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折叠屏衬底及柔性折叠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6377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柔性折叠屏衬底及柔性折叠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折叠屏衬底及柔性折叠屏。



背景技术:

柔性折叠屏,由于可以折叠,从而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场合。但是,柔性折叠屏的开发难度远远超过柔性卷曲屏,这主要是因为,柔性卷曲屏的弯曲半径较大,而柔性折叠屏的折叠区域的弯曲半径非常小,柔性折叠屏所受到的拉应力和压应力非常大,膜层很容易受到破坏失效。

目前,柔性折叠屏设计有的采用如下方式:在折叠区域采用铰链结构以提高折叠区域的耐折叠可靠性。但是,铰链结构导致柔性折叠屏的结构复杂化,且铰链结构会降低折叠区域的显示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简单易行且不影响显示效果的柔性折叠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柔性折叠屏结构复杂且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柔性折叠屏折叠性能且结构简单、不影响显示效果的柔性折叠屏衬底。

一种柔性折叠屏衬底,包括折叠区以及非折叠区,所述折叠区的厚度小于所述非折叠区的厚度。

上述柔性折叠屏衬底,由于折叠区的厚度小于非折叠区的厚度,从而使折叠区的应变减小,避免应力集中在折叠区,使折叠区的器件膜系得到保护,从而提高柔性折叠屏的耐折叠性能。同时,由上述柔性折叠屏衬底制成的柔性折叠屏,其结构简单,容易实施,不会破坏膜层结构,也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膜系设计,通过改变衬底结构就可以有效降低折叠区域所受的应变。另外,上述柔性折叠屏衬底,并不会对显示效果造成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折叠屏的背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折叠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截面呈方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槽深为所述非折叠区的厚度的20%~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截面线为弧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线形状为半圆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折叠屏衬底包括本体层以及贴合在所述本体层背面上的厚度调节层;所述厚度调节层上开设有镂空孔,以使所述折叠区的本体层露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层的厚度为10μm~125μm,所述厚度调节层的厚度为20μm~1000μ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折叠屏。

一种柔性折叠屏,包括:

衬底,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柔性折叠屏衬底;

及器件,形成于所述衬底上。

上述柔性折叠屏,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柔性折叠屏衬底,故而结构简单、容易实施、且不影响显示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折叠屏为有机发光显示屏。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柔性折叠屏衬底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实施例的柔性折叠屏衬底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三实施例的柔性折叠屏衬底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柔性折叠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结合图4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柔性折叠屏衬底100,用于制造形成柔性折叠屏1000。具体地,柔性折叠屏衬底100包括折叠区101以及非折叠区102。

其中,折叠区101是柔性折叠屏衬底100的折叠区域,也就是说,当需要折叠柔性折叠屏1000时,沿折叠区101的中心线将柔性折叠屏1000进行折叠。非折叠区102是在柔性折叠屏衬底100折叠前后保持基本平直的部分。

具体地,非折叠区102位于折叠区101的两侧,也就是说,一个折叠区101的两侧各有一个非折叠区102,折叠区101位于这两个非折叠区10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折叠屏衬底100只有一个折叠区101,其两侧各有一个非折叠区102。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折叠屏衬底100的折叠区101以及非折叠区102的个数没有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折叠屏衬底100为单层结构,也即柔性折叠屏衬底100由一层柔软膜构成。

其中,折叠区101的厚度小于非折叠区102的厚度。这样在折叠时,折叠区的应变较小,避免应力集中在折叠区101,从而提高柔性折叠屏1000的耐折叠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折叠屏衬底100的背面开设有凹槽121,凹槽121位于折叠区101,从而使折叠区101的厚度减薄,折叠区101的厚度小于非折叠区102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21的截面线为弧线。这样便于折叠,且可有效增强整个柔性折叠屏衬底100的机械强度。

更具体地,所述弧线形状为半圆弧。

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21通过蚀刻形成。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并不局限于蚀刻,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形成。

参见图2,图2为第二实施例的柔性折叠屏衬底20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柔性折叠屏衬底200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与第一实施例所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凹槽221的截面呈方形,即凹槽221为方槽。

更具体地,凹槽221的槽深为非折叠区102的厚度的20%~90%。这样既可以保证整个柔性折叠屏衬底200的机械强度,又可以使柔性折叠屏衬底200具有良好的耐折叠性能。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种,还可以是其它形状的凹槽。例如三角形槽、多边形槽、梯形槽等,凹槽截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五边形、六边形、梯形、椭圆形等。

参见图3,图3为第三实施例的柔性折叠屏衬底30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柔性折叠屏衬底300与第二实施例基本相同,与第二实施例所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折叠屏衬底300为复合层结构。具体地,柔性折叠屏衬底300包括本体层310以及贴合在本体层310背面上的厚度调节层320。

其中,本体层310为柔性折叠屏衬底300的主体部分。本体层310的材料可以选用本领域所公知的各种柔性衬底材料,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在厚度调节层320上开设有镂空孔321,以使折叠区101的本体层310露出。这样折叠区101的厚度即为本体层310的厚度,而非折叠区102的厚度即为本体层310与厚度调节层320的厚度之和,从而通过厚度调节层320来起到调整折叠区101与非折叠区102的厚度的作用。

优选地,本体层310的厚度为10μm~125μm,厚度调节层320的厚度为20μm~1000μm。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柔性折叠屏衬底300以及柔性折叠屏的耐折叠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折叠屏衬底,由于折叠区的厚度小于非折叠区的厚度,从而使折叠区的应变减小,避免应力集中在折叠区,使折叠区的器件膜系得到保护,从而提高柔性折叠屏的耐折叠性能。同时,由上述柔性折叠屏衬底制成的柔性折叠屏,其结构简单,容易实施,不会破坏膜层结构,也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膜系设计,通过改变衬底结构就可以有效降低折叠区域所受的应变。另外,上述柔性折叠屏衬底,并不会对显示效果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折叠屏。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柔性折叠屏1000,包括如第一、二、三实施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衬底100以及形成于衬底100上的器件500。

其中,器件500为柔性折叠屏1000的核心部件,器件500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器件500为有机发光器件,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柔性折叠屏1000为有机发光显示屏。

上述柔性折叠屏,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柔性折叠屏衬底,故而结构简单、容易实施、且不影响显示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