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油泥模型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7988发布日期:2019-09-17 23:59阅读:1088来源:国知局
汽车油泥模型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泥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油泥模型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油泥模型,是传统车身设计中用油泥雕塑的汽车车身模型。早期的汽车车身模型多用石膏和木板为材料,木质模型特点是变形小、不易破损、可长期保存。石膏较便宜,但强度较低,而且不便于反复修改。1955年日本首次使用工业油泥进行汽车模型的设计开发。197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将油泥应用到汽车设计开发模型上,在设计过程中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油泥模型因为它的高效和表现的真实性而仍被广泛的应用,使汽车设计摆脱了受限于呆板的石膏、木板的历史。

现有技术在进行油泥模型的制造时,首先需要对材料进行选取,再对选取的木料进行手工加工,制作出零件,再对零件进行加工与拼接,使其形成一个稳定的胎架,然后在制作完成的胎架上制作轮罩,再在胎架上安装泡沫胎基,对胎基进行磨削,之后在胎基上填敷油泥,再对填敷完成的油泥依次进行粗刮与精刮,在油泥基本成型后,对其表面进行喷漆与配件的安装,形成一个完整的汽车油泥模型。

但是,上述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在制造胎架时,通常通过工作人员手工进行加工,其加工时间较长,人工成本较大,并且加工质量与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油泥模型加工工艺,能够采用cnc加工方式代替原有的人工操作,降低劳动成本的同时减少加工时间,同时提升胎架的加工质量与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油泥模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所需制造的汽车模型的a面数据;

步骤s2:根据步骤s1采集的数据进行3d建模;

步骤s3:使用cnc加工中心进行加工;

步骤s4:对加工完成的部件进行拼接;

步骤s5:对成型后的模型进行表面处理;

步骤s6:整体进行组装。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根据客户的要求对所述数据进行采集后,通过计算机进行3d建模后,通过使用cnc加工中心对油泥进行加工,加工形成胎架及大量的零件,对其进行拼接后对表面进行处理,再将外加部件与油泥模型进行组装,工作人员通过采用cnc加工方式代替原有的人工操作的方式,降低了劳动成本的同时减少加工时间,同时提升胎架的加工质量与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根据步骤s2建立的模型,编制加工程序;

步骤s32:使用cnc进行加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根据步骤s32建立的三维模型,对加工位置与加工余量进行分析,同时使用计算机生成适合于cnc加工中心读取的nc代码,用以控制刀具对油泥进行加工,从而提升其便捷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32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21:对cnc系统进行初始化,确认各系统状态;

步骤s322:对加工原点进行确认;

步骤s323:将步骤s32编制完成的加程序传输至数控系统中;

步骤s324:执行加工;

步骤s325:对模型进行修正。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所述需程序编制完成后,对cnc加工中心的系统进行初始化,并且确认各系统工作正常,再将刀头调整至程序初始相对应位置后,对其加工原点进行确定,然后将s31编写完成的适用于cnc加工中心的nc编码输入cnc加工中心,cnc加工中心在nc编码的控制下对油泥进行加工,形成模型,从而提升其便捷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3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3:对cnc加工中心加工完成后的余料进行收集。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cnc加工中心对油泥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料,对其进行收集后,便于下次操作,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省资源的效果,从而提升其环保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粗刮油泥;

步骤s52:精刮油泥;

步骤s53:表面喷漆。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模型大致成型后,对其进行粗刮,根据图纸去掉凸出的多余部分,将凹陷的地方填补起来,对油泥模型基准面进行塑造,模型基准面完成后,对油泥模型的各个部件制作、部件之间的连接(转折面)等细节的处理和表面光顺度的处理,如果表面模型有气泡或凹陷,可用针扎破放气,如气泡较大还需与凹陷的地方一起填补油泥,填敷时要按紧并延伸,以免起层脱落,从而提升其模型质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5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31:上车用腻子;

步骤s532:砂纸打磨;

步骤s533:喷底漆;

步骤s534:喷金属漆;

步骤s535:喷表面亮光漆。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模型表面加工完成后,首先在模型表面涂抹车用腻子再用砂纸进行打磨,然后依次在其上喷涂底漆、金属漆及表面亮光漆,能够在提升喷漆质量,并且提升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6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对步骤s5制作完成的油泥模型需要装设外加部件的位置进行加工;

步骤s62:在外界部件的安装位置装设连接件;

步骤s63:将外接部件向油泥模型上进行安装。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模型加工完成后其仍不完整,在其上安装用以与车轮、后视镜及尾翼等外接部件连接的连接件,并且将外界部件一一进行安装,方便工作人员对其整体进行装卸,从而提升其便捷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均通过密封胶进行粘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胶将连接件与油泥模型进行连接,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并且连接稳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根据客户的要求对所述数据进行采集后,通过计算机进行3d建模后,通过使用cnc加工中心对油泥进行加工,加工形成胎架及大量的零件,对其进行拼接后对表面进行处理,再将外加部件与油泥模型进行组装,工作人员通过采用cnc加工方式代替原有的人工操作的方式,降低了劳动成本的同时减少加工时间,同时提升胎架的加工质量与效率;

2.在模型大致成型后,对其进行粗刮,根据图纸去掉凸出的多余部分,将凹陷的地方填补起来,对油泥模型基准面进行塑造,模型基准面完成后,对油泥模型的各个部件制作、部件之间的连接(转折面)等细节的处理和表面光顺度的处理,如果表面模型有气泡或凹陷,可用针扎破放气,如气泡较大还需与凹陷的地方一起填补油泥,填敷时要按紧并延伸,以免起层脱落,从而提升其模型质量;

3.在模型加工完成后其仍不完整,在其上安装用以与车轮、后视镜及尾翼连接连接件,并且将其进行安装,方便工作人员对其整体进行装卸,从而提升其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油泥模型加工工艺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汽车油泥模型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所需制造的汽车模型的a面数据;

步骤s2:根据步骤s1采集的数据进行3d建模;

步骤s3:根据步骤s2建立的模型,编制加工程序,对cnc系统进行初始化,确认各系统状态,对加工原点进行确认,将编制完成的加程序传输至数控系统中,执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同时对cnc加工中心加工完成后的余料进行收集;

步骤s4:对加工完成的部件进行拼接;

步骤s5:粗刮油泥,精刮油泥,对油泥模型的表面上车用腻子,再对其进行砂纸打磨,最后依次向油泥模型的表面喷涂底漆、金属漆及表面亮光漆;

步骤s6:对步骤s5制作完成的油泥模型需要装设外加部件的位置进行加工,在外接部件的安装位置装设连接件,同时将外接部件与连接件连接,同时使用密封胶进行连接安装。

工作过程(原理):在根据客户的要求对所述数据进行采集后,通过计算机进行3d建模后,通过根据步骤s32建立的三维模型,对加工位置与加工余量进行分析,同时使用计算机生成适合于cnc加工中心读取的nc代码,在将所述需程序编制完成后,对cnc加工中心的系统进行初始化,并且确认各系统工作正常,再将刀头调整至程序初始相对应位置后,对其加工原点进行确定,然后将s31编写完成的适用于cnc加工中心的nc编码输入cnc加工中心,cnc加工中心在nc编码的控制下对油泥进行加工,形成模型,加工形成胎架及大量的零件,cnc加工中心对油泥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料,对其进行收集后,便于下次操作,在模型大致成型后,对其进行粗刮,根据图纸去掉凸出的多余部分,将凹陷的地方填补起来,对油泥模型基准面进行塑造,模型基准面完成后,对油泥模型的各个部件制作、部件之间的连接(转折面)等细节的处理和表面光顺度的处理,如果表面模型有气泡或凹陷,可用针扎破放气,如气泡较大还需与凹陷的地方一起填补油泥,填敷时要按紧并延伸,以免起层脱落,再将外加部件与油泥模型进行组装,在模型表面加工完成后,首先在模型表面涂抹车用腻子再用砂纸进行打磨,然后依次在其上喷涂底漆、金属漆及表面亮光漆,能够在提升喷漆质量,在模型加工完成后其仍不完整,在其上安装用以与车轮、后视镜及尾翼等外接部件连接的连接件,并且将外界部件一一进行安装,方便工作人员对其整体进行装卸,工作人员通过采用cnc加工方式代替原有的人工操作的方式,降低了劳动成本的同时减少加工时间,同时提升胎架的加工质量与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