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超重失重可视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8748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教学用超重失重可视仪。



背景技术:

失重和超重在现实社会中通过精密仪器来测试,由于其需要准确性,所以设备比较复杂,操作也非常繁琐;在学校为了教学过程目的而购买使用上述仪器,就会需要很大的开支,所以在学生课堂进行失重和超重教学时,基本采用语言去讲,让学生很难从实际中理解失重和超重的具体、直接的体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教学用超重失重可视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教学用超重失重可视仪,安装在支架上,具有上拉线,支架顶端安装有横梁,横梁上固定安装有示数标尺,横梁上表面安装有两个并列分布的定滑轮,上拉线绕在两个定滑轮上,上拉线两端均安装有挂钩,上拉线一端伸出支架外侧后挂设有第一砝码,上拉线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有下拉线,下拉线上固定安装有激光发生器,下拉线底部挂设有第二砝码;所述激光发生器左侧安装有倾斜角度为45°设置的平面镜,支架底部下表面设有便于超重失重可视仪移动的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拉线通过吊环挂设在上拉线低端,吊环与弹簧固定连接。吊环挂设便于操作者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侧壁上设有支撑平面镜的平面镜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梁上通过鹅颈管连接安装有摄像头,鹅颈管可以任意弯曲,提高摄像头的摄像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底部上表面安装有放置砝码的储物盒,提高教学用超重失重可视仪的储物性能。

工作原理:在弹簧末端的下拉线加上一个小激光发生器,通过平面镜将弹簧形变量的变化转换到与运动垂直的方向上,这样,如果弹簧上的力不变,光点在垂直于运动的方向上就不会移动,如果力发生变化,光点将会在垂直于运动的方向上移动相应的距离,通过平面镜反射光线,从而把运动的示数盘转换为不运动的示数标尺,这样,学生就能更直观地观察超重、失重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造价低,能够使教师在课堂教授超重和失重的原理时,直接明了的给学生进行演示,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超重和失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横梁,3.定滑轮,4.上拉线,5.下拉线,6.示数标尺,7.吊环,8.弹簧,9.激光发生器,10.平面镜,11.鹅颈管,12.摄像头,13.光线,14.平面镜支架,15.储物盒,16.滚轮,17.第一砝码,18.第二砝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教学用超重失重可视仪,安装在支架1上,具有上拉线4,支架1顶端安装有横梁2,横梁2上固定安装有示数标尺6,横梁2上表面安装有两个并列分布的定滑轮3,上拉线4绕在两个定滑轮3上,上拉线4两端均安装有挂钩,上拉线4一端伸出支架1外侧后挂设有第一砝码17,上拉线4另一端通过弹簧8连接有下拉线5,下拉线5上固定安装有激光发生器9,下拉线5底部挂设有第二砝码18;激光发生器9左侧安装有倾斜角度为45°设置的平面镜10,支架1底部下表面设有便于超重失重可视仪移动的滚轮16。

下拉线5通过吊环7挂设在上拉线4低端,吊环7与弹簧8固定连接;支架1侧壁上设有支撑平面镜10的平面镜支架14;横梁2上通过鹅颈管11连接安装有摄像头12;支架1底部上表面安装有放置砝码的储物盒15。

超重演示:

打开激光发生器9,在下拉线5的挂钩挂上第二砝码18;在上拉线4挂钩挂上第一砝码17,第一砝码17的重量等于第二砝码18和激光发生器9重量之和;让第二砝码18处于可视仪的最低点,放手后,第二砝码18加速上升过程中,观察示数标尺6上红色光点向左移动的刻度,则可说明第二砝码18所处的状态。

失重演示:

打开激光发生器9,在下拉线5的挂钩挂上第二砝码18;在上拉线4挂钩挂上第一砝码17,第一砝码17的重量小于第二砝码18和激光发生器9重量之和;让第二砝码18处于可视仪的最高点,第二砝码18加速下降过程中,观察示数标尺6上红色光点向右移动的刻度,则可说明第二砝码18所处的状态。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