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25433发布日期:2019-11-26 02:3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的迅速发展,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并且为用户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当前的终端设备的显示模组中一般需要预留部分区域用于检测显示模组的性能,即显示模组中存在一定宽度的黑边,从而减小了显示模组上用于显示的面积,可见,当前显示模组的屏占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及终端设备,以解决当前显示模组的屏占比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第一玻璃,所述第一玻璃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显示电路和驱动芯片,所述显示电路与所述驱动芯片之间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边缘;

第二玻璃,所述第二玻璃与所述第一玻璃的第一表面层叠设置,且所述显示电路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玻璃之间,所述第二玻璃对应所述驱动芯片位置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容置所述驱动芯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第一基板上镀覆显示电路和测试元件组(testelementgroup,teg)测试点,得到第一玻璃,其中,所述显示电路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域内,所述teg测试点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区域内,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

在第二基板上开设避让槽,得到第二玻璃;

将所述第二玻璃与所述第一玻璃粘合,得到显示模组半成品,其中,所述避让槽对应所述第三区域设置;

将所述显示模组半成品的第二区域切除,并在所述显示模组半成品的第三区域内封装驱动芯片,得到显示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所述第一玻璃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显示电路和驱动芯片,所述显示电路与所述驱动芯片之间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边缘;所述第二玻璃与所述第一玻璃的第一表面层叠设置,且所述显示电路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玻璃之间,所述第二玻璃对应所述驱动芯片位置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容置所述驱动芯片。这样,由于第一玻璃上无须设置teg测试点,从而增大了第一玻璃上显示区域的面积,进而增大了屏占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或者b-b的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图2是图1中a-a或者b-b的断面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第一玻璃10,所述第一玻璃10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显示电路和驱动芯片101,所述显示电路与所述驱动芯片101之间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101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边缘;

第二玻璃20,所述第二玻璃20与所述第一玻璃10的第一表面层叠设置,且所述显示电路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玻璃20之间,所述第二玻璃20对应所述驱动芯片101位置开设有避让槽201,所述避让槽201用于容置所述驱动芯片101。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本原理可以参见以下表述:

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中通常需要设置单独的测试区域,例如:上述测试区域可以为teg测试点,从而导致显示模组上设置有一定宽度的黑边,且该黑边不能用于显示,因此导致显示模组的屏占比较低。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制作显示模组的过程中进行测试,从而使得最终得到的显示模组可以不包含测试区域,进而提高了显示模组的屏占比。例如:可以先在显示模组的半成品上设置测试区域,从而可以对显示模组半成品中相关参数进行检测,在最终得到显示模组时,可以将上述测试区域切除。

其中,第一玻璃10可以被称作为下玻璃(ltps),第二玻璃10可以被称作为上玻璃(encap)。

另外,第一玻璃10和第二玻璃20之间可以通过胶水层30进行固定连接。例如:在第一玻璃10和第二玻璃20之间,且位于第一玻璃10的边缘处可以连接胶水层30的一端,并将胶水层30的另一端与第二玻璃20的边缘连接,这样,可以达到固定第一玻璃10和第二玻璃20的效果。另外,通过在第一玻璃10和第二玻璃20之间设置胶水层30,还可以达到密封第一玻璃10和第二玻璃20之间的间隙的效果。

其中,驱动芯片101用于驱动显示电路进行显示,而驱动芯片101位于第一边缘可以为:驱动芯片101靠近第一边缘的一侧,且与第一边缘重合;或者,驱动芯片101靠近第一边缘的一侧,且与第一边缘具有一定间隙(间隙的具体大小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第一边缘的具体位置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当显示模组对应于指纹识别模组设置时,第一边缘可以为与指纹识别模组的中间位置距离较短的边缘;当显示模组对应摄像头组件设置,且显示模组上开设有供摄像头组件采光的透光孔时,第一边缘可以为与透光孔的距离较长的一侧边缘。而显示电路可以用于显示内容,例如:可以用于显示图片或者视频等。

其中,避让槽201的形状和尺寸在此不做限定,当然,避让槽201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和驱动芯片101相适配,例如:驱动芯片101为矩形时,避让槽201也可以为矩形,且避让槽201的尺寸可以稍大于驱动芯片101的尺寸。另外,通过在第二玻璃20上设置避让槽201,从而可以避免驱动芯片101顶到第二玻璃20上,且可以提高驱动芯片101的散热性能。

其中,通过teg测试点可以测试的参数的内容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测试显示电路的完整性以及显示亮度等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第一玻璃10和第二玻璃20,所述第一玻璃10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显示电路和驱动芯片101,所述显示电路与所述驱动芯片101之间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101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边缘;所述第二玻璃20与所述第一玻璃10的第一表面层叠设置,且所述显示电路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玻璃20之间,所述第二玻璃20对应所述驱动芯片101位置开设有避让槽201,所述避让槽201用于容置所述驱动芯片101。这样,由于第一玻璃10上无须设置teg测试点,从而增大了第一玻璃10上显示区域的面积,进而增大了屏占比。

可选的,所述驱动芯片101位于所述第一边缘的中间位置。

其中,驱动芯片101的宽度小于第一玻璃10的宽度,而驱动芯片101位于第一边缘的中间位置,可以使得第一边缘的两端区域可以用于显示。

例如:参见图1,图1中驱动芯片101位于第一边缘的中间位置,则图1中第一玻璃10位于驱动芯片101两侧的区域(图1中的虚线框区域)分别为c区域和d区域,即c区域和d区域可以被称作为第一边缘的两端区域,c区域和d区域可以用于显示,从而增大了显示区域的面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驱动芯片101位于第一边缘的中间位置,这样,第一边缘的两端区域可以用于显示,从而增大了显示区域的面积,即增大了整个显示模组的屏占比。另外,第一边缘的两端区域还可以作为状态栏,显示系统状态、通知提醒和充电状态等信息,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由于第一边缘的两端区域可以分别与第二玻璃20固定连接,从而增强了该区域的结构强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功能区域,所述功能区域用于设置所述驱动芯片101,所述第一表面上除所述功能区域以外的区域用于设置所述显示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表面上除功能区域以外的区域用于设置显示电路,即第一表面上除功能区域以外的区域均可以用于显示,从而增大了第一表面上用于显示的面积,进而增大了显示模组的屏占比。

可选的,所述驱动芯片101与所述显示电路之间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电连接。

其中,异方性导电胶膜可以被称作为(anisotropicconductivefilm,acf),当异方性导电胶膜涂布在第一基材(如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玻璃10)和第二基材(如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玻璃20)之间,即异方性导电胶膜用于电连接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时,异方性导电胶膜可以限定电流只能沿着垂直方向(z轴方向)在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之间流通,且异方性导电胶膜兼具单向导电以及胶合固定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驱动芯片101与显示电路之间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电连接,减少了电流沿着驱动芯片101与显示电路的x轴与y轴方向的流通,从而增强了电流在驱动芯片101与显示电路之间的流通效果,即增强了驱动芯片101与显示电路之间的导电效果。

可选的,参见图1,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边缘设置有多根连接线102,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多根连接线102与所述第一玻璃10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电路板通过多根连接线102与第一玻璃10电连接,具体可以为:柔性电路板通过多根连接线102与第一玻璃10上的电路或者元器件电连接。

其中,连接线102也可以被称作bondingpad,而柔性电路板上可以设置有功能电路,其中,功能电路可以为除显示电路之外的电路,例如:可以为控制电路等。

另外,柔性电路板可以相对于第一玻璃10进行折叠,即: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第一玻璃10第一表面上的第一边缘通过连接线102电连接,当柔性电路板处于折叠状态时,柔性电路板可以与第一玻璃10的第二表面层叠。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相对的两表面。这样,可以在第一玻璃10上只设置显示电路,其他功能电路均可以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上,从而进一步的增大了显示模组的屏占比。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电路板可以为一面上设置上述功能电路,也可以为两面均设置有上述功能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边缘上还可以设置有柔性电路板,且柔性电路板上可以设置有功能电路,这样,使得可以在第一玻璃10上只设置显示电路,从而进一步的增大了显示模组的屏占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相同的有益效果。即由于第一玻璃上无须设置teg测试点,从而增大了第一玻璃上显示区域的面积,进而增大了屏占比。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301、在第一基板上镀覆显示电路和teg测试点,得到第一玻璃,其中,所述显示电路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域内,所述teg测试点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区域内,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

步骤302、在第二基板上开设避让槽,得到第二玻璃;

步骤303、将所述第二玻璃与所述第一玻璃粘合,得到显示模组半成品,其中,所述避让槽对应所述第三区域设置;

步骤304、将所述显示模组半成品的第二区域切除,并在所述显示模组半成品的第三区域内封装驱动芯片,得到显示模组。

其中,显示电路和teg测试点的镀覆顺序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可以先镀覆显示电路,然后再镀覆teg测试点,或者,也可以先镀覆teg测试点,然后再镀覆显示电路。

其中,第一区域、第三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依次设置,当然,也可以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连,且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间相连的位置空缺出一块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即可以为上述第三区域。

其中,可以采用激光切割在第二基板上开设避让槽,从而得到第二玻璃。当然,也可以采用激光切割将显示模组半成品的第二区域切除。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避让槽和驱动芯片等部件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技术效果,可以参见上个实施例中的具体表述。

例如:参见图4,图4是显示模组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在显示模组半成品中的第二区域可以设置有teg测试点,并且可以通过上述teg测试点对显示模组半成品进行检测,当该显示模组半成品检测合格后,可以将包含teg测试点的第二区域切除,从而得到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参见图1。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显示模组半成品的第二区域可以设置有teg测试点,从而使得可以对显示模组半成品进行检测,同时在最终的显示模组上未包含teg测试点,这样,可以增大第一玻璃上显示电路的面积,进而增大了屏占比。

可选的,所述在第一基板上镀覆显示电路和teg测试点,得到第一玻璃,包括:

在第一基板上镀覆显示电路和teg测试点,得到待检测盖板;

对所述待检测盖板的teg测试点进行检测,将满足预设标准的待检测盖板确定为所述第一玻璃。

其中,预设标准可以包括整个显示电路的完整程度和显示亮度等,预设标准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只有满足预设标准的待检测盖板才能被确定为第一玻璃,这样,提高了第一玻璃的良品率,从而提高了整个显示模组的良品率。

可选的,所述在第一基板上镀覆显示电路和teg测试点,得到第一玻璃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标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先在第一基板上标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然后在相应的区域内镀覆相应的器件,避免出现将器件镀覆至其他区域的现象的出现,从而提高了镀覆的准确度。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显示模组半成品的第二区域切除,并在所述显示模组半成品的第三区域内封装驱动芯片,得到显示模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显示模组的第一玻璃的第一边缘上镀覆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显示电路电连接;

将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线电连接,得到扩容后的显示模组。

其中,连接线以及柔性电路板的表述可以参见上个实施例中的具体表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玻璃上可以只设置显示电路,其他功能电路均可以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上,从而进一步的增大了显示模组的屏占比。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