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网柜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8679发布日期:2018-06-23 01:02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网柜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网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网柜警示牌。



背景技术:

环网柜是一组输配电器设备装在金属或非金属绝缘柜体内或做成拼装间隔式环网供电单元的电气设备,其核心部件是负荷开关和熔断器,负荷开关负责操作正常电流而熔断器负责切除短路电流,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住宅小区、高层建筑和工厂企业等负荷中心的配电站以及箱式变电站中。

如图6所示,在现有技术中,环网柜柜体包括有一用于设置操控面板的若干侧面板5,且侧面板5上均设置有警示牌本体1,警示牌本体1一般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于侧面板5上。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环网柜生产组装完成后,需要安装警示牌。而在运输或者测试过程中,粘接固定的警示牌易发生脱落现象,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网柜警示牌,包括有警示牌本体,其通过插接配合的方式固定于环网柜侧面板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网柜警示牌,包括有警示牌本体,所述警示牌本体上印制有警示标识,所述警示牌本体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插接部,且侧面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插接部配合使用的插接槽,所述警示牌本体通过插接部与插接槽插接配合固定于侧面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警示标示印制于警示牌本体上,警示牌本体的任意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插接部,且在侧面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插接部配合使用的插接槽,警示牌本体即可通过插接部与插接槽插接配合固定于侧面板上,插接的连接方式,简单方便,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安装作业;且插接的连接方式相比于粘接更为牢固,不易发生警示牌脱落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部包括有用于固定警示牌本体一端的第一插接部以及用于固定警示牌本体另一端的第二插接部,所述插接槽包括有分别与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配合使用的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部为警示牌本体切割形成的弹性板件,所述第二插接部为警示牌本体延伸形成的弹性板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警示牌本体一端切割形成第一插接部,相对的一端则延伸形成第二插接部,且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均为弹性板件。使用者先将第一插接部弯并插入相对应的第一插接槽内,并向上推动警示牌本体,以便于将第二插接部插入相对应的第二插接槽内,从而完成对警示牌本体的固定作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插接部包括有用于与警示牌本体相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延伸并朝向侧面板弯折形成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与第一插接槽竖直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插接部由连接板以及弯折板共同构成,连接板与警示牌本体一体连接设置,而弯折板由连接板弯折形成。弯折板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将第一插接部插入相对应的第一插接槽内,即起到导向的作用;而弯折板、连接板和警示牌本体依次一体连接而成,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插接部的边缘与侧面板的边缘之间切割形成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警示牌本体进行切割作业,以形成第一插接板时,第一插接板的边缘与侧面板的边缘之间形成有间隙,以便于操作人员对第一插接板进行弯折,即达到提高第一插接板的安装便利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面板上设置有L型板件,所述第二插接槽由L型板件和侧面板共同构成,所述第二插接部与第二插接槽竖直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插接槽由L型板件和侧面板共同构成,第二插接部即可沿第二插接槽的槽口竖直插入第二插接槽中,实现了对警示牌本体一端的固定,且竖直插接的固定方式简单,便于实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面板上开设有插接孔,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槽内的第二插接部与插接孔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第二插接槽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插接部可进一步插入插接孔中,从而实现第二插接部的进一步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警示牌本体与侧面板之间穿设有用于进一步固定警示牌本体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警示牌本体和侧面板之间穿设有螺栓,以起到进一步稳固警示牌本体的作用;警示牌本体的两端通过插接部与插接槽插接配合固定,则警示牌本体的另外两端与侧面板之间存在有间隙,螺栓穿设警示牌本体和侧面板,以使警示牌本体和侧面板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警示牌本体上开设有安装孔,且所述螺栓与安装孔穿设配合,且所述安装孔开设于警示牌本体的边缘并形成有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警示牌本体上开设安装孔,且螺栓可穿设于安装孔中,以达到便于安装螺栓的目的;一般需要先在侧面板上开设螺纹孔,再将螺栓穿设于螺纹孔和安装孔中,但螺纹孔和安装孔的加工精度存在差异,导致螺栓不易穿设螺纹孔和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开设于警示牌的边缘并形成开口,即形成可调整螺栓位置的间隙,以便于安装人员穿设螺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警示牌本体上开设有便于拆卸警示牌的拆卸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警示牌本体上开设有拆卸口,因安装后的警示牌本体与侧面板相贴合,不便于拆卸更换,而设置拆卸口后,操作人员可通过扳手等插入拆卸口内,以便于撬起警示牌本体,以达到提高拆卸便利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警示牌本体四角均设置为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警示牌本体的四角均进行倒圆角处理,以使警示牌本体的四角圆滑过渡,既提高了整体结构的观赏性,同时又提高了使用和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作业人员与警示牌本体的棱角发生磕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警示牌本体上印制警示标识,并通过设置在警示牌两端的插接部与开设于侧面板上的插接槽插接配合,以固定警示牌本体,既实现了警示牌本体与侧面板的稳固连接,不易发生脱落,同时插接的连接方式,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安装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警示牌本体安装于侧面板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警示牌本体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主要用于展示第二插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警示牌本体的主视图;

图5是侧面板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附图。

附图标记:1、警示牌本体;11、拆卸口;12、圆角;13、安装孔;131、开口;2、警示标识;3、插接部;31、第一插接部;311、连接板;312、插接板;313、间隙;32、第二插接部;4、插接槽;41、第一插接槽;42、第二插接槽;5、侧面板;51、插接孔;6、L型板件;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环网柜警示牌,包括有警示牌本体1,警示牌本体1为方形板件,且警示牌本体1中央位置印制有警示标识2。警示牌本体1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插接部3,结合图2所示,环网柜的侧面板5上开设有插接槽4,且插接部3与相对应的插接槽4插接配合,从而达到固定警示牌本体1的目的。

如图1所示,上述插接部3包括有分别设置于警示牌本体1上下两端的第一插接部31和第二插接部32,结合图2所示,侧面板5上相对应于第一插接部31和第二插接部32分别开设有第一插接槽41和第二插接槽42。第一插接部31为警示牌本体1上端边缘沿竖直方向切割而成的弹性板件,第二插接部32为警示牌本体1下端边缘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而成的弹性板件,则安装人员可先将第一插接部31插入相对应的第一插接槽41内,并向上推动警示牌本体1,以便于将第二插接部32插入相对应的第二插接槽42内,从而完成对警示牌本体1的初步固定。

如图3所示,为便于操作人员安装第一插接部31,上述第一插接部31包括有用于与警示牌本体1相连接的连接板311以及连接板311弯折形成的插接板312,且插接板312朝向侧面板5方向弯折,安装人员在插接第一插接部31时,弯折设置的插接板312起到导向的作用;结合图5所示,第一插接部31的两侧边与侧面板5的侧边之间切割形成有间隙313,以便于使用者弯折第一插接部31。结合图1和图2所示,插入第一插接槽41的第一插接部31在本身弹性作用下抵接于侧面板5内壁上,从而达到固定警示牌本体1上端的目的。

结合图2和图4所示,为便于操作人员安装第二插接部32,侧面板5上设置有L型板件6,L型板件6与侧面板5共同构成第二插接槽42,且侧面板5正对L型板件6处开设有插接孔51,操作人员可将第二插接部32沿第二插接槽42的槽口位置处向下插入插接孔51中,L型板件6起到辅助导向和定位的作用,插接孔51则与第二插接部32配合使用,以达到稳固警示牌本体1的下端的目的。

如图3所示,上述警示牌本体1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13,且安装孔13开设于警示牌本体1的侧边并形成有开口131。结合图1所示,安装孔13内穿设有螺栓7,即螺栓7穿设警示牌本体1和侧面板5,以进一步固定警示牌本体1;因安装孔13的加工精度存在差异,导致螺栓7不易安装,通过在警示牌本体1边缘开设安装孔13并形成开口131,即构成有可供安装人员调整螺栓7位置的空间,以便于安装人员顺畅穿设螺栓7。

如图3所示,警示牌本体1上还开设有便于使用者拆卸或更换警示牌本体1的拆卸口11,安装人员可通过扳手等工具嵌入拆卸口11,并撬起警示牌本体1;且警示牌本体1四角均设置为圆角12,以提高安装或更换作业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具体动作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安装作业:先将第一插接部31插入相对应的第一插接槽414内,并向上推动警示牌本体1,再将第二插接部32插入相对应的第二插接槽42槽口内,并向下推动警示牌本体1直至第二插接部32插入相对应的插接孔51中为止,从而完成对警示牌本体1的初步固定;再将螺栓7穿设于安装孔13即贯穿侧面板5和警示牌本体1并锁紧,完成对警示牌本体1的进一步固定;

拆卸作业:先松开两螺栓7,再向上推动警示牌本体1,将第二插接部32从插接孔51和第二插接槽42中取出,最后将第一插接部31从第一插接槽41中取出,从而完成整个拆卸作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