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83702发布日期:2019-01-19 00:4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显示面板在制备颜色转换层时,通常利用掩模版对光敏胶进行图案化处理,从而来形成相应的颜色转换层。在图案化过程中形成的颜色转换层的精度是像素级别的,因此对掩模版自身的精度以及对准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对掩模版的自身精度以及控制精度的要求非常高,从而往往会导致显示面板制备的合格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提高显示面板制备合格率的方法。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在光源阵列基板的发光方向设置光敏胶,其中,光源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光源,单个光源配置成一个子像素,光敏胶包括波长转换材料、树脂单体、光引发剂、溶剂;选择性点亮光源阵列基板中的光源,曝光对应区域的光敏胶;对经过曝光的光敏胶显影,形成颜色转换层。

该方法制备颜色转换层时,将光敏胶设置在光源阵列基板的发光方向上后,利用光源阵列基板中的光源来曝光光敏胶。由于单个光源被配置成一个子像素,光敏胶被曝光的区域与相应的子像素对应,因此形成的颜色转换层具有较高的精度,提高了显示面板制备过程中的合格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源阵列基板中的光源为led;优选的,led为蓝光led。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引发剂包括可见光引发剂;优选的,可见光引发剂选自氟化二苯基钛茂或双(五氟苯基)钛茂中的至少一种;更为优选的,可见光引发剂在光敏胶中的质量分数的范围小于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树脂单体选自丙烯酸类树脂或丙烯酸酯类树脂或环氧类树脂或聚酯类树脂或聚酰胺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波长转换材料包括量子点或/和荧光粉;优选的,光敏胶中波长转换材料的质量分数的范围为1%~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敏胶通过喷墨打印或喷涂或涂覆的方式设置在光源阵列基板的发光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形成的颜色转换层的厚度范围为1~100微米;优选的,颜色转换层的厚度范围为1~50微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源阵列基板包括被配置成一个像素的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分别被配置成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敏胶包括第一光敏胶、第二光敏胶,第一光敏胶包括第一波长转换材料,第二光敏胶包括第二波长转换材料;在光源阵列基板的发光方向设置第一光敏胶后,点亮第一光源,曝光并显影第一光敏胶;在光源阵列基板的发光方向设置第二光敏胶后,点亮第二光源,曝光并显影第二光敏胶;优选的,第一波长转换材料发射红光,第二波长转换材料发射绿光。

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光源阵列基板,具有多个光源,单个光源配置成一个子像素;颜色转换层,至少覆盖一个光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申请中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流程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仅示意性地显示了本申请的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应注意的是,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实施方式揭示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在光源阵列基板的发光方向设置光敏胶。

具体的,该光源阵列基板包括了多个光源,这些光源按照像素阵列排布,并且其中单个光源被配置成一个子像素。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优选为led,光源阵列基板包括了多个led,单个led被配置成一个子像素,单个led可以独立控制工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单个led的尺寸可以为1~10微米,当单个led的尺寸处于该范围,并且相邻led的间距处于较小尺寸时,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处于较高的水平。

更进一步的,光源阵列基板中的led发射蓝光,从而该光源阵列基板为发射单色光。相对于彩色阵列基板而言,单色光阵列基板可以减少多道工序,制备过程相对简单;特别是,当这些led处于较小尺寸,大大降低了光源阵列基板的制备工艺的难度。而且,led发射蓝光的话,在显示面板中,这些蓝光led可以作为子像素中的蓝光来使用,从而可以减少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难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敏胶包括波长转换材料、树脂单体、光引发剂、溶剂。

波长转换材料包括量子点或/和荧光粉,根据显示面板所需要显示颜色的不同选择不同材料或尺寸的量子点或荧光粉。这些波长转换材料可以接受光源发射出来的光线并转换成不同于光源光线波长的光线,从而来实现显示面板的多彩化。在光敏胶中,波长转换材料的质量分数的范围为1%~10%。

树脂单体选自丙烯酸类树脂或丙烯酸酯类树脂或环氧类树脂或聚酯类树脂或聚酰胺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发剂可以为可见光引发剂,从而引发剂可以受蓝光led的激活而引发树脂单体聚合,从而无需使用紫外线激活引发剂,减小紫外线对量子点的损害,提高了量子点的使用寿命。这些可见光引发剂选自氟化二苯基钛茂或双(五氟苯基)钛茂中的至少一种。并且这些可见光引发剂在光敏胶中的质量分数的范围小于5%。

在本步骤中,光敏胶可以通过喷墨打印或喷涂或涂覆等方式设置在光源阵列基板的发光方向上。

步骤s12:选择性点亮光源阵列基板中的光源,曝光对应区域的光敏胶。

具体的,根据光敏胶需要曝光的区域,点亮光源阵列基板中的对应的光源。光源激活引发剂从而使得位于曝光区域的树脂单体聚合。

步骤s13:对经过曝光的光敏胶显影,形成颜色转换层。

具体的,对经过曝光后的光敏胶进行显影处理,将不需要的光敏胶从光源阵列基板上剥离,从而形成图案化的颜色转换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后形成的颜色转换层的厚度范围为1~100微米。更进一步的,形成颜色转换层的厚度范围为1~50微米。

该方法制备的显示面板,通过光源阵列基板中的光源来曝光光敏胶,光敏胶被曝光的区域可以与相应的光源一一对应,因此形成的颜色转换层具有较高的精度,提高了显示面板制备过程中的合格率。并且,光敏胶在曝光过程中,不再需要掩模版,降低了制备工序的繁杂程度。

现在请参考图2,在另一个实施例还揭示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在光源阵列基板的发光方向设置第一光敏胶。

具体的,该光源阵列基板中的光源发射蓝光,这些光源包括被配置成一个像素的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分别被配置成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第一光敏胶包括第一波长转换材料、树脂单体、光引发剂和溶剂,该第一波长转换材料可以发射红光。

步骤s22:点亮光源阵列基板中的第一光源,曝光对应区域的第一光敏胶。

具体的,点亮第一光源,从而将设置有第一光敏胶的光源阵列基板中对应第一子像素区域的光敏胶曝光。

步骤s23:对经过曝光的第一光敏胶显影,形成第一颜色转换层。

具体的,在显影的过程中,将未被曝光的第一光敏胶从光源阵列基板上剥离,而曝光的第一光敏胶仍留在光源阵列基板上,形成了图案化的第一颜色转换层。该第一颜色转换层受到第一光源激发后能够发射红光。

步骤s24:在形成有第一颜色转换层的光源阵列基板的发光方向设置第二光敏胶。

具体的,第二光敏胶包括第二波长转换材料、树脂单体、光引发剂和溶剂,该第二波长转换材料可以发射绿光。

步骤s25:点亮光源阵列基板中的第二光源,曝光对应区域的第二光敏胶。

具体的,点亮第二光源,从而将设置有第二光敏胶的光源阵列基板中对应第二子像素区域的光敏胶曝光。

步骤s26:对经过曝光的第二光敏胶显影,形成第二颜色转换层。

具体的,在显影的过程中,将未被曝光的第二光敏胶从光源阵列基板上剥离,而曝光的第二光敏胶仍留在光源阵列基板上,形成了图案化的第二颜色转换层。该第二颜色转换层受到第二光源激发后能够发射绿光。

在最后形成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光源的出光方向上形成第一颜色转换层,第二光源的出光方向上形成第二颜色转换层,而第三光源的出光方向上并没有形成颜色转换层,因此该显示面板中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可以显示红色、绿色和蓝色。

在另一个实施例揭示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在光源阵列基板的发光方向设置第一光敏胶。

具体的,该光源阵列基板中的光源发射紫外线,这些光源包括被配置成一个像素的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分别被配置成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第一光敏胶包括第一波长转换材料、树脂单体、光引发剂和溶剂,该第一波长转换材料可以发射红光。

步骤s32:点亮光源阵列基板中的第一光源,曝光对应区域的第一光敏胶。

具体的,点亮第一光源,从而将设置有第一光敏胶的光源阵列基板中对应第一子像素区域的光敏胶曝光。

步骤s33:对经过曝光的第一光敏胶显影,形成第一颜色转换层。

具体的,在显影的过程中,将未被曝光的第一光敏胶从光源阵列基板上剥离,而曝光的第一光敏胶仍留在光源阵列基板上,形成了图案化的第一颜色转换层。该第一颜色转换层受到第一光源激发后能够发射红光。

步骤s34:在形成有第一颜色转换层的光源阵列基板的发光方向设置第二光敏胶。

具体的,第二光敏胶包括第二波长转换材料、树脂单体、光引发剂和溶剂,该第二波长转换材料可以发射绿光。

步骤s35:点亮光源阵列基板中的第二光源,曝光对应区域的第二光敏胶。

具体的,亮第二光源,从而将设置有第二光敏胶的光源阵列基板中对应第二子像素区域的光敏胶曝光。

步骤s36:对经过曝光的第二光敏胶显影,形成第二颜色转换层。

具体的,在显影的过程中,将未被曝光的第二光敏胶从光源阵列基板上剥离,而曝光的第二光敏胶仍留在光源阵列基板上,形成了图案化的第二颜色转换层。该第二颜色转换层受到第二光源激发后能够发射绿光。

步骤s37:在形成有第一颜色转换层和第二颜色转换层的光源阵列基板的发光方向设置第三光敏胶。

具体的,第三光敏胶包括第三波长转换材料、树脂单体、光引发剂和溶剂,该第三波长转换材料可以发射蓝光。

步骤s38:点亮光源阵列基板中的第三光源,曝光对应区域的第三光敏胶。

具体的,点亮第三光源,从而将设置有第三光敏胶的光源阵列基板中对应第三子像素区域的光敏胶曝光。

步骤s39:对经过曝光的第三光敏胶显影,形成第三颜色转换层。

具体的,在显影的过程中,将未被曝光的第三光敏胶从光源阵列基板上剥离,而曝光的第三光敏胶仍留在光源阵列基板上,形成了图案化的第三颜色转换层。该第三颜色转换层受到第三光源激发后能够发射蓝光。

在最后形成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光源的出光方向上形成第一颜色转换层,第二光源的出光方向上形成第二颜色转换层,而第三光源的出光方向上形成第三颜色转换层,这些颜色转换层受到光源阵列基板中的光源激发后,发射相应的颜色。因此该显示面板中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可以显示红色、绿色和蓝色。

本实施方式还揭露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光源阵列基板和颜色转换层。光源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光源,单个光源配置成一个子像素。颜色转换层中包括波长转换材料,颜色转换层至少覆盖一个光源,颜色转换层受到相应光源的激发后,发射不同于光源发射波长的光。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可由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

尽管发明人已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作出修改和/或变通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是显然的,都不能脱离本申请精神的实质,本申请中出现的术语用于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阐述和理解,并不能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