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屏以及具有该显示屏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6253发布日期:2019-03-27 09:3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屏以及具有该显示屏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以及具有该显示屏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类似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其显示屏一般固定在壳体上,即显示屏相对于壳体是静止的,两者不能相对运动。然而,该类电子装置在一些使用场景中并不适用。例如,需要显示屏的画面实现流动的动态视觉冲击时,现有的电子装置并不能实现;当多个用户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分享同一画面时,现有的电子装置也不能实现。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子装置进行改进,使其可以适用于更多的使用场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施例可以解决现有的电子装置的显示屏不能相对于壳体运动,从而导致其使用场景较少的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包括显示主体,所述显示主体内嵌置有柔性电路;所述显示主体为柔性的环状结构,所述显示主体的内侧面设置有柔性环状齿条,所述柔性环状齿条的齿牙沿所述显示主体内侧面的周向方向排列;所述显示主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接入电流的第一柔性环以及用于接入信号的第二柔性环,所述第一柔性环以及第二柔性环均沿所述显示主体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柔性环以及第二柔性环均与显示主体内的柔性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环状齿条与所述显示主体为一体结构;或者所述柔性环状齿条以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显示主体的内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环以及第二柔性环设置在所述显示主体的外侧面、内侧面或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主体包括至少两个显示区域,不同的显示区域能同时配合工作以及分别单独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的显示屏,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齿牙,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旋转驱动源,所述旋转驱动源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柔性环状齿条绕置于所述壳体两侧的驱动轴上,并且,所述柔性环状齿条上的齿牙与所述驱动轴上的齿牙相互啮合;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电路主板以及电池,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用于输出电流的第一触点以及用于输出信号的第二触点,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主板以及第一触点电连接,所述电路主板与所述第二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柔性环接触,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二柔性环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源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端部或者侧边;当所述旋转驱动源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端部时,所述旋转驱动源的输出轴直接与所述驱动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当所述旋转驱动源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侧边时,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旋转驱动源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亦位于所述驱动轴的侧边且与所述驱动轴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以可拆卸或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底端;所述显示主体运动时,所述底座、壳体处于静止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透明的环状外罩,所述环状外罩的两端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环状外罩罩设于所述显示屏的外周缘,且所述环状外罩与所述显示屏之间无接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显示屏,包括显示主体,所述显示主体内嵌置有柔性电路;所述显示主体为柔性的环状结构,所述显示主体的内侧面设置有柔性环状齿条,所述柔性环状齿条的齿牙沿所述显示主体内侧面的周向方向排列;所述显示主体内嵌置有用于提供电能的柔性电池以及用于接收无线信号的柔性信号接收器,所述柔性电池以及柔性信号接收器均与所述柔性电路电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的显示屏,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齿牙,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旋转驱动源,所述旋转驱动源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柔性环状齿条绕置于所述壳体两侧的驱动轴上,并且,所述柔性环状齿条上的齿牙与所述驱动轴上的齿牙相互啮合。

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其显示屏的显示主体为柔性的环状结构,在旋转驱动源的作用下可沿电子装置的壳体的周向方向转动,当显示屏显示一个连续的画面时,整个画时可实现流动的动态视觉冲击。当显示屏采用分屏控制技术后,可实现正反面分别同步显示相同的画面,用户可以与其他人从不同维度分享同一台电子装置。并且,通过分屏控制技术,可以控制只有一个面或显示区域显示,其它面或显示区域处于熄屏状态,从而实现省电。可见,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能适用于多种使用场景,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子装置的显示屏于柔性环状齿条位置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电子装置的显示屏于第一柔性环位置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及图2,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显示屏2。其中,显示屏2包括显示主体21,显示主体21为柔性的环状结构,其内部嵌置有柔性电路。显示主体21的内侧面设置有柔性环状齿条22,请参见图3,柔性环状齿条22的齿牙221沿显示主体21内侧面的周向方向排列。

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轴3,驱动轴3上设置有齿牙31,壳体1上设置有旋转驱动源4,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旋转驱动源4为旋转电机,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能输出旋转动力的机构。旋转驱动源4的输出轴与驱动轴3传动连接,进而带动驱动轴3转动。柔性环状齿条22绕置于壳体1两侧的驱动轴31上,并且,柔性环状齿条22上的齿牙221与驱动轴3上的齿牙相互啮合;当驱动轴3转动时,柔性环状齿条22以及显示主体21也跟随转动。

具体的,请参见图4及图5,显示主体2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接入电流的第一柔性环23以及用于接入信号的第二柔性环24。第一柔性环23以及第二柔性环24均沿显示主体21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柔性环23以及第二柔性环24均与显示主体21内的柔性电路电连接。显示屏外部的电流可通过第一柔性环23进入柔性电路内,显示屏外部的信号可通过第二柔性环24进入柔性电路内。

上述柔性环状齿条22与显示主体21为一体结构;可选的,两者也可以是相互独立的结构,柔性环状齿条22以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显示主体21的内侧面上。从而,当柔性环状齿条22运动时,显示主体21也跟随着运动。

本实施例的第一柔性环23以及第二柔性环24设置在显示主体21的内侧面。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的设置位置并不限定,例如,还可以设置在显示主体21的外侧面或端面上。而第一柔性环23、第二柔性环24可选用柔韧性能好的金属材料,从而保证第一柔性环23、第二柔性环24能跟随显示主体21一起弯曲变形。

上述显示主体21包括至少两个显示区域,不同的显示区域,能通过分屏控制技术,控制不同的显示区域同时配合工作,或者分别单独工作。

与普通的电子装置一样,本实施例的壳体1内还设置有电路主板5以及电池6。不同的是,请继续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还设置有用于输出电流的第一触点7以及用于输出信号的第二触点8。所述电池6与电路主板5以及第一触点7电连接,所述电路主板5与所述第二触点8电连接;所述第一触点7与所述第一柔性环23接触,所述第二触点8与所述第二柔性环24接触。从而,电池6中的电流能通过第一触点7、第一柔性环传23送至显示屏2;而电路主板5中的信号能通过第二触点8、第二柔性环传24送至显示屏2。

上述旋转驱动源4设置于驱动轴3的端部或者侧边。当旋转驱动源4设置于所述驱动轴3的端部时,旋转驱动源4的输出轴直接与驱动轴3的端部固定连接。当旋转驱动源4设置于驱动轴3的侧边时,电子装置还包括传动齿轮9,传动齿轮9与旋转驱动源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传动齿轮9亦位于驱动轴3的侧边且与驱动轴3相互啮合。旋转驱动源4的具体位置可根据屏幕需要占整机的比例大小来决定,例如,当希望屏幕占整机的比例较大时,可以将旋转驱动源4设置在驱动轴3的侧边,进而无需占用驱动轴3两端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显示屏2,其显示主体21为柔性的环状结构,在旋转驱动源4的作用下可沿壳体1的周向方向转动,当显示屏2显示一个连续的画面时,整个画时可实现流动的动态视觉冲击。当显示屏2采用分屏控制技术后,可实现正反面分别同步显示相同的画面,用户可以与其他人从不同维度分享同一台电子装置。并且,通过分屏控制技术,可以控制只有一个面或显示区域显示,其它面或显示区域处于熄屏状态,从而实现省电。可见,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能适用于多种使用场景,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

示例性的,上述电子装置可以为移动或便携式并执行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设备中的任何一种。具体的,电子装置可以为移动电话、便携式游戏设备、膝上型电脑、便携式互联网设备、音乐播放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其他手持设备以及诸如手表、耳机、吊坠、耳机等,电子装置还可以为其他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眼镜、电子衣服、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纹身、电子设备或智能手表的头戴式设备)。电子装置还可以是多个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音频播放器、其他媒体播放器、音乐记录器、录像机、照相机、其他媒体记录器、收音机、医疗设备、车辆运输仪器、计算器、可编程遥控器、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打印机、上网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运动图像专家组音频层播放器,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数码相机及其组合。在一些情况下,电子装置可以执行多种功能(例如,播放音乐,显示视频,存储图片以及接收和发送电话呼叫)。如果需要,电子装置可以是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其他手持设备、腕表设备、吊坠设备、听筒设备或其他紧凑型便携式设备的便携式设备。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显示主体11内嵌置有用于提供电能的柔性电池111以及用于接收无线信号的柔性信号接收器112。柔性电池111以及柔性信号接收器112均与柔性电路110电连接。柔性信号接收器112可以是无线天线等信号接收模块,其与柔性电池111的材质均为柔性,能跟随着显示主体21弯曲变形。

同样的,本实施例的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轴3,所述驱动轴3上设置有齿牙,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旋转驱动源4,所述旋转驱动源4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轴3传动连接,所述柔性环状齿条22绕置于所述壳体1两侧的驱动轴3上,并且,所述柔性环状齿条22上的齿牙221与所述驱动轴3上的齿牙相互啮合。旋转驱动源4工作时,驱动轴3转动,驱动轴3同时带动柔性环状齿条22以及显示主体21沿着壳体1的周向方向转动。

可见,本实施例的显示屏2自带电源,且自身即能实现接收无线信号的功能,无需再设置连接端口用于接入外界的电源以及信号。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还包括底座10,底座10以可拆卸或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的底端;由于显示屏2位于壳体1的侧面,其转动轨迹不会干涉到底座10。所以当显示屏2运动时,底座10、壳体1处于静止状态。从而在观看运动的屏幕时,可以将壳体1的底端安装或放置于底座10上。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增设底座10,使得用户使用电子装置时更加方便。

实施例四:

请参见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还包括透明的环状外罩20,所述环状外罩20的两端安装于壳体1上,环状外罩20罩设于显示屏2的外周缘,且环状外罩20与显示屏2之间无接触。当显示屏2转动时并不会干涉到环状外罩20,环状外罩20可以保持静止状态。同时,环状外罩20是透明的,用户可以透过环状外罩20看到其内部的显示屏2。所以,即使显示屏2处于运动状态,用户依然可以抓握着环状外罩20的侧面,并能正常观看到显示屏2显示的内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