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教学圆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7738发布日期:2019-03-19 21:0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动教学圆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动教学圆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教学圆规,通常是利用教具人工在版面上作圆,利用工具可以在板面上画出比较规范的圆来进行教学,但是传统的圆规由于是人为的进行作圆,在进行作圆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支点错位的问题,导致画圆不够准确,同时,效率低下,作图占用课时较长,影响孩子注意力集中;另外,传统圆规由于采用的Y字型结构,该结构本身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只能绘制较小的圆;最重要一点是圆规在画圆的时候,粉笔是持续在消耗,导致用户必须时刻均匀的改变转杆的位置,否则画出的圆在板面上显示线条深浅不一致,而且数学绘图中本身图比较复杂,有的题甚至需要对其进行坐辅助线,坐在后排的学生难以分清线条的主次,非常影响想学习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动教学圆规,以提高作图效率,提升作图的规范性,作圆精度高;同时节省用户体力,作圆环节可以缓解由于手臂抬高造成酸痛感,效果显著;另外,粉笔轨迹绘制深浅绘制一致,避免了由于线条深浅不一致的情况给后排学生带来识图困难的情况。

一种新型电动教学圆规,包括开关,壳体,主轴,刻度尺,旋转端,粉笔,刻度观察口,可充电地池与电动机,齿轮箱,磁铁,紧定螺钉,弹簧,粉笔固定套,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装有齿轮箱和电机,且电机与齿轮箱相连;所述壳体顶部设有用于控制电机启闭的开关;所述主轴与齿轮箱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主轴的自由端固定有磁铁;所述刻度尺垂直固定在主轴上;所述旋转端可滑动的套装在刻度尺上;所述旋转端与刻度尺相交位置处还设有刻度观察口;所述旋转端的地步设有套孔,所述弹簧放置在套孔内,所述粉笔固定套末端设有卡台,且粉笔固定套挤压弹簧安装在套孔内,且在粉笔固定套通过卡环可滑动的与旋转端固定,粉笔安装在粉笔固定套内;所述粉笔固定套顶端还设有紧定螺钉,将旋转端调节至需求半径,拧紧紧定螺钉使其固定。

优选地,所述磁铁通过轴承与主轴固定。

优选地,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

优选地,所述卡环的外径微大于卡台的外径,卡台与套孔为间隙配合,卡环与套孔为过盈配合。

本是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提升用户的作圆效率,并且能够在作圆的过程中始终使粉笔的笔迹深浅保持均匀、一致;大幅提升作圆精度,节省用户体力,缓解用户在作圆环节由于手臂抬升而造成的酸痛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开关1,壳体2,主轴3,刻度尺4,旋转端5,粉笔6,刻度观察口7,可充电地池与电动机8,齿轮箱9,磁铁10,紧定螺钉11,弹簧12,粉笔固定套13,卡环14,套孔15,卡台1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电动教学圆规,包括开关1,壳体2,主轴3,刻度尺4,旋转端5,粉笔6,刻度观察口7,可充电地池与电动机8,齿轮箱9,磁铁10,紧定螺钉11,弹簧12,粉笔固定套13,卡环1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装有齿轮箱9和电机,且电机与齿轮箱9相连;所述壳体2顶部设有用于控制电机启闭的开关1;所述主轴3与齿轮箱9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主轴3的自由端通过轴承固定有磁铁10;所述刻度尺4垂直固定在主轴3上;所述旋转端5可滑动的套装在刻度尺4上;所述旋转端5与刻度尺4相交位置处还设有刻度观察口7;所述旋转端5的地步设有套孔15,所述弹簧12放置在套孔15内,所述粉笔固定套13末端设有卡台16,且粉笔固定套13挤压弹簧12安装在套孔15内,且在粉笔固定套13通过卡环14可滑动的与旋转端5固定,粉笔6安装在粉笔固定套13内;所述粉笔固定套13顶端还设有紧定螺钉11,将旋转端5调节至需求半径,拧紧紧定螺钉11使其固定;所述卡环14的外径微大于卡台16的外径,卡台16与套孔15为间隙配合,卡环14与套孔15为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首先调整旋转端5至刻度尺4到需求半径,可通过刻度观察口7观察刻度尺4上的半径,然后用紧定螺钉11将旋转端5固定,使其不再进行滑动,手持壳体2确定作圆的圆心位置,并将主轴3对准圆心位置处,磁铁10会吸附在板面上,利用大拇指按压开关1启动电机,电机带动齿轮箱9转动,经过齿轮箱9的减速,齿轮箱9的输出轴带动主轴3旋转,主轴3带动刻度尺4以及旋转端5做圆周运动,从而可以作出标一个标准的圆,并且在作圆的过程中,由于粉笔6是不断被消耗变短,此时旋转端5的弹簧12会实时的将粉笔固定套13顶出,从而弥补缩短的粉笔6,达到轨迹一致的目的,操作简单,作圆速度快,省时省力,节省作图所用时间,轨迹清晰一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