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信息安全条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8112发布日期:2018-09-11 22:4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息安全条带,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信息安全条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的多样性随之增加,与此同时,许多不发商贩生产许多假冒伪劣产品,对消费者的权利造成很大的损坏,防伪技术随之出现,最常用的防伪手段就是信息安全条带,可以对商品的信息和真伪进行辨别,但是现在的信息安全条带验证手段单一,防伪程度低,且防伪码容易被损坏,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多功能信息安全条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信息安全条带验证手段单一,防伪程度低,且防伪码容易被损坏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信息安全条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信息安全条带,包括粘胶层所述粘胶层的顶端粘接有基底层,所述基底层的顶部覆盖有荧光层,所述荧光层的顶部覆盖有复合油墨层,所述复合油墨层表面的一端喷涂有条形码,所述条形码的底端对应喷涂有编码,所述条形码的一侧喷涂有二维码,所述复合油墨层表面的另一端喷涂有防伪标识,所述复合油墨层的顶部覆盖有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荧光层由荧光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基底层由PET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由耐高温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信息带的宽度为3-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多功能信息安全条带,通过设有粘胶层,将信息安全带粘接到商品的表面,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十分便捷,通过设有荧光层,对信息安全带上的二维码和条形码进行照明,在光照强度不高的时候,可以适量的增加光照强度,便于对商品进行认证,通过设有条形码、编码、二维码和防伪标识,对商品的真伪信息进行认证,通过设有保护层,对信息安全带上的条形码、编码、二维码和防伪标识进行保护,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磨损,且可以避免在高温的环境中发生变形,导致无法正常验证商品的真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信息安全条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信息安全条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粘胶层;2、基底层;3、荧光层;4、复合油墨层;5、保护层;6、条形码;7、编码;8、二维码;9、防伪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信息安全条带,包括粘胶层1,粘胶层1的顶端粘接有基底层2,通过粘胶层1将信息安全带粘接到商品的表面,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十分便捷,基底层2的顶部覆盖有荧光层3,在光照强度不高的时候,可以适量的增加光照强度,便于对商品进行认证,荧光层3的顶部覆盖有复合油墨层4,复合油墨层4表面的一端喷涂有条形码6,条形码6的底端对应喷涂有编码7,条形码6的一侧喷涂有二维码8,复合油墨层4表面的另一端喷涂有防伪标识9,条形码6、编码7、二维码8和防伪标识9对同时对商品进行范围认证,大大增加商品的防伪程度,避免了手段的单一性,复合油墨层4的顶部覆盖有保护层5,对信息安全带上的条形码6、编码7、二维码8和防伪标识9进行保护,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磨损,且可以避免在高温的环境中发生变形,导致无法正常验证商品的真伪。

其中,荧光层3由荧光材质制成,在光照强度较暗的环境中,对条形码6和二维码8的进行照射,从而便于通过条形码6和二维码8对商品进行防伪认证。

其中,基底层2由PET材质制成,对信息安全带进行支撑,防止条形码6和二维码8发生折断,导致无法正常扫描。

其中,保护层5由耐高温橡胶制成,对信息安全带进行保护,从而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磨损,且可以避免在高温的环境中发生变形,导致无法正常验证商品的真伪。

其中,多功能信息带的宽度为3-5mm,便于信息安全带的携带和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信息安全条带,具体操作时,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粘胶层1将信息安全带粘接到商品的表面,基底层2对信息安全带进行形状的支撑,复合油墨层4上喷涂由条形码6、编码7、二维码8和防伪标识9,荧光层3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观察的时候,便于对条形码6和二维码8的观察和扫描,可以增加光照强度,编码7将产品的信息进行表示,与条形码6的信息进行对应,便于对产品的信息和真伪进行判断,通过扫描防伪标识9对商品的信息和真伪进行验证,通过保护层5对信息安全带进行保护,在高温状态下,保护层5对信息安全带进行保护,避免在高温的时候信息保护带发生熔化,导致条形码6、编码7、二维码8和防伪标识9的信息发生变形,导致无法进行扫描和验证,导致商品无法进行防伪认证,保护层5对信息安全带对防磨保护,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信息安全带上的二维码8和条形码6发生损坏,导致无法使用和验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