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篡改保护的薄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8104发布日期:2019-02-10 13:1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篡改保护的薄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篡改保护的薄膜结构,所述薄膜结构能够通过激光束的作用刻写。



背景技术:

在多种应用领域中需要:为对象设有防篡改的标识。在汽车领域中,车辆例如设有类型名称,例如发动机或车架标识,所述类型名称个性化地与特定车辆关联。此外,车辆越来越多地以环保标志标识,所述环保标志将车辆与特定的有害物质排放等级相关联。

这种标识具有证明的特征和进而应当以防篡改的方式构成。为了标识对象,通常使用标签形式的薄膜结构,因为该标签能够柔性地并且简单地粘贴到基底上。为了避免篡改证明的标识,必须确保:对于伪造者并不能够将具有证明特征的薄膜结构与基底脱离并且转移到另一对象上,而该伪造未被识别出,其中在所述基底上施加薄膜结构。对此需要:确保在尝试篡改时薄膜结构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请求提出一种具有防篡改保护的刻写的薄膜结构,所述薄膜结构一方面能够容易地施加到要表示的对象上并且其中确保:薄膜结构在尝试篡改时被破坏。

具有防篡改保护的薄膜结构的一个设计方案在权利要求1中说明。薄膜结构包括上部薄膜和能激光刻写的层,所述层设置在上部薄膜的下侧上。此外,薄膜结构包括下部薄膜和用于将下部薄膜与上部薄膜和能激光刻写的层连接的连接层。连接层设置在能激光刻写的层和下部薄膜之间。薄膜结构具有刻写的区域和未刻写的区域。上部薄膜在薄膜结构的刻写的区域中与下部薄膜熔合。

根据上面提出的薄膜结构,将激光能刻写的层设置在上部薄膜的下侧上。激光能刻写的层是如下层,所述层在激光束能量的作用下烧蚀。激光能刻写的层例如能够是金属化层,所述金属化层在制造薄膜结构时直接地施加到上部薄膜的下侧上。激光能刻写的层例如能够蒸镀或溅射到上部薄膜的下侧上。根据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激光能刻写的层能够构成为铝层,尤其具有黑色染色的铝层。

通过激光活性的或激光能刻写的层金属化到上部薄膜的下侧上并且在制造薄膜结构时未施加到下部薄膜的上侧上的方式,尤其在激光刻写期间在复合件层之间出现相互作用。因为激光能刻写的层直接地施加在上薄膜的下侧上,所以通过激光束产生的热能直接地作用于激光能刻写的层上并且不因另外的层、例如连接层的吸收而降低。

通过激光刻写,一方面部分地移除激光能刻写的层的金属化部或者转换成无色材料并进而产生刻写。另一方面,在激光作用期间通过复合件中的熔化和/或焊接工艺在上部薄膜、激光能刻写的层、连接层和下部薄膜之间引起相互作用,所述相互作用引起各个层之间的固定的复合。尤其在刻写的棱边/边缘处,出现各个层彼此间的熔合,所述熔合延伸到整个刻写的区域中。由于上部薄膜和下部薄膜在薄膜结构的刻写的区域中熔合而不再可能上部薄膜与下部薄膜分离,而不撕裂刻写区域中的薄膜结构。

通过由于激光标记而在刻写的区域与未刻写的区域之间的边缘处提高上部薄膜与下部薄膜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与其中将能激光刻写的层施加到下部薄膜上、例如蒸镀到下部薄膜的上侧上的薄膜结构相比,实现刻写的薄膜结构的证明性的改进。上部薄膜与从下侧设置在其上的被刻写的层的转移甚至在化学或物理类型的耗费的篡改尝试中几乎完全地被排除,因为在尝试将上部薄膜与下部薄膜分离时薄膜结构由于层的熔合而撕裂。

为了使薄膜结构撕裂容易,下部薄膜能够设有薄弱线,例如冲压线。除了确保在剥离尝试时薄膜结构损毁,在薄膜结构中既不因下部薄膜的安全冲压而负面地影响刻写质量也不负面地影响视觉印象。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示出具有防篡改保护的薄膜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2示出用于将刻写引入薄膜结构中的激光束的作用,

图3示出在激光刻写步骤之后具有在薄膜子层之间的熔化区域的具有防篡改保护的薄膜结构,

图4示出在激光刻写连带部分地移除能激光刻写的层之后的具有防篡改保护的薄膜结构,

图5示出在篡改尝试时通过各个层的破碎引起的薄膜结构的破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有防篡改保护的薄膜结构100的实施形式。薄膜结构构成为所谓的彩色激光薄膜。所述彩色激光薄膜包括上部薄膜10和能激光刻写的层20,所述能激光刻写的层设置在上部薄膜10的下侧u10上。此外,薄膜结构包括下部薄膜40。上部薄膜10以及下部薄膜40能够分别构成为由塑料、优选由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氯乙烯(pvc)构成的层。

为了将上部薄膜10和在从下侧设置在其上的能激光刻写的层20与下部薄膜20连接,设有连接层30。连接层30设置在能激光刻写的层20和下部薄膜40之间。连接层30直接设置在能激光刻写的层20之下和直接设置在下部薄膜40之上。连接层30例如能够是连接胶。

下部薄膜40能够在其背离连接层30的一侧u40上,即在其下侧上具有粘结材料层50。设置在下部薄膜40的下侧u40上的粘结材料层50用于将薄膜结构100粘贴到基底上。为了保护粘结材料层50,所述粘结材料层能够由载体薄膜60覆盖。

能激光刻写的层20施加在上部薄膜10的下侧u10上和进而与上部薄膜10固定地连接。能激光刻写的层20例如能够蒸镀或溅射到上部薄膜10的下侧u10上。这表示:在制造薄膜结构时,能激光刻写的层20不施加到下侧40上,而是通过物理/化学工艺施加到上部薄膜10的下侧u10上。能激光刻写的层20能够以小于3μm的厚度、优选以0.1μm至0.4μm之间的厚度施加到上部薄膜10的下侧u10上。

能激光刻写的层20尤其构成为金属性的层,所述层在激光束作用时能够烧蚀。将“能烧蚀”可理解为:层通过激光束的作用、尤其通过激光的热能而剥离或破坏,使得所述层失去其不透明度。能激光刻写的层20尤其能够构成为铝金属化部,所述铝金属化部设置在上部薄膜10的下侧u10上。铝金属化部例如通过蒸镀或溅射固定地附着于上部薄膜10的下侧u10上。

能激光刻写的层尤其能够构成为具有黑色染色的铝层。为了将铝层20施加到上部薄膜10的下侧u10上,铝能够在真空气氛中蒸镀并且沉积到上部薄膜10的下侧u10上。由此在上部薄膜10的下侧u10上获得银色的覆层。覆层的不透明度与覆层的厚度相关。覆层根据层的厚度是透明至不透明的。为了产生优选黑色的金属化层20,将氧气馈送到真空中。由此形成非化学计量的氧化铝,所述氧化铝具有黑色染色。

上部薄膜10在薄膜结构中优选作为透明层构成。下部薄膜40能够构成为白色层。为了使在尝试篡改时例如在尝试将薄膜结构从基底揭下时薄膜结构撕裂容易,下部薄膜40能够具有至少一个薄弱线41。图1示出具有多个薄弱线41的下部薄膜40,所述薄弱线例如作为安全冲压部(sicherheitsstanzung)引入下部薄膜40中。根据一个替选的设计方案,下部薄膜能够代替薄弱线或除了薄弱线之外具有容易撕裂的材料,例如丙烯酸-、聚氨酯-和类似的安全薄膜。

图2示出在借助激光器1刻写期间的具有防篡改保护的薄膜结构100。激光器通过其激光束2对于能刻写的层20上的作用在薄膜结构100之内产生刻写。能够将刻写理解为任意类型的图形的符号和记号。如根据图2可见,薄膜结构100由于激光刻写具有刻写的区域101和未刻写的区域102。通过激光束的作用,能激光刻写的层20被烧蚀。这就是说,所述能激光刻写的层在薄膜结构100的刻写的区域101中被部分地移除或者转换成无色的材料,而所述能激光刻写的层在未刻写的区域102中保持未受损。能激光刻写的层20的层厚度因此在薄膜结构的刻写的区域101中相较于未刻写的区域102减小。在薄膜结构的刻写的区域101中例如仅还存在能激光刻写的层20的各个颗粒。

因为发生刻写的区域在上部薄膜10和下部薄膜40之间封闭,所以在用激光束2对薄膜结构100刻写时没有危害健康的和危害环境的发射向外排放。因此,薄膜结构100提供写入的字样对化学和机械的应力的大的内在的保护。

图3示出在激光束2作用以刻写薄膜结构之后的薄膜结构100。由于通过激光束2的能量输入,上部薄膜10和下部薄膜40在刻写的区域101之内的图3中示出的熔化区域104中彼此熔合。因为激光活性的/能激光刻写的层20直接施加到上部薄膜上,也即施加到上部薄膜10的下侧u10上,所以与当激光活性的/激光能刻写的层20在制造薄膜结构时施加到下部薄膜40的上侧o40上时相比在该区域中局部产生更多的热量。

在该区域中在激光标记时由于通过激光束的能量输入而形成的发热引起上部薄膜10、激光刻写的层20、连接层30和下部薄膜40的相应的材料熔化。由此,在薄膜结构100的熔化区域104中形成由彼此熔合的上部薄膜10、能激光刻写的/激光活性的层20、连接层30和下部薄膜40构成的混杂物(konglomerat)。

下部薄膜40在激光刻写期间良好地吸收激光器1的激光能量,由此实现熔化下部薄膜40与其余的层、尤其上部薄膜10。附加地,连接层30通过因激光作用的热量输入而变得更可移动并进而通过扩大局部的接触面和与形成的熔化物混合同样提高上部薄膜10、能激光刻写的层20和下部薄膜40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在熔化区域104中熔合下部薄膜40与上部薄膜10和在其下侧u10上施加的能激光刻写的层20,在激光作用之后具有刻写的区域中产生薄膜复合件100中的附着力的局部提高。此外,通过熔化材料出现上部薄膜10的结构的薄弱部,所述薄弱部使在尝试将各个薄膜层彼此分开时薄膜进一步撕裂容易。

上部薄膜10、能激光刻写的层20、连接层30和下部薄膜40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如下区域中出现,在所述区域中激光束作用于薄膜结构上,这就是说,在激光作用之后刻写的区域中。在刻写的区域101和未刻写的区域102之间的边缘103处,即在刻写的棱边处出现上部薄膜10、能激光刻写的层20、连接层30和下部薄膜40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附着的变化。相互作用的变化引起:上部薄膜10和下部薄膜40在刻写的区域101中彼此熔合并且在薄膜结构的未刻写的区域102中不彼此熔合,而是通过未受损的能激光刻写的层20和连接层30彼此分开。能激光刻写的层20在薄膜结构的未刻写的区域102中还通过连接层30与下部薄膜40分开。

图4示出由于激光作用在刻写之后的薄膜结构100。能激光刻写的层20在薄膜结构的刻写的区域101中部分地移除或者转换成无色材料。相反,能激光刻写的层20在薄膜结构的未刻写的区域102中还附着在上部薄膜10的下侧u10上。

图5示出:在尝试篡改尤其在上部薄膜和下部薄膜之间分开时薄膜结构100如何撕裂。能激光刻写的层20的碎片20a由于与下部薄膜40熔合而保持附着在下部薄膜上,而能激光刻写的层20的另外的部分20b附着在上部薄膜10上。因此薄膜结构实现:上部薄膜和下部薄膜在能激光刻写的层20刻写之后由于各个层熔化和熔合而不再能够无破坏地彼此分开,由此得到薄膜结构的改进的证明性。

附图标记列表

1激光器

2激光束

10上部薄膜

20能激光刻写的层

30连接层

40下部薄膜

50粘结剂层

60载体薄膜

100薄膜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