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6270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



背景技术: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培养学生从事自动化生产线和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营销与售后服务和技术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机电设备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多而广,包括了机械、电子、液压、气动及计算机等多个领域,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目前用于教学的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多是现成的现代化机器,学生观察起来不够直观,难以深刻体会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而且操作复杂,学生短时间难以操作,不能对原理有很好的掌握,难以获得创新思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从左至右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左侧设置有滑槽,所述升降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夹物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三电机、齿轮、齿条、连杆、滚轮和杆件,所述支撑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和第三开关与外接电源串联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末端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下端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铰接有滚轮,所述齿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杆件。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蜗杆、蜗轮、螺纹杆、升降杆和支撑杆,所述第一电机与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一开关与外接电源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内固定套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箱体、转臂、第二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限位环和滑轨,所述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臂,所述转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二开关与外接电源串联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末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下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螺纹杆固定套接,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固定套接有限位环,所述转臂的外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滚轮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物装置包括支撑座、圆柱铁、弹簧和卡夹,所述支撑座与杆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上固定嵌接有圆柱铁,所述圆柱铁的外表面缠绕有导线,所述导线和第四开关与外接电源串联连接,所述圆柱铁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夹,所述卡夹铰接于杆件的左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采用较简单的机电原理呈现出多样功能,能够使学生在机电一体化实训时能够直观体会其原理,而且操作简单,能够在实训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机电原理,启发学生以后应用这些原理进行再创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物装置工作电路图。

图中:1底座、2第一开关、3第二开关、4第三开关、5升降装置、51第一电机、52蜗杆、53蜗轮、54螺纹杆、55升降杆、56支撑杆、6筒体、61滑槽、7旋转装置、71箱体、72转臂、73第二电机、74第一锥齿轮、75第二锥齿轮、76限位环、77滑轨、8移动装置、81支撑架、82第三电机、83齿轮、84齿条、85连杆、86滚轮、87杆件、9夹物装置、91支撑座、92圆柱铁、93弹簧、94卡夹、10第四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从左至右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关2、第二开关3、第三开关4和第四开关10,第一开关2、第二开关3和第三开关4均为正反转开关,且三个开关的型号均为HY2-8,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5,升降装置5包括第一电机51、蜗杆52、蜗轮53、螺纹杆54、升降杆55和支撑杆56,第一电机51与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型号为3IK15GN-C,为正反转电机,第一电机51和第一开关2与外接电源串联连接,第一电机51的转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蜗杆52,蜗杆52啮合有蜗轮53,蜗轮53内固定套接有螺纹杆54,螺纹杆54通过螺纹连接有升降杆55,可以与螺纹杆54发生螺纹运动,产生相对位移,升降杆55与滑槽61滑动连接,升降杆5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6,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筒体6,筒体6的左侧设置有滑槽61,为升降杆55提供移动空间,升降装置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装置7,旋转装置7包括箱体71、转臂72、第二电机73、第一锥齿轮74、第二锥齿轮75、限位环76和滑轨77,箱体7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臂72,转臂7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73,型号为3IK15GN-C,为正反转电机,第二电机73和第二开关3与外接电源串联连接,第二电机73的转轴末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74,第一锥齿轮74的下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75,第二锥齿轮75与螺纹杆54固定套接,螺纹杆54的上端固定套接有限位环76,防止支撑杆56与箱体71发生相对位移,转臂72的外侧设置有滑轨77,滑轨77与滚轮86滑动连接,旋转装置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8,移动装置8包括支撑架81、第三电机82、齿轮83、齿条84、连杆85、滚轮86和杆件87,支撑架8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82,型号为3IK15GN-C,为正反转电机,第三电机82和第三开关4与外接电源串联连接,第三电机82的转轴末端固定套接有齿轮83,齿轮83的下端啮合有齿条84,齿条8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杆85,连杆85的下端铰接有滚轮86,齿条8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杆件87,移动装置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夹物装置9,夹物装置9包括支撑座91、圆柱铁92、弹簧93和卡夹94,支撑座91与杆件87固定连接,支撑座91上固定嵌接有圆柱铁92,圆柱铁92的外表面缠绕有导线,导线和第四开关10与外接电源串联连接,导线通电时,圆柱铁92产生电磁力,可以吸引卡夹94,圆柱铁9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弹簧93,弹簧9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夹94,用于装夹物品,卡夹94铰接于杆件87的左端。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当需要对桌面上的物品进行装夹演示时,启动第四开关10,电路通电,圆柱铁92产生电磁力,吸引卡夹94,卡夹94的上端向左偏转,弹簧93压缩,下端向右偏转夹紧物品;当需要对夹物装置9进行升高时,启动第一开关2的正转开关,第一电机51工作,蜗杆52转动,蜗轮53转动,螺纹杆54转动,与升降杆55发生螺纹运动,产生相对位移,升降杆55向上移动,支撑杆56向上移动,旋转装置7向上移动,夹物装置9向上移动;当需要将夹物装置9旋转时,启动第二开关3的正转开关,第二电机73工作,第一锥齿轮74转动,由于支撑杆56固定,第二锥齿轮75固定,故第二锥齿轮75绕第一锥齿轮74做圆周运动,转臂72发生偏转,夹物装置9发生旋转;当需要改变夹物装置9的工作半径时,启动第三开关4的正转开关,第三电机82工作,齿轮83转动,齿条84左移动,连杆85向左移动,滚轮86沿滑轨77向左移动,杆件87向左移动,夹物装置9实现工作半径的改变,通过多样功能的演示,能够使学生在机电一体化实训时能够直观体会其原理,而且操作简单,便于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