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位尺教学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3271发布日期:2018-11-16 23:01阅读:9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位尺教学工具。



背景技术: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其中包括认识并理解掌握东、南、西、北等方向,目前教师教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方位的理解与掌握,只能采用二个可背的知识与一个自画示意图的方法,分别为: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早晨,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自画示意图一般采用诸如图7所示的方法,A、B、C、D分别表示北、南、西、东。现有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而且不容易提起小学生的兴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位尺教学工具,解决小学老师教小学二年级学生认识方向的难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位尺教学工具,包括六面体(10),所述六面体(10)上方设置有横板(8),侧面通过第二转轴(9)与竖板(11)相连,所述竖板(11)内侧设置有第二滑槽(110),所述第二滑槽(110)第二转轴(9)端部(90)相配合;所述竖板(11)顶部与横板(8)相连,所述横板(8)上设置有第一滑槽(80),所述第一滑槽(80)上设置有滑块(4),所述滑块(4)与第一滑槽(80)相配合,所述滑块(4)上设置有方位尺(6),所述方位尺(6)中心设置有孔,所述方位尺(6)孔内设置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与方位尺(6)孔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4)侧面设置有缺口(40),所述横板(8)上设置有与缺口(40)相配合的凸起(81)。

进一步的,第二转轴(9)端部(90)为棱柱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竖板(11)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两个竖板(11)与横板(8)形成一个拱形。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4)与第一滑槽(80)、第二滑槽(110)为相对设置的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40)与凸起(81)为相对设置的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采用方位尺,解决小学老师教小学二年级学生认识方向的难点。(2)通过采用纵向滑动与横向滑动相结合,以及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旋转,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兴趣。(3)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对于小学生非常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与第一滑槽拆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例题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方位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4、滑块;5、第一转轴;6、方位尺;7、小人;8、横板;80、第一滑槽;9、第二转轴;90、端部;10、六面体;11、竖板;110、第二滑槽。

A、北;B、南;C、西;D、东;AC、西北;AD、东北;BC、西南;BD、东南;a、小东家;b、公园;c、体育馆;d、超市;e、八一宾馆;f、动物园;g、医院;h、学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方位尺教学工具,包括六面体10,所述六面体10上方设置有横板8,侧面通过第二转轴9与竖板11相连,所述竖板11内侧设置有第二滑槽110,所述第二滑槽110第二转轴9端部90相配合;所述竖板11顶部与横板8相连,所述横板8上设置有第一滑槽80,所述第一滑槽80上设置有滑块4,所述滑块4与第一滑槽80相配合,所述滑块4上设置有方位尺6,所述方位尺6中心设置有孔,所述方位尺6孔内设置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与方位尺6孔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方位尺6、六面体10、横板8、滑块4为透明材料制成,例如:透明塑料。六面体10优选为正六面体。所述第一转轴5上设置有小人7,所述小人7可以采用塑料制成。所述六面体10上设置有写有诸如图6例题的纸张。

优选的,优选的,所述滑块4侧面设置有缺口40,所述横板8上设置有与缺口40相配合的凸起81。

优选的,优选的,第二转轴9的端部90为棱柱形状,例如六棱柱。

优选的,所述竖板11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两个竖板11与横板8形成一个拱形。

优选的,所述方位尺6为圆形,以第一转轴5为中心,延伸出八个方向,分别为上北A下南B,左西C右东D,以及西北AC、东北AD、西南BC、东南BD,且沿上述八个方向设置有用于测量位移的刻度尺。以第一转轴5为中心,到图1和图4中标记1-3处分别为1cm、2cm、3cm,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图中所画1cm表示实际1公里。

优选的,所述滑块4与第一滑槽80、第二滑槽110为相对设置的两个。

优选的,所述缺口40与凸起81为相对设置的两个。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

假设,现在有一个乘车题,如图6所示,各字母分别表示:a、小东家;B、公园;C、体育馆;D、超市;e、八一宾馆;f、动物园;g、医院;h、学校。

小东从家出发,先向( )方向坐( )公里到公园,再向( )方向坐( )公里到体育馆,然后向( )方向坐( )公里到超市,再向( )方向坐( )公里到八一宾馆,再向( )方向坐( )公里到动物园,再向( )方向坐( )公里到医院,最后向( )方向坐( )公里就到学校了。

上题为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面对这样的题目,教师如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进行教学,具体使用如下:

教师教导学生,用刻度尺量好长度,在草稿纸上按照例题上的长度以及位置,一模一样的画好。此时可以将画有例题的草稿纸,用透明胶等工具贴在六面体10的正面(或者直接将例题贴上也可),然后通过旋转第二转轴9,将六面体10贴有例题的一面旋转至与横板8、方位尺6平行,以图4为例,以C-D方向为横向,A-B方向为纵向,将第二转轴9的端部90在第二滑槽110内滑动,六面体10随着第二转轴9一起滑动,沿C-D横向滑动,至小人7与小东家a横向齐平(小人7与小东家a连接线与CD线垂直),然后再将方位尺8在第一滑槽80沿A-B纵向滑动,至小人7与小东家a位置对齐,转动第一转轴5,至小人7面对下一位置公园B(此时通过方位尺6上的刻度尺,可以看到a至B的距离,假设1cm表示1公里),假设B位于a的东边,此时小人面向东边,(滑动过程,C-D线与a-B始终保持平行),然后依照小人的身体判断,他的左面是北方,右面是南方,后面是西方。同理,将六面体10沿东边滑动至与小人7齐平,然后转动第一转轴5,至小人7面向下一位置体育馆C,此时可以看到C位于B的东南方向,此时,小人7面向东南方向BD,然后依照小人的身体判断,他的左面是东北方,右面是西南方,后面是西北方。并且可以通过方位尺6上的刻度尺,可以看到B至C的距离,同理,将第二转轴9的端部90滑动至小人7体育馆C横向齐平,再将方位尺8滑动至小人7与体育馆C位置对齐(也可以先滑动方位尺8,再滑动第二转轴9的端部90,至小人7与体育馆C位置对齐),如此一直滑动,最后达到学校h,学生可以很轻松的理解方向的概念,以及能够做出上述乘车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