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吸尘黑板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9210发布日期:2019-08-07 01:33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吸尘黑板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板擦,尤其涉及一种手动吸尘黑板擦。



背景技术:

健康是当今一个热门的话题,是每个人都十分关切的问题。但是在我们上课的教室里,当擦拭黑板时,四处飞扬的粉尘却无时无刻不在危害我们的健康,尤其是对使用者而言,通常使用者会吸入大量粉尘,容易损害使用者的肺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上出现了电动吸尘黑板擦,但该种黑板擦全都需要使用外部电源或蓄电池才能正常工作,其耗能大,产生污染,且移动不方便,成本较高。也有一些手动的黑板擦,但是由于制作成本较高,设计复杂,再利用率低等缺点,都未能很好的走向市场。目前应用最广的仍然是最简朴的海绵式黑板擦,这种板擦效率低下,摩擦严重,笔尘飞扬,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严重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吸尘黑板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动吸尘黑板擦,包括底座、储粉槽、两个毛刷、吸尘扇和动力装置。

所述底座和所述储粉槽相互配套卡装,且所述底座和所述储粉槽之间形成储粉腔,所述动力装置位于所述储粉腔内,所述两个毛刷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所述两个毛刷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所述吸尘扇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所述吸尘扇位于所述储粉腔内且位于所述动力装置的上方。

所述底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以所述底座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的两个粉尘吸入口和两个滚轮槽,所述两个粉尘吸入口位于所述吸尘扇的正下方。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主丝杠、两个毛刷蜗杆、吸尘扇蜗杆和相同的两个滚轮;所述两个滚轮分别穿设在所述主丝杠的两端,所述主丝杠的两端活动插装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两个滚轮的底部分别穿过所述两个滚轮槽露在所述底座的下方;所述吸尘扇蜗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丝杠啮合且啮合处位于所述主丝杠的中部,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储粉腔的内部,所述吸尘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端上;所述两个毛刷蜗杆均啮合在所述主丝杠上,所述两个毛刷蜗杆以所述吸尘扇蜗杆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吸尘扇蜗杆的两侧,所述两个毛刷蜗杆远离啮合处的一端穿过所述底座分别与所述两个毛刷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两侧的相对位置处嵌装有轴承,所述主丝杠的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轴承内。

优选地,在竖直方向上,所述两个毛刷的端部位于所述两个滚轮的下方,所述两个毛刷的尾部位于所述两个滚轮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两个毛刷的尾部为便于粉尘穿过的多孔支架结构。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吸尘扇蜗杆固定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吸尘扇为简单的无边框且便于清洁的三叶旋扇。

优选地,所述两个毛刷为可替换的软毛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手动吸尘,取代电动吸尘黑板擦,不用借助外部电源,无能源消耗,移动方便,成本低;自动产生动能,利用蜗杆传动,传动快,效率高,结构简单易实施,简单的纯机械结构,使用寿命长,且可反复清洗使用,极大地节约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动吸尘黑板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动吸尘黑板擦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手动吸尘黑板擦,包括底座1、储粉槽2、两个毛刷3、吸尘扇4和动力装置5。其中两个毛刷3用于擦黑板,吸尘扇4用于将擦黑板产生的粉尘吸进储粉槽2内,动力装置5用以给两个毛刷3和吸尘扇4提供动能。

底座1和储粉槽2相互配套卡装,且底座1和储粉槽2之间形成储粉腔6,储粉腔6用于储存擦黑板时产生的粉尘,动力装置5位于储粉腔6内,能有效保护内部结构不被破坏,且保持整个黑板擦外观整洁,两个毛刷3与动力装置5相连,两个毛刷3位于底座1的下方,吸尘扇4与动力装置5相连,吸尘扇4位于储粉腔6内且位于动力装置5的上方,吸尘扇4位于上方,便于其旋转工作。

底座1包括底板11,底板11上设有以底座1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的两个粉尘吸入口12和两个滚轮槽13,两个粉尘吸入口12位于吸尘扇4的正下方,在吸尘扇4旋转时,可以笼罩住两个粉尘吸入口12,便于吸尘。

动力装置5包括主丝杠51、两个毛刷蜗杆52、吸尘扇蜗杆53和相同的两个滚轮54。两个滚轮54分别穿设在主丝杠51的两端,主丝杠51的两端活动插装在底座1的两侧,优选地,底座1的两侧的相对位置处嵌装有轴承14,主丝杠51的两端分别穿设在轴承14内。轴承14可以提高主丝杠51的旋转顺滑度,且能减少对底座1的磨损。两个滚轮54的底部分别穿过两个滚轮槽13露在底座1的下方。吸尘扇蜗杆53包括第一端531和第二端532,第一端531与主丝杠51啮合且啮合处位于主丝杠51的中部,第二端532位于储粉腔6的内部,吸尘扇4固定设置在第二端532上,可以销孔卡装的方式,如此在吸尘扇4旋转时,不会出现吸尘扇4旋飞的情况;两个毛刷蜗杆52均啮合在主丝杠51上,两个毛刷蜗杆52以吸尘扇蜗杆53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吸尘扇蜗杆53的两侧,两个毛刷蜗杆52远离啮合处的一端穿过底座1分别与两个毛刷3卡装固定连接。优选地,两个毛刷3为可替换的软毛刷。由于毛刷为易磨损耗材,及时更换可提高整个黑板擦的使用寿命,软毛刷易变形,便于两个滚轮54与黑板接触。

使用时,将黑板擦按压在黑板上至两个滚轮54与黑板接触,两个滚轮54与黑板摩擦转动,带动主丝杠51转动,主丝杠51转动进一步带动啮合在主丝杠51上的两个毛刷蜗杆52和吸尘扇蜗杆53转动,进而带动两个毛刷3和吸尘扇4旋转;由于两个毛刷蜗杆52相同且设置的方向相同,导致其随主丝杠51旋转时转向相同,进而带动两个毛刷3的转向相同,因此在两个毛刷3相邻处的运动方向是相向的,从而将粉尘像中间汇聚,便于中部旋转的吸尘扇4将粉尘吸入储粉腔6内。正常吸尘扇4旋转时,正面出风,背面吸风,由于吸尘扇4是吸尘扇蜗杆53控制传动,其背面朝向吸尘扇蜗杆53,即朝向粉尘吸入口12,能顺利将粉尘吸入储粉腔6内。

优选地,在竖直方向上,两个毛刷3的端部位于两个滚轮54的下方,两个毛刷3的尾部位于两个滚轮54的上方。便于在使用黑板擦时,保证两个滚轮54能顺利与黑板接触,且保证两个毛刷3在两个滚轮54与黑板接触时,能擦到黑板。

优选地,两个毛刷3的尾部为便于粉尘穿过的多孔支架结构。如此能使两个毛刷3擦黑板产生的粉尘能更充分的被吸尘扇4吸入储粉腔6。

优选地,底座1的中部设有吸尘扇蜗杆固定限位部15。由于吸尘扇蜗杆53位于主丝杠51的上方,如不限位固定,会导致吸尘扇4在转动后带动吸尘扇蜗杆53跑动,导致黑板擦无法正常进行吸尘工作。

优选地,吸尘扇4为简单的无边框且便于清洁的三叶旋扇。三叶旋扇结构简单,且无边框扇叶不易卡粉,便于清洁。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动吸尘黑板擦,利用蜗杆传动,带动两个毛刷同向旋转,通过转向相同的两个毛刷将粉尘集中在黑板擦中部,在利用同样借助蜗杆传动的吸尘扇将粉尘吸入储粉腔内;本实用新型利用手动吸尘,取代电动吸尘黑板擦,不用借助外部电源,无能源消耗,移动方便,成本低;自动产生动能,利用蜗杆传动,传动快,效率高,结构简单易实施,简单的纯机械结构,使用寿命长,且可反复清洗使用,极大地节约了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