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90753发布日期:2018-10-02 18:55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柔性屏贴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屏是未来行业的新的增长点,柔性屏的柔性特点不断被开发利用,如将柔性屏贴附在3d固定曲面盖板(盖板的两侧为4分之一圆弧)上可实现产品正面和侧边显示。

目前,实现柔性屏的贴合方法为,使用硅胶垫,将柔性屏压贴到玻璃盖板的内侧。

然而,现有技术的贴合装置,只能实现对3d固定曲面盖板进行贴合;当盖板的曲面设计趋于向内弯曲时,即盖板为异形曲面盖板时,则无法使用现有的贴合装置实现贴合。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贴合装置。

一种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异形曲面盖板包括平直区、以及位于所述平直区两侧且与所述平直区平滑过渡的弧钩区;

所述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包括:

第一贴合半体,所述第一贴合体的外围具有第一压贴壁,所述第一压贴壁包括与所述异形曲面盖板一侧的弧钩区内表面形状匹配的第一贴弯壁,以及与所述第一贴弯壁平滑过渡,且与所述异形曲面盖板的平直区内表面形状匹配的第一贴平壁;

第二贴合半体,所述第二贴合体的外围具有第二压贴壁,所述第二压贴壁包括与所述异形曲面盖板另一侧的弧钩区内表面形状匹配的第二贴弯壁,以及与所述第二贴弯壁平滑过渡,且与所述异形曲面盖板的平直区内表面形状匹配第二贴平壁;

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贴合半体与所述第二贴合半体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贴合半体和所述第二贴合半体处于相互紧靠的贴合状态、或分别向所述异形盖板的两侧移动后的分离状态;所述第一贴合半体与所述第二贴合半体处于贴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贴平壁和所述第二贴平壁衔接共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贴合半体和所述第二贴合半体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插件和第二插件;

所述第一贴合半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插件结构匹配的第一插槽;

所述第二贴合半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插件结构匹配的第二插槽;

所述第一插件可沿插入所述第一插槽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插件可沿插入所述第二插槽的方向移动,以驱动所述第一贴合半体和所述第二贴合半体在贴合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的转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件和所述第二插件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件远离所述第一贴合半体的一端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插件朝远离所述第二贴合半体的一端的延长线相交,相交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45度至6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件和/或所述第二插件是可伸缩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插件和所述第二插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以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上下移动的气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贴壁和所述第二压贴壁上均设有若干个真空吸附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方法。

一种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柔性屏、贴合胶层、异形曲面盖板、以及本发明提供的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

确认所述第一贴合半体与所述第二贴合半体邻接;将所述贴合胶层贴附在所述柔性屏上或所述异形曲面盖板的内侧;将所述柔性屏贴附在所述第一贴合半体和所述第二贴合半体上,得到初装体;

将所述初装体插入所述异形曲面盖板的内侧,并下压所述初装体,完成部分所述异形曲面盖板的平直区与所述柔性屏的贴合;

减弱所述柔性屏与所述第一贴合半体和所述第二贴合半体的贴附力,并通过所述驱动组件驱使所述第一贴合半体和所述第二贴合半体分别沿左、右方向移动。

上述贴合方法,可以充分对异形曲面盖板的弧钩区进行贴附,进一步提高贴合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贴壁和所述第二压贴壁上均设有若干个真空吸附孔;将所述柔性屏贴附在所述第一贴合半体和所述第二贴合半体上的操作为: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将所述柔性屏贴附在所述第一贴合半体和所述第二贴合半体上;

减弱所述柔性屏与所述第一贴合半体和所述第二贴合半体的贴附力的操作为:减弱真空吸附的吸附压力。

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贴合装置,第一贴合半体和第二贴合半体分别具有用于压贴异形曲面盖板的第一贴平壁和第二贴平壁,且分别具有用于压贴异形曲面盖板的弧钩区的第一贴弯壁和第二贴弯壁。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贴合半体和第二贴合半体分别向两侧移动,分步对柔性屏的不同区域进行贴附,以充分对异形曲面盖板的弧钩区进行贴附,进一步提高贴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贴合装置处于贴合状态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柔性屏贴附在图1所示贴合装置上形成的初装体的截面图。

图4为图3所示初装体与异形曲面盖板初步贴压的截面图。

图5为利用图1所示贴合装置完成柔性屏与异形曲面盖板的贴合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100,用于将柔性屏2贴合到异形曲面盖板3内侧。其中,异形曲面盖板3包括呈平面状的平直区31、以及位于平直区31两侧且与平直区31平滑过渡的弧钩区33。换言之,平直区31位于中间位置,两侧各有一个向回弯折形成的弧钩区33。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弧钩区33呈与平直区31相切的半圆状。

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100包括用于贴压柔性屏2一侧的第一贴合半体110、用于贴压柔性屏2另一侧的第二贴合半体130、以及用以驱动第一贴合半体与第二贴合半体分别向两侧移动的驱动组件150。

第一贴合半体110的外围具有第一压贴壁111。第一压贴壁111包括与异形曲面盖板3一侧的弧钩区33内表面形状匹配的第一贴弯壁114,以及与所第一贴弯壁114平滑过渡,且与异形曲面盖板3的平直区31内表面形状匹配的第一贴平壁112。具体地,第一贴平壁112位于第一贴合半体110底端,用于压贴异形曲面盖板3的平直区31的。第一贴弯壁114位于第一贴合半体110侧端且用于压贴异形曲面盖板3的弧钩区33。

具体地,第一贴平壁112呈平面状,第一贴弯壁114呈与弧钩区33内表面形状匹配的半圆状。即在第一贴弯壁114上贴附柔性屏2后,恰能与弧钩区33贴压。换言之,第一贴弯壁114的半径与弧钩区33内壁的半径之差为柔性屏2的厚度。

第二贴合半体130的外围具有第二压贴壁131,第二压贴壁131包括与异形曲面盖板3另一侧的弧钩区33内表面形状匹配的第二贴弯壁134,以及与第二贴弯壁134平滑过渡,且与异形曲面盖板3的平直区31内表面形状匹配第二贴平壁132。具体地,第二贴平壁132位于第二贴合半体130底端,用于压贴异形曲面盖板3的平直区31。第二贴弯壁134位于第二贴合半体130侧端,用于压贴异形曲面盖板3的弧钩区33的。

具体地,第二贴平壁132呈平面状,第二贴弯壁134呈与弧钩区33内表面形状匹配的半圆状。即第二贴弯壁134的结构与第一贴弯壁114结构相同,且第二贴弯壁134与第一贴弯壁114相对设置。当然,在平直区31两侧的弧钩区33的结构不同时,第二贴弯壁134与第一贴弯壁114的结构需做相应调整。

驱动组件150用以驱动所第一贴合半体110与第二贴合半体130移动,以使第一贴合半体110和第二贴合半体130处于相互紧靠的贴合状态、或分别向所述异形盖板的两侧移动后的分离状态。第一贴合半体110与第二贴合半体130处于贴合状态时,第一贴平壁112和第二贴平壁132衔接共面。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贴平壁112和第二贴平壁132均呈长方形。当移动第一贴合半体110与第二贴合半体130至两者邻接时,第一贴平壁112的侧边和第二贴平壁132的侧边重合。

当然,第一贴平壁112和第二贴平壁132也不限于呈长方形。如第一贴平壁112和第二贴平壁132重合的侧边呈相匹配的曲线状。另外的,与该侧边相邻的侧边超出异形曲面盖板3的边缘即可。

但是,需要保证的是,第一贴合半体110与第二贴合半体130处于贴合状态时,第一贴平壁112和第二贴平壁132整体沿左右方向的距离要小于异形曲面盖板的平直区的距离,从而能够在贴合异形曲面盖板和柔性屏时,将贴合状态的贴合装置由异形曲面盖板3的内侧插入。

优选地,第一贴合半体110和第二贴合半体130对称设置,便于操作。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50包括第一插件151和第二插件153。相应的,第一贴合半体110上具有与第一插件151结构匹配的第一插槽113,第二贴合半体130上具有与第二插件153结构匹配的第二插槽133。第一插件151可沿插入第一插槽113的方向移动,第二插件153可沿插入第二插槽133的方向移动,以驱动第一贴合半体110和第二贴合半体130在贴合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的转换。

优选地,第一插件151与第一插槽113间隙配合。第二插件153与第二插槽133间隙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插件151和第二插件153对称设置。如此,可以方便的将第一插件151和第二插件153分别插入第一插槽113和第二插槽133内,以避免驱动组件150因放反而无法插入的现象。

优选地,第一插件151远离第一贴合半体110的一端的延长线与第二插件153远离第二贴合半体130的一端的延长线相交,使驱动组件150的结构更加简单。优选地,两条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45°至60°。一方面使得第一插件151和第二插件153移动适当的距离即可实现第一贴合半体110和第二贴合半体130的移动。另一方面,使得驱动组件150沿左右放线占据空间较小。

具体地,驱动组件150还包括连接件155。第一插件151和第二插件153固定连接于连接件155上,即第一插件151中远离第一贴合半体的一端和第二插件153中远离第二贴合半体的的一端通过连接件155固定连接,插件与连接件可以通过铰接、可拆卸等形式连接当然,也可以直接将第一插件151的上端和第二插件153的上端固定连接,或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第一插件151和第二插件153的相对固定。

通过驱动组件150的上下移动驱使第一贴合半体110和第二贴合半体130分别朝向异性曲面盖板弧钩区方向移动。具体地,驱动组件150向上移动时,第一贴合半体110和第二贴合半体130分别向两侧移动;驱动组件150向下移动时,第一贴合半体110和第二贴合半体130均向中间移动。

第一插件151完全插入第一插槽113,且第二插件153完全插入第二插槽133时,第一贴合半体110与第二贴合半体130处于贴合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插件151完全插入第一插槽113且第二插件153完全插入第二插槽133的状态指的是:第一插件151无法再深度插入第一插槽113且第二插件153无法再深度插入第二插槽133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50还包括与第一插件151相对固定的操作部157。自然,操作部157也相对第二插件153固定。操作者可通过操作部157方便的抓取驱动组件150,进而驱使驱动组件150上下移动。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贴合装置100还包括用以控制驱动组件150上下移动的气缸,可以有效控制驱动组件150上下移动的速度和时间,节省人力。

另外,驱动组件150不限于此,还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分别控制第一贴合半体110与第二贴合半体130的移动等。例如将第一插件和/或第二插件设置成可伸缩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一压贴壁111和第二压贴壁131上均设有若干个真空吸附孔。从而可以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将柔性屏2吸附在第一贴合半体110与第二贴合半体130上。当然,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将柔性屏2贴附在第一贴合半体110与第二贴合半体130上。如在柔性屏2两端均粘结弹性胶带,并将弹性胶带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对应侧的第一贴合半体110与第二贴合半体130上。

优选地,第一贴平壁112与第二贴平壁132沿左右方向的长度相同,便于操作。进一步的,第一贴合半体110与第二贴合半体130的结构相同。

上述贴合装置,第一贴合半体和第二贴合半体分别具有用于压贴异形曲面盖板的第一贴平壁和第二贴平壁,且分别具有用于压贴异形曲面盖板的弧钩区的第一贴弯壁和第二贴弯壁。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贴合半体和第二贴合半体沿左右方向移动,分步对柔性屏的不同区域进行贴附,以充分对异形曲面盖板的弧钩区进行贴附,进一步提高贴合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方法。

一种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柔性屏、贴合胶层、异形曲面盖板、以及本发明所提供的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

s2、确认所述第一贴合半体与所述第二贴合半体邻接;将所述贴合胶层贴附在所述柔性屏上或所述异形曲面盖板的内侧;将所述柔性屏贴附在所述第一贴合半体和所述第二贴合半体上,得到初装体;

s3、将所述初装体插入所述异形曲面盖板的内侧,并下压所述初装体,完成部分所述异形曲面盖板的平直区与所述柔性屏的贴合;

s4、减弱所述柔性屏与所述第一贴合半体和所述第二贴合半体的贴附力,并通过所述驱动组件驱使所述第一贴合半体和所述第二贴合半体分别沿左、右方向移动。

在步骤s1中,柔性屏优选为柔性oled屏。贴合胶层优选为oca胶层。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柔性屏还可以是其它柔性屏,贴合胶层亦可以选自其它适用的贴合胶。

在步骤s2中,需要首选确认第一贴合半体与第二贴合半体邻接,即贴合装置处于初始状态,从而能够使柔性屏完全贴附在第一贴合半体与第二贴合半体上,避免出现柔性屏局部悬空的现象,进而避免了贴附过程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当然,若贴合装置未处于初始状态,则需通过驱动组件控制第一贴合半体和第二贴合半体移动,以使贴合装置处于初始状态。

在步骤s2中,贴合胶层用于将柔性屏和异形曲面盖板贴合,故可以预贴在柔性屏上,也可以预贴在异形曲面盖板上。需要注意的是,在步骤s3前,需要将贴合胶层的离型膜撕除。

在步骤s2中,将柔性屏贴附在第一贴合半体和第二贴合半体上的方式为真空吸附的方式。具体地,第一压贴壁和第二压贴壁上均设有若干个真空吸附孔,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将所述柔性屏贴附在所述第一贴合半体和所述第二贴合半体上。优选地,真空吸附的吸附压力为-80kpa。

进而,在步骤s4中,减弱柔性屏与第一贴合半体和第二贴合半体的贴附力的操作为:减弱真空吸附的吸附压力。优选地,减弱真空吸附的吸附压力后,吸附压力为-5kpa至-20kpa,更优选吸附压力为-10kpa。

上述贴合方法,可以充分对异形曲面盖板的弧钩区进行贴附,进一步提高贴合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