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1793发布日期:2018-12-25 20:5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螺旋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属于制图文具,具体的说是一种螺旋规。

二、

背景技术:

在各种制图作业中,常遇螺旋状图形或线段,现有技术多以圆规、云形尺及经验手法相互结合连接绘制,完成近似图形或线段,绘制难度大、效率低且不规范。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需求和困难,提供一种制作简单、制图规范的专业用螺旋规。

本发明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螺旋规,包括重心腿、活动腿、持压帽、丝杠、定位针、双岔铰链、丝帽、铰杆、定距支架、锁固轮、滑槽和划笔头,其特征是以重心腿为不旋转变动的重力固定轴心,与以双岔铰链为力点,定距支架为支点,划笔头为重点组成的活动腿形成匹配杠杆,在活动腿旋转中通过正反丝杠改变力点的位置,由划笔头划出连续改变半径的螺旋轨迹,通过选择固定定距支架位置,调整控制螺旋轨迹的间距。

所述的螺旋规,其特征是在定位针上段的滑杆上标注刻度。

所述的螺旋规,其特征是延长正反丝杠下段,定距支架设丝套装,与双岔铰链形成同步联动。

本发明的螺旋规依据和利用平行四边形和杠杆的运动规律和原理,通过重力腿、活动腿、双岔铰链和定距支架间的机械配合,具有发力均衡、定位精确、动作连续、出力规范的特点,此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1、以固定位置的定距支架作支撑,以均衡和规范的正反丝杠控制活动腿力点位置,出图线条间距均匀,多次复描不走样,绘制复线完全平行,同一角度内正转、反转轨迹重叠。

2、滑杆上标注刻度,使绘制不同弧度的螺旋线更简单方便。

3、定距支架套装于延长的正反丝杠下段,与双岔铰链同步联动,可绘制更大或更小弧度的螺旋图形。

四、附图说明:

图1为螺旋规剖面示意图。

图中:1重心腿、2活动腿、3持压帽、4丝杠、5定位针、6双岔铰链、7丝帽、8铰杆、9定距支架、10锁固轮、11滑槽、12划笔头。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螺旋规由重心腿1、活动腿2、双岔铰链6和定距支架9四部组成,其重心腿1上端套装并由键槽固定方向的持压帽3,中上部为膨出的、正反丝各占二分之一的丝杠4,丝杠4以下为多半滑杆的定位针5。活动腿2上端扁头设轴孔,中段设十字形滑槽11,下端插固划线或画线的划笔头12。双岔铰链6由与丝杠4匹配的条块状正反两个丝帽7,及丝帽7两端铰连端端铰连的铰杆8组成,一侧的铰杆8关节轴同时穿接活动腿2上端轴孔。定距支架9一端套装于轴套,另一端设销轴动态固定于活动腿2的十字形滑槽11内,其轴套为可在滑杆上滑动,可由锁固轮10锁固于定位针5滑杆的设定位置。

使用时,依据所画图形的大小和螺旋线间距调整定位支架9位置,依据所画图形为完整螺旋、或部分螺旋、或螺旋弧线调整双岔铰链6,使划笔头12处于所需位置。以一手拇中指夹持,食指按固持压帽3,将定位针5尖对准螺旋中心,划笔头12靠贴定位针5尖或螺旋线起始的设定位置,另一手拨动双岔铰链6旋转,完成图形制作。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螺旋规,包括重心腿、活动腿、双岔铰链和定距支架。其特征是以重心腿为不旋转变动的重力固定轴心,与以双岔链接为力点,定距支架为支点,划笔头为重点组成的活动腿形成匹配杠杆,旋转中通过正反丝杠改变力点位置,由笔头划出连续改变半径的螺旋轨迹,通过调整定距支架位置,改变力臂与重臂比值,划出不同间距的螺旋线。本发明为专业用绘图文具,具有使用方便、制图效率高、成图规范流畅等优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张凌恺;魏嫣然;董兰田;董恬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董恬纲
技术研发日:2018.08.23
技术公布日:2018.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