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识别电力设备的二维码标识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8336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识别电力设备的二维码标识牌,属于电力设备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维码可以作为电子标识牌,取代传统的设备铭牌。设备铭牌一般是比较大的设备或系统在出厂或生产管理中预装的标注基本参数的标牌,但由于其安装的复杂性,且其承载信息量较少,因此,铭牌标识对于部分大设备可以实现,而大多数设备的信息无法在现场获取。二维码标签其制作、粘贴较为方便,可以覆盖至大多数系统及设备甚至部件。因其通过扫码获取的设备信息是接入系统后全方位的台账信息,因此完全可以取代现场铭牌的作用。

电缆隧道设备二维码标识牌是建设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二维码在国外的应用已开展很多年并且有了广泛的应用空间,在一些发达国家,二维码在城市管理服务体系和民众日常生活服务中,都得到了有效应用。

电力行业目前广泛采用的电缆属性标识方法为挂牌的方式,即将属性信息打印或烧制成一个电缆铭牌,然后将电缆铭牌黏贴或使用塑料扎带、金属扎线等方法捆扎在电缆上。这种方法寿命短、强度差、信息容量有限、缺乏自身纠错功能、管理效能低,加之电力行业具有高危险性,致使抢修或检修作业时,90%的时间用于查找电缆原始资料以及核实电缆属性,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识别电力设备的二维码标识牌,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优良的化学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的能够快速识别电力设备的二维码标识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识别电力设备的二维码标识牌,包括:标识牌本体、反光膜、安装孔、客服电话标识、设备直接管辖公司标识、二维码识别区、总公司商标,标识牌本体使用的材料为具备防火等级UL94/V-O级的ABS工程塑料,反光膜贴覆于标识牌本体的正面。

进一步,所述安装孔为两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标识牌本体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设备直接管辖公司标识环状分布在所述标识牌本体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总公司商标设置在所述标识牌本体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二维码识别区中的二维码包含的信息为对应设备的终身唯一编码。

进一步,所述标识牌本体为椭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电缆线路设备上加装二维码标识牌,可以实现电缆设备台账的查询。另可以利用二维码提供到位扫码管理,以便完成智能巡检业务。设备停役期间,需要开展设备的修理、维护及报废处置等业务,需要根据二维码识别设备采购信息及在役期间的台账信息,由于设备拆卸后,转入备品备件或废品库存,存在设备识别跟踪困难的问题,采用二维码形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将设备寿命周期中的信息综合加以利用,有利于设备修旧利废或报废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速识别电力设备的二维码标识牌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标识牌本体,2-反光膜,3-安装孔,4-客服电话标识,5-设备直接管辖公司标识,6-二维码识别区,7-总公司商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识别电力设备的二维码标识牌,包括:标识牌本体1、反光膜2、安装孔3、客服电话标识4、设备直接管辖公司标识5、二维码识别区6、总公司商标7,标识牌本体1使用的材料为具备防火等级UL94/V-O级的ABS工程塑料,反光膜2贴覆于标识牌本体1的正面。

进一步,所述安装孔3为两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标识牌本体1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设备直接管辖公司标识5环状分布在所述标识牌本体1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总公司商标7设置在所述标识牌本体1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二维码识别区6中的二维码包含的信息为对应设备的终身唯一编码。

进一步,所述标识牌本体1为椭圆形。

本实施例中,二维码标识牌本体1采用了防火等级UL94/V-O级ABS工程塑料,防腐、防污、防火阻燃(耐高温),可承耐高温110度左右,坚韧、质硬、钢性好等综合性能,尺寸稳定性好、染色性、高机械强度、高刚度、低吸水性、耐腐蚀性好、连接简单、无毒无味、具有优良的化学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能耐热不变形。

本实施例中,二维码标识牌正面贴有反光膜2,能够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其明亮的反光效果可以有效地增强人的识别能力,看清目标。

本实施例中,二维码的使用起点是在设备安装之后,此时在设备管理系统中应建立其终身唯一码,具备终身码的设备,可以生成二维码标签,打印时应同时打印二维码和设备名称,使用激光标签打印机,将其打印后粘贴在设备上,某些设备因其安装在内部或安装位置不方便扫码时,应将标签贴至其附近的显著位置,以利于扫码,设备的附属设备或内部部件可以贴至主设备之下,明确标识,以利于精确定位设备。设备拆除后,入库前应打印标签后贴至表面,以便后期对设备进行跟踪识别。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