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模块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9156发布日期:2018-10-23 16:5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模块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模块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的核心基础之一,传统显像管技术的未来取代者,液晶显示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高新技术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液晶显示器的一系列应用因为其重量轻、体积薄和功耗低等优异特性而逐渐拓宽。液晶模块将液晶显示器与控制、驱动功能电路连在一起,它能直接接收微处理器的数据,产生液晶控制驱动信号,使液晶屏显示出所需要表达的内容。

如图1所示,现有液晶模块的安装结构,液晶模块包括液晶屏1和PCB板2,液晶屏1设置有便于安装且与其相适配的框架11,PCB板2和液晶屏1之间设置有实现两者连通的排线3。安装结构包括用于安装液晶屏1的第一固定板4和用于安装PCB板2的第二固定板5,第一固定板4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呈L形的折边41,液晶屏1插入两个折边41之间,第二固定板5和第一固定板4两侧端面固定连接,PCB板2和第二固定板5之间通过胶带固定连接。该安装结构虽然可以将液晶模块固定安装在安装结构上,但是一方面由于胶带很容易在长期使用时老化、失去粘性,而且PCB板2在工作时放出的热量加速了胶带的老化,使PCB板2脱落,带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在安装PCB板2时,需要在第二固定板5上预先粘贴胶带,然后将PCB板2放置在胶带上,并按压PCB板2,从而实现PCB板2的固定,安装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模块的安装结构,其具有液晶模块使用安全,且快速安装液晶模块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液晶模块的安装结构,材料为弹性材料,包括第一固定板和与第一固定板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面的相对面设置有用于插接液晶屏的插接组件,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面的相对面设置有用于卡接PCB板的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二固定板连接端的固定卡接件和连接于第二固定板非连接端的活动卡接件;所述固定卡接件和活动卡接件均呈L形设置,所述固定卡接件、活动卡接件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形成用于卡接PCB板的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液晶屏插入插接组件内,将PCB板的一端卡接于固定卡接件内,此时活动卡接件的非连接端位于PCB板于靠近第二固定板一侧,转动活动卡接件,使活动卡接件的非连接端位于PCB板于远离第二固定板一侧,反向转动活动卡接件,活动卡接件恢复自由状态,此时PCB板卡接于卡接槽内。该安装结构,通过插接组件和卡接组件,不需要使用胶带,提高了液晶模块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使液晶模块的安装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结构为一体成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安装结构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组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动卡接件的连接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两侧端面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PCB板卡接于两个卡接组件内,提高了PCB板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固定板两侧端面于活动卡接件一侧分别开设有活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卡接件可以沿两个活口之间形成的连接线转动,使PCB板的安装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一固定板一端开设有若干分割槽,所述分割槽靠近第一固定板一端与活口位于同一平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卡接件转动时,活动卡接件带动第二固定板于远离第一固定板一端转动,分割槽的设置,使得活动卡接件带动第二固定板板转动时更方便,进一步提高了PCB板的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固定板两侧端面分别设置有与PCB板两侧端面相抵触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PCB板时,由于PCB板安装位置可能会出现偏离卡接组件的情况,限位块的设置,使PCB板两侧端面与限位块相抵触,防止PCB板在安装时出现偏离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插接板,所述插接板呈L形设置,两个所述插接板、第一固定板之间形成用于插接液晶屏的插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液晶屏插接于插接槽内,此时液晶屏的两侧面分别与第一固定板、插接板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用于防止液晶屏安装时脱离插接组件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开设有用于推出液晶屏的施力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液晶屏插接于插接槽时,液晶屏的一端与限位板相抵触,限位板防止液晶屏在安装时,由于施力过量而脱离插接组件,在将液晶屏从插接槽内拨出时,通过施力槽推动液晶屏,使液晶屏脱离插接组件,方便液晶屏的拆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板和液晶屏之间设置有防松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液晶屏插接于插接槽时,防松组件可以防止液晶屏在插接槽内晃动,提高了液晶屏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松组件包括开设于插接组件于靠近液晶屏侧面的凹槽以及设置于液晶屏的框架上且与凹槽相适配的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液晶屏插接于插接槽时,凸起位于凹槽内,通过凸起和凹槽的配合,防止液晶屏于插接槽内晃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通过插接组件和卡接组件代替胶带,提高了液晶模块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使液晶模块的安装更方便;

2、安装结构一体成型设置,使其加工更方便;

3、活口和分割槽的设置,进一步方便了卡接组件对PCB板的安装;

4、限位板和施力槽的设置,方便了液晶屏的安装和拆卸;

5、防松组件的设置,提高了液晶屏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液晶模块、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液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液晶模块处于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方向的部分剖视图。

图中,1、液晶屏;11、框架;2、PCB板;3、排线;4、第一固定板;41、折边;5、第二固定板;6、插接组件;61、插接板;611、插接连接板;612、插接贴合板;62、限位板;63、施力槽;64、防松组件;641、凹槽;642、凸起;643、让位凹槽;7、卡接组件;71、固定卡接件;711、固定连接板;712、固定贴合板;72、活动卡接件;721、活动连接板;722、活动贴合板;73、活口;74、分割槽;7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 “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液晶模块的安装结构,如图2所示,液晶模块包括液晶屏1和PCB板2,液晶屏1设置有便于安装且与其相适配的框架11,PCB板2和液晶屏1之间设置有实现两者连通的排线3。结合图3所示,安装结构为一体成型设置,且材料为弹性材料,包括用于安装液晶屏1的第一固定板4和用于安装PCB板2的第二固定板5,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相互垂直且呈L形设置。第一固定板4连接面的相对面设置有用于插接液晶屏1的插接组件6,第二固定板5连接面的相对面设置有用于卡接PCB板2的卡接组件7。

如图3所示,插接组件6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插接板61,插接板61呈L形设置。两个插接板6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4的两侧端面连接,两个插接板61位于第二固定板5的两侧。插接板61包括插接连接板611和与液晶屏1相贴合的插接贴合板612,插接连接板611的一端与插接贴合板61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4连接。两个插接板61和第一固定板4之间形成用于插接液晶屏1的插接槽。

如图3所示,在将液晶屏1插接于插接槽时,为了防止液晶屏由于施力过量而脱离插接组件6,第一固定板4连接端设置有限位板62,而且为了方便将液晶屏1从插接槽内拨出,限位板62侧面开设有用于推出液晶屏1的施力槽63,施力槽63贯穿限位板62侧面与插接槽连通。同时为了提高液晶屏1的安装稳定性,结合图2所示,两个插接板61和液晶屏1之间分别设置有防松组件64。再结合图4和图5所示,防松组件64包括开设于插接贴合板612于靠近液晶屏1侧面的凹槽641,液晶屏1的框架11上设置有与凹槽641相适配的凸起642,凸起642边缘呈倒角设置。为了便于液晶屏1从插接槽内拨出,框架11于凸起642的四周开设有用于使凸起642产生形变的让位凹槽643。

如图4所示,在将液晶屏1插接于插接槽时,凸起642位于凹槽641内,液晶屏1一端与限位板62相抵触,液晶屏1两侧端面分别与插接连接板611相抵触,液晶屏1两侧面分别与第一固定板4、插接贴合板612相贴合。

如图3所示,卡接组件7包括间隔设置的固定卡接件71和活动卡接件72。固定卡接件71和活动卡接件72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5连接,且固定卡接件71位于第二固定板5于靠近第一固定板4一端,活动卡接件72位于第二固定板5于远离第一固定板4一端。

如图3所示,固定卡接件71呈L形设置,固定卡接件71包括固定连接板711和与PCB板2相贴合的固定贴合板712,固定连接板711的一端与固定贴合板71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5连接。活动卡接件72呈L形设置,活动卡接件72包括活动连接板721和与PCB板2相贴合的活动贴合板722,活动连接板721的一端与活动贴合板72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5连接。活动卡接件72、固定卡接件71和第二固定板5之间形成用于卡接PCB板2的卡接槽。

如图3所示,在将PCB板2卡接于卡接槽时,为了提高PCB板2的安装稳定性,卡接组件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卡接组件7间隔设置。两个活动卡接件72的连接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5的两侧端面连接。为了便于活动卡接件72转动、用以将PCB板2卡接入卡接槽内,第二固定板5两侧端面分别开设有活口73,活口73位于活动贴合板722于靠近活动连接板721的一侧。第二固定板5远离第一固定板4一端开设有两个便于使活动卡接件72沿两个活口73之间形成的连接线转动的分割槽74,分割槽74沿垂直第一固定板4设置,且分割槽74靠近第一固定板4的一端与活口73位于同一平面上。

如图3所示,由于PCB板2在安装于卡接组件7内,可能会出现安装偏离卡接组件7的情况,因此第二固定板5两侧端面分别设置有与PCB板2两侧端面相抵触的限位块75。

如图4所示,在将PCB板2卡接于卡接槽时, PCB板2的两侧端面分别与两个限位块75相抵触,PCB板2两侧面分别与第二固定板5、固定贴合板712和活动贴合板722相贴合。

该安装结构的具体使用过程:推动液晶屏1的一端,将液晶屏1插接于插接槽内;将PCB板2的一端卡接于固定卡接件71内,此时活动卡接件72的非连接端位于PCB板2于靠近第二固定板5一侧,转动活动卡接件72,活动卡接件72带动第二固定板5于远离第一固定板4一端沿两个活口73之间形成的连接线向靠近第一固定板4方向转动,待活动卡接件72的非连接端位于PCB板2于远离第二固定板5一侧时,反向转动活动卡接件72,活动卡接件72恢复自由状态,此时PCB板2卡接于卡接槽内。该安装结构,通过插接组件6和卡接组件7,不需要使用胶带,提高了液晶模块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使液晶模块的安装更方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