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7152发布日期:2020-04-21 22:2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0月15日提交的第10-2018-012274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方面涉及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在显示屏幕上显示各种图像来给用户提供信息。通常,显示装置在指定的屏幕内显示信息。近年来,已经研究了包括可折叠柔性显示面板的柔性显示装置。与刚性显示装置相反,柔性显示装置可以是可折叠的、可卷曲的或者可弯曲的。不论屏幕的尺寸如何,能够在形状上进行各种改变的柔性显示装置可以是便携的,这可以改善用户的便利性。

在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尽管显示装置可以具有改善的便携性,但是当外部冲击施加到显示装置时,因为显示装置的薄厚度,所以内部的组件会相对容易地损坏。

在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是为了增进对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方面涉及可折叠显示装置,并且例如,涉及具有对外部冲击的改善的耐久性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方面可以包括具有对外部冲击的改善的耐久性的显示装置。

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支撑构件、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壳体。支撑构件可以位于柔性显示面板下方并具有刚性性质。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可以位于支撑构件下方并具有0.01mpa至500mpa的模量。壳体可以具有位于第一冲击吸收构件下方的至少一部分并容纳柔性显示面板、支撑构件和第一冲击吸收构件。

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可以具有50μm至250μm的厚度。

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可以具有0.1至0.35的泊松比。

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可以包括多孔材料。

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支撑构件可以包括金属。

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支撑构件可以具有0.1mm至0.5mm的厚度。

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被构造为将支撑构件结合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的粘合构件。

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可以接触支撑构件。

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柔性显示面板与支撑构件之间并具有0.01mpa至500mpa的模量的第二冲击吸收构件。

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被构造为将支撑构件结合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粘合构件。

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柔性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以及在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折叠区域。在实施例中,支撑构件可以包括与第一显示区域叠置的第一支撑构件和与第二显示区域叠置并与第一支撑构件分隔开的第二支撑构件。在实施例中,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可以包括:第一辅助冲击吸收构件,与第一支撑构件叠置;以及第二辅助冲击吸收构件,与第二支撑构件叠置并与第一辅助冲击吸收构件分隔开。

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被构造为将数据信号提供到柔性显示面板并位于支撑构件与壳体之间的驱动电路。

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支撑构件、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壳体。

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柔性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域、从第一显示区域延伸的折叠区域和从折叠区域延伸的第二显示区域。

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支撑构件可以位于柔性显示面板下方,具有刚性性质,并包括与第一显示区域叠置的第一支撑构件和与第一支撑构件分隔开并与第二显示区域叠置的第二支撑构件。

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可以位于支撑构件下方,并包括与第一支撑构件叠置的第一辅助冲击吸收构件和与第一辅助冲击吸收构件分隔开并与第二支撑构件叠置的第二辅助冲击吸收构件。

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壳体可以具有位于第一冲击吸收构件下方的至少一部分。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发明构思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发明构思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a、图2b、图2c、图2d和图2e是示出了其中图1的显示装置折叠的状态的视图;

图3是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4a和图4b是图3的显示模块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框图;

图6是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7是示出了施加到图6的像素的发射控制信号和扫描信号的示例的视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像素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9a是沿图1的线i-i'截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9b是沿图2a的线ii-ii'截取的局部剖视图;以及

图10和图11是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方面。

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楚,可夸大组件的比例和尺寸。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目的任意组合和所有组合。

“包括”或“包含”的含义指明性质、固定数量、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其组合,但不排除其它性质、固定数量、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其组合。

图1是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的透视图。如图1中所示,其上显示图像im的显示表面is平行于由第一方向轴dr1和第二方向轴dr2限定的表面。显示表面is的法线方向(即,显示装置dd的厚度方向)被指示为第三方向轴dr3。通过第三方向轴dr3区分构件中的每个构件的前表面(或顶表面)和后表面(或底表面)。然而,被指示为第一方向轴dr1、第二方向轴dr2和第三方向轴dr3的方向可以是相对的概念,因此可以改变为不同的方向。在下文中,第一方向至第三方向可以分别是由第一方向轴dr1、第二方向轴dr2和第三方向轴dr3指示的方向,并且分别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明。

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可以是可折叠显示装置。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可以被用于诸如电视机和监视器的大尺寸电子设备以及诸如移动电话、平板pc、车辆的导航单元、游戏控制器和智能手表的小尺寸和中等尺寸电子设备。

如图1中所示,显示装置dd的显示表面is可以包括多个区域。显示装置dd包括其上显示图像im的显示区域dd-da和与显示区域dd-da相邻的非显示区域dd-nda。非显示区域dd-nda可以是其上不显示图像的区域。图1示出了作为图像im的示例的应用程序的图标和时钟窗。显示区域dd-da可以具有矩形形状。非显示区域dd-nda可以围绕显示区域dd-da。然而,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显示区域dd-da和非显示区域dd-nda在形状上可以相对地设计。

显示装置dd可以包括壳体hs。壳体hs可以位于显示装置dd的外侧以容纳其中的组件。

图2a、图2b、图2c、图2d和图2e是示出了其中图1的显示装置dd折叠的状态的示例的视图。

参照图2a,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可以相对于弯曲轴bx内折叠。参照图2b,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可以相对于弯曲轴bx外折叠。参照图2c,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可以从其端部向内折叠。参照图2d,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可以从其端部向外折叠。参照图2e,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可以在对角线方向上折叠。图2a至图2e是示出了显示装置dd的折叠方法的示例的视图,但不限于此。

图3是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的剖视图。图4a和图4b是图3的显示模块dm和dm-1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由第二方向轴dr2和第三方向轴dr3限定的剖面。

显示装置dd可以包括显示模块dm、多个功能层fc1至fc3、基体膜bf、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csh2、支撑构件pt、壳体hs以及多个粘合构件ad1至ad8。

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粘合构件ad1至ad8中的每个可以是压敏粘合剂(psa)。

功能层fc1至fc3可以位于显示模块dm上方。

第一功能层fc1可以通过第一粘合构件ad1粘合到显示模块dm。第二功能层fc2可以通过第二粘合构件ad2粘合到第一功能层fc1。第三功能层fc3可以通过第三粘合构件ad3粘合到第二功能层fc2。

功能层fc1至fc3中的每个可以包括聚合物材料。功能层fc1至fc3中的每个可以具有膜形状。功能层fc1至fc3中的每个可以具有大约2gpa至大约100gpa的模量。

功能层fc1至fc3中的每个可以具有大约35μm至大约60μm的厚度。当功能层fc1至fc3中的每个具有小于大约35μm的厚度时,最初预期的功能的性能劣化。当功能层fc1至fc3中的每个具有大于大约60μm的厚度时,显示装置dd的柔性会降低。在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层fc1可以是使入射光偏振的偏振功能层。第二功能层fc2可以是吸收从外部施加的冲击的冲击吸收功能层。第三功能层fc3可以是构成显示装置dd的外表面的窗功能层。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可以省略第一功能层fc1、第二功能层fc2和第三功能层fc3中的一部分。

基体膜bf、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csh2以及支撑构件pt位于显示模块dm下方。

基体膜bf可以包括聚合物材料。

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csh2可以包括第一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csh2。

第一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csh2中的每个可以包括聚合物材料。第一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csh2中的每个可以是吸收从外部施加的冲击的层。

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第一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csh2中的每个可以具有大约0.01mpa至大约500mpa的模量。当第一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csh2中的每个具有小于大约0.01mpa的模量时,第一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csh2会是柔弱的,因此不会很好地吸收外部冲击。此外,当第一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csh2中的每个具有超过大约500mpa的模量时,第一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csh2会是硬的,因此不会很好地吸收外部冲击。

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第一冲击吸收构件csh1的厚度wd-c1(在下文中,称为第一厚度)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csh2的厚度wd-c2(在下文中,称为第二厚度)中的每个可以是大约50μm至大约250μm。当第一厚度wd-c1和第二厚度wd-c2中的每个小于大约50μm时,在加工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csh2的同时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csh2损坏的可能性会增大,并且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csh2在冲击吸收能力上会劣化。当第一厚度wd-c1和第二厚度wd-c2中的每个超过大约250μm时,显示装置dd在柔性上会劣化,从而导致当显示装置dd折叠时显示装置dd的损坏。

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第一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csh2中的每个可以具有大约0.35或更小的泊松比。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csh2中的每个可以具有大约0.1至大约0.35的泊松比。

当第一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csh2中的每个具有超过大约0.35的泊松比时,在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csh2吸收施加到第三方向dr3的冲击的同时,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csh2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变形会显著增大。

当第一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csh2中的每个具有小于大约0.1的泊松比时,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csh2的冲击吸收能力会劣化。

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csh2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多孔材料。因为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csh2中的每个包括多孔材料,所以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csh2中的每个可以具有大约0.35或更小的泊松比。

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冲击吸收构件csh1和csh2中的每个可以包括热塑性聚氨酯或泡沫橡胶。

支撑构件pt可以包括允许显示模块dm折叠或可弯曲的铰链。支撑构件pt可以具有刚性性质。支撑构件pt可以包括金属。

支撑构件pt可以具有大约0.1mm至大约0.5mm的厚度wd-pt。当支撑构件pt的厚度wd-pt小于大约0.1mm时,支撑构件pt不会具有足够的刚性。当支撑构件pt的厚度wd-pt超过大约0.5mm时,显示装置dd的总厚度会增大,因此,不会提供轻薄的显示装置dd。

基体膜bf可以通过第四粘合构件ad4粘合到显示模块dm。

第二冲击吸收构件csh2可以通过第五粘合构件ad5粘合到基体膜bf。

支撑构件pt可以通过第六粘合构件ad6粘合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csh2。

第一冲击吸收构件csh1可以通过第七粘合构件ad7粘合到支撑构件pt。

壳体hs可以通过第八粘合构件ad8粘合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csh1。然而,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壳体hs与第一冲击吸收构件csh1之间还可设置用于释放热的散热板。

参照图4a,显示模块dm可以包括显示面板dp(例如,柔性的)和输入感测电路isc。输入感测电路isc可以感测从外部施加的触摸和/或压力。

输入感测电路isc可以直接位于显示面板dp的封装层上。这里,直接设置可以意味着输入感测电路isc在不使用单独的粘合构件的情况下位于显示面板dp上。

参照图4b,显示模块dm-1可以包括显示面板dp、输入感测电路isc和第九粘合构件ad9。显示面板dp和输入感测电路isc可以通过第九粘合构件ad9彼此粘合。

图5是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显示面板dp的框图。

显示面板dp在平面上包括显示区域dp-da和非显示区域dp-nda。在该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dp-nda可以沿显示区域dp-da的边缘限定。显示面板dp的显示区域dp-da和非显示区域dp-nda可以分别对应于图1的显示装置dd的显示区域dd-da和非显示区域dd-nda。

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扫描驱动器100、数据驱动器200、多条扫描线sl、多条发射控制线ecl、多条数据线dl、多条电源线pl以及多个像素px(在下文中,称为像素)。像素px位于显示区域dp-da中。像素px中的每个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见图6)和连接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像素电路cc(见图6)。

扫描驱动器100可以包括扫描驱动单元和发射控制驱动单元。

扫描驱动单元产生扫描信号,以将产生的扫描信号顺序地输出到扫描线sl。发射控制驱动单元产生发射控制信号,以将产生的发射控制信号输出到发射控制线ecl。

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扫描驱动单元和发射控制驱动单元可以被设置为扫描驱动器100中的一个电路,而彼此不分开。

扫描驱动器100可以包括通过与像素px的驱动电路同一个工艺(例如,低温多晶硅(ltps)工艺或者低温多晶氧化物(ltpo)工艺)制造的多个薄膜晶体管。

数据驱动器200将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线dl。数据信号是与图像数据的灰度级值对应的模拟电压。

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数据驱动器200可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fpcb上,并且印刷电路板fpcb可以连接到位于数据线dl的一端上的垫(pad,或称为“焊盘”)。然而,发明构思的示例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数据驱动器200可以直接安装在显示面板dp上。

扫描线sl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在与第二方向dr2交叉的第一方向dr1上布置。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第二方向dr2和第一方向dr1可以彼此垂直,但是不限于此。

发射控制线ecl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布置。即,发射控制线ecl中的每条可以与扫描线sl中对应的扫描线平行地设置。

数据线dl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并且在与第一方向dr1交叉的第二方向dr2上布置。数据线dl可以将数据信号提供到对应的像素px。

电源线pl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并且在第二方向dr2上布置。电源线pl可以将第一电源elvdd提供到对应的像素px。

多个像素px中的每个连接到扫描线sl中对应的扫描线、发射控制线ecl中对应的发射控制线、数据线dl中对应的数据线和电源线pl中对应的电源线。

显示面板dp的非显示区域dp-nda可以包括弯曲区域ba。当显示面板dp相对于弯曲区域ba弯曲时,在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限定的平面上,非显示区域dp-nda可减小面积,以提供具有薄边框的显示装置dd。即,在图1中,可以提供具有小面积的非显示区域dp-nda的显示装置dd。

图6是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像素px的等效电路图。图7是示出了施加到图6的像素px的发射控制信号ei以及扫描信号si-1、si和si+1的示例的视图。图6示出了连接到第i扫描线sli和第i发射控制线ecli的像素px的示例。

像素px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像素电路cc。像素电路cc可以包括多个晶体管t1至t7以及电容器cp。像素电路cc响应于数据信号控制流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电流的量。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以与从像素电路cc供应的电流的量对应的亮度(例如,预定亮度)发光。为此,第一电源elvdd可以设定为大于第二电源elvss的电平的电平。

晶体管t1至t7中的每个可以包括输入电极(或源电极)、输出电极(或漏电极)和控制电极(或栅电极)。在本说明书中,为方便起见,输入电极或输出电极任一者可以称为第一电极,而另一者可以称为第二电极。

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经由第五晶体管t5连接到第一电源elvdd,第二电极经由第六晶体管t6连接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电极。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晶体管t1可以称为驱动晶体管。

第一晶体管t1对应于施加到控制电极的电压控制流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电流的量。

第二晶体管t2连接在数据线dl与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之间。此外,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电极连接到第i扫描线sli。当第i扫描信号si施加到第i扫描线sli时,第二晶体管t2可以导通以将数据线dl电连接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

第三晶体管t3连接在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与控制电极之间。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电极连接到第i扫描线sli。当第i扫描信号si施加到第i扫描线sli时,第三晶体管t3可以导通以将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电连接到控制电极。因此,当第三晶体管t3导通时,第一晶体管t1以二极管的形式连接。

第四晶体管t4连接在节点nd与初始化电源产生单元(或初始化电源产生器)之间。此外,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电极连接到第i-1扫描线sli-1。当将第i-1扫描信号si-1提供到第i-1扫描线sli-1时,第四晶体管t4导通以将初始化电压vint提供到节点nd。

第五晶体管t5连接在电源线pl与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之间。第五晶体管t5的控制电极连接到第i发射控制线ecli。

第六晶体管t6连接在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电极之间。此外,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电极连接到第i发射控制线ecli。

第七晶体管t7连接在初始化电源产生单元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电极之间。此外,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电极连接到第i+1扫描线sli+1。当第i+1扫描信号si+1被提供到第i+1扫描线sli+1时,第七晶体管t7导通以将初始化电压vint提供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电极。

第七晶体管t7可以改善像素px的黑色显示能力。例如,当第七晶体管t7导通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寄生电容器可以放电。因此,当实现黑色亮度时,由于来自第一晶体管t1的漏电流,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不发光,因此,可以改善黑色显示能力。

另外,尽管在图6中,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电极连接到第i+1扫描线sli+1,但是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扫描线sli或第i-1扫描线sli-1。

尽管图6中示出了pmos晶体管,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中,像素px可以由nmos晶体管构成。在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像素px可以包括nmos晶体管和pmos晶体管的组合。

电容器cp位于电源线pl与节点nd之间。电容器cp存储对应于数据信号的电压。当第五晶体管t5和第六晶体管t6根据存储在电容器cp中的电压导通时,可以确定流过第一晶体管t1的电流的量。

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像素px的结构不限于图6的结构。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像素px可以具有各种形式以允许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光。

参照图7,发射控制信号ei可以具有高电平e-high和低电平e-low。扫描信号sli-1、sli和sli+1中的每个可以具有高电平s-high和低电平s-low。

当发射控制信号ei具有高电平e-high时,第五晶体管t5和第六晶体管t6可以截止。当第五晶体管t5截止时,电源线pl和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电中断。当第六晶体管t6截止时,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电极电中断。因此,在其中将具有高电平e-high的发射控制信号ei提供到第i发射控制线ecli的时间段期间,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不发光。

此后,当提供到第i-1扫描线sli-1的第i-1扫描信号si-1具有低电平s-low时,第四晶体管t4导通。当第四晶体管t4导通时,将初始化电压vint提供到节点nd。

当提供到第i扫描线sli的第i扫描信号si具有低电平s-low时,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导通。

当第二晶体管t2导通时,数据信号被提供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这里,因为节点nd被初始化为初始化电压vint,所以第一晶体管t1导通。当第一晶体管t1导通时,对应于数据信号的电压被提供到节点nd。这里,电容器cp存储与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

当提供到第i+1扫描线sli+1的第i+1扫描信号si+1具有低电平s-low时,第七晶体管t7导通。

当第七晶体管t7导通时,初始化电压vint被提供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电极,以使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寄生电容器放电。

当提供到发射控制线ecli的发射控制信号ei具有低电平e-low时,第五晶体管t5和第六晶体管t6导通。当第五晶体管t5导通时,第一电源elvdd被提供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当第六晶体管t6导通时,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电极彼此电连接。因此,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产生具有与提供的电流的量对应的亮度(例如,预定亮度)的光。

图8是示出了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像素px(见图6)的部分的剖视图。尽管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被示出为图8中的示例,但是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中的每个的结构不限于此。尽管在图8中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ed2直接接触像素px的阳极电极ae,但是这仅仅是剖面中的形状。也就是说,尽管如上所述进行了说明,但如图6中所示,第一晶体管t1可以经由第六晶体管t6实际连接到像素px的阳极电极ae。然而,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ed2可以直接接触像素px的阳极电极ae。

显示面板dp(见图5)可以包括基体层bl、电路层cl、发光元件层ell和封装层tfe。

电路层cl可以包括缓冲层bfl、栅极绝缘层gi1和gi2、层间电介质ild、电路绝缘层via以及晶体管t1和t2。

发光元件层ell可以包括有机发光元件oled和像素限定层pdl。

封装层tfe可以密封发光元件层ell以保护发光元件层ell免受外部氧或湿气的影响。

缓冲层bfl位于基体层bl的一个表面上。

缓冲层bfl可以防止在制造工艺过程中存在于基体层bl中的杂质引入像素px中。具体地,缓冲层bfl可以防止杂质扩散到构成像素px的晶体管t1和t2的有源部分acl中。

杂质可能从外部引入或者在基体层bl热解的同时产生。杂质可以是从基体层bl释放的气体或钠。此外,缓冲层bfl可以阻挡从外部引入像素px中的湿气。

构成晶体管t1和t2中的每个的有源部分acl位于缓冲层bfl上。有源部分acl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多晶硅或非晶硅。另外,有源部分acl中的每个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有源部分acl中的每个可以包括用作电子或空穴经其移动的通道的沟道区域以及使沟道区域位于其之间的第一离子掺杂区域和第二离子掺杂区域。

覆盖有源部分acl的第一栅极绝缘层gi1位于缓冲层bfl上。第一栅极绝缘层gi1包括有机层和/或无机层。第一栅极绝缘层gi1可以包括多个无机薄膜。多个无机薄膜可以包括氮化硅层和氧化硅层。

构成晶体管t1和t2中的每个的控制电极ge1位于第一栅极绝缘层gi1上。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电极ge1可以是构成电容器cp的两个电极之一。扫描线sl(见图5)和发射控制线ecl(见图5)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一栅极绝缘层gi1上。

覆盖控制电极ge1的第二栅极绝缘层gi2位于第一栅极绝缘层gi1上。第二栅极绝缘层gi2包括有机层和/或无机层。第二栅极绝缘层gi2可以包括多个无机薄膜。多个无机薄膜可以包括氮化硅层和氧化硅层。

构成电容器cp(见图6)的两个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ge2可以位于第二栅极绝缘层gi2上。即,位于第一栅极绝缘层gi1上的控制电极ge1和位于第二栅极绝缘层gi2上的电极ge2可以彼此叠置以构成图6的电容器cp。然而,其中设置构成电容器cp的电极的结构不限于此。

覆盖电极ge2的层间电介质ild位于第二栅极绝缘层gi2上。层间电介质ild包括有机层和/或无机层。层间电介质ild可以包括多个无机薄膜。多个无机薄膜可以包括氮化硅层和氧化硅层。

数据线dl(见图5)和电源线pl(见图5)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层间电介质ild上。晶体管t1和t2中的每个的第一电极ed1和第二电极ed2可以位于层间电介质ild上。

第一电极ed1和第二电极ed2可以分别通过穿过栅极绝缘层gi1和gi2以及层间电介质ild的通孔连接到对应的有源部分acl。

覆盖第一电极ed1和第二电极ed2的电路绝缘层via位于层间电介质ild上。电路绝缘层via包括有机层和/或无机层。电路绝缘层via可以提供平坦表面。

像素限定层pdl和有机发光元件oled可以位于电路绝缘层via上。

有机发光元件oled可以包括阳极电极ae、空穴控制层hl、发光层eml、电子控制层el和阴极电极ce。

图9a是沿图1的线i-i'截取的局部剖视图。图9b是沿图2a的线ii-ii'截取的局部剖视图。即,图9b示出了其中图9a的显示装置dd折叠的状态的示例。

显示区域da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域da1、从第一显示区域da1延伸的折叠区域fa以及从折叠区域fa延伸的第二显示区域da2。折叠区域fa可以是与弯曲轴bx(见图2a)对应的区域。

支撑构件pt可包括第一支撑构件pt1和第二支撑构件pt2。第一支撑构件pt1在第三方向dr3上与第一显示区域da1叠置,并且第二支撑构件pt2在第三方向dr3上与第二显示区域da2叠置。

第一支撑构件pt1可以与第二支撑构件pt2分隔开距离(例如,预定距离)(在下文中,称为分隔距离dt)。

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弯曲轴bx(见图2a)可以由第一支撑构件pt1与第二支撑构件pt2之间的边界限定。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弯曲轴bx(见图2a)可以被限定为在第三方向dr3上与第一支撑构件pt1与第二支撑构件pt2之间的边界叠置的轴。

第一冲击吸收构件csh1可包括第一辅助冲击吸收构件csh11和第二辅助冲击吸收构件csh12。第一辅助冲击吸收构件csh11可以在第三方向dr3上与第一支撑构件pt1叠置,并且第二辅助冲击吸收构件csh12可以在第三方向dr3上与第二支撑构件pt2叠置。

第一辅助冲击吸收构件csh11可以设置成与第二辅助冲击吸收构件csh12分隔开。因此,在折叠显示装置dd的同时,可以减小施加到显示装置dd的应力。

因为第一辅助冲击吸收构件csh11和第二辅助冲击吸收构件csh12彼此分隔开,所以第七粘合构件ad7可以被分成两个粘合构件ad71和ad72。此外,第八粘合构件ad8也可以被分成两个粘合构件ad81和ad82。

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壳体hs可包括与第一显示区域da1叠置的第一壳体hs1和与第二显示区域da2叠置的第二壳体hs2。尽管未示出,但是用于折叠显示装置dd的铰链可以位于第一壳体hs1与第二壳体hs2之间。

因为显示模块dm的弯曲区域ba弯曲,所以数据驱动器200和印刷电路板fpcb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支撑构件pt与壳体hs之间。此外,显示模块dm的一部分也可以位于支撑构件pt与壳体hs之间。

参照图9b,第一支撑构件pt1的与弯曲轴bx(见图2a)相邻的部分和第二支撑构件pt2的与弯曲轴bx(见图2a)相邻的部分可以不粘合到第六粘合构件ad6。因此,当显示装置dd相对于弯曲轴bx(见图2a)折叠时,可以解决因第一支撑构件pt1和第二支撑构件pt2中的每个具有刚性性质而发生的限制。

图10和图11分别是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1和dd-2的剖视图。

图10的显示装置dd-1与图3的显示装置dd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显示装置dd的组件中的第二冲击吸收构件csh2和第六粘合构件ad6。因此,支撑构件pt可以通过第五粘合构件ad5粘合到基体膜bf。

图11的显示装置dd-2与图3的显示装置dd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显示装置dd的组件中的第七粘合构件ad7。因此,第一冲击吸收构件csh1可以接触支撑构件pt。

根据发明构思的一些示例实施例,可以提供即使施加冲击也不容易损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可以在发明构思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意图的是,本公开覆盖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只要它们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因此,在法律允许的最大程度上,本发明的范围将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最宽泛的可允许解释来确定,并且不应受前述详细描述的束缚或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