空间中。

因此,本发明的第六典型实施方式赋予了提供一种纤薄和轻重量的可卷曲显示器的优点。

<第七典型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25a和25b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七典型实施方式的可卷曲显示器。图25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第七典型实施方式的示图。

参照图25a和25b,根据本发明第七典型实施方式的加强结构200包括多个节段201,每个节段201包括前壳体303、后壳体305和中间壳体307。前壳体303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后侧上并直接结合至柔性显示面板150。后壳体305与前壳体303相对放置。在前壳体303与后壳体305之间放置有至少一个中间壳体307。第二连接部件127插入设置于接合在一起的前壳体303、后壳体305和中间壳体307内部的通孔210中。

前壳体303、后壳体305和中间壳体307可集成为单个单元,或者单独形成且之后彼此固定。至少前壳体303或后壳体305可与中间壳体307一体形成。

前壳体303、后壳体305和中间壳体307可由相同的材料制成,或者前壳体303、后壳体305和中间壳体307中的至少一个可由与其他壳体不同的材料制成。

为加强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刚性,前壳体303和中间壳体307可包括诸如不锈钢或铝之类的金属。为减小与其他结构的摩擦或吸收来自其他结构的冲击,后壳体305可包括诸如橡胶、硅或聚氨酯之类的材料。

当柔性显示面板150改变其状态时,后壳体305可与柔性显示面板150碰撞并导致对柔性显示面板150的损害。因为后壳体305由具有缓冲特性的材料制成,所以本发明的第七典型实施方式可防止对柔性显示面板150的损害,并且因为前壳体303由具有刚性的材料制成,所以本发明的第七典型实施方式可加强柔性显示面板150的刚性。

尽管参照多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描述了实施方式,但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能设计出多个其他修改例和实施方式,这落在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和原理的范围内。更具体地说,在公开内容、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在组成部件和/或主题组合构造的配置中可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除了组成部件和/或配置中的变化和修改之外,可选择的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