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面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7165发布日期:2018-08-04 17:1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曲面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显示模组中,为了让客户有极致的超薄体验,通常不设有下框,以降低显示模组的厚度,其在正常的平面显示模组中,不会影响显示模组的稳定性,但在曲面显示模组中,由于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组、TFT模组和盖板均为曲面形状,其中反射片、光学膜组等未经过特殊加工工艺直接弯曲以形成曲面形状,由于弯曲使其本身具有与弯曲方向相反的弹力,特别是反射片下方没有固定物支撑,其中间部分没有粘胶,容易反弹,这些弹力会降低整个曲面显示模组的稳定性,该弹力长时间作用时将会导致背光局部或整体反弹脱落,造成显示模组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模组,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传统技术中的反射片替换为较硬的反射板,而导光板与反射板通过双面胶固定,避免了反射片中间部分向下反弹的情况发生,提升了整个显示模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模组,其包括反射板、胶框、导光板、光学膜组、TFT模组和盖板,所述胶框设于所述反射板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反射板边缘;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反射板上表面且位于所述胶框内;所述光学膜组设于所述导光板上表面且位于所述胶框内;所述TFT模组设于所述光学膜组上表面;所述盖板设于所述TFT模组上表面;所述反射板、导光板、光学膜组、TFT模组和盖板均为相互对应的曲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组为多层复合膜。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板经过高温热固定向弯曲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为超薄直板导光膜,其经过高温热固定向弯曲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为玻璃导光板,高温热固定向弯曲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板为玻璃反射板、树脂反射板或上表面镀银的金属基材反射板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胶框上设有台阶,所述光学膜组设于所述台阶上。

进一步地,所述胶框与所述反射板通过双面胶粘贴固定,所述胶框下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应力释放槽。

进一步地,所述应力释放槽为切口。

进一步地,相邻每个所述应力释放槽的距离为10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传统技术中的反射片替换为较硬的反射板,而导光板与反射板通过双面胶固定,避免了反射片中间部分向下反弹的情况发生,提升了整个显示模组的稳定性。

由于光学模组层数较多,其弯曲后不同层之间的弹力各不相同,容易使光学膜组变形的尺寸各不相同,从而造成光学膜组损伤或脱落,多层复合膜可使光学膜组形成一个整体,其可增强显示模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曲面显示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曲面显示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曲面显示模组中的胶框的改进结构剖视图。

图4为曲面显示模组中的胶框的另一种改进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曲面显示模组,尤其是在超薄型的曲面显示模组中,其包括反射板1、胶框2、导光板3、光学膜组4、TFT模组5和盖板6,所述胶框2为框型胶框2,其设于所述反射板1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反射板1边缘,以容纳导光板3和光学膜组4;所述导光板3设于所述反射板1上表面且位于所述胶框2内,导光板3下表面的两端设有第一双面胶31以使其与反射板1固定,且该第一双面胶31延伸至胶框2的下表面,也使胶框2与反射板1实现固定;所述光学膜组4设于所述导光板3上表面且位于所述胶框2内,光学膜组4下表面的两端设有第二双面胶41以使其与导光板3固定;所述TFT模组5设于所述光学膜组4上表面,TFT模组5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下偏光片、下基板、上基板和上偏光片;所述盖板6设于所述TFT模组5上表面,所述盖板6采用全贴合固定;所述反射板1、导光板3、光学膜组4、TFT模组5和盖板6均为相互对应的曲面形状。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传统技术中的反射片替换为较硬的反射板1,而导光板3与反射板1通过第一双面胶31固定,避免了反射片中间部分向下反弹的情况发生,提升了整个显示模组的稳定性。

请结合图1和图2,为了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的稳定性,所述光学膜组4为多层复合膜,传统技术中的光学膜组4通常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扩散片、下增光片和上增光片,由于其层数较多,其弯曲后不同层之间的弹力各不相同,容易使光学膜组4变形的尺寸各不相同,从而造成光学膜组4损伤或脱落,多层复合膜可使光学膜组4形成一个整体,其可增强显示模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由于弯曲的板会形成一定的弹力,所述反射板1经过高温热固定向弯曲处理,经过处理后的反射板1可尽可能的降低这些弹力,以防止某部分脱落,增强显示模组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3为超薄直板导光膜,其可进一步地降低整个曲面显示模组的厚度,其经过高温热固定向弯曲处理,以消除弹力。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3为玻璃导光板3,高温热固定向弯曲处理,以消除弹力。

优选地,所述盖板6经过高温热固定向弯曲处理,以消除弹力。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板1为玻璃反射板、树脂反射板或上表面镀银的金属基材反射板中的一种。

请结合图2至图4,进一步地,所述胶框2上设有台阶21,所述光学膜组4设于所述台阶21上,其可使光学膜组4与导光板3分隔开来,防止产生干涉。更优地,该台阶21也可设成凹槽22的形状,当光学膜组4的弹力使其向外弹开时,该凹槽22可抵消这部分弹力,保证光学膜组4不变形。

由于胶框2与反射板1通常通过双面胶粘贴固定,当然也可选用胶水进行固定,如图所示,其通过第一双面胶31固定,而胶框2的膨胀系数比反射板1的膨胀系数大,在曲面显示模组工作过程中,其温度会大幅上升,导致胶框2尺寸变大,而反射板1的尺寸则基本不变,最终会导致双面胶或胶水断开,降低了稳定性,严重时还会将反射板1拉扯变形。本实用新型于所述胶框2下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应力释放槽23。当胶框2受热膨胀时,由于设置了,应力释放槽23会使胶框2的变形量在应力释放槽23的位置分解,不会累积,也使胶框2的变形不会拉扯反射板1变形。

优选地,所述应力释放槽23可以是切口,也可以是让胶框2在其中一段位置变薄,或者是在胶框2上掏通孔,其原理均是使胶框2在温度变化时,其变形量在设置应力释放槽23的位置分解,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更优地,本实用新型通常应用在长度大于100mm的胶框2上,在一些尺寸较大的胶框2中,相邻每个所述应力释放槽23的距离为100mm,以使胶框2上的应力得到充分分解,防止产生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TFT模组5与所述光学模组通过遮光双面胶51固定。该遮光双面胶51延伸至胶框2的上表面,同样地,胶框2的上表面也可设置应力释放槽23,以释放应力。

进一步地,所述胶框2上还设有垫片。其可设于遮光双面胶51的上方或下方,其优选为泡棉,泡棉不但可以起到防尘作用,还可以保证在装配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海绵胶,其不但可以起到上述作用,还可以更其更牢固的粘贴起来,防止脱落分离。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