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电自动走布的静电吸附粉笔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8738发布日期:2019-02-22 22:37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可充电自动走布的静电吸附粉笔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笔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充电自动走布的静电吸附粉笔擦。



背景技术:

很多学生时代坐在前排的人都曾被飞扬起来的粉笔灰刺激到的经历。每年都会有许多教师和学生因粉笔灰而患上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成为了教师的主要职业病。虽然粉笔灰存在十分严重的健康隐患,但是,黑板和粉笔很难被取代。其原因在于:黑板具有良好的漫反射效果,不容易受光照方向影响,使得课堂上的所有人都能够看清黑板上的内容。而与黑板功能类似的电子白板不仅价格昂贵,还容易产生反光,导致部分的人无法看清白板上字。

此外,现存大量黑板粉笔制造厂,大量黑板正在被使用,使得取代黑板或粉笔较更加不可行。由于粉笔灰大多产生于擦黑板的过程,而非拿粉笔写字的过程。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避免粉笔灰扬起的粉笔擦是解决粉笔健康隐患最有效地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电自动走布的静电吸附粉笔擦。

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柄、容纳盒、转动轴、毛刷、隔板、电机、翻转盖、静电振荡电路和绒布。所述的容纳盒由底板、两块长度板和两块宽度板合围而成;所述手柄的内端与底板的底面固定。间隔设置的两块隔板均固定在容纳盒内;两块隔板将容纳盒的内腔分隔为绒布区和两个毛刷区;绒布区设置在两个毛刷区之间;平行设置的两根毛刷分别支承在容纳盒的两个毛刷区内;平行设置的两根转动轴均支承在容纳盒的绒布区内;两根转动轴侧面上均固定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的翻转盖呈层状结构,由依次排列的第一金属层、绝缘层和第二金属层组成;所述静电振荡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与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分别连接;所述的绝缘层与其中一块长度板的上边沿铰接;两个电机均固定在另一块长度板上。两个电机的输出轴与两根转动轴的一端分别固定。

所述绒布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魔术贴;绒布两端的第二魔术贴与两根转动轴上的第一魔术贴分别黏合,并分别卷在两根转动轴上;翻转盖盖住容纳盒的开口,绒布覆盖翻转盖的顶面并绷紧。

进一步地,所述宽度板的上边沿低于长度板的上边沿。

进一步地,所述的毛刷采用圆柱形毛刷。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轴线与底板的底面成80°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块隔板均与宽度板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池;所述的电池设置在手柄内;电池为静电振荡电路供电。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充电插头和变压器;所述的充电插头设置在手柄的底端,且与手柄构成滑动副。充电插头的两个接线端与变压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相连。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与电池的正负极分别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绒布呈方形,且绒布的宽度等于转动轴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为刺面魔术贴;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为毛面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擦黑板的过程中将粉笔灰吸附在绒布上,避免了擦黑板时粉笔灰飞扬的情况发生。

2、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擦黑板时不断更换与黑板接触的绒布,提升了擦黑板时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已经擦过黑板的绒布内的粉笔灰将被收集至容纳盒内,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加持久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非工作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非工作状态下的侧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可充电自动走布的静电吸附粉笔擦,包括手柄1、容纳盒2、转动轴3、毛刷4、隔板5、电机6、充电插头7、翻转盖8、电池、静电振荡电路和绒布9。毛刷4采用圆柱形毛刷。电池设置在手柄1内。容纳盒2由底板、两块长度板和两块宽度板合围而成。宽度板的上边沿低于长度板的上边沿。

手柄1的内端与底板的底面固定。手柄1的轴线与底板的底面成80°角设置。与容纳盒2倾斜设置的手柄1能够让使用者在擦黑板时手部保持更加自然的姿势。充电插头7设置在手柄1的底端,且与手柄构成滑动副。充电插头的两个接线端与变压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相连。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与电池的正负极分别相连。变压器用于将充电插头7输入的220V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后给电池充电。在需要充电时,将充电插头7推出并插入220V民用电插座即可。完成充电后,将充电插头7缩回手柄1。间隔设置的两块隔板5均固定在容纳盒2内。两块隔板5均与宽度板平行设置。两块隔板5将容纳盒2的内腔分隔为绒布区和两个毛刷区。绒布区设置在两个毛刷区之间。平行设置的两根毛刷4分别支承在容纳盒2的两个毛刷区内。平行设置的两根转动轴3均支承在容纳盒2的绒布9区内。两根转动轴3侧面上均固定有第一魔术贴。翻转盖8呈层状结构,由依次排列的第一金属层、绝缘层和第二金属层组成;静电振荡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与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分别连接;绝缘层与其中一块长度板的上边沿铰接;两个电机6均固定在另一块长度板上,两个电机6的输出轴与两根转动轴3的一端分别固定。

呈方形的绒布9宽度等于转动轴3的长度。绒布9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魔术贴。第一魔术贴为刺面魔术贴。第二魔术贴为毛面魔术贴。在非工作状态下,绒布9的一端的第二魔术贴与其中一根转动轴3上的第一魔术贴黏合,且绒布9卷在该转动轴3上。

如图3所示,在工作状态下,绒布9的两端的第二魔术贴与两根转动轴3上的第一魔术贴分别黏合,并分别卷在两根转动轴3上。翻转盖8盖住容纳盒2的开口,绒布9覆盖翻转盖8的顶面并绷紧。

该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步骤一、将卷在其中一根转动轴3上绒布9拉出,绕过翻转板,并与另一根转动轴3黏合。

步骤二、其中一个电机6转动,使绒布9绷紧。

步骤三、启动静电振荡电路,使翻转盖8上产生静电。此时绒布9上也存在静电。

步骤四、用覆盖在翻转盖8上的绒布9擦除黑板上的粉笔字。由于绒布9上存在静电,故粉笔灰被吸附在绒布9上,避免了粉尘飞扬的情况产生。在擦黑板的过程中,两个电机6同向转动,使得缠绕绒布较多的那个转动轴3上的绒布向另一根转动轴运动,绒布运动过程中,翻转盖8上的绒布不断更新,提升了擦拭黑板的效果。绒布9运动的过程中将带动毛刷4转动,由于与毛刷4接触的绒布9已经脱离翻转盖8,故该部分绒布9不再带有静电,该部分绒布9上的粉笔灰被毛刷4刷落到容纳盒2的毛刷区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