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协助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0861发布日期:2018-09-11 17:2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远程协助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学习新知识来提升自己,但受限于快速的生活节奏,远程教学成为了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

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目前市面上的远程协助教学装置体积大、笨重,而且高度固定不能改变,对于学生来说只能通过语言和老师沟通,如果是数学之类需要画图的科目时,显然只用语言显得很苍白无力,这种教学装置教学效率就会很低。夏天时,散热效果差,由于温度过高使用一段时间就会自动重启,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现有装置存在的问题是:

(1)体积大,笨重,高度固定不可改变。

(2)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方式单一,教学效率低。

(3)散热效果差,导致机器频繁重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协助教学装置,具备操作简单、高度可调、便于携带、语图双向交流、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程协助教学装置,包括投影箱和反馈板,投影箱和反馈板之间通过通讯线连接;

投影箱包括箱体,箱体为长方体型,六个面分别为前表面、后表面、上表面、下表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在箱体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摄像头,摄像头的左右两侧均匀设置两个收声器,收声器的接线端与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收声器的收声端悬空,箱体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中间位置都设置声孔,声孔嵌设在箱体左右侧面上,箱体的前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投影灯,投影灯的左端悬空,投影灯的右端与箱体的前表面固定连接,箱体的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引出两个线,分别为电源线和通讯线,箱体下表面的靠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支杆;

反馈板包括板体,板体为长方体型板,板体的前表面分别为两部分,左侧部分为屏幕,屏幕嵌设在板体上,右侧部分为手写笔,手写笔通过卡扣卡设在板体上,板体的上表面的左端嵌设通讯孔,通讯孔为usb孔。

通过投影箱和反馈板的配合使用,学生不仅和老师可以通过语音通话,还可以将自己的图案画在反馈板上与老师沟通,也可以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标记,然后老师通过摄像头观察到学生的想法,解决了传统的交流方式单一的问题,增加了远程教学师生的互动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进一步的,箱体从外到内由隔热层、铝合金层组成,且铝合金层上开设散热孔。

箱体由隔热层和铝合金层组成,其中隔热层有效了阻止了外界的高温对装置的影响,铝合金层保证了箱体的牢固性,同时也降低了装置的质量,散热孔能及时地处理了箱体内部的各个器件产生的热量,三者配合使用,使得本装置在高温天气可以长时间使用,不会频繁重启,提高了教学效果。

进一步的,摄像头为三百六十度旋转型。

通过设置三百六十度旋转型摄像头,老师不仅可以观察到学生要展示的的图案,还可以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老师还可以督促学生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进一步的,两个收声器的外围都设置防护罩。

通过设置两个收声器可以保证学生的发言都能被老师听到,收声器上设置防护罩,大大降低了接收到的噪音,给老师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静的教学环境。

进一步的,箱体的后侧面的中间位置的两侧固定连接提手。

通过设置提手,方便了本装置的携带,降低了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通讯线的接头为usb接头。

通过将通讯线的接头设置为usb接头使得本装置的连接简单,操作便捷,节约了时间。

进一步的,支杆为长方体空心杆,支杆分为上杆、中杆和底杆,上杆又分为上段和下段,上段的上端与箱体固定连接,上段的下端与下段的上端为只能一百八十度旋转的铰接,下段的下端与中杆的上端嵌套连接,中杆的数量根据所需高度而定,中杆的下端与底杆的上端嵌套连接,底杆的下端设置防滑垫。

通过特殊结构的支杆设置,使得本装置的高度通过增减支杆的中杆就能实现,高度的改变容易实现,上杆的铰接部分使得支杆的角度可调,下杆的底端设置防滑垫,保证了本装置在使用时的安全,不会发生侧倒。

进一步的,屏幕为液晶触摸屏,且屏幕外侧设置防误触碰层。

液晶触摸屏保证了书写时的顺畅,通过在屏幕上设置防误触碰层,保证了屏幕上不会出现误触碰带来的显示错误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远程协助教学装置的投影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远程协助教学装置的反馈板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远程协助教学装置的支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远程协助教学装置的箱体后侧面示意图。

图中标注说明:1为箱体、11为投影灯、12为摄像头、13为收声器、14为声孔、15为支杆、16为通讯线、17为电源线、2为板体、21为通讯孔、22为屏幕、23为手写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4,一种远程协助教学装置,包括投影箱和反馈板,投影箱和反馈板之间通过通讯线16连接;

投影箱包括箱体1,箱体1为长方体型,六个面分别为前表面、后表面、上表面、下表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在箱体1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摄像头12,摄像头12的左右两侧均匀设置两个收声器13,收声器13的接线端与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收声器13的收声端悬空,箱体1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中间位置都设置声孔14,声孔14嵌设在箱体1左右侧面上,箱体1的前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投影灯11,投影灯11的左端悬空,投影灯11的右端与箱体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箱体1的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引出两个线,分别为电源线17和通讯线16,箱体1下表面的靠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支杆15;

反馈板包括板体2,板体2为长方体型板,板体2的前表面分别为两部分,左侧部分为屏幕22,屏幕22嵌设在板体2上,右侧部分为手写笔23,手写笔23通过卡扣卡设在板体2上,板体2的上表面的左端嵌设通讯孔21,通讯孔21为usb孔。

通过投影箱和反馈板的配合使用,学生不仅和老师可以通过语音通话,还可以将自己的图案画在反馈板上与老师沟通,也可以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标记,然后老师通过摄像头12观察到学生的想法,解决了传统的交流方式单一的问题,增加了远程教学师生的互动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所述箱体从外到内由隔热层、铝合金层组成,且铝合金层上开设散热孔。

箱体由隔热层和铝合金层组成,其中隔热层有效了阻止了外界的高温对装置的影响,铝合金层保证了箱体的牢固性,同时也降低了装置的重量,散热孔能及时地处理了箱体内部的各个器件产生的热量,三者配合使用,使得本装置在高温天气可以长时间使用,不会频繁重启,提高了教学效果。

所述摄像头12为三百六十度旋转型。

通过设置三百六十度旋转型摄像头12,老师不仅可以观察到学生要展示的图案,还可以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老师还可以督促学生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所述两个收声器13的外围都设置防护罩。

通过设置两个收声器13可以保证学生的发言都能被老师听到,收声器13上设置防护罩,大大降低了接收到的噪音,给老师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静的教学环境。

所述箱体1的后侧面的中间位置的两侧固定连接提手。

通过设置提手,方便了本装置的携带,降低了劳动强度。

所述通讯线16的接头为usb接头。

通过将通讯线16的接头设置为usb接头使得本装置的连接简单,操作便捷,节约了时间。

所述支杆15为长方体空心杆,支杆15分为上杆、中杆和底杆,上杆又分为上段和下段,上段的上端与箱体1固定连接,上段的下端与下段的上端为只能一百八十度旋转的铰接,下段的下端与中杆的上端嵌套连接,中杆的数量根据所需高度而定,中杆的下端与底杆的上端嵌套连接,底杆的下端设置防滑垫。

通过特殊结构的支杆15设置,使得本装置的高度通过增减支杆15的中杆就能实现,高度的改变容易实现,上杆的铰接部分使得支杆15的角度可调,下杆的底端设置防滑垫,保证了本装置在使用时的安全,不会发生侧倒。

所述屏幕22为液晶触摸屏,且屏幕22外侧设置防误触碰层。

液晶触摸屏保证了书写时的顺畅,通过在屏幕22上设置防误触碰层,保证了屏幕22上不会出现误触碰带来的显示错误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

工作原理:通过支杆15将箱体1固定在所需的高度和角度,电源线17连接电源,通讯线16与通讯孔21连接,投影灯11将老师要讲解的内容投影出来,老师的语言通过声孔14传出,学生说话通过收声器13传递给老师,学生通过反馈板上的手写笔23在屏幕22上写、画、标记,然后屏幕22上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投影灯11投影出来,老师可以通过摄像头12观察,也可以旋转摄像头12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