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0091发布日期:2019-08-09 20:4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电气工程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气工程实验台。



背景技术:

实验台是医院、学校、化工厂、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实验检测及存放仪器所使用的台子。按照摆放的位置分为:中央实验台、边实验台、转角台;按照材质分为:全钢实验台,钢木实验台,全木实验台,PP实验台、铝木实验台。还有一些高柜:通风柜、药品柜、器皿柜、气瓶柜、防爆柜、玻片柜等。

电气工程实验台普遍用于电气工程教学或实验中,实验台在学校教学上的作用不亚于手术台在手术的作用。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的电气实验台没有很好的保护装置,比如说,在一个摆满电气实验台的教室内进行打扫时,灰尘会被电气工程实验台上的静电吸附到其内部,污染电气工程实验元器件,或者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后,由于电气工程实验台的久置,造成灰尘污染电气元器件,长时间会降低实验精度,因此我们亟待一种电气工程实验台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电气工程实验台,解决了在打扫实验室或者电气实验台久置时,灰尘污染电气实验元器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为:电气工程实验台,包括实验架、底板和实验板,所述底板连接在实验架的上端,所述实验板横向连接在底板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架上横向转动连接一主轴,所述主轴两端分别连接有置于机架两侧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一转动连接在第一齿轮相应侧的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同轴连接一第二齿轮,所述主轴上的同轴连接有置于底板下方的横向间隔设置的两组第三齿轮,所述底板内竖向滑动穿设有一开口超前的U形板,满足U形板可盖合在实验板的外侧且满足U形板与底板不脱离,所述U形板的两个前端面上竖向连接有两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底板上端横向铰接一盖板,所述盖板的铰接轴的两端同轴连接有置于实验板两侧的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相应侧的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盖板与U形板配合,满足盖板可与U形板盖合在实验板的四周,所述实验板的上端横向连接一顶板,所述顶板与盖板之间连接卡紧装置,满足卡紧装置可将盖板与顶板卡合在一起,所述主轴连接有固定在实验架上的动力装置,满足动力装置为主轴提供动力输入。

优选的,所述卡紧装置包括两组横向间隔连接在顶板上端面前端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前端沿横向开有通透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的上顶面竖向开有与安置槽相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竖向滑动连接一梯形滑块,所述梯形滑块与固定块之间连接有置于容纳腔内的弹簧,所述梯形滑块的三角形斜面朝前设置,所述梯形滑块的上端竖向连接一穿过固定块上顶面且向上延伸的固定杆,两组固定杆的上端之间连接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后端纵向连接竖向滑动连接在顶板上端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下端设置有一横向滑动连接在顶板上端面上的滑杆且满足滑杆只沿横向相对于顶板滑动,所述滑杆上端横向连接有一端面凸轮,所述端面凸轮满足在横向移动的过程中可驱动驱动杆竖向移动,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置于顶板两侧的驱动手柄,所述盖板前端面上横向连接有两组间隔设置的分别与两组梯形滑块相啮合的固定轴。

优选的,所述滑杆和顶板上端面之间的相对滑动面上设置有阻尼材料,所述驱动手柄满足可限制滑杆的横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与主轴同轴连接的第一皮带轮,还包括固定在底板下端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个U形板与盖板之间的配合以及顶板之间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将电气工程实验面板进行包裹,起到很好的保护实验面板和防止灰尘的作用,同时加入了一个卡紧装置,卡紧装置利用梯形滑块与固定轴之间的配合,将盖板进行卡死,使本实用新型变得更加牢固,在解锁时,利用一个上端水平的端面凸轮进行解锁,方便操作,结构简单,对电气工程实验台进行保护的同时,防止灰尘对其进行污染,确保了电气实验元件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视角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视角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卡紧装置的剖面视图。

附图标记:1、实验架;2 、底板;3、实验板;4、主轴;5、第一齿轮;6、内齿圈;7、第二齿轮; 8、第三齿轮;9、U形板;10、齿条;11、盖板;12、第四齿轮;13、顶板;14、固定块;15、安置槽;16、容纳腔; 17、梯形滑块;18、弹簧;19、固定杆;20、连接杆;21、驱动杆;22、滑杆;23、端面齿轮;24、驱动手柄;25、固定轴;26、第一皮带轮;27、电机;28、第二皮带轮;29、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5,电气工程实验台,包括实验架1、底板2和实验板3,所述底板2连接在实验架1的上端,所述实验板3横向连接在底板2的上端,实验板3上安装在有用于电气实验的各种电流表、电压表及各种电学元器件,以及各种导线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架1上横向转动连接一主轴4,主轴4转动连接在实验架1的后侧,如附图所示,实验架1后端开有用于安装主轴4的槽,起到节省空间的作业,所述主轴4两端分别连接有置于机架两侧的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啮合一转动连接在第一齿轮5相应侧的内齿圈6,内齿圈6的远大于半径大于第一齿轮5,目的是在第一齿轮5转动多圈的情况下,内齿圈6转动的圈数较小,已达到降低内齿圈6角度的目的,所述内齿圈6同轴连接一第二齿轮7,此时由于内齿圈6的角速度相较于第一齿轮5降低了很多,所述第二齿轮7的线速度变小,从而达到缩小行程的目的,所述主轴4上的同轴连接有置于底板2下方的横向间隔设置的两组第三齿轮8,第三齿轮8同样安置在机架内,所述底板2内竖向滑动穿设有一开口超前的U形板9,满足U形板9可盖合在实验板3的外侧且满足U形板9与底板2不脱离,U形板9的高度满足可包裹实验架1的后端以后左右侧面,底板2上开有与U形板9配合的竖向的通透的U形槽,U形板9从U形槽内进行竖向滑动,且为了防止U形板9从U形槽内脱离,可在U形板9的上下端面上设置U形的限位条,满足其不会从U形槽中脱离,在附图中并未标示出限位条的位置,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容易实现的一件事情,所述U形板9的两个前端面上竖向连接有两组齿条10,所述齿条10与所述第三齿轮8啮合,第三齿轮8可通过其与齿条10的啮合驱动U形板9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所述底板2上端横向铰接一盖板11,盖板11盖合在底板2的上端,在盖板11处于水平状态时,盖板11可充当书写台,实验人员可以在上面书写以及进行学习,盖板11的大小与底板2的前端相匹配,所述盖板11的铰接轴的两端同轴连接有置于实验板3两侧的第四齿轮12,第四齿轮12的转动会驱动铰接轴带动盖板11进行转动,所述第四齿轮12与相应侧的第二齿轮7相啮合,所述盖板11与U形板9配合,满足盖板11可与U形板9盖合在实验板3的四周,所述实验板3的上端横向连接一顶板13,盖板11转动到竖向方向的位置时,同时U形板9也朝上移动到极限位置,U形板9与盖板11以及顶板13配合将实验板3包裹在其中,对其进行保护,同时防止灰尘以及污物污染电气实验元件,对实验的准确性造成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三齿轮8驱动齿条10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在齿条10驱动U形板9向上移动的行程中,确保盖板11在此行程中由水平位置转动到竖直方向,所述顶板13与盖板11之间连接卡紧装置,满足卡紧装置可将盖板11与顶板13卡合在一起,防止盖板11与顶板13之间发生脱离,所述主轴4连接有固定在实验架1上的动力装置,满足动力装置为主轴4提供动力输入,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动力装置内没有自锁功能,此时,U形板9的材质需要尽量轻,确保第三齿轮8带动齿条10以及U形板9朝上移动到极限位置后,由于系统摩擦力的存在,U形板9不会因为自重向下进行移动。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5,所述卡紧装置包括两组横向间隔连接在顶板13上端面前端的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前端沿横向开有通透的安置槽15,安置槽15的开口超前,所述安置槽15的上顶面竖向开有与安置槽15相连通的容纳腔16,所述容纳腔16内竖向滑动连接一梯形滑块17,梯形滑块17满足其指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所述梯形滑块17与固定块14之间连接有置于容纳腔16内的弹簧18,弹簧18在梯形滑块17竖直向上移动后给起其向下的作用力,所述梯形滑块17的三角形斜面朝前设置,所述梯形滑块17的上端竖向连接一穿过固定块14上顶面且向上延伸的固定杆19,固定杆19穿过固定块14的上顶面且弹簧18套设在固定杆19的外侧,两组固定杆19的上端之间连接一连接杆20,连接杆20横向设置,所述连接杆20的后端纵向连接竖向滑动连接在顶板13上端的驱动杆21,驱动杆21的前端与连接杆20相连,为保持水平,其后端滑动连接在顶板13上端的竖直开的“T”形的滑轨内,驱动杆21的后端连接一与之匹配的T形的滑块,所述驱动杆21的下端设置有一横向滑动连接在顶板13上端面上的滑杆22且满足滑杆22只沿横向相对于顶板13滑动,滑杆22的截面呈“T”形,且在顶板13的上端横向开有滑槽,滑槽与滑杆22进行配合,使得滑杆22只能沿水平方向进行横向移动,所述滑杆22上端横向连接有一端面凸轮23,所述端面凸轮23满足在横向移动的过程中可驱动驱动杆21竖向移动,所述滑杆2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置于顶板13两侧的驱动手柄24,横向移动驱动手柄24,端面凸轮23在横向移动的过程中,驱动驱动杆21连同连接杆20向上移动,在端面凸轮23的上端开有横向的水平面,使得驱动杆21可停留在端面凸轮23的上端,此时,弹簧18被压缩,梯形滑块17朝上移动,使其移动到容纳腔16内,安置槽15空出,所述盖板11前端面上横向连接有两组间隔设置的分别与两组梯形滑块17相啮合的固定轴25,横向移动驱动手柄24,端面凸轮23在横向移动的过程中,驱动驱动杆21连同连接杆20向上移动,在端面凸轮23的上端开有横向的水平面,使得驱动杆21可停留在端面凸轮23的上端,此时,弹簧18被压缩,梯形滑块17朝上移动,使其移动到容纳腔16内,安置槽15空出,与之配合的固定杆19的随盖板11绕其转轴的转动将不再收到限制,此时,盖板11不会受到限制,盖板11被打开,打开以后,驱动滑杆22另一侧的驱动手柄24,使其回到初始位置,弹簧18恢复原始状态。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5,所述滑杆22和顶板13上端面之间的相对滑动面上设置有阻尼材料,所述驱动手柄24满足可限制滑杆22的横向移动,滑杆22在受驱动横向移动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端面凸轮23与驱动杆21能很好得在平面上进行配合,因此在滑杆22横向移动的过程中加入阻尼材料,防止配合脱离,但是此阻尼不宜过大,以使用者能推动为准。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5,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与主轴4同轴连接的第一皮带轮26,还包括固定在底板2下端的电机27,所述电机27的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8,所述第一皮带轮26和第二皮带轮28之间连接有皮带29,此处的电机27优选的具有转动自锁的功能,且此电机27为正反转电机27,确保电机27驱动U形板9以及盖板11盖合上以后不再发生移动,电机27可以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27转动一定行程后停止,或者反转一定行程后停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实验台使用完毕,打开电机27,使其通过皮带29驱动主轴4进行转动,主轴4带动第三齿轮8和第一齿轮5转动,第一齿轮5驱动内齿圈6转动,内齿圈6转动带动同轴的第二齿轮7转动,第二齿轮7带动第四齿轮12进行转动,第四齿轮12与盖板11的铰接轴带动盖板11进行转动,使盖板11由水平位置移动到竖直位置,同时,第三齿轮8通过驱动齿条10带动U形板9向上移动,移动到极限位置后,停止转动电机27,或者经控制器控制电机27进行转动,此时盖板11、U形板9和顶板13包裹在实验板3的四周,起到保护实验板3的作用,使得在电气工程实验室在打扫时,以及实验台在不用的情况下,由于静电的存在,吸附灰尘,避免灰尘污染电气实验元件,在盖板11处于竖直位置后,固定轴25与梯形滑块17的三角形斜面配合,驱动梯形滑块17向上移动,压缩弹簧18,当固定轴25移动安置槽15的后方后,梯形滑块17由于弹簧18弹力的存在恢复到初始位置,将固定轴25限制在安置槽15内,此时盖板11不能发生移动,当需要使用本实验台前,推动驱动手柄24,使其横向移动,此时驱动凸轮驱动驱动杆21以及连接杆20向上移动,此时梯形滑块17向上移动,压缩弹簧18,梯形滑块17将不再限制固定轴25以及盖板11的转动,打开电机27,使其反转,U形板9和盖板11回到初始位置,然后反向移动驱动手柄24,使滑杆22上的端面凸轮23回到初始位置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