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螺丝卷笔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7775发布日期:2019-03-19 21:04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螺丝卷笔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螺丝卷笔刀。



背景技术:

卷笔刀是学生常用的一种削铅笔的工具,17世纪的时候,人们只是用刀来削铅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需要用到更多的铅笔,从而对削铅笔的效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机械原理的卷笔刀应时而生,一般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锥形孔,在锥形孔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削铅笔的刀片,将笔迎着刀片的刀刃方向转动用于削笔。

目前市面上种类很多,但普遍存在缺点是需要人工或机器装配刀片和螺丝,导致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并且常规卷笔刀仅适用0.05mm宽度公差范围的刀片,刀片宽度的公差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螺丝固定、结构简单并且刀片尺寸公差要求低的无螺丝卷笔刀。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无螺丝卷笔刀,包括刀架和削笔部,所述削笔部设置在刀架内;

所述刀架为两端高度不同的长方体形刀架,刀架为中空结构且底面设置有开口,刀架的两侧面均设置有若干凹槽,凹槽的高度随着刀架的两侧面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凹槽的设置提高了抓取该卷笔刀的便利性,凹槽为椭圆形凹槽,提高人体手指与刀架接触的便利性同时方便抓取该卷笔刀;

所述削笔部包括开设在刀架顶面的削笔槽,削笔槽沿刀架长度方向设置,削笔槽上设置有刀片,刀片的长度小于削笔槽的长度,刀片通过注塑与刀架一体成型,削笔槽下端设置有容纳腔和出屑槽,容纳腔为顶端小底端大的圆锥台形容纳腔,出屑槽为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的中空结构,容纳腔的顶端开口与出屑槽相连接,当使用该卷笔刀削笔的时候,铅笔的笔尖容易发生断裂,通过容纳腔顶端出屑槽的设置,方便断裂的铅笔芯从出屑槽的底部排出,避免如传统的卷笔刀出现断裂的笔芯卡在容纳腔的顶端无法取出而导致铅笔削卷的效果不好,容纳腔的底端开口与刀架的外壁连通,削笔槽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另一端分别与刀架的内壁固定连接。

生产时,将刀片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放置到该无螺丝卷笔刀的模具里,该卷笔刀放置刀片的两端设计为将刀片包覆80%左右的包覆结构,同时通过刀刃前端部分定位在模具型腔内,放置完刀片后,通过注塑机注塑将刀片固定在卷笔刀上,卷笔刀和刀片之间不需要再通过螺丝固定,对刀片的尺寸公差要求低,一体成型的注塑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实现了节能环保。

上述的无螺丝卷笔刀,所述凹槽上设置有防滑层,同时防滑层的设置起到了抓取该卷笔刀时防止手滑的作用,提高了该卷笔刀的防滑性。

上述的无螺丝卷笔刀,所述削笔槽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容纳腔相匹配且为长方形结构,第二部分为与出屑槽相匹配的结构。

上述的无螺丝卷笔刀,所述容纳腔的底端还设置有圆台形的过渡腔,过渡腔与容纳腔相连通,过渡腔的设置方便铅笔的放置,提高了铅笔卷削时的稳定性。

上述的无螺丝卷笔刀,所述出屑槽外沿四周均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开口与容纳腔顶端相连通,且挡板固定设置在刀架顶面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注塑机注塑将刀片固定在卷笔刀上,注塑时刀架将刀片包覆80%左右,卷笔刀和刀片之间不需要再通过螺丝固定,对刀片的尺寸公差要求低,一体成型的注塑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实现了节能环保,凹槽的设置提高了抓取该卷笔刀的便利性,防滑层的设置提高了该卷笔刀的防滑性,容纳腔的底端设置的过渡腔与容纳腔相连通,方便铅笔的放置,提高了铅笔卷削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纵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2、3、4所示,

一种无螺丝卷笔刀,包括刀架1和削笔部,所述削笔部设置在刀架内;

所述刀架1为两端高度不同的长方体形刀架,刀架为中空结构且底面设置有开口11,刀架的两侧面均设置有若干凹槽12,凹槽的高度随着刀架的两侧面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凹槽的设置提高了抓取该卷笔刀的便利性,凹槽为椭圆形凹槽,提高人体手指与刀架接触的便利性同时方便抓取该卷笔刀;

所述削笔部包括开设在刀架顶面的削笔槽21,削笔槽沿刀架长度方向设置(削笔过程中铅笔屑从削笔槽上方排出),削笔槽上设置有刀片22,刀片的长度小于削笔槽的长度,刀片22通过注塑与刀架一体成型,削笔槽下端设置有容纳腔23和出屑槽24,容纳腔为顶端小底端大的圆锥台形容纳腔,出屑槽为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的中空结构,容纳腔的顶端开口与出屑槽相连接,当使用该卷笔刀削笔的时候,铅笔的笔尖容易发生断裂,通过容纳腔顶端出屑槽的设置,方便断裂的铅笔芯从出屑槽的底部排出,避免如传统的卷笔刀出现断裂的笔芯卡在容纳腔的顶端无法取出而导致铅笔削卷的效果不好,容纳腔的底端开口与刀架的外壁连通,削笔槽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加强筋25,加强筋的另一端分别与刀架的内壁固定连接。

生产时,将刀片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放置到该无螺丝卷笔刀的模具里,该卷笔刀放置刀片的两端设计为将刀片包覆80%左右的包覆结构,同时通过刀刃前端部分定位在模具型腔内,放置完刀片后,通过注塑机注塑将刀片固定在卷笔刀上,卷笔刀和刀片之间不需要再通过螺丝固定,对刀片的尺寸公差要求低,一体成型的注塑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实现了节能环保。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凹槽上设置有防滑层,同时防滑层的设置起到了抓取该卷笔刀时防止手滑的作用,提高了该卷笔刀的防滑性。

所述削笔槽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容纳腔相匹配且为长方形结构,第二部分为与出屑槽相匹配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腔的底端还设置有圆台形的过渡腔26,过渡腔与容纳腔相连通,过渡腔的设置方便铅笔的放置,提高了铅笔卷削时的稳定性。

所述出屑槽外沿四周均设置有挡板241,挡板上设置有开口与容纳腔顶端相连通,且挡板固定设置在刀架顶面的底部。

通过注塑机注塑将刀片固定在卷笔刀上,注塑时刀架将刀片包覆80%左右,卷笔刀和刀片之间不需要再通过螺丝固定,对刀片的尺寸公差要求低,一体成型的注塑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实现了节能环保,凹槽的设置提高了抓取该卷笔刀的便利性,防滑层的设置提高了该卷笔刀的防滑性,容纳腔的底端设置的过渡腔与容纳腔相连通,方便铅笔的放置,提高了铅笔卷削时的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