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教学圆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3601发布日期:2018-09-28 20:1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教学圆规。



背景技术: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用圆规作图,而现存的教学圆规多为木质结构,并通过蝶形螺母将圆规的两个支脚相连。当圆规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带有针尖的支脚固定,另一个带有粉笔夹的支脚旋转,为了使图画的更加清晰,需要对支脚用力挤压,而这个过程难免会改变支脚开口的大小,从而影响画圆。特别是当圆规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蝶形螺母会产生松动,将很难达到精确限制开口大小的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为节省教学时间,一般老师会用示意图表达教学目的,这个过程会一般还会需要直尺、量角器等,同时携带这三种教学用具极不方便。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教学圆规,其对教学圆规进行改变,使其更利于满足教学使用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教学圆规,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的端部通过棘轮机构铰接;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轮、多个棘齿和止动爪,所述棘齿沿所述棘轮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棘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脚,所述止动爪通过旋转轴和复位件连接所述第二支脚,所述第二支脚上还设有换向开关,所述换向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止动爪的顶端,另一端通过旋转轴连接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的底端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支脚的底端设有伸缩针脚,所述第二支脚的底端设有伸缩粉笔夹,且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的底端还设有调节旋帽;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相对侧设有连续直线刻度;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的连接处设有角度刻度尺,所述角度刻度尺的中心点与所述棘轮轴线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教学圆规,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教学圆规,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的旋转角度为0°~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教学圆规,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相对侧设有连续直线刻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教学圆规,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的端部通过棘轮机构铰接;方便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的旋转,同时由于棘轮结构的特性,可满足旋转后角度不易改变的效果。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轮、多个棘齿和止动爪,所述棘齿沿所述棘轮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棘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脚,所述止动爪通过旋转轴和复位件连接所述第二支脚,棘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棘齿旋转,同时在复位件的作用下,止动爪的端部会始终贴合棘齿根部,可有效防止其回转。所述第二支脚上还设有换向开关,所述换向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止动爪的顶端,另一端通过旋转轴连接第二支脚;换向开关可将止动爪抬起,方便将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恢复至初始状态。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的底端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支脚的底端设有伸缩针脚,方便针脚的回缩,增加安全性。所述第二支脚的底端设有伸缩粉笔夹,且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的底端还设有调节旋帽;便于调节粉笔的长度。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的连接处设有角度刻度尺,所述角度刻度尺的中心点与所述棘轮轴线重叠,便于测量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棘轮机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在图中,1-第一支脚,2-伸缩粉笔夹,3-调节旋帽,4-伸缩针脚,5-第二支脚,6-角度刻度尺,7-棘轮机构,71-棘齿,72-棘轮,73-复位弹簧,74-止动爪,8-换向开关,9-直线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教学圆规,包括第一支脚1和第二支脚5,所述第一支脚1和所述第二支脚5的端部通过棘轮机构7铰接;方便第一支脚1与第二支脚5的旋转,同时由于棘轮机构7的特性,可满足旋转后角度不变的效果。参见图2,所述棘轮机构7包括棘轮72、多个棘齿71和止动爪74,所述棘齿71沿所述棘轮7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棘轮7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脚1,所述止动爪74通过旋转轴和复位件连接所述第二支脚5,棘轮72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棘齿71旋转,同时在复位件的作用下,止动爪74的端部会始终贴合棘齿71根部,可有效防止其回转。所述第二支脚5上还设有换向开关8,所述换向开关8的一端连接所述止动爪74的顶端,另一端通过旋转轴连接第二支脚5;换向开关8可将止动爪74抬起,方便将第一支脚1与第二支脚5恢复至初始状态。所述第一支脚1与所述第二支脚5的底端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支脚1的底端设有伸缩针脚4,方便针脚的回缩,增加安全性。所述第二支脚5的底端设有伸缩粉笔夹2,且所述第一支脚1与所述第二支脚5的底端还设有调节旋帽3;便于调节粉笔的长度。所述第一支脚1与所述第二支脚5的连接处设有角度刻度尺6,所述角度刻度尺6的中心点与所述棘轮72轴线重叠,便于测量角度。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73。复位弹簧73具有较强的伸缩性,能保证止动爪74准确与棘齿71紧密贴合,防止棘轮72倒转。

更好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支脚1与所述第二支脚5相对侧设有连续直线刻度9。第一支脚1与第二支脚5本身具有较高的直线度,而将直线刻度9均匀刻在上面,可直接代替直尺,满足画线要求,参见图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用到直尺、圆规和量角器,而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同时满足三种教学用具的需求。由于教学一般是在黑板上画图,圆规的体积较大,为使画图更加美观,教师需要用较大的力让线条更加清晰。这个过程中,手掌会对圆规的两个支脚产生较大的挤压作用,而一般教学圆规通过蝶形螺母连接支脚,稳定性较差。而通过将棘轮机构7与圆规结合,可极大的防止开合后的支脚回转。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支脚1顺时针旋转,参见图1,带动棘轮72转动,止动爪74在复位弹簧73产生的拉力的作用下会始终贴合棘齿71,当转动到一定角度时,止动爪74会卡扣住棘齿71的根部,防止其倒转。通过改变调节旋帽3的高度,适当调整伸缩粉笔夹2中粉笔的长度和伸缩针脚4的长度,进行画圆操作。当需要画直线时,可直接通过支脚画线并可以通过支脚上的直线刻度9测量直线距离。当需要测量角度时,通过第一支脚1与第二支脚5作为角度的延长线,通过位于棘轮72中部的角度刻度尺6估算角度。使用完成后,用手拨动换向开关8,同时转动第一支脚1,实现第一支脚1与第二支脚5的闭合。在现实生活中,一般还可以将支脚的中部设为中空结构,便于减小圆规的体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教学圆规,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的端部通过棘轮机构铰接;方便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的旋转,同时由于棘轮结构的特性,可满足旋转后角度不易改变的效果。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轮、多个棘齿和止动爪,所述棘齿沿所述棘轮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棘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脚,所述止动爪通过旋转轴和复位件连接所述第二支脚,棘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棘齿旋转,同时在复位件的作用下,止动爪的端部会始终贴合棘齿根部,可有效防止其回转。所述第二支脚上还设有换向开关,所述换向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止动爪的顶端,另一端通过旋转轴连接第二支脚;换向开关可将止动爪抬起,方便将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恢复至初始状态。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的底端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支脚的底端设有伸缩针脚,方便针脚的回缩,增加安全性。所述第二支脚的底端设有伸缩粉笔夹,且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的底端还设有调节旋帽;便于调节粉笔的长度。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的连接处设有角度刻度尺,所述角度刻度尺的中心点与所述棘轮轴线重叠,便于测量角度。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