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口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7559发布日期:2018-06-30 06:09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口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安全施工,具体涉及一种道口警示牌。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公路建设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提,道路安全工程作为道路建设的重点,一直以安全为核心,通常在公路周边的警示牌,作为安全警示的一个重要手段,当车辆/行人经过道路口,通过警示牌警示,提醒车辆和新人注意安全情况,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但是在经过道口时,偶有车辆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忽视路边的警示牌,导致撞上另一侧道路的行人或车辆,且一般的道口警示牌位于道路交叉口,还存在大风天气易被吹倒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道口警示牌,以期望解决车辆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在公路道口容易忽视路边的道口警示牌,易导致事故发生,道口警示牌容易被大风吹倒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道口警示牌,包括标识板、支撑杆、标识底座,上述支撑杆连接标识板,上述标识底座上端设置底座法兰盘,上述支撑杆的底部侧面设置至少两个加劲肋,上述加劲肋下端设置加劲法兰盘,上述加劲法兰盘的下部与底座法兰盘相吻合,上述支撑杆顶端设置警示灯,上述警示灯一侧设有红外感应器,上述红外感应器与警示灯控制单元信号连接,其设计目的是,通过在支撑杆上安装加劲肋,通过在加劲肋下端设置加劲法兰盘,使支撑杆稳定性和抗扭性加强;通过劲法兰盘与底座法兰盘连接,使警示牌不易被大风吹倒;通过红外感应器采集到一侧有车辆或行人经过的信号时,将信号传递给警示灯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支撑杆顶端的警示灯开启,使车辆驾驶员的注意力能够被警示灯刺激,从而注意行车安全。

作为优选,上述标识板背面设置至少两个滑槽,上述支撑杆上部安装抱箍,上述滑槽上设置抱箍底衬,上述抱箍与抱箍底衬螺栓连接,其目的是,通过抱箍、抱箍底衬的组合,将标识板固定在支撑杆上;通过滑槽防止标识板在支撑杆上脱落。

作为优选,上述加劲法兰盘上端设有地脚螺栓,上述加劲法兰盘与底座法兰盘之间通过地脚螺栓连接,上述地脚螺栓伸入标识底座内,其目的是,通过地脚螺栓使加劲法兰盘与底座法兰盘连接,通过将地脚螺栓伸入标识底座内加强摩擦力,防止地脚螺栓被拔出,实现加劲法兰盘与底座法兰盘不易分离的效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地脚螺栓与加劲法兰盘之间设置垫圈,其目的是,通过设置垫圈减少对加劲法兰盘的磨损,保证了底座法兰盘受力相对均匀。

作为优选,上述标识板正面轮廓涂有反光材料层,上述标识板的正面与车辆到上述道口警示牌之间的连接线呈90度角,其目的是,通过反光材料使标识板夜间可见,通过90度角便于车辆能够浏览到标识板的正面。

作为优选,上述警示灯、红外感应器均与太阳能蓄电池电连接,上述太阳能蓄电池还接入光伏板,其目的是,通过光伏板对太阳能蓄电池充电,通过太阳能蓄电池对警示灯、红外感应器进行供电,能够在市政电路不便的路口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感应器采集车辆、行人经过信号,根据采集到的信号情况开启警示灯,从而提醒过往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避免警示牌被大风吹倒。

本实用新型通过抱箍、抱箍底衬的组合,便于更换拆卸标识板,针对不同情况更换不同的标识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地脚螺栓连接加劲法兰盘与底座法兰盘,地脚螺栓伸入标识底座内加强摩擦力,不会被轻易的拔出破坏。

本实用新型设有垫圈,能够减少日常使用过程中,支撑杆传递的力对加劲法兰盘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采用标识板的正面与道口警示牌之间的连接线呈90度角,保证了驾驶员在警示灯的提示下能够较方便的看到标识板正面内容,通过反光材料使标识板夜间可见。

本实用新型通过光伏板对太阳能蓄电池进行充电,太阳能蓄电池能够在没有市政供电的情况,为警示灯、红外感应器进行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标识板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法兰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垫圈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警示灯、2-标识板、3-支撑杆、4-标识底座、5-底座法兰盘、6-加劲肋、7-加劲法兰盘、8-滑槽、9-抱箍底衬、10-抱箍、11-地脚螺栓、12-垫圈、13-红外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道口警示牌,包括标识板2、支撑杆3、标识底座4,上述支撑杆3连接标识板2,上述标识底座4上端设置底座法兰盘5,上述支撑杆3的底部侧面设置至少两个加劲肋6,上述加劲肋6下端设置加劲法兰盘7,上述加劲法兰盘7的下部与底座法兰盘5相吻合,上述支撑杆3顶端设置警示灯1,上述警示灯1一侧设有红外感应器13,上述红外感应器13与警示灯1控制单元信号连接,通过将标识底座4放置在道口拐角处,通过支撑杆3安装加劲肋6,使支撑杆3稳定性和抗扭性加强;通过将加劲法兰盘7与底座法兰盘5螺栓连接,使警示牌不易被大风吹倒;通过红外感应器13采集到一侧有车辆或行人经过的信号时,将信号传递给警示灯1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支撑杆3顶端的警示灯1开启,警示灯1闪烁使车辆驾驶员的注意力能够被警示灯1刺激,从而注意行车安全。

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便于更换标识板2,上述标识板2背面设置至少两个滑槽8,上述支撑杆3上部安装抱箍10,上述滑槽8上设置抱箍底衬9,上述抱箍10与抱箍底衬9螺栓连接,通过松开螺栓,使抱箍10与抱箍底衬9互相脱离,将抱箍底衬9由标识板2上的滑槽8中抽出,便于更换标识板2。

参考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使加劲法兰盘7与底座法兰盘5不会被轻易分离,上述加劲法兰盘7上端设有地脚螺栓11,上述加劲法兰盘7与底座法兰盘5之间通过地脚螺栓11连接,上述地脚螺栓11伸入标识底座4内,加强了标识底座4与地脚螺栓11的摩擦力,进而有效的避免地脚螺栓11被拔出,从而使加劲法兰盘7与底座法兰盘5不易分离。

参考图4所示,进一步的,为了减少长期使用对加劲法兰盘7的磨损,上述地脚螺栓11与加劲法兰盘7之间设置垫圈12,通过垫圈12缓解地脚螺栓11对加劲法兰盘7摩擦损耗,同时保证了底座法兰盘5受力相对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保证驾驶员在任何时候都能在警示灯1的提示下能够较方便的看到标识板2正面内容,上述标识板2正面轮廓涂有反光材料层,上述标识板2的正面与车辆到上述道口警示牌之间的连接线呈90度角,通过90度角便于车辆能够察觉到标识板2的正面内容,标识板2上的反光材料在夜间由于车灯照射出现强烈色差,致使标识板2夜间可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在市政电源不易供给的道口使用,上述警示灯1、红外感应器13均与太阳能蓄电池电连接,上述太阳能蓄电池还接入光伏板,通过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传递给太阳能蓄电池,通过太阳能蓄电池对警示灯1、红外感应器13提供电能,致使警示灯1、红外感应器13在市政电源不易供给的道口也能运作。

即道口警示牌在工作过程中,将道口警示牌设置在主道与交叉道路的交接处,标识板2的正面与车辆到上述道口警示牌之间的连接线呈90度角,调整红外感应器13,使红外感应器11能够采集到经过交叉道路的车辆/行人信号,当红外感应器13采集到交叉道路有车辆或行人经过的信号时,将信号传递给警示灯1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支撑杆3顶端的警示灯1开启,警示灯1闪烁使主道上的车辆驾驶员注意力能够被警示灯1刺激,从而能够集中精神注意行车安全。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