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2781发布日期:2018-08-01 00:1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已普及。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其具有包含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显示像素的显示区域;电路基板,其例如经由柔性基板而与显示面板电连接。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周围、电路基板搭载有对多个显示像素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等。

近年来,随着显示装置的高精细化推进,用于对多个显示像素进行驱动的信号线的根数也正在增加。在高精细的显示装置中,提出了通过多个源极驱动器对多个信号线进行驱动的显示装置。

在具备多个源极驱动器的显示装置中,例如,在采用与lvds(low-voltagedifferentialsignaling:小振幅动作方式)的接口以及多片相对应的显示装置驱动用的驱动器的情况下,能够将对以lvds进行通信的信号(lvds信号)进行发送的配线设为多分支(单一终端)结构。

在将发送lvds信号的配线设为多分支结构的情况下,为了使lvds信号不易受到例如来自向ttl(transistortransistorlogic)电路、电荷泵升压电路等延伸的配线的串扰的影响,优选在多分支结构中,尽可能将短截线长度缩短,且配置于最终端驱动器的终端电阻尽可能地靠近接收器而配置。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将lvds信号等驱动信号、电源等向显示面板供给的配线经由柔性基板进行布线。另外,大多数情况下,柔性基板向显示面板的背面侧弯曲。作为柔性基板的弯曲部分,为了防止配线图案的裂纹等,优选设计为不配置部件、通孔,对于配线、部件等的配置大多存在限制。其结果,在多分支结构中,直至接收器为止的短截线长度变长,有时产生终端电阻无法配置在接收器附近等的限制。

另外,在显示面板内置有定时控制器、电源升压电路,如果采用多片结构,则lvds配线与ttl信号配线、电源配线相交叉,难以避免串扰的影响。如果lvds信号受到串扰等影响,则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变得不稳定。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稳定的显示质量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以及电路基板,该显示面板具备:显示区域,其包含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显示像素;多个扫描线,它们沿所述显示区域的第1方向而延伸;多个信号线,它们沿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而延伸;栅极驱动器,其配置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周围,对所述多个扫描线进行驱动;以及多个源极驱动器,它们对所述多个信号线进行驱动,该电路基板经由柔性基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端电连接,并向所述显示面板供给驱动信号,所述多个源极驱动器包括主控驱动器和多个从属驱动器,该主控驱动器包含接收所述驱动信号并转换成ttl方式的信号的接收器和供所述ttl方式的信号写入的缓冲器,该多个从属驱动器接收所述ttl方式的信号。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稳定的显示质量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源极驱动器、电路基板以及柔性基板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3是概略地表示对比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源极驱动器、电路基板以及柔性基板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进行说明。但是,应留意的是,附图是示意的或概念的图,各附图的尺寸及比例等不一定与实际情况相同。另外,即使在附图相互间表示相同的部分的情况下,有时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比例也表示得不同。特别地,在下面示出的若干实施方式例示了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具体化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不受结构部件的形状、构造、配置等限定。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对具有相同的功能及结构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仅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重复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具备:液晶显示面板pnl、电路基板10和柔性基板20。

液晶显示面板pnl具备:一对基板(未图示),它们相对地配置;液晶层(未图示),其保持在一对基板之间;显示区域dyp,其包含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显示像素;栅极驱动器gd;以及源极驱动器和sd1~sdn。

显示区域dyp具备:多个扫描线gl,它们沿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显示像素的行(第1方向)而延伸;多个信号线sl,它们沿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显示像素的列(第2方向)而延伸;开关元件(未图示),其配置在扫描线gl与信号线sl相交叉的位置附近。

配置于各个显示像素的开关元件例如是薄膜晶体管(tft:thinfilmtransistor),其栅极电极与相对应的扫描线gl电连接(或者一体形成),源极电极与相对应的信号线sl电连接(或者一体形成),漏极电极与相对应的像素电极(未图示)电连接(或者一体形成)。

多个扫描线gl的一端与栅极驱动器gd电连接。多个信号线sl的一端与源极驱动器sd1~sdn中的任意者电连接。栅极驱动器gd和源极驱动器sd1~sdn在显示区域dyp的周围,配置在一对基板中的一者上。栅极驱动器gd是沿显示区域dyp的在列方向上延伸的一边而配置的。源极驱动器sd1~sdn是沿显示区域dyp的在行方向上延伸的一边排列而配置的。

栅极驱动器gd在基于垂直同步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的定时,依次对多个扫描线gl进行驱动。源极驱动器sd1~sdn在基于垂直同步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的定时,在对各自的扫描线gl进行驱动的期间,将对应于1条线(line)的影像信号向多个信号线sl供给。

在源极驱动器sd1~sdn经由电路基板10以及柔性基板20而供给影像信号、电源信号等。影像信号从设置在电路基板10的外部的收发器tr以lvds信号形式供给。此外,lvds信号形式的影像信号是将影像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以及垂直同步信号等同步信号合成而成的信号。

电路基板10经由柔性基板20而与液晶显示面板pnl的一端电连接,向显示面板pnl供给lvds信号作为驱动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10经由柔性基板20而与多个源极驱动器sd1~sdn排列的区域附近的液晶显示面板pnl的一端电连接。

此外,从电路基板10经由柔性基板20而向显示面板pnl供给的驱动信号例如也可以是基于mididsi(mobileindustryprocessorinterfacedisplayserialinterface)标准的信号、基于displayport(显示端口)标准的信号、基于edp(embeddeddisplayport)标准的信号、以及基于hdmi(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注册商标)标准的信号中的任意者。并且,适用于显示装置的信号传送的基于除上述以外的标准的信号,也能够适用于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在该情况下,源极驱动器sd1~sdn以及栅极驱动器gd包含适用于从电路基板10供给的信号的方式以及标准的接口以及多片。

图2是概略地表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源极驱动器、电路基板以及柔性基板的一个结构例的图。此外,在图2中,主要对用于源极驱动器sd1~sdn彼此共享影像信号的结构进行说明,对其他结构省略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源极驱动器sd1~sdn包含主控驱动器和从属驱动器。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源极驱动器sd1是主控驱动器,源极驱动器sd2~sdn是从属驱动器。

源极驱动器sd1具备:电源电荷泵电路1、接收器2、定时控制器3、电源电路4、缓冲器m和通信部5。

电源电荷泵电路1与电源电路4的电源输入端子在源极驱动器sd1中,分别配置于在排列了多个源极驱动器sd1~sdn的方向(第1方向)上的两端。接收器2的影像信号输入端子和定时控制器3的ttl信号输入端子配置于电源电荷泵电路1的电源输入端子与电源电路4的电源输入端子之间。

在电源电荷泵电路1中,从电路基板10供给电源。电源电荷泵电路1是将供给的电源电压进行升压或者降压,从而输出驱动所需的电压的电路。

定时控制器3例如是ttl电路,基于从电路基板10供给的定时信号,生成源极驱动器sd1~sdn的同步信号,向通信部5输出。另外,定时控制器3也能够在内部生成定时信号。在定时控制器3中,从电路基板10供给ttl信号。供给至定时控制器3的ttl信号主要是向进行lcd驱动器的寄存器设定的3线(或4线)串行接口(spi)的信号、向源极驱动器以及栅极驱动器的mode端子(选择分辨率、传送方向、反转驱动方式等的mode端子)的信号。

电源电路4是通过从电路基板10供给的电源和由电源电荷泵电路1生成的电源而生成栅极驱动器gd以及源极驱动器sd的电源电压的电路。

接收器2具备接收lvds信号并转换为ttl方式的信号的转换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接收器2具备接收作为lvds信号的影像信号和同步信号,并转换为例如作为24位灰阶信号的影像信号(ttl信号)的转换单元。接收器2将转换后的1条线的影像信号的数据写入至缓冲器m。此外,接收器2也可以构成为将作为lvds信号的影像信号的1条线的量写入至缓冲器m。

通信部5是在源极驱动器sd1~sdn之间收发信号的电路。对通信部5输入从缓冲器m读取出的影像信号、从定时控制器3供给的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以及时钟信号。

缓冲器m例如是ram(randomaccessmemory),至少是能够将24位的影像信号数据存储1条线的量的线缓冲器。如上所述,将以接收器2转换出的影像信号(ttl信号)存储至缓冲器m,然后向通信部5发送,由此能够避免在向多个源极驱动器sd1~sdn供给影像信号时产生延迟。

在源极驱动器sd1~sdn的通信部5之间例如延伸有用于对24位的影像信号、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和时钟信号进行通信的28根配线。在源极驱动器sd1~sdn的通信部5之间延伸的配线通过在形成有源极驱动器sd1~sdn的面板上所形成的金属配线或ito配线而形成。

源极驱动器sd2~sdn朝向远离主控驱动器(源极驱动器sd1)的附近(上游侧)的方向(下游侧)而依次排列配置。即,源极驱动器sd2配置于最靠近源极驱动器sd1之处(上游侧),源极驱动器sd3、sd4、sd5…朝向下游侧而依次排列配置。

源极驱动器sd2~sdn为相同结构。源极驱动器sd2~sdn具备2个通信部5,不具备接收器2和缓冲器m,在该方面,结构与上述的源极驱动器sd1不同。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电路基板10以及柔性基板20而接收lvds信号的仅是主控驱动器即源极驱动器sd1。

源极驱动器sd2~sdn经由主控驱动器sd1而接收例如作为ttl信号的影像信号。源极驱动器sd2~sdn的一个通信部5通过通信线与在上游侧相邻的源极驱动器的通信部5连接。一个通信部5按照从上游侧的源极驱动器接收到的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以及时钟信号等同步信号,接收24位的影像信号。

另一个通信部5通过通信线与在下游侧相邻的源极驱动器的通信部5连接。从一个通信部5向另一个通信部5供给24位的影像信号和同步信号(例如是ttl信号,也可以是lvds信号、基于mididsi标准的信号、基于displayport标准的信号、基于edp标准的信号以及基于hdmi标准的信号等基于其他通信标准的信号)。另外,配置于最下游侧的源极驱动器sdn通过一个通信部5接收影像信号、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以及时钟信号,也可以不向另一个通信部5输出影像信号。

在电路基板10以彼此绝缘的状态配置有包含下述供给线的各种配线,即,电源供给线w1、供给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以及时钟信号等的ttl信号供给线w2以及lvds信号供给线(驱动信号供给线)w3。

电源供给线w1以及寄存器设定信号、mode信号等的供给线w2在电路基板10上,沿与水平方向(扫描线gl延伸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配置。配线从源极驱动器sd1~sdn的电源电荷泵电路1以及电源电路4延伸,经由柔性基板20而与电源供给线w1电连接。配线从源极驱动器sd1~sdn的定时控制器3延伸而与寄存器设定信号、mode信号等的ttl信号供给线w2电连接。

如上所述,电源供给线w1以及ttl信号供给线w2是向多个源极驱动器sd1~sdn供给信号的配线,与多个源极驱动器sd1~sdn排列的位置对应地,配置为从电路基板10的水平方向的一端横跨至另一端而延伸。

另外,lvds信号供给线w3的一端与垂直方向(信号线sl延伸的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经由柔性基板20而与源极驱动器sd1的接收器2电连接。另外,在lvds信号供给线w3,在电路基板10上插入有电阻器r。lvds信号供给线w3的另一端在电路基板10的外部,与作为影像信号的供给源的收发器tr电连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将从外部供给的作为lvds信号的影像信号和同步信号从电路基板10仅向主控驱动器即源极驱动器sd1供给。因此,lvds信号供给线w3能够在电路基板10上仅与电源供给线w1在1处相交叉。

[对比例]

下面,参照附图对对比例的显示装置进行说明。

图3是概略地表示对比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源极驱动器、电路基板以及柔性基板的一个结构例的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说明。

在该例中,采用从配置于电路基板10的lvds信号供给线w3分别向多个源极驱动器sd1~sdn供给影像信号的多分支结构。即,所有的源极驱动器sd1~sdn具备接收器2,在每个源极驱动器sd1~sdn中,将作为lvds信号的影像信号转换成24位的灰阶信号,按照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将影像信号输出至相对应的信号线sl。

在该例中,在源极驱动器sd1~sdn的通信部5之间,无需供给影像信号。通信部5将从定时控制器3供给的包含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以及时钟信号在内的控制信号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发送。由此,多个源极驱动器sd1~sdn能够使动作彼此同步。

在电路基板10以彼此绝缘的状态配置有包含电源供给线w1、ttl信号供给线w2和lvds信号供给线w3在内的各种配线。ttl信号供给线w2是供给向进行源极驱动器以及栅极驱动器的寄存器设定的3线(或4线)串行接口(spi)的信号、以及向源极驱动器以及栅极驱动器的各mode端子的信号的配线。

电源供给线w1、ttl信号供给线w2和lvds信号供给线w3在电路基板10上,配置为沿水平方向延伸。对于电源供给线w1,配线从源极驱动器sd1~sdn的电源电荷泵电路1以及电源电路4延伸,经由柔性基板20而与电源供给线w1电连接。对于ttl信号供给线w2,配线从源极驱动器sd1~sdn的定时控制器3延伸而与ttl信号供给线w2电连接。对于lvds信号供给线w3,配线从源极驱动器sd1~sdn的接收器2延伸,经由柔性基板20而与lvds信号供给线w3电连接。

如上所述,在该例中,电源供给线w1、ttl信号供给线w2以及lvds信号供给线w3是向多个源极驱动器sd1~sdn供给信号的配线,与多个源极驱动器sd1~sdn排列的位置对应地,配置为从电路基板10的水平方向的一端横跨至另一端而延伸。

此外,在将发送lvds信号的配线设为多分支结构的情况下,优选尽可能将短截线长度缩短。由此,lvds信号供给线w3优选与电源供给线w1以及ttl信号供给线w2相比配置于柔性基板20侧。在将lvds信号供给线w3配置于柔性基板20的附近的情况下,从多个源极驱动器sd1~sdn的电源电荷泵电路1、定时控制器3以及电源电路4向电源供给线w1以及ttl信号供给线w2延伸的配线,配置为与lvds信号供给线w3相交叉。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lvds信号供给线w3至少在3(n-1)个位置,隔着绝缘层与供给电源信号或者ttl信号的配线相交叉。

与此相对,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不用将lvds信号供给线设为多分支结构,而是成为仅主控驱动器即源极驱动器sd1具备接收lvds信号的接收器2的结构。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不需要在电路基板10上的柔性基板20附近,将lvds信号供给线w3横跨水平方向而配置,能够将lvds信号供给线w3和供给电源信号或者ttl信号的配线隔着绝缘层相交叉的部位设为最小限度。其结果,能够避免在作为lvds信号的影像信号、同步信号产生由串扰等导致的噪声,能够使显示区域dyp显示的影像的显示质量稳定。

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稳定的显示质量的显示装置。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多个源极驱动器sd1~sdn之间对ttl信号(24位的灰阶信号)的影像信号进行通信,但也可以构成为在通信部5之间对作为lvds信号的影像信号进行通信。在该情况下,从属驱动器即源极驱动器sd2~sdn还具备将作为lvds信号的影像信号转换成作为ttl信号的影像信号的转换单元,源极驱动器sd1~sdn将通过转换单元转换的影像信号分别向相对应的信号线sl输出。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lvds信号供给线w3,在电路基板10上插入有电阻器r,但电阻器r也可以搭载在源极驱动器sd1内。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lvds信号供给线未采用多分支形式,因此终端电阻即使配置于从接收器分离的位置,也会较容易地取得阻抗的匹配。另一方面,如果在源极驱动器sd1内搭载电阻器r,则能够将终端电阻配置在接收器的附近,但有时电阻值根据驱动器芯片而产生偏差。因此,电阻器r的搭载位置应与显示装置的设计对应地进行适当选择。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将影像信号作为lvds信号而从电路基板向液晶显示面板pnl供给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lvds信号并不限定于影像信号。在基于lvds以及其他通信标准对除影像信号以外的其他信号进行通信时,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从电路基板向多片中的1片经由柔性基板而对lvds信号进行通信,从1个芯片向其他多个芯片依次进行通信,由此能够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将结构要素进行变形而具体化。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含有各种阶段的发明,可以通过1个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适当的组合、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结构要素的适当的组合而构成各种发明。例如,即使从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全部结构要素中删除若干结构要素,也能够解决发明要解决的课题,能够得到发明的效果,在该情况下,上述结构要素被删除后的实施方式可以作为发明而被提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