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全自动压铆装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9172发布日期:2018-12-05 17:1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全自动压铆装订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全自动压铆装订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的全自动压铆装订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全自动压铆装订机用于装订文件,它是通过钻刀在文件侧边钻出若干圆孔,然后自动在文件的圆孔中插入塑料铆管,最后通过上压铆头和下压铆头热压铆管,在塑料铆管的两端分别热压形成一铆头,从而将文件装订成册。

在现有技术中,驱动下压铆装置向上移动的驱动结构主要有两种:

第一,通过一个独立控制的专用的下压铆电机及下压铆传动机构来单独驱动下压铆装置升降。下压铆电机及下压铆传动机构设在装订平台的下方,而装订平台下方的空间非常有限,且装订平台的下方还要安装其它组件,因此,需要安装在装订平台的下方的组件、下压铆电机及下压铆传动机构的安装都受到空间限制,且生产成本高。

第二,通过传动连接于装订机的运行组件的传动装置来驱动下压铆装置升降。此种结构可以节省一个电机,但是,结构复杂,生产过程中组装难度较大,传动稳定差,故障率相对较高。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610120634.x的中国发明专利所示,该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打孔压铆装订机,该全自动装订机通过钻孔装置中的调压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传动连接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之间连接有齿轮传动组和带有空行程的第一槽轮传动机构;在调压电机驱动第一齿条向下移动后带动第三齿条向上移动,在调压电机驱动第一齿条向上移动时,带动第三齿条先下移动;第三齿条的一侧固定有对接部,对接部与下压铆装置中的转臂的外端传动配合,在第三齿条升降时驱动顶针对应升降,以完成下压铆装置的上行压铆工序和下行退铆工序。

另外,在全自动压铆装订机进行压铆时,顶针难免会发生相对文件装订孔的错位,即顶针与文件装订孔轴心不在同一直线,在顶针上行时,顶针相对文件装订孔偏移或错位,导致顶针不能顺利穿过文件装订孔。甚至,顶针会顶压在文件的底面,使顶针无法向上移动,即所谓的撞针,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有:第一,容易损坏顶针;第二,容易损坏顶针的传动机构;第三,在出现撞针的情况下,顶针无法自动复位。

再者,对于全自动钻孔压铆装订机,导向柱滑动安装有上压铆装置,钻孔时钻孔装置通过弹簧推动上压铆装置下行,使上压铆装置压紧文件。对于自动或半自动钻孔压铆装订机,导向柱滑动安装有上压纸头,同理,钻孔时钻孔装置通过弹簧推动上压纸头下行,使上压纸头压紧文件。机架一侧设置有自锁机构,使上压铆装置或上压纸头在压紧文件后自锁。钻孔压铆装订机还要设置解锁杆,通过解锁杆触压自锁机构,以实现解锁。钻孔压铆装订机需要安装一个独立电机,或者安装复杂的传动机构,通过独立电机或复杂的传动机构驱动解锁杆解锁,设备成本较高,结构复杂,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全自动压铆装订机,进一步简化传动机构,运行过程稳定可靠,不易出现故障,导向柱避免干扰,降低生产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全自动压铆装订机,包括机架、钻孔装置、上压铆装置和下压铆装置,机架固定有导向柱,机架的中部设置有装订平台,钻孔装置和上压铆装置设置在装订平台的上方,下压铆装置设置在装订平台的下方,所述钻孔装置包括升降底座和钻孔电机,钻孔电机固定于升降底座;所述机架固定有升降驱动电机,升降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升降底座,升降底座滑动安装于导向柱,至少一导向柱的内部中空并形成一轴腔,轴腔内活动插设一内传动轴,内传动轴的下部向下延伸至装订平台的下方,内传动轴的下部连接下压铆装置;设置有轴腔的导向柱的壁体开设有导向柱通槽,导向柱通槽沿导向柱的轴心方向延伸;内传动轴的上部开设有升降驱动槽,升降驱动槽沿内传动轴的轴心方向延伸;升降驱动槽对齐或连通所述导向柱通槽;钻孔装置固定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下部横向穿过导向柱通槽并活动插设于升降驱动槽。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固定有左右两根所述导向柱,所述升降底座的两侧部分别滑动安装于两根导向柱;其中一导向柱的内部中空并形成一所述轴腔;上压铆装置位于所述升降底座的下方,上压铆装置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柱或机架,上压铆装置与升降底座之间安装有上压铆弹簧;升降底座固定有升降传动齿条,所述升降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升降传动齿条;所述传动杆的上部固定于所述升降传动齿条或升降底座,所述传动杆的下部固定或成型有一朝向升降驱动槽延伸的驱动部;驱动部横向穿过导向柱通槽,驱动部的外端部活动插设在升降驱动槽中。

进一步的,在初始状态下,驱动部位于所述升降驱动槽的中上部,所述驱动部包括一内传动轴驱动板和一横向延伸的杆体,内传动轴驱动板固定于升降传动齿条,杆体顺次横向穿过导向柱通槽和升降驱动槽,且杆体与升降驱动槽传动配合;所述导向柱通槽和所述升降驱动槽重叠;导向柱通槽的上端高于所述驱动部的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导向柱通槽的下端低于述驱动部的向下移动的极限位置;在初始状态下,驱动部位于所述导向柱通槽的中部,驱动部位于升降驱动槽的上部;所述传动杆的下部在穿过导向柱通槽后活动插设于升降驱动槽中,以实现通过升降驱动槽驱动内传动轴上升或下降;位于驱动部下方的升降驱动槽为空行程区段,在自动钻孔过程中,驱动部在空行程区段中相对导向柱通槽及升降驱动槽移动,且所述内传动轴保持不动;在自动压铆过程中,跟随钻孔装置向上移动的驱动部带动内传动轴向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轴腔内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设置在轴腔的上部,复位弹簧的上端抵顶于轴腔的上部,复位弹簧的下端抵顶所述内传动轴的上部;所述下压铆装置包括转臂和下铆头,下铆头固定在转臂的外侧部,转臂的内侧部旋转安装于所述内传动轴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内传动轴的下部安装有转臂旋转导向机构,转臂旋转导向机构包括下旋转座、中部导向杆和上导向盖,下旋转座旋转安装于所述机架,下旋转座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中部导向杆,上导向盖固定在各中部导向杆的上部,上导向盖的中部开设有上导向孔;所述转臂的内侧部滑动安装于两个中部导向杆,用于带动转臂旋转;内传动轴滑动插设于上导向盖的上导向孔中,且内传动轴的下部固定于转臂,用于带动转臂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全自动压铆装订机设置有下铆头升降驱动机构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下铆头升降驱动机构;下压铆装置包括转臂和顶针,顶针的下部滑动安装于转臂;转臂设置有感应开关,顶针与感应开关触发配合,感应开关电连接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转臂的第一侧部传动连接所述下铆头升降驱动机构,转臂的第二侧部开设有一内腔,顶针活动穿设于转臂的第二侧部,并且顶针的下部与内腔限位配合;转臂安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第一端连接顶针,缓冲弹簧的第二端连接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开关选用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内腔的下部的相对两侧,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形成有一检测区,在初始状态下,所述顶针位于检测区的正上方,在顶针抵顶文件时顶针的下部向下衔向进入检测区,顶针触发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发送电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下压铆装置包括隔热板、加热体和下铆头,隔热板固定于所述转臂第一侧部的顶面,加热体固定于隔热板的顶面,下铆头固定于加热体的上部,所述顶针依次穿过下铆头、加热体、隔热板和转臂的第一侧部,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顶针的下部,缓冲弹簧的第一端连接于顶针的下部,缓冲弹簧的第二端连接于内腔;

所述转臂第一侧部的底部开设有一通孔,通孔上下贯穿所述内腔和转臂第一侧部的底面,所述顶针与通孔间隙配合,所述光纤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皆固定于转臂第一侧部的底面,并且光纤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位于通孔的相对两旁侧,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区间形成所述检测区;

所述顶针的下部固定有一限位圈,限位圈卡挡于所述内腔的内顶面和内底面之间,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顶针的下部,缓冲弹簧的第一端抵顶于限位圈的下部,缓冲弹簧的第二端抵顶于内腔内底面,限位圈的上部抵顶于内腔的内顶面,顶针的下端部与所述通孔间隙配合;

所述机架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报警器,在所述顶针触发所述感应开关时,感应开关发送电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感应开关的电信号后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声。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安装有自锁机构、解锁杆和解锁活动板,自锁机构包括自锁块、自锁弹簧和自锁杆,自锁块的第一端枢接于机架,自锁块的第二端为活动端,自锁块的第二端部开设有自锁孔,自锁杆固定于上压铆装置,自锁杆的下端部活动插设于自锁孔中,自锁弹簧安装在自锁块的中部或第二端部;沿竖直投景方向,在机架的不同高度位置开设有至少两个导向孔,解锁杆活动插设于各导向孔中,以限定解锁杆沿竖直方向移动;解锁活动板的第一端部枢接于机架,解锁活动板的第二端部与钻孔装置抵压配合;解锁杆的中部设置有一解锁驱动部,解锁杆套设有解锁弹簧,解锁弹簧的下端抵顶于解锁驱动部,解锁弹簧的上端抵顶于解锁活动板的中部;解锁活动板的中部开设有解锁限位槽,解锁限位槽沿水平横向方向延伸设定的宽度,解锁杆穿过解锁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解锁杆的上部向上延伸并凸出在壳体的顶面之上,解锁杆的上端部设置有一露出在壳体顶面的手动解锁部;所述解锁驱动部是成型或固定在解锁杆的中部的台阶部,台阶部凸出在解锁杆的杆体,解锁弹簧的下端抵顶于台阶部之上;解锁活动板的第二端与升降底座在竖直投景面中具有一重叠部,钻孔装置具有初始位置,在钻孔装置处于初始位置时解锁活动板位于升降底座的上方;升降底座朝向解锁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一凸边,升降底座的凸边与解锁活动板抵顶配合;解锁活动板位于升降底座的一侧,解锁活动板的第二端朝向升降底座;在升降底座从初始位置以上的位置向下移动并经过解锁活动板所在位置的过程中,升降底座向下抵压解锁活动板,解锁活动板向下抵压解锁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全自动压铆装订机包括和控制单元,机架中部固定有装订底架,装订底架设置有间歇进给机构,间歇进给机构包括移动装订平台,移动装订平台的底面设置有平台传动齿条,移动装订平台滑动安装于装订底架的上方,装订底架的下方设置有平台驱动机构,控制单元内设置有计时单元,控制单元电连接平台驱动机构,以实现驱动移动装订平台定距移动;平台传动齿条固定于移动装订平台的底面,并且平台传动齿条沿移动装订平台的移动方向延伸;装订底架的上部横向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横向延伸,平台传动齿条活动嵌设在导向槽中,平台传动齿条与导向槽间隙配合,平台传动齿条与所述平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装订底架的底部固定有一触动开关,触动开关电连接所述计时单元,触动开关设置有一弹性按键,弹性按键的触压部伸进导向槽之内,并且平台传动齿条触压弹性按键;仅在移动装订平台开始定距移动时,平台传动齿条释放弹性按键。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驱动机构包括平台驱动电机和平台驱动齿轮,平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装订底架的底部,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平台驱动电机;平台驱动齿轮旋转安装于装订底架的底部,平台驱动齿轮传动连接平台驱动电机,平台驱动齿轮与所述平台传动齿条啮合;所述装订底架和所述移动装订平台之间设置有一纵向调节平台,纵向调节平台前后滑动安装于装订底架,移动装订平台的底面与纵向调节平台的顶面间隙配合,纵向调节平台的后端部设置有一竖直挡板,所述待装订文件的边缘齐平于竖直挡板的前置面,用于推动待装订文件向前移动;所述装订底架开设有一通口,通口的正上方上下滑动安装有上压铆装置,通口的正下方滑动安装有下压铆装置,上压铆装置和下压铆装置通过通口进行热压铆配合;所述钻孔装置分别传动连接上压铆装置和下压铆装置,以分别驱动上压铆装置下行抵压相应待装订文件,以及下压铆装置上行运动;所述移动装订平台横向滑动于通口的旁侧。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钻孔装置带动内置于导向柱内的内传动轴上升,通过内传动轴拉动下压铆装置上升,从而实现铆管工作,不需要单独电机驱动,进一步简化传动机构,采用导向柱内传动的方式实现联动,既不占用机架中的安装空间,避免组件之间的干扰,又能提高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通过钻孔装置的升降带动内置于导杆内的连杆升降,以最小的占用体积实现了自动钻孔、上铆、压铆和脱铆等复杂工作,减小了驱动结构的占用体积;通过最少量的连接组件组成驱动下压铆装置上升压铆的驱动结构,大大降低了压铆装订机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下压铆装置的传动机构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下压铆装置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转臂安装有与顶针配合的感应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转臂安装有与顶针配合的机械触发式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自动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的钻孔装置向上移动并推开解锁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钻孔装置向下移动复位并抵压解锁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在第一个位置进行自动钻孔压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自动定距移动并进行第二次压铆装订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间歇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移动装订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装订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改进的全自动压铆装订机,见图1至图17所示,包括机架1、钻孔装置2和下压铆装置4,机架1固定有导向柱300,机架1的中部设置有装订平台,钻孔装置2设置在装订平台的上方,钻孔装置2滑动安装于导向柱300,下压铆装置4设置在装订平台的下方,至少一导向柱300的内部中空并形成一轴腔,轴腔内活动插设一内传动轴302,钻孔装置2固定有传动杆214,传动杆214连接内传动轴302;内传动轴302的下部向下延伸至装订平台的下方,内传动轴302的下部连接下压铆装置4。

钻孔装置2包括升降底座210和钻孔电机213,钻孔电机213固定于升降底座210;机架1固定有升降驱动电机211,升降驱动电机211传动连接升降底座210;机架1固定有左右两根导向柱300,升降底座210的两侧部分别滑动安装于两根导向柱300;

装订平台的上方设置有上压铆装置3,上压铆装置3位于升降底座210的下方,上压铆装置3滑动安装于导向柱300或机架1,上压铆装置3与升降底座210之间安装有上压铆弹簧;升降底座210固定有升降传动齿条215,升降驱动电机211传动连接升降传动齿条215;传动杆214固定于升降传动齿条215,当然,传动杆214也可以固定于升降底座210,传动杆214的下部穿过导向柱通槽301并传动连接内传动轴302。内传动轴302具有下压铆抬升阶段,在驱动部216向上移动至升降驱动槽303的上部并继续跟随钻孔装置2向上移动时,驱动部216拉动内传动轴302向上移动,以实现带动下压铆装置4向上移动并完成压铆工作。

具体的,图1至5所示,其中一导向柱300的内部中空并形成一轴腔,设置有轴腔的导向柱300的壁体开设有导向柱通槽301,导向柱通槽301沿导向柱300的轴心方向延伸;传动杆214的下部横向穿过导向柱通槽301并连接于内传动轴302。

机架1固定有升降驱动电机211,升降驱动电机211传动连接升降底座210。具体的,升降驱动电机211安装有一减速箱,减速箱安装有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安装有驱动齿轮217,驱动齿轮217啮合传动升降传动齿条215。

内传动轴302的上部开设有升降驱动槽303,升降驱动槽303沿内传动轴302的轴心方向延伸;升降驱动槽303对齐或连通导向柱通槽301;传动杆214的上部固定于升降传动齿条215,传动杆214的下部固定或成型有一朝向升降驱动槽303延伸的驱动部216;驱动部216横向穿过导向柱通槽301,驱动部216的外端部活动插设在升降驱动槽303中。

自动钻孔过程,钻孔装置2从初始位置开始向下移动,通过钻刀对待装订文件进行钻孔,在完成钻孔后再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此过程为自动钻孔过程,在自动钻孔过程中,内传动轴302保持不动。

自动压铆过程,在完成自动钻孔过程之后,钻孔装置2继续向上移动,通过传动杆214带动内传动轴302开始向上移动,使下铆头430压紧在待装订文件的底面,并保压设定的时间,在完成压铆后,控制钻孔装置2向下移动至其初始位置,与此同时,内传动轴302及下压铆装置4跟随钻孔装置2向下移动,此过程为自动压铆过程。

在初始状态下,驱动部216位于升降驱动槽303的中上部,位于驱动部216下方的升降驱动槽303为空行程区段,

在自动钻孔过程中,驱动部216在空行程区段中相对导向柱通槽301及升降驱动槽303移动,且内传动轴302保持不动;

在自动压铆过程中,跟随钻孔装置2向上移动的驱动部216带动内传动轴302向上移动。

驱动部216包括一内传动轴驱动板和一横向延伸的杆体,内传动轴驱动板固定于降传动齿条215,杆体顺次横向穿过导向柱通槽301和升降驱动槽303,杆体是分别活动插设在导向柱通槽301和升降驱动槽303中,且杆体与升降驱动槽303传动配合,在杆体向上移动至升降驱动槽303的上端部并继续向上移动之后,杆体向上抬升升降驱动槽303并带动内传动轴302向上移动。在向下移动复位时,杆体吊挂升降驱动槽303的上部,内传动轴302跟随杆体向下移动。

设置有轴腔的导向柱300的壁体开设有导向柱通槽301,导向柱通槽301沿导向柱300的轴心方向延伸;内传动轴302的上部开设有升降驱动槽303,升降驱动槽303沿内传动轴302的轴心方向延伸;导向柱通槽301和升降驱动槽303重叠;导向柱通槽301的上端高于驱动部216的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导向柱通槽301的下端低于述驱动部216的向下移动的极限位置;在初始状态下,驱动部216位于导向柱通槽301的中部,驱动部216位于升降驱动槽303的上部;传动杆214的下部在穿过导向柱通槽301后活动插设于升降驱动槽303中,以实现通过升降驱动槽303驱动内传动轴302上升和下降。

轴腔内安装有复位弹簧304,复位弹簧304设置在轴腔的上部,复位弹簧304的上端抵顶于轴腔的上部,复位弹簧304的下端抵顶内传动轴302的上部;下压铆装置包括转臂400和下铆头430,下铆头430固定在转臂400的外侧部,转臂400的内侧部旋转安装于内传动轴302的下部。通过复位弹簧304对内传动轴302施加一向下的作用力,在完成压铆之后,内传动轴302在下压铆装置4的重力作用以及复位弹簧304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复位,增加的复位弹簧304使内传动轴302的复位更加顺畅,当内传动轴302向上移动至上极限位置时,复位弹簧304对内传动轴302施加的弹性力最大,有效避免内传动轴302卡紧在轴腔的上部。

另外,在内传动轴302向下移动复位的过程中时,内传动轴302由驱动部216吊挂住,使内传动轴302及下压铆装置4跟随钻孔装置缓慢下行,避免刚性碰撞。

再者,在内传动轴302下降至下极限位置之前,通过复位弹簧304对内传动轴302提供一向上的拉力,避免下压铆装置4下降速度过快,避免下压铆装置4撞击机架1。

内传动轴302的下部安装有转臂旋转导向机构5,转臂旋转导向机构5包括下旋转座51、中部导向杆52和上导向盖53,下旋转座51旋转安装于机架1,下旋转座5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中部导向杆52,上导向盖53固定在各中部导向杆52的上部,上导向盖53的中部开设有上导向孔;转臂400的内侧部滑动安装于两个中部导向杆52,用于带动转臂400旋转;内传动轴302滑动插设于上导向盖53的上导向孔中,且内传动轴302的下部固定于转臂400,用于带动转臂400上下移动。在下铆头430的顶针自动套入截断出来的铆管之后,控制下旋转座51旋转,从而带动转臂400旋转,使顶针及铆管对齐在文件边缘钻出的圆孔。

在钻孔装置2完成钻孔并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驱动部216具有上行空行阶段,在初始状态下,驱动部216与升降驱动槽303的上部之间设置有上空行程区段,在钻孔装置2从其初始位置开始向上移动的距离小于上空行程区段时,驱动部216在升降驱动槽303中空行,驱动部216相对升降驱动槽303向上移动,升降驱动槽303,内传动轴302保持不动。在钻孔装置2从其初始位置开始向上移动的距离大于上空行程区段时,钻孔装置2开始带动内传动轴302向上移动。上空行程区段的设计,既能避免误动作,又能为压铆装订机的其它控制模式以及钻孔装置的单独控制模式提供空间。

驱动部216可以是螺接于传动杆214的下端部的一横向拉杆,驱动部216也可以是从升降传动齿条的下端部横向延伸而出的一横向拉杆,只要能够带动内传动轴302上下移动即可。

全自动压铆装订机设置有下铆头升降驱动机构和控制单元,图6和7所示,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下铆头升降驱动机构,机架1中部设置有装订平台,下压铆装置4设置在装订平台的下方,下铆头升降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下压铆装置4,下压铆装置4包括转臂400和顶针440,顶针440的下部滑动安装于转臂400,转臂400安装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连接顶针440,转臂400设置有感应开关,顶针440与感应开关触发配合,感应开关电连接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转臂400的第一侧部传动连接下铆头升降驱动机构,转臂400的第二侧部开设有一内腔405,顶针440活动穿设于转臂400的第二侧部,并且顶针440的下部与内腔405限位配合。

感应开关选用机械触发式开关443,机械触发式开关443可以选用微触开关或带有触片的触片式开关,图7所示,机械触发式开关443安装在转臂400的第二侧部的底面,机械触发式开关443设置在所述顶针440的下方,在顶针440向下移动时顶针440的下端部抵顶机械触发式开关443。

较佳的,开设在转臂400的底面的内腔405中,具有的,在转臂400的第二侧部的底面设置有开关安装室,机械触发式开关443固定于开关安装室,顶针440的下端部伸入到开关安装室中。

改进顶针机构之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利用顶针与转臂之间的弹性连接而形成撞针缓冲段,使顶针发生撞针时,不会发生刚性碰撞。

2.本发明能够利用感应开关侦测顶针是否发生撞针,并及时控制下压铆装置下行复位。

3.本发明能够通过撞针而触发感应开关所发出的电信号,控制下压铆装置中的加热体停止加热,避免操作人员对文件进行调整时被烫伤。

4.本发明能够利用撞针而触发感应开关所发出的电信号,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声,给操作人员予以提醒。

5.本发明能够利用撞针而触发感应开关所发出的电信号,控制该解锁机构对压纸块进行解锁,方便操作人员对待装订文件进行及时调整。

感应开关可以选用机械触动开关、磁性接近开关、电感接近开关、电容接近开关、红外感应开关或光电开关等感应开关。本实施例中,感应开关优选为光纤传感器401,光纤传感器401包括发射端402和接收端403,发射端402和接收端403分别固定于内腔405的下部的相对两侧,发射端402和接收端403之间形成有一检测区404,在初始状态下,顶针440位于检测区404的正上方,在顶针440发生撞针时,顶针440受到向下的阻力,驱使顶针440向下移动,当顶针440的下部衔向进入检测区404时,顶针触发光纤传感器401,致使光纤传感器401发送电信号至控制单元。

下压铆装置4包括隔热板410、加热体420和下铆头430,隔热板410固定于转臂400第一侧部的顶面,加热体420固定于隔热板410的顶面,下铆头430固定于加热体420的上部,顶针440依次穿过下铆头430、加热体420、隔热板410和转臂400的第一侧部,并且顶针440的下部与内腔405限位配合,缓冲弹簧442套设于顶针440的下部,缓冲弹簧442的第一端连接于顶针440的下部,缓冲弹簧442的第二端连接于内腔405;

控制单元电连接加热体420,在顶针440触发光纤传感器401时,控制单元控制加热体420停止加热。

转臂400第一侧部的底部开设有一通孔,通孔上下贯穿内腔405和转臂400第一侧部的底面,顶针440与通孔间隙配合,光纤传感器401的发射端402和接收端403皆固定于转臂400第一侧部的底面,并且光纤传感器401的发射端402和接收端403分别位于通孔的相对两旁侧,致使通孔的正下方形成有检测区404。

顶针440的下部固接有一限位圈441,限位圈441卡挡于内腔405的内顶面和内底面之间,缓冲弹簧442套设于顶针440的下部,缓冲弹簧442的第一端抵顶于限位圈441的下部,缓冲弹簧442的第二端抵顶于内腔405内底面,限位圈441的上部抵顶于内腔405的内顶面;顶针440的下端部与通孔间隙配合,顶针440的下端部与检测区404之间形成有一触发行程。顶针440受到向下作用力而发生相对转臂400的下行位移,在其下行位移的尺量大于触发行程时,顶针440的下端部进入检测区404,并且触发光纤传感器401。

机架1设置有报警器,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报警器,仅在顶针440触发感应开关时,感应开关发送电信号至控制单元,继而控制单元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声。

机架1的上部滑动安装有钻孔装置2,钻孔装置2传动连接下铆头升降驱动机构;装订平台的上方设置有上压铆装置3,上压铆装置3包括压纸块,压纸块滑动安装于机架1,钻孔装置2传动连接压纸块,机架1下部设置有自锁装置,压纸块连接自锁装置,自锁装置设置有解锁机构,解锁机构电连接控制单元;仅在顶针440触发感应开关时,感应开关发送电信号至控制单元,继而控制单元控制解锁机构对压纸块进行解锁。

本实施例的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在顶针440上行压铆的过程中,由于顶针440和文件中的转孔偏心错误,导致撞针440,顶针440受到阻力而向下运行,继而触发光纤传感器401,光纤传感器401发送电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同时控制下压铆装置4下行复位,控制加热体420停止加热,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声,以及控制解锁机构对压纸块进行解锁以释放文件。

机架1安装有自锁机构62,图8-12所示,自锁机构62包括自锁块621、自锁弹簧和自锁杆622,自锁块621的第一端枢接于机架1,自锁块621的第二端为活动端,自锁块621的第二端部开设有自锁孔623,自锁杆622固定于上压铆装置3,自锁杆622的下端部活动插设于自锁孔623中,自锁弹簧安装在自锁块621的中部或第二端部,自锁弹簧对自锁块621持续施加一弹性作用力,使自锁块621保持倾斜状态,使自锁孔623卡紧自锁杆622,从而将上压铆装置3锁定在相应位置。

机架1滑动安装有一解锁杆60,机架1安装有一解锁活动板61,解锁活动板61的第一端部枢接于机架1,解锁活动板61的第二端部与钻孔装置2抵压配合;解锁杆60的中部设置有一解锁驱动部601,解锁活动板61的中部活动抵压于解锁驱动部601。

沿竖直投景方向,在机架1的不同高度位置开设有至少两个导向孔,解锁杆60活动插设于各导向孔中,以限定解锁杆60沿竖直方向移动,解锁杆60沿竖直方向能够自由活动。

钻孔装置2包括升降底座210和钻孔电机213,钻孔电机213固定在升降底座210,机架1固定有左右两个导向柱300,升降底座210滑动安装于两个导向柱300,解锁活动板61的第二端与升降底座210抵压配合。具体的,解锁活动板61的第二端与升降底座210在竖直投景面中具有一重叠部,钻孔装置2具有初始位置,在钻孔装置2处于初始位置时解锁活动板61位于升降底座210的上方。

解锁活动板61的中部开设有解锁限位槽611,解锁限位槽611沿水平横向方向延伸设定的宽度,解锁杆60穿过解锁限位槽611,解锁限位槽611限制解锁活动板61的旋转角度。在钻孔装置2向上移动并经过解锁活动板61所在位置时,钻孔装置2的升降底座210向上推顶解锁活动板61,使解锁活动板61的第二端向上移动,使解锁活动板61绕其第一端旋转,即升降底座210会将解锁活动板61的第二端向上移开或弹开,在升降底座210向上经过解锁活动板61之后,解锁活动板61的第二端自动掉落,并复位到初状位置,而在此过程,解锁活动板61不会带动解锁杆60移动,解锁杆60保持不动,解锁限位槽611既能为解锁活动板61的旋转提供避让空间,又能限定解锁活动板61的旋转角度,避免解锁活动板61过度弹开而无法复位。较佳的,限定解锁活动板61的第二端向上弹起的角度小于90度。

解锁杆60套设有解锁弹簧612,解锁弹簧612的下端抵顶于解锁驱动部601,解锁弹簧612的上端抵顶于解锁活动板61。解锁驱动部601是成型或固定在解锁杆60的中部的台阶部,台阶部凸出在解锁杆60的杆体,解锁弹簧612的下端抵顶于台阶部之上。通过解锁弹簧612提供一缓冲,钻孔装置2及其升降底座210在向下抵压解锁活动板61时具有一缓冲过程,避免刚性碰撞,避免噪音产生,解锁动作的可靠性更高。

解锁活动板61位于升降底座210的一侧,解锁活动板61的第二端朝向升降底座210;在升降底座210从初始位置以上的位置向下移动并经过解锁活动板61所在位置的过程中,升降底座210向下抵压解锁活动板61,解锁活动板61向下抵压解锁弹簧612。

在解锁活动板61推动解锁杆60向下移动并成功解锁后,升降底座210在经过解锁活动板61所在位置之后继续向下移动,解锁活动板61的第二端继续向下倾斜,最后,当升降底座210的边缘向下完全超过解锁活动板61的第二端部,解锁活动板61的第二端部在解锁弹簧612的作用上从升降底座210的边缘向上脱开,解锁活动板61复位,解锁活动板61处于升降底座210的上方。

较佳的,升降底座210朝向解锁活动板61的一侧设置有一凸边,凸边与解锁活动板61抵顶配合。在竖直投影面中,凸边与解锁活动板61具有重叠部,通过凸边来推开和抵压解锁活动板61。

解锁杆60的上部向上延伸并凸出在壳体的顶面之上,解锁杆60的上端部设置有一露出在壳体顶面的手动解锁部602。解锁活动板61是活动靠压在解锁杆60的定位肩部之上,解锁杆60的上部向上延伸并凸出在壳体之上,以形成一手动解锁部602,向下触压手动解锁部602即可将解锁杆60向下移动,使全自动钻孔压铆装订机具有手动解锁功能,且解锁杆60将手动解锁和自动解锁设计成一体,结构更简单,解锁动作更加稳定可靠。

钻孔装置单向触发解锁活动板,钻孔装置在向下复位过程中触压解锁活动板,解锁活动板向下移动时带动解锁杆向下移动,实现自动解锁,结构简单,成本低,动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强。另外,解锁活动板是活动靠压在解锁杆的定位肩部之上,解锁杆的上部向上延伸并凸出在壳体之上,以形成一手动解锁部,向下触压手动解锁部即可将解锁杆向下移动,使全自动钻孔压铆装订机具有手动解锁功能,且解锁杆将手动解锁和自动解锁设计成一体,结构更简单,解锁动作更加稳定可靠。

机架1中部固定有装订底架100,图13-17所示,装订底架100设置有用于使待装订文件9发生定距移动的间歇进给机构,包括移动装订平台101,移动装订平台101的底面设置有传动部,移动装订平台101滑动设置于装订底架100的上方,装订底架100的下方设置有平台驱动机构,控制单元内设置有计时单元,控制单元电连接平台驱动机构,以实现驱动移动装订平台101定距移动。

传动部选用平台传动齿条102,平台传动齿条102固定于移动装订平台101的底面,并且平台传动齿条102沿移动装订平台101的移动方向延伸;

装订底架100的上部横向开设有导向槽103,导向槽103横向延伸,平台传动齿条102活动嵌设在导向槽103中,平台传动齿条102与平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装订底架100的底部固定有一触动开关107,触动开关107电连接计时单元,触动开关107设置有一弹性按键108,弹性按键108的触压部伸进导向槽103之内,并且平台传动齿条102触压弹性按键108;仅在移动装订平台101开始定距移动时,平台传动齿条102释放弹性按键108。在进行首次定距移动时,计时单元开始计时,通过计时单元控制平台驱动电机104的工作时间,进而控制移动装订平台101的移动距离。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选用光电开光等感应开关或电子开关代替触动开关。

平台驱动机构包括平台驱动电机104和平台驱动齿轮105,平台驱动电机104固定于装订底架100的底部,控制单元电连接平台驱动电机104;

平台驱动齿轮105旋转安装于装订底架100的底部,平台驱动齿轮105传动连接平台驱动电机104,平台驱动齿轮105与平台传动齿条102啮合。

装订底架100和移动装订平台101之间设置有一纵向调节平台109,纵向调节平台109前后滑动安装于装订底架100,移动装订平台101的底面与纵向调节平台109的顶面间隙配合,纵向调节平台109的后端部形成有一竖直挡板110,放置于移动装订平台101上的相应待装订文件9的边缘齐平于竖直挡板110的前置面,用于推动相应待装订文件9向前移动,以调节铆管装订位置。纵向调节平台109的中间部开设有一纵向调节平台腔口112,纵向调节平台腔口112与下述通口106重叠,下述上压铆装置3和下压铆装置4通过纵向调节平台腔口112进行热压铆配合;纵向调节平台109中间部横向开设有一通槽111,通槽111沿移动装订平台101的移动方向延伸,平台传动齿条102穿过通槽111并与导向槽103间隙配合,通槽111与平台传动齿条102限位配合,以限定纵向调节平台109的调节范围。

移动装订平台101的上方分别滑动安装有钻孔装置2和上压铆装置3,钻孔装置2设置在上压铆装置3的上方,移动装订平台101的下方设置有下压铆装置4,所述钻孔装置2包括升降底座210和升降驱动电机211,升降底座210上下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升降驱动电机211固定于机架1,升降驱动电机211驱动连接于升降底座210;升降底座210固定有钻孔电机213,钻孔电机213安装有钻刀212;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电连接于升降驱动电机211和钻孔电机213。

装订底架100开设有一通口106,通口106的正上方上下滑动安装有上压铆装置3,通口106的正下方滑动安装有下压铆装置4,上压铆装置3和下压铆装置4通过通口106进行热压铆配合;

钻孔装置2分别传动连接上压铆装置3和下压铆装置4,以分别驱动上压铆装置3下行抵压相应待装订文件9,以及下压铆装置4上行压铆;

移动装订平台101横向滑动于通口106的旁侧。

本实施例正在连续进行两个压铆装订工位的装订成本工作,具体如下:压铆装订机处于初始状态,平台传动齿条102触压着触动开关107的弹性按键108,把待装订文件9堆叠整齐放置于移动装订平台101上并使其边缘抵顶至竖直挡板110,根据需要调节首个铆管装订位置,设定压铆个数和压铆间距,启动压铆装订机进行压铆装订工作;完成首个位置的铆管装订工作后,控制单元控制平台驱动电机104运行,以驱动待装订文件9向右移动,平台传动齿条102释放触动开关107的弹性按键108,触动开关107发送电信号至计时单元,开始计时,在计时单元计时一设定时间完结时,计时单元发送停止信号至控制单元,以控制平台驱动电机104停止,控制单元随即控制钻孔装置2、上压铆装置3和下压铆装置4进行等组件进行第二次的铆压装订工作。

本发明在装订过程中通过移动装订平台移动待装订文件,实现全自动的连续打孔和装订工作,在多个位置自动钻孔和铆管期间不用使用者手工移动待装订文件,把堆叠整齐的文件自动装订成本。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对装订间距进行调节,装订效果整齐,精度高,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