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教育经济创新管理平台的演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396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教育经济创新管理平台的演示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育演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教育经济创新管理平台的演示设备。



背景技术:

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近期,国家教育部明确表态,科学配置用好资金,详解新增教育投入重点。新增教育投入主要用于促进教育经济创新和提高教育质量,集中力量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问题。受此利好政策影响,各地教育市场处于蓬勃发展之态,教育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潮流势如破竹。为了方便各地了解其教育经济创新管理平台,需要在各地演示,但是目前的演示装置,尤其是投影幕,体积十分庞大,携带很不方便,收纳时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教育经济创新管理平台的演示设备,解决目前的投影幕布,体积十分庞大,携带很不方便,收纳时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教育经济创新管理平台的演示设备,包括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所述的左连接管内部设置有卡接有收纳管,所述的收纳管内侧弧形面上具有复数个顶部具有万向连接球的支撑杆,所述的右连接管通过收纳管左侧开口插入收纳管与支撑杆顶端万向连接球活动连接,所述的左连接管左侧固定连接顶端具有连接架的左挡板,所述的右连接管右侧固定连接顶端具有连接架的右挡板,所述的左挡板高度和右挡板高度相同,所述的右挡板左侧面位于右连接管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收纳管右侧开口内壁卡接固定的卡块,所述的左连接管上连接有左投影幕布,所述的右连接管上连接有右投影幕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投影幕布下端固定连接有左配重条,所述的右投影幕布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左配重条相配合的右配重条,所述的左配重条右端和右配重条左端均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吸附的磁性连接块。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连接管右侧壁上开设有复数个用于安置右投影幕布的收纳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配重条和右配重条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教育经济创新管理平台的演示设备通过采用左、右连接管伸缩收纳的方式来收纳和保存演示设备,使得演示设备的体积大大缩小,可以方便随身携带,而且通过磁性连接块吸附连接左、右配重条,利用左连接管右侧的收纳槽对右投影幕布进行层叠摆放,使得左、右投影幕布反射效果大大提升,表面平整度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收纳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连接管,2,右连接管,3.收纳管,4.万向连接球,5.支撑杆,6.连接架,7.左挡板,8.右挡板,9.卡块,10.左投影幕布,11.右投影幕布,12.左配重条,13.右配重条,14.磁性连接块,15.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教育经济创新管理平台的演示设备,包括左连接管1和右连接管2,左连接管1内部设置有卡接有收纳管3,收纳管3内侧弧形面上具有复数个顶部具有万向连接球4的支撑杆5,右连接管2通过收纳管3左侧开口插入收纳管3与支撑杆5顶端万向连接球4活动连接,左连接管1左侧固定连接顶端具有连接架6的左挡板7,右连接管2右侧固定连接顶端具有连接架6的右挡板8,左挡板7高度和右挡板8高度相同,右挡板8左侧面位于右连接管2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收纳管3右侧开口内壁卡接固定的卡块9,左连接管1上连接有左投影幕布10,右连接管2上连接有右投影幕布11。

进一步的,左投影幕布10下端固定连接有左配重条12,右投影幕布11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左配重条12相配合的右配重条13,左配重条12右端和右配重条13左端均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吸附的磁性连接块14,进一步的,左连接管1右侧壁上开设有复数个用于安置右投影幕布11的收纳槽15,进一步的,左配重条12和右配重条13大小相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教育经济创新管理平台的演示设备通过采用左、右连接管伸缩收纳的方式来收纳和保存演示设备,使得演示设备的体积大大缩小,可以方便随身携带,而且通过磁性连接块14吸附连接左、右配重条,利用左连接管1右侧的收纳槽15对右投影幕布11进行层叠摆放,使得左、右投影幕布反射效果大大提升,表面平整度更好。

其中左配重条12上的磁性连接块14和右配重条13上的磁性连接块14采用异性相吸。右连接管2左端插入收纳管3内部,通过卡块9卡入支撑杆5之间与左连接管1卡接固定,方便收纳。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