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42682发布日期:2021-04-13 13:5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1.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包括多个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电子产品蓬勃发展,应用于电子产品上的显示技术也不断改良。用于显示的电子装置不断朝向更大及更高解析度的显示效果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是针对一种具有较佳质量的电子装置。
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以及至少两个其他显示面板。第一显示面板直接传送多个信号至至少两个其他显示面板。
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装置的驱动方式包括以下步骤。向第一显示面板提供多个信号。第一显示面板依据多个信号的第一信号进行显示。以及,由第一显示面板将多个信号的至少两个其他信号传送至至少两个其他显示面板。
6.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包括第一显示面板向其他两个显示面板直接传送多个信号。由于多个信号可以由第一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直接传送至至少两个其他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因此能减少显示面板上信号的串音现象、可减少线路传输的阻抗、降低信号延迟以避免信号失真或简化显示面板上走线的设计,而能提供具有较佳质量的电子装置。
附图说明
7.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公开,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8.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9.图2为图1的电子装置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
10.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11.图4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12.图5a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一种显示方式的上视示意图;
13.图5b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另一种显示方式的上视示意图;
14.图5c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另一种显示方式的上视示意图;
15.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再一种显示方式的上视示意图;
16.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又一种显示方式的上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公开中所叙述的一结构(或层别、组件、基材)位于另一结构(或层别、组件、基
材)之上,可以指二结构相邻且直接连接,或是可以指二结构相邻而非直接连接,非直接连接是指二结构之间具有至少一中介结构(或中介层别、中介组件、中介基材、中介间隔),一结构的下侧表面相邻或直接连接于中介结构的上侧表面,另一结构的上侧表面相邻或直接连接于中介结构的下侧表面,而中介结构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的实体结构或非实体结构所组成,并无限制。在本公开中,当某结构配置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直接”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间接”在其它结构上,即某结构和其它结构间还夹设有至少一结构。
18.本公开中所叙述的电性连接或耦接,皆可以指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于直接连接的情况下,两电路上元件的端点直接连接或以一导体线段互相连接,而于间接连接的情况下,两电路上元件的端点之间具有开关、二极管、电容、电感或其他非导体线段的元件其中之一与至少一导电段或电阻的组合,或至少上述二者与至少一导电段或电阻的组合。
19.本公开说明书内的“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和/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是用于与“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区隔,而非用于限定顺序或特定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
20.在本公开中,以下所述的各种实施例可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与范围内做混合搭配使用,例如一实施例的部分特征可与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特征组合而成为另一实施例。
21.本公开的电子装置可包括显示装置、天线装置、感测装置或拼接装置,但不以此为限。电子装置可为可卷曲、可拉伸、可弯折或可挠式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可例如包括液晶(liquid crystal)、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量子点(quantum dot,qd)、荧光(fluorescence)、磷光(phosphor)或其他适合的材且其材料可任意排列组合或其他适合的显示介质,或前述的组合;发光二极管可例如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毫米/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ed)、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qd,可例如为qled、qdled),但不以此为限。天线装置可例如是液晶天线,但不以此为限。拼接装置可例如是显示器拼接装置或天线拼接装置,但不以此为限。需注意的是,电子装置可为前述的任意排列组合,但不以此为限。下文将以显示装置或拼接装置作为电子装置以说明本公开内容,但本公开不以此为限。
22.在本公开中,以下所述的各种实施例可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与范围内做混合搭配使用,例如一实施例的部分特征可与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特征组合而成为另一实施例。
23.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图式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24.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上视示意图。为了附图清楚及方便说明,图1省略示出了若干元件。图2为图1的电子装置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为了附图清楚及方便说明,图2省略示出了若干元件。请参考图1,电子装置10包括第一显示面板110以及至少两个其他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至少两个其他显示面板包括第二显示面板120以及第三显示面板130。上述的至少两个其他显示面板中的第二显示面板120及第三显示面板130邻接于第一显示面板110并分别位于第一显示面板110的不同的两个侧边上。举例来说,第二显示面板120邻接于第一显示面板110的第一侧边s1上,且第三显示面板130邻接于第一显
示面板110的第二侧边s2上。第一显示面板110的第一侧边s1沿着第一方向n1延伸,而第二侧边s2沿着第二方向n2,且第一方向n1垂直于第二方向n2。如图1所示,第二显示面板120例如在第二方向n2上设置于第一显示面板110的右侧,而第三显示面板130例如在第一方向n1上设置于第一显示面板110的下侧,但本公开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显示面板为非矩形,则侧边可能为不规则形或波浪状,但大致仍沿一方向延伸。
25.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还包括滚轴200,且滚轴200可在转动方向n3上往顺时钟或逆时钟方向转动。如图1所示,第一显示面板110连接至滚轴200,且邻接于第一侧边s1上的第二显示面板120可连接至滚轴200。滚轴200中可设置一信号传输件220,且信号传输件220用以连接至控制单元(例如控制电路、电脑主机等)。第一显示面板110可电性连接至信号传输件220以接收来自控制单元提供的信号。此外,第三显示面板130可耦接至第一显示面板110。如此一来,第一显示面板110的第一驱动电路112可将所接收的多个信号直接传送至两个其他面板中的第二显示面板120及第三显示面板130。也就是说,第一显示面板110的第一驱动电路112所接收的多个信号可不通过第一显示面板110的主动元件层的走线,而由第一显示面板110的第一驱动电路112直接传送至第二显示面板120及第三显示面板130,以降低阻抗或信号延迟,而能提供具有较佳质量的电子装置10。在上述的设置下,接收到信号的第一显示面板110、第二显示面板120及第三显示面板130可组合以显示图像。也就是说,电子装置10可为一种拼接显示面板,且更具体地为适于拼接的可挠性显示面板。
26.详细来说,请参考图1及图2,第一显示面板110包括第一可挠基板111、第二可挠基板113、主动元件层114、多个发光元件115、钝化层116及保护层11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可挠基板113设置于第一可挠基板111上。虽然图2并未示出,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可挠基板113与第一可挠基板111之间还可设置黏着层。第一可挠基板111例如为可挠片状的基板,第一可挠基板111的材料可包括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酰亚胺(polyimide,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其它合适的基板材料、或前述的组合,但不限于此。第二可挠基板113可为单层或多层复合迭层的结构,其材质包括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pes)、其它合适的基板材料、或前述的组合,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可挠基板111和/或第二可挠基板113的材料可包括铜箔,但不限于此。在上述的设置下,第一显示面板110例如包括具有可挠性的显示面板,但不限于此。
27.在本实施例中,主动元件层114设置于第二可挠基板113上。主动元件层114包括多层介电层(图未示)、多条信号走线(图未示)、主动元件阵列(图未示)以及多个接垫(图未示)。多条信号走线设置于多层介电层中,且主动元件阵列电性连接至多条信号走线。在本实施例中,信号走线例如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多条共同电极线和/或多条电源线,但不限于此。主动元件阵列包括多个主动元件(图未示)以排列设置于多层介电层中。主动元件可包括薄膜晶体管,例如顶栅极式薄膜晶体管、底栅极式薄膜晶体管或其他合适的薄膜晶体管,但不限于此。每一主动元件包括栅极、半导体层、以及电性连接半导体层的源极及漏极。栅极、源极及漏极可包括由钼、铝、铜、钛或其组合等导电材料所组成,但不限于此。半导体层可包括由非晶质硅、低温多晶硅、金属氧化物或前述组合所组成,但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接垫可以分别电性连接至每一主动元件的漏极。接垫可包括由钼、铝、铜、钛或其组合等导电材料所组成,但不限于此。
28.如图2所示,钝化层116设置于主动元件层114上。钝化层116可包括多个开口(未标示),且主动元件层114的多个接垫可对应多个开口设置。钝化层116的材质包括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或其组合,但不限于此。
29.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发光元件115设置于主动元件层114上并电性连接主动元件层114的多个接垫。如图1及图2所述,多个发光元件115以阵列排列设置于主动元件层114上,但不限于此。在此需注意的是,虽然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显示面板110包括九个发光元件115以阵列排列,但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能知晓,发光元件115的数量及排列的图案能依使用者的需求而设置,不以图1所示为限。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发光元件115可被视为一个像素单元或一个子像素单元。发光元件115可包括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其它合适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但不限于此。发光二极管可例如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ight-emitting diode or mini light-emitting diode)或前述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30.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117设置于第二可挠基板113上并覆盖多个发光元件115。如图2所示,保护层117与第二可挠基底113之间夹设有主动元件层114、钝化层116及多个发光元件115。保护层117的材质包括压克力树脂、硅氧树脂、环氧树脂或其他合适的材料,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层117可为单层或多层结构。
31.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详细来说,第一显示面板110包括第一驱动电路112。第一驱动电路112包括积体电路(ic)、可挠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覆晶薄膜(chip-on-film,cof)、或前述的组合,或其他合适的元件,但不限于此。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电路112可包括芯片1121及输出端1122。在本实施例中,芯片1121设置于第一驱动电路112的上表面,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芯片1121也可以设置于第一驱动电路112的下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路112可通过多个导电胶1123分别电性连接至主动元件层114及滚轴200中的信号传输件220。在本实施例中,导电胶1123的材质可包括异方性导电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导电银胶、其它合适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32.请参考图1及图2,电子装置10还包括多个其他显示面板。这些其他显示面板的结构及构件与第一显示面板110的结构及构件大致相似。举例来说,第一显示面板110与第二显示面板120均包括可挠性基板、主动元件层、发光元件及电性连接主动元件层的驱动电路,因此第一显示面板110与第二显示面板120中相同与相似的构件将采用相同与相似的符号标示,不再重复叙述。在此先说明的是,图1所示出的第一显示面板110及其他显示面板例如为矩形,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外形可包括圆形、波浪形、不规则的异形、或上述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33.如图1所示,第二显示面板120连接至转轴200,且第二显示面板120的第二驱动电路122电性连接至滚轴200中的信号传输件220,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还包括第四显示面板140连接至转轴200。第二显示面板120位于第一显示面板110与第四显示面板140之间。第四显示面板140的第四驱动电路142电性连接至滚轴200中的信号传输件220。第一显示面板110与第四显示面板140中相同与相似的构件将采用相同与相似的符号标示,不再重复叙述。在本实施例中,信号传输件220可例如为总线(busline),包括一条连接至控制单元的传输结构沿着第二方向n2延伸并位于滚轴200中。连接至控制单元的传输
结构具有多条分支(图未示)。多条分支的其中一者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电路112,多条分支的其中另一者连接至第二驱动电路122,且多条分支的其中再一者连接至第四驱动电路142。如此一来,第一驱动电路112、第二驱动电路122及第四驱动电路142可以直接耦接至信号传输件220。在上述的设置下,信号可经过信号传输件220传送至第一显示面板110的第一驱动电路112,接着再经由信号传输件220传送至第二显示面板120的第二驱动电路122以及第四显示面板140的第四驱动电路142,但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
34.在其他实施例中,信号传输件220可包括连接至控制单元的传输结构与多条其他的导线,其中第一驱动电路112电性连接至控制单元的传输结构,且一条其他的导线将第一驱动电路112电性连接至第二驱动电路122,以及另一条其他的导线将第二驱动电路122电性连接至第四驱动电路142。在上述的设置下,所有信号可经过主要的传输结构传送至第一显示面板110的第一驱动电路112,接着,要传递给第二驱动电路122与第四驱动电路142的信号再经由对应的导线传送至第二显示面板120的第二驱动电路122。然后,要传递给第四驱动电路142的信号再由第二驱动电路122传送至第四显示面板140的第四驱动电路142。
35.在又一实施例中,信号传输件220可包括多条导线,这些导线可分别连接至控制单元(图未示)。第一驱动电路112、第二驱动电路122及第四驱动电路142分别电性连接至对应的导线。在上述的设置下,信号可由对应的导线而传送至第一驱动电路112、第二驱动电路122及第四驱动电路142。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连接至第四驱动电路142的导线的长度可以大于连接至第二驱动电路122的导线的长度并大于连接至第一驱动电路112的导线的长度,但不限于此。
36.请参考图1及图2,在第一方向n1上,其他显示面板中的第三显示面板130耦接至第一显示面板110。第一显示面板110与第三显示面板130中相同与相似的构件将采用相同与相似的符号标示,不再重复叙述。
37.如图2所示,第一显示面板110的第二可挠基板113可以搭接至第三显示面板1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板110可以通过黏着层以接合至第三显示面板130,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板的主动元件层也可以导电胶而电性连接至第三显示面板的主动元件层。
38.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显示面板130的第二可挠基板133可以从第一可挠基板131的上表面弯折至相对于上表面的下表面上,且第二可挠基板133的一部分可通过黏着层固定至第一可挠基板131的下表面。第二可挠基板133上的主动元件层134可在第一可挠基板131的下表面经由导电胶1323电性连接至第三驱动电路132。第三驱动电路132包括输出端1322及输入端1324。需注意的是,第一驱动电路112也可具有输入端(图未示)。第一驱动电路112可通过输入端与滚轴200中的信号传输件220电性连接,但不限于此。
39.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可还包括连接结构241。连接结构241例如为导线或排线,但不限于此。如图1及图2所述,连接结构241可电性连接至第一驱动电路112的输出端1122及第三驱动电路132的输入端1324。连接结构241的材质包括由钼、铝、铜、钛或其组合等导电材料所组成,但不限于此。在上述的设置下,第一显示面板110可通过连接结构241直接电性连接至第三显示面板130,且第一显示面板110可通过信号传输件220电性连接至第二显示面板120。如此一来,提供至第一显示面板110的多个信号可由第一驱动电路112经由连接结构241以沿着第一方向n1直接传送至第三显示面板130的第三驱动电路
132,而上述的多个信号还可由第一驱动电路112经由信号传输件220以沿着第二方向n2直接传送至第二显示面板120的第二驱动电路122。也就是说,提供至第一显示面板110的多个信号可不通过第一显示面板110的主动元件层114的走线,而由第一驱动电路112直接传送信号至第二驱动电路122和/或第三驱动电路132,因此可以减少信号的串音现象(cross-talk)、减少线路传输的阻抗、降低信号延迟以避免信号失真或简化显示面板上走线的设计,使电子装置10具有较佳的质量。
40.在其他实施例中,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及输入端可选择性改为无线传输的发收接送端,此时即可选择性省略连接结构。提供至第一显示面板110的多个信号可不通过第一显示面板110的主动元件层114的走线,而通过无线传输方式由第一显示面板110直接传送信号至第二驱动电路122和/或第三驱动电路132,因此可以减少信号的串音现象(cross-talk)、减少线路传输的阻抗、降低信号延迟以避免信号失真或简化显示面板上走线的设计,使电子装置10具有较佳的质量。
41.请参考图1及图2,电子装置10可选择性还包括在第一方向n1上使多个显示面板串连成列。举例来说,电子装置10可包括第五显示面板150、第六显示面板160、第七显示面板170、第八显示面板180以及第九显示面板190。第一显示面板110与第五显示面板150、第六显示面板160、第七显示面板170、第八显示面板180以及第九显示面板190中相同与相似的构件将采用相同与相似的符号标示,不再重复叙述。在此需注意的是,图1仅示意性地示出了九个显示面板分成三列及三行,但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能知晓,显示面板的数量及排列的图案能依使用者的需求而设置,不以图1所示为限。
42.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一方向n1上,第六显示面板160耦接至第三显示面板130。如图1及图2所示,第六显示面板160的第六驱动电路162具有输出端1622及输入端1624。电子装置10还包括连接结构242。连接结构242例如为导线或排线,但不限于此。连接结构242电性连接至第三驱动电路132的输出端1322及第六驱动电路162的输入端1624。如此一来,第一显示面板110、第三显示面板130及第六显示面板160可以串连成第一直列c1,而使第一驱动电路112的信号可通过连接结构241、第二驱动电路132及连接结构242而传送至第六驱动电路162。
43.以此类推,如图1所示,在第一方向n1上,第五显示面板150可以耦接至第二显示面板120,且第八显示面板180可以耦接至第五显示面板150。也就是说,第二显示面板120、第五显示面板150及第八显示面板180可以串连成第二直列c2,而使第二驱动电路122的信号可通过连接结构241、第五驱动电路152及连接结构242而传送至第八驱动电路182。
44.此外,在第一方向n1上,第四显示面板140可以耦接至第七显示面板170,且第七显示面板170可以耦接至第九显示面板190。也就是说,第四显示面板140、第七显示面板170及第九显示面板190可以串连成第三直列c3,而使第四驱动电路142的信号可通过连接结构241、第七驱动电路172及连接结构242而传送至第九驱动电路192。
45.如图1所示,位于同一直列(沿第一方向n1延伸)的显示面板彼此电性连接。此外,与第一显示面板110位于第一横行r1(沿第二方向n2延伸)的第二显示面板120及第四显示面板140可通过信号传输件220与第一显示面板110电性连接。然而,位于第二横行r2(沿第二方向n2延伸)的第三显示面板130、第五显示面板150及第七显示面板170彼此之间的信号不会相互传送。此外,位于第三横行r3(沿第二方向n2延伸)的第六显示面板160、第八显示
面板180及第九显示面板190彼此之间的信号也不会相互传送。也就是说,当多个信号进入第一显示面板110后,第一显示面板110可以将多个信号分别沿第一方向n1以及第二方向n2传送至第三显示面板130与第二显示面板120。藉此,可不通过显示面板中主动元件层的走线而是利用连接结构直接将上述的信号串连地传送至每一直列上的每一个显示面板,以降低因经过主动元件层线路的信号衰减使电子装置10具有较佳的质量。
46.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以下将以一实施例简单地说明电子装置10的驱动方法。请参考图1及图3,首先,在步骤s1中,向第一显示面板110提供多个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未示出)可先向转轴200中的信号传输件220提供多个信号,再将多个信号传送至第一显示面板110的第一驱动电路112。接着,在步骤s2中,向第一显示面板110提供的多个信号包括对应第一显示面板110的第一信号以及对应其他显示面板的多个其他信号,且第一显示面板110可依据第一信号进行显示,而其他显示面板可分别依据其他信号中的对应信号进行显示。
47.然后,在步骤s3中,第一显示面板110的第一驱动电路112将多个信号中的多个其他信号传送至其他显示面板。举例来说,第一驱动电路112将对应第二显示面板120的第二信号传送至第二显示面板120的第二驱动电路122,以及将对应第三显示面板130的第三信号传送至第三显示面板130的第三驱动电路132。
4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板110可同时地将多个信号中的至少两个其他信号分别传送至至少两个其他显示面板。举例来说,第一驱动电路112可在接受多个其他信号之后,可同时地(simultaneously)将多个其他信号的第一部分沿着第二方向n2通过信号传输件220传送至第二驱动电路122,以及将多个其他信号的第二部分沿着第一方向n1通过连接结构241传送至第三驱动电路132。多个其他信号的第一部分除了包括要传送给第二显示面板120的信号外,还可包括要传送给第四显示面板140、第五显示面板150的信号,但不以此为限。在多个其他信号的第一部分进入第二驱动电路122后,要传送给第四显示面板140的信号可再通过信号传输件220传送至第四驱动电路142,且要传送给第五显示面板150的信号可由第二驱动电路122通过连接结构241传送至第五驱动电路152,但不以此为限。
49.进入第三驱动电路132的信号(也就是多个其他信号的第二部分)除了包括要传送给第三显示面板130的信号外,还可包括要传送给第六显示面板160的信号。在第三驱动电路132接收到信号后,可再通过连接结构242将要传送给第六显示面板160的信号传送至第六驱动电路162。如此一来,多个信号可通过第一显示面板110串连地传送至第一直列c1上的第三显示面板130及第六显示面板160。以此类推,进入第二驱动电路122的信号(也就是多个其他信号的第二部分)除了包括要传送给第三显示面板130的信号以及要传送给第六显示面板160的信号外还包括要传送给第五显示面板150及第八显示面板180的信号。要传送给第五显示面板150及第八显示面板180的信号可通过第二显示面板120串连地传送至第二直列c2上的第五显示面板150及第八显示面板180。进入第四驱动电路142的信号除了包括要传送给第四显示面板140的信号外还包括要传送给第七显示面板170及第九显示面板190的信号。要传送给第七显示面板170及第九显示面板190的信号可通过第四显示面板140串连地传送至第三直列c3上的第七显示面板170及第九显示面板190。
50.在步骤s3中,上述的至少两个其他信号可由第一显示面板110传送至至少两个其他显示面板(例如第二显示面板120到第九显示面板190)的其中一个后,再于步骤s4中,由
至少两个其他显示面板的其中一个将这至少两个其他信号的部分信号传送至至少两个其他显示面板的另一个。第二显示面板120到第九显示面板190可以在不同时间接收到对应的信号。在部分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板110与其他显示面板(例如第二显示面板120至第九显示面板190)可在分别接收到上述的多个信号的对应信号后即进行点亮及更新的至少一者。举例而言,上述的第一显示面板110、第二显示面板120、第三显示面板130、第四显示面板140、第五显示面板150、第六显示面板160、第七显示面板170、第八显示面板180及第九显示面板190可在不同时间接收到对应的信号,且各自在接收到对应的信号后立刻进行点亮和/或更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板110可依据多个信号中的第一信号进行显示,而其他显示面板则分别依据对应的其他信号进行显示。此外,这些信号适于使第一显示面板110的显示画面与其他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120到第九显示面板190)所显示的画面拼接成一完整画面。因此,电子装置10拼接有多个显示面板,而可显示出所要的尺寸(例如大尺寸,100寸以上)的画面。另外,由于本实施例可通过信号传输件220及连接结构241、242传递不同显示面板的信号,因此可减少线路传输的阻抗或降低信号延迟,所以多个显示面板可以实质上同时进行点亮或更新,使电子装置10具有较佳的质量。
51.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显示面板110、第二显示面板120、第三显示面板130、第四显示面板140、第五显示面板150、第六显示面板160、第七显示面板170、第八显示面板180及第九显示面板190可分别在不同时间接收到这些信号中的对应信号,但各自在接收到对应的信号后可等待到所有显示面板都接收信号之后才同时进行点亮与更新的至少一者。也就是说,这些显示面板的更新操作可以是同步进行的。
52.图4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大致相似于图2的电子装置10,因此两实施例中相同与相似的构件于此不再重述。本实施例不同于电子装置10之处主要在于连接结构241、242’的设计。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显示面板130的第三驱动电路132可通过连接结构241直接电性连接至第一显示面板110的第一驱动电路112。此外,第六显示面板160的第六驱动电路162还可以通过连接结构242’直接电性连接至第一显示面板110的第一驱动电路112。在上述的设置下,第六显示面板160可直接电性连接至第一显示面板110且第六显示面板160的信号可直接由第一显示面板110传送给第六显示面板160无须通过第三显示面板130或无须通过第三显示面板130的主动元件层上的线路传递信号,以减少信号的串音现象、减少线路传输的阻抗或降低信号延迟,避免信号失真或简化显示面板上走线的设计,使电子装置10’具有较佳的质量。
53.此外,虽然图4并未示出,然而由图1、图2及图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能知晓,第二直列c2的第八显示面板180也能选择性通过连接结构242’以直接电性连接至第二显示面板120,且第三直列c3的第九显示面板190也能选择性通过连接结构242’以直接电性连接至第四显示面板140。藉此,可获致上述的优良技术效果。
54.在其他实施例中,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及输入端可选择性改为无线传输的发收接送端,此时即可选择性省略连接结构。提供至第一显示面板110的多个信号可不通过第一显示面板110的主动元件层114的走线,而由信号传输件220或第一显示面板110通过无线传输方式直接传送信号至第二驱动电路122和/或第三驱动电路132,因此可以减少信号的串音现象(cross-talk)、减少线路传输的阻抗、降低信号延迟以避免信号失真或简化显示面板上走线的设计,使电子装置10具有较佳的质量。
55.图5a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一种显示方式的上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a大致相似于图1的电子装置10,因此两实施例中相同与相似的构件于此不再重述。在本实施例中,滚轴200可在第二方向n2上分为多个区段,由左至右依序包括第一区段201、第二区段202及第三区段203。在上述的设置下,不同的区段可分别连接至第一显示面板110以及至少两个其他显示面板的其中一者。举例来说,滚轴200的第一区段201可耦接至第一显示面板110,且第二区段202可耦接至第二显示面板120。此外,滚轴200的第三区段203可耦接至第四显示面板140。
56.在本实施例中,滚轴200的第一区段201、第二区段202及第三区段203可以彼此独立地分别转动或选择性部分或全部同步地转动。如图5a所示,第一区段201及第二区段202可以同步地转动以同时带动第一显示面板110及第二显示面板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区段203还可以与第一区段201及第二区段202同步地转动以同时带动第四显示面板140。在上述的设置下,滚轴200在转动方向n3上可以顺时钟地转动以使分别对应连接至第一区段201、第二区段202及第三区段203的第一显示面板110、第二显示面板120、第三显示面板130、第四显示面板140、第五显示面板150、第六显示面板160、第七显示面板170、第八显示面板180及第九显示面板190同时在第一方向n1上n1被卷出。如此一来,电子装置10a可以使用全部的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拼接成完整的显示画面,并可作为直式(portrait)的拼接面板。更具体来说,电子装置10a实质上为卷轴式(rollable)的拼接面板应用直示的显示方式。此外,电子装置10a还可获致与上述实施例相似的优良技术效果。于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a的显示面板可全部或部分为非矩形面板。
57.图5b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另一种显示方式的上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b大致相似于图1的电子装置10,因此两实施例中相同与相似的构件于此不再重述。在本实施例中,滚轴200在转动方向n3上可以顺时钟地转动以使分别对应连接至第一区段201、第二区段202及第三区段203的第三显示面板130、第五显示面板150、第六显示面板160、第七显示面板170、第八显示面板180及第九显示面板190同时在第一方向n1上n1被卷出。如此一来,电子装置10b可以使用部分的显示面板(例如三列及二行的六个显示面板)显示图像并拼接成完整的显示画面,并可作为横式(landscape)的拼接面板。更具体来说,电子装置10b实质上为卷轴式的拼接面板应用横示的显示方式。此外,电子装置10b还可获致与上述实施例相似的优良技术效果。
58.图5c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另一种显示方式的上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c大致相似于图1的电子装置10,因此两实施例中相同与相似的构件于此不再重述。在本实施例中,滚轴200在转动方向n3上可以顺时钟地转动以使分别对应连接至第一区段201、第二区段202及第三区段203的第六显示面板160、第八显示面板180及第九显示面板190同时在第一方向n1上被卷出。如此一来,电子装置10c可以使用部分的显示面板(例如三列及单行的三个显示面板)显示图像并拼接成完整的显示画面,并可依使用者的需求而成为具有特殊纵横比(aspect ration)的拼接面板。举例来说,电子装置10c例如可为21:9(适用于电影观赏)或3:2(适用于相片或行动装置投影)的拼接显示面板,但不限于此。更具体来说,电子装置10c实质上为卷轴式的拼接面板应用于特殊情境的显示方式。此外,电子装置10c还可获致与上述实施例相似的优良技术效果。
59.图6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再一种显示方式的上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
电子装置10d大致相似于图1的电子装置10,因此两实施例中相同与相似的构件于此不再重述。本实施例不同于电子装置10之处主要在于滚轴200的第一区段201、第二区段202及第三区段203分别独立地转动,以依序带动第一显示面板110及其他面板的其中一者。举例来说,可以先于转动方向n3上顺时钟地转动第一区段201,以在第一方向n1上卷出第一显示面板110、第三显示面板130以及第六显示面板160。接着,于转动方向n3上顺时钟地转动第二区段202,以在第一方向n1上卷出第五显示面板150以及第八显示面板180。然后,于转动方向n3上顺时钟地转动第三区段203,以在第一方向n1上卷出第九显示面板190。如此一来,电子装置10d可以使用部分的显示面板并拼接显示部分的显示画面,以达成异形显示的效果。
60.然而,本公开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地转动第一区段201、第二区段202及第三区段203,而通过在不同时间上停止转动第一区段201、第二区段202及第三区段203,以在第一方向n1上卷出所需的显示面板而达成异形显示的效果。
6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每一个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图像是整个画面被分割后的最小显示单元,因此以异形显示的整个画面会缺少对应位置的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图像,而提供不同的视觉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个画面还可依据所卷出的显示面板而调整,以进一步地提供视觉上的特殊效果,使电子装置10d具有较佳的质量。
62.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又一种显示方式的上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e大致相似于图1的电子装置10,因此两实施例中相同与相似的构件于此不再重述。本实施例不同于电子装置10之处主要在于滚轴200的第一区段201及第二区段202分别独立地转动以同时或依序地带动第一显示面板110及其他显示面板(例如第二显示面板120),而第三区段203可不转动。举例来说,可以于转动方向n3上顺时钟地转动第一区段201,以在第一方向n1上卷出第一显示面板110、第三显示面板130以及第六显示面板160,并于转动方向n3上顺时钟地转动第二区段202,以在第一方向n1上卷出第二显示面板120、第五显示面板150以及第八显示面板180。但不转动第三区段203,以使显示面板卷绕在滚轴200上。如此一来,电子装置10e可以使用部分的显示面板(例如二列及二行的六个显示面板)并拼接成完整的显示画面,以作为直式(portrait)或特殊纵横比(aspect ration)的拼接面板。更具体来说,电子装置10e实质上为卷轴式(rollable)的拼接面板应用直示或特殊纵横比的显示方式。此外,电子装置10e还可获致与上述实施例相似的优良技术效果。
63.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包括第一显示面板向其他两个显示面板直接传送多个信号。由于多个信号可以由第一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直接传送至至少两个其他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因此能减少显示面板上信号的串音现象、可减少线路传输的阻抗或降低信号延迟以避免信号失真,而能提供具有较佳质量的电子装置。此外,由于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可以降低信号延迟,因此多个显示面板可以实质上同时接受信号并进行点亮或更新,使电子装置10具有较佳的质量。另外,由于第一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直接传送信号至至少两个其他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因此可以简化显示面板上走线的设计和/或主动元件层的设计,更进一步使电子装置具有较佳的质量。
6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各实施例间特征只要不违背发明精神或相冲突,均可任意混合搭配使用;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
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