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标签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37583发布日期:2018-11-14 02:38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端的烟、酒、化妆品以及礼品的包装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内标签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名词解释:

铂金镭射浮雕,这是一种直观的防伪技术,采用镭射浮雕制版工艺结合uv模压技术,其中镭射浮雕制成品具有立体感强、标识亮度好、精度等级高等优点。

模内标签:模内贴标是对塑料容器/部件及附加标签的一次性同步成型过程,标签将熔合至塑料容器部件上,以达到视觉“无标签”的外观效果。通常,模内标签结构由印刷面、中间层和粘黏层组成。印刷面的作用是接受油墨形成彩色图文;中间层支撑印刷面,给予材料足够的挺度和透明度,在印刷机上和高温作用下不变形,保证套印精确;粘黏层在高温作用下会融化,让标签材料与塑料容器成为一条,保证标签与塑料瓶子牢固地黏在一起。

全息定位印刷:定位印刷是指在高速全自动印刷设备上,通过电眼识别,将印刷内容定位印刷到专版镭射浮雕膜上特定的全息图位置上,呈现亮丽的3d彩色铂金效果。这样制作出来的镭射浮雕纹路细腻,解析度高,虽然制作难度但是防伪级别高。

uv印刷:通过紫外光干燥、固化油墨的一种印刷工艺,需要将含有光敏剂的油墨与uv固化灯相配合,uv印刷的应用是印刷行业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pet-iml工艺:通过机械手先把模内标签送进模具内壁,瓶胚的温度将模内标签背面的固化胶溶解,从而模内标签与pet容器结合一体。

镭射浮雕制版技术,应用于包装、防伪,因为外观的独特定和唯一性,是近年来包装表面装饰的一个方向,既可应用于opp、pet、pvc等不同材质,也可用于复合、转移、烫印等不同用途。目前镭射浮雕是直接加工在包装盒上;同时现有的模内标签做法是:根据客户设计制作模压板;选择合适的基材或薄膜材料进行模压或转印,然后镀介质(比如镀铝)或上图案做成模内标签;最后打包将模内标签发到客户手上。市场上没有将镭射浮雕应用于模内标签上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镭射浮雕的模内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内标签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全息镭射浮雕模压板,用激光全息镭射雕刻技术在镍板的上表面雕刻图文信息,然后镍板进行真空镀膜或化学电镀,接下来以版筒号为基准给文件和镍板排版;

b、制作镭射浮雕膜,选取基膜,然后在基膜的正面涂布uv涂料,随后进行uv模压工序,制成镭射浮雕膜;

c、真空喷涂,往镭射浮雕膜上喷镀金属涂料;

d、定位分切成卷装卷材,将镭射浮雕膜沿直线裁剪,然后分卷呈筒状;

e、定位二次印刷,准备二次印刷要用的胶片,反复对齐胶片和镭射浮雕膜的位置坐标,然后进行印刷;

f、增加粘黏层,在镭射浮雕膜的背面涂布粘黏剂;

g、固化,静置上述步骤f制成的镭射浮雕膜,待粘黏剂成型;

h、涂布光油,在镭射浮雕膜的正面进一步涂布光油;

i、模切成型,把连续的镭射浮雕膜切断成若干个片状,最后进行包装。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a在拼装排版镍板时,先确定上机印刷的尺寸,保持批量操作的温度、速度相同,同时往每个印版长度内放入一个电眼色块。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b中的基膜选用pet薄膜。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b中采用凹印工艺进行涂布uv涂料,uv涂料的厚度为0.15~0.30m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c中对真空喷涂后的镭射浮雕膜进行表面处理,处理方式有涂布清漆或电晕处理。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e中胶片对齐镭射浮雕膜后套上米字格,通过电脑重新检查胶片和镭射浮雕膜对齐情况后,最后进行ctp制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定位二次印刷时,环境温度为18~20℃,环境湿度为50~70%。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f中分两次涂布粘黏层,第一次涂布双组份涂料,待双组份涂料干燥后,第二次涂布热封胶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热封胶水中加入抗静电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i进行切模时,使用去静电设备去除镭射浮雕膜上的静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目前全息镭射防伪标识产品仅限于纸盒、软包装之类,更多的直观标识产品由于工艺复杂难以实现,用于模内标签的就没有;本方案经长期实践,创造性地结合了铂金浮雕技术和模内贴标技术,改变了业内模内标签没有全息防伪标识的局面,同时解决了业内难以生产具有全息防伪标签的模内标签的现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模内标签的剖视图;

图2是模内标签的制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为一种模内标签的制作方法。

镭射全息技术利用光照射物质发生散射、反射、透射、衍射、干涉、吸收等基本规律,进而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激光发生器生成高能量的激光光束,利用点阵左右排列雕刻或矢量轮廓切割的模式对镍板进行局部照射,使其表面瞬间熔融,甚至气化,此时镍板表面的物质因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而显示出痕迹,进而按预先设计要求形成所需文字、符号和图案。激光光束聚焦后,加工精度处于毫米至微米级别,而且激光加工过程热影响区域小,最终加工出来的面精细程度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使用激光制作浮雕的原因。激光镭射雕刻的过程由计算机控制,只要计算机能够识别设计图稿,就能够将信息精确地还原在镍板正面,完成镭射图案的雕刻,即制成了全息镭射浮雕模压板。

a、制作全息镭射浮雕模压板:

用激光全息镭射雕刻技术在镍板的上表面雕刻图文信息,然后镍板进行真空镀膜或化学电镀,这个时候可以加工成机械性能良好的全息镭射浮雕模压板。由于是浮雕定位产品,在模压定位激光膜的时候,需要严格地计算好全息镭射浮雕印刷的位置。

接下来便是拼装排版多个全息镭射浮雕模压板。先确定将要印刷的尺寸,以版筒号为基准给文件和镍板排版。对于镍板,需要进一步增加电眼色块用于定位追踪,电眼色块通常采用类似磨砂效果的识别色条,最低要求是能够让色标感应器识别。

b、制作镭射浮雕膜:

选取材质为pet的基膜1,然后在基膜1的正面涂布uv涂料3,随后进行uv模压工序,uv光经过全息镭射浮雕模压板反射到基膜1上,全息镭射浮雕模压板上的精细浮雕干涉条纹自然转印到基膜1,即uv光从全息镭射浮雕膜上把诸如光波强度和相位关系之类的信息输入到基膜1上,此时成为镭射浮雕膜。

由于pet材质为透明材质,镭射浮雕膜自然也为透明状。模内标签想要用于pet容器,并且实现良好结合,两种材料之间需要化学兼容性,最直接的办法便是基膜1也采用pet材料。此时基膜1和pet容器化学兼容性好,模内标签回收方便,还能节省下一大回收费。

在密封、无尘、恒温、恒湿的环境中,采用凹印工艺进行涂布uv涂料3,uv涂料3的厚度为0.15~0.30mm。uv涂料3的厚度会直接影响猫眼的景深效果,uv涂料3越厚,浮雕镭射图案的纵深感越强;不过具体还要根据产品设计。

这里说明凹印工艺的情况,凹版印刷时的载墨体是雕刻于印刷版上的一个个凹坑,凹坑的形状与原稿图文一凹版印刷模一样,印版表面没有油墨。当印版与承印物压印接触时,凹坑内的油墨被转移到承印物表面,完成印刷过程。其中最突出的优点是,凹版印刷以按原稿图文刻制的凹坑载墨,线条的粗细及油墨的浓淡层次在刻版时可以任意控制,不易被模仿和伪造,尤其是墨坑的深浅,依照印好的图文进行逼真雕刻的可能性非常小。

c、真空喷涂:

用真空喷涂机往镭射浮雕膜上喷镀金属涂料,这样基膜1上的浮雕自然形成了金属效果。该过程将不同的金属丝通过强电流在真空容器中雾化,喷涂附在基膜1上,根据金属选材的不同,还可以制造出哑光素面、亮光镜面等效果。如果只需保持透明的镭射效果,就采用硫化锌,主要起到保护浮雕的作用。

为了改善印刷的适应性,真空喷涂后的镭射浮雕膜进行表面处理,处理方式有涂布清漆或电晕处理。

d、定位分切成卷装卷材:

调节好分卷机上的分卷刀,追踪电眼找对镭射浮雕膜上的标识,于左右两边将镭射浮雕膜沿直线裁剪,然后分卷呈筒状。分切不能蛇形,应确保后续工序的准确套印。

e、定位二次印刷:

准备二次印刷要用的胶片,由于步骤b中的模压会使材料发生伸缩和变形,因此排版时需要适当调整。第一次胶片对齐镭射浮雕膜的位置坐标;第二次胶片套上米字格,找出胶片移动过的位置坐标,通过电脑重新检查胶片和镭射浮雕膜对齐情况后;最后进行ctp制版,即计算机直接制版。

在印刷图案时,打开计算机的二次追印功能,设置好镭射浮雕膜的收放张力,设置好追印电眼功能。应用透明油墨进行生产,保持套位精度在±0.2mm内。同时印刷车间保持温度在18~20℃,湿度在50~70%,上述参数设置用于消除印刷品与各走纸辊摩擦时产生的静电;镭射浮雕膜属于精密的产品,应用水冷辊,避免镭射浮雕膜受热变形。印刷后便可形成二次印刷层4。

f、增加粘黏层2:

在镭射浮雕膜的背面涂布粘黏剂。由于镭射浮雕膜在模具中成型时间约2秒,要求瞬时耐高温、耐冲击,应分两次涂布粘黏层2;第一次涂布双组份涂料,用于增加附着力,待双组份涂料干燥后,第二次涂布热封胶水。热封胶水中加入一些抗静电剂,在6%以下即可,粘黏层2具有抗静电性后,能够防止印刷时双张,此外它还具有滑动性,确保了标签的顺利分离,使加工过程更加顺畅。涂布温度设在45℃~80℃之间,涂布速度为30米/分钟。

粘黏层2的表面可以设置两种结构,一种是用光滑压辊抚平的平面结构,另一种是用网纹压辊碾压出的网纹结构。平面结构在使用时直接与毛坯接触,自然排气,用于小面积标签。网纹结构使用时气体公国网纹的排气通道排气,避免气泡产生。

g、固化:

静置上述步骤f制成的镭射浮雕膜,约12个小时,待粘黏剂稳定成型。

h、涂布光油5:

在镭射浮雕膜的正面进一步涂布光油5。这个方案除了保护最终产品上的油墨之外,还能够防止pet容器出现刮擦和刮痕,防水和防化学物质腐蚀;在模内标签的切膜、收纸、输送和成型过程中,能避免出现刮擦;光油5能够减少摩擦系数,以便在收纸时轻松收集模内标签,而且较低的摩擦系数可以避免进纸机械手臂双重拾取;光油5也能附着上静电,在模内标签与pet容器结合生产过程中,静电以便模内标签插入模具并保持不动,直至注塑完成。

i、模切成型:

一般用圆压圆膜机切机器,或平切机,把连续的镭射浮雕膜切断成若干个片状。由于模切是模内标签最后一道制作工序,所以模切的时候去除静电非常重要,因为静电去除不理想会导致堆叠不整齐,从而引起贴标位置不准确以及双张等问题;所以在模切这一步,需要用其他去静电设备辅助,比如静电棒、金属丝、除静电器或离子风机等,以成品不粘连为准。

最后进行包装。由于模内标签的表面墨层不一致,捆扎成品的模内标签会有薄厚不一致的问题,甚至会出现模内标签弯曲的现象。操作人员在对成品的模内标签进行出厂包装时,不能采取直接捆绑的方法。而是应该先在成沓的模内标签两端放置夹板后进行捆扎,两头固定住,再用收缩膜包装,最后用硬纸板封装。以保证成品的模内标签的平整度,防止模内标签的边缘受损。

用纸箱包装已经捆绑好的模内标签时,要保证箱体被充满,不满时尽量用废料填满,以免运输过程中的摇晃增加模内标签的静电荷,当然了也不要经常搬运纸箱。在贮存时,环境湿度应该达到50%以上,杜绝因涂布光油5工序引起模内标签带静电、卷曲、粘连等不良情况。

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