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模拟四向装配技能的训练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6982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模拟四向装配技能的训练器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工人技能培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模拟四向装配技能的训练器材。



背景技术:

1.现有汽车行业发动机工艺培训主要通过老师对课程配合挂图或三维模拟视频演示构造及原理,实操技能往往只是对照发动机进行拆装训练,没有标准化,没有强调发动机流水化生产的专业性,培养学员的方向不清晰,导致学员的发动机装配操作方法不一致。已不能完全适应(标准化、安全、效率及质量)产品需求。

2.现有汽车行业发动机装配工艺培训主要通过工艺讲解及目视化看板学习与理论教育批评为主,学员不同的理解能力已不能满足现在制造的工作要求,且培训效果无法深入了解。

现有的培训方式单一、不灵活,无法统一学员的了解程度,培训过程学员安全隐患过大,无法达到标准化的操作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模拟四向装配技能的训练器材,以现代的技术工具实现眼看、语言提示(安全、质量、人机工程的操作方法)、真人演示、学员独自亲手操作进行训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模拟四向装配技能的训练器材,包括实训台和训练板,训练板与实训台相配合;

所述的实训台包括上台板,上台板上安装有训练架,训练架与训练板螺接,训练架内连接有支座,支座包括支撑条和尼龙柱,支撑条的两端与训练架连接,尼龙柱竖直连接在支撑条上,尼龙柱上开有导线孔;

所述的训练板包括第一类训练板、第二类训练板、第三类训练板和第四类训练板;

所述的第一类训练板包括底板、点火线圈、节温器、水温传感器和L型支架,节温器和L型支架分别与底板连接,点火线圈和水温传感器分别与节温器连接;

所述的第二类训练板包括底板、TMAP传感器、高压导线、相位传感器和L型支架,TMAP传感器、相位传感器和L型支架分别与底板连接,底板上开有通孔,高压导线穿过通孔与导线孔相配合;

所述的第三类训练板包括底板、软管安装台、爆震传感器、TMAP传感器、步进电机和L型支架,软管安装台、爆震传感器、TMAP传感器、步进电机和L型支架分别与底板相连接;

所述的第四类训练板包括底板、相位传感器和L型支架,相位传感器和L型支架分别与底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上台板的前端两侧连接有工具架,工具架上开有零件孔,上台板的前端还连接有料槽,料槽位于在两个工具架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实训台还包括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所述的上台板分别与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通过弹性扣件和角件或者螺栓紧固,在上台板的下方,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间连接有支撑条,支撑条上安装有隔板,上台板与隔板平相对立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前支撑柱和后支撑柱的下端均设有蹄脚。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类训练板、第二类训练板、第三类训练板和第四类训练板分别安装在训练架的左侧、上方、前方和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模拟四向装配技能的训练器材,通过作业流程描述、真人演示,操作步骤分解,优化方案,制定标准化作业指导卡,保证了过程教学标准,通过更换不同的训练板,练习不同实物件装配,可以模拟实际进行发动机流水化生产技能要求,用于发动机装配技能教学,如实际操作的要求保持统一,保证了高质量的人员输入。另外:

1、有效的提升现有汽车企业发动机装配操作技能,相比之前对于没有任何汽车生产操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培训目标更为明确,技能提升方向更为精准;学员提前介入对多种生产物资(零件/工具)的练习,消除了学员进入企业生产线带来的陌生感;2、在确保培训质量的同时,培训物资(备件维护)的损耗将会明显下降;3、企业参照学员的培训结果,分配新员工的岗位更有依据和针对性,大大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满足生产的需要;4、实训台主体采用铝型材,通过弹性扣件和角件及螺栓紧固,便于快速组装和拆卸,批量生产周期短,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训练器材中实训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类训练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类训练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训练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导线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类训练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类训练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板架;2-悬挂环;3-训练板;

31-第一类训练板,311-点火线圈,312-节温器,313-水温传感器,314-L型支架;

32-第二类训练板,321-TMAP传感器,322-高压导线,323-相位传感器;

33-第三类训练板,331-软管安装台,332-爆震传感器,333-TMAP传感器,334-步进电机;

34-第四类训练板,341-相位传感器;

4-工具架,5-料槽,6-放置板,7-支撑条,8-前支撑柱;9-后支撑柱;10-上台板;11-蹄脚;12-训练架;13-支座,1301-支撑条,1302-尼龙柱,1303-导线孔;14-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7所示,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模拟四向装配技能的训练器材,包括实训台和训练板3,训练板3与实训台相配合用于汽车发动机模拟四向装配技能的训练器;

所述的实训台材质为铝型材,该实训台包括上台板10、前支撑柱8和后支撑柱9,所述的上台板10分别与前支撑柱8和后支撑柱9通过弹性扣件和角件或者螺栓紧固,上台板10上安装有训练架12,训练架12与训练板3螺接,训练架12内连接有支座13,支座13包括支撑条1301和尼龙柱1302,支撑条1301的两端与训练架12连接,尼龙柱1302竖直连接在支撑条1301上,尼龙柱1302上开有导线孔1303;

在上台板10的下方,前支撑柱8和后支撑柱9间连接有支撑条7,支撑条7上安装有隔板6,上台板10与隔板6平相对立设置,隔板6上用于存放零件料盒;上台板10的前端的两侧连接有工具架5,工具架5上开有零件孔,零件孔用于存放训练时使用的零件,上台板10的前端还连接有料槽5,料槽5位于在两个工具架5之间,料槽5用于盛放训练时使用的物料或者零件;

所述的前支撑柱8和后支撑柱9的下端均设有蹄脚14,蹄脚14用于实训台的支撑和防滑。

所述的训练板3包括第一类训练板31、第二类训练板32、第三类训练板33和第四类训练板34,所述的第一类训练板31、第二类训练板32、第三类训练板33和第四类训练板34分别安装在训练架12的左侧、上方、前方和右侧;

所述的第一类训练板31包括底板14、点火线圈311、节温器312、水温传感器313和L型支架314,节温器312和L型支架314分别与底板14连接,点火线圈311和水温传感器313分别与节温器312连接;

所述的第二类训练板32包括底板14、TMAP传感器321、高压导线322、相位传感器323和L型支架314,TMAP传感器321、相位传感器323和L型支架314分别与底板14连接,底板14上开有通孔,高压导线322穿过通孔与导线孔1303相配合;

所述的第三类训练板33包括底板14、软管安装台331、爆震传感器332、TMAP传感器333、步进电机334和L型支架314,软管安装台331、爆震传感器332、TMAP传感器333、步进电机334和L型支架314分别与底板14相连接;

所述的第四类训练板34包括底板14、相位传感器341和L型支架314,相位传感器341和L型支架314分别与底板14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为:

平均将学员分为2-3人一组,每组学员按照培训师要求在训练台的四个方向的训练板上开展作业练习:

S1、先将第一类训练板31的节温器312通过三只螺栓安装在底板14上,螺栓拧紧力矩11±1nm,在节温器312上通过4只螺栓装上点火线圈311,螺栓拧紧至11±1nm;

S2、右手取卡箍钳,左手取一只弹性卡箍,将其装入卡箍钳内并撑开一定角度,左手取软管,在管口蘸油,并将张开的卡箍装入软管,一并装配在节温器312水管口,按照工艺要求调整卡箍的开口方向,将软管的另外一端用卡箍钳安装在第三类训练板33的软管安装台331上,并调整卡箍的开口角度;

S3、对相位传感器341上的O型圈涂油,安装在第四类训练板34上,用1只螺栓连接,将其拧紧至9±1nm;

S4、依次将四根高压导线322安装在导线孔1303内,高压导线322另外一端安装在第一类训练板31上的点火线圈311上;

S5、取训练线束,观察线束特点,调整线束的方向,先将线束中间的安装卡扣装配在第二类训练板32上的L型支架314上,同样的方法将线束上的其他卡扣依次安装在第一类训练板31、第三类训练板33和第四类训练板34上的L型支架314上,最后分别将线束的插头安装在各训练板上的传感器或者零件上。

训练完毕后每组学员配合完成编写作业的步骤和要点描述,接着每组学员互相验证对方编写的作业步骤和要点,并给与提出修正意见,最后培训师对编制的作业指导卡进行点评,完善后定稿。学员编制完作业指导卡后本项技能训练结束。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