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2594发布日期:2019-11-05 23:1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显示面板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特别是对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及高影像品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图1为现有技术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为非晶硅(α-Si)面板,如图1所示,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0、驱动芯片40、柔性电路板50,其中,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20和非显示区30,驱动芯片40设置于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30。

驱动芯片40的源极驱动信号管脚和/或触摸板信号管脚41位于靠近显示区20的一侧,源极驱动信号管脚和/或触摸板信号管脚41与显示区20的连线占用的非显示区高度为D31。驱动芯片40的输入输出管脚42设置于驱动芯片40的远离显示区20的一侧,显示面板10上用于与柔性电路板50连接的电性连接点43对应于驱动芯片40下方,输入输出管脚42与电性连接点43的连线占用的非显示区高度为D33。驱动芯片40本身的高度为D32。因此,非显示区的整体高度D30至少为D31+D32+D33,一般在4.2mm左右。随着人们对电子装置的便携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显示面板的集成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保证影像品质,通常显示区尺寸越来越大,于是,如何有效减小非显示区的尺寸,特别是非显示区的整体高度D30,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有人提出在低温多晶硅(LTPS)的显示面板上,将驱动芯片设置于单独的薄膜上,再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方法,由于驱动芯片不需设置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高度可以大大减小,但是该方法不适用于非晶硅面板,并且需要采用多路复用器(MUX)以减少布线数量,另外,薄膜成本较高,于是,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显著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在不显著增加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减小非显示区的高度,提高显示面板的集成度,改善电子装置的便携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驱动芯片、柔性电路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驱动芯片对应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电性连接点,所述电性连接点对应于驱动芯片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驱动芯片的输入输出管脚设置于驱动芯片的侧面或远离显示面板显示区的一侧,用于与所述显示面板的电性连接点相连。

优选的,所述驱动芯片的输入输出管脚设置于驱动芯片的侧面,驱动芯片远离显示面板显示区一侧和显示面板非显示区外侧的距离小于0.8mm。

优选的,所述驱动芯片至少有50%的源极驱动信号管脚和/或触摸板信号管脚位于远离显示面板显示区的一侧。

优选的,位于远离显示面板显示区的一侧的所述源极驱动信号管脚和/或触摸板信号管脚自下而上通过显示面板的连接线连接至显示面板显示区。

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非显示区的高度为:1.5mm-4.5mm。

优选的,所述驱动芯片有50%以上的源极驱动信号管脚和/或触摸板信号管脚位于靠近显示面板显示区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为非晶硅面板、低温多晶硅面板、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

优选的,还包括:覆盖于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区的彩色滤光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适用于多种材质的显示面板,减小了非显示区的高度,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集成度,改善了电子装置的便携性能,同时维持了较低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利用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可以为非晶硅面板、低温多晶硅面板、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面板,如图2所示,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10、驱动芯片140、柔性电路板150,其中,显示面板110包括显示区120和非显示区130,驱动芯片140对应于显示面板110的非显示区130。

其中,显示面板110上设置用于与柔性电路板150连接的电性连接点143,所述电性连接点143对应于驱动芯片140的侧面,即对应于驱动芯片140的左右两侧或者其中至少一侧,以减小驱动芯片140的输入输出管脚142与电性连接点143的连线占用的非显示区高度,从而减小非显示区130的整体高度D130,提高显示面板的集成度。

在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驱动芯片140的输入输出管脚142相应设置于驱动芯片140的侧面,用于与电性连接点143相连,通过将驱动芯片140的输入输出管脚142相应设置于驱动芯片140的侧面,使得驱动芯片140远离显示区120一侧和非显示区130外侧的距离D133小于0.8m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驱动芯片140的输入输出管脚142也可以设置于远离显示区120的一侧,并自下而上通过显示面板110的连接线连接至电性连接点143。

在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由于驱动芯片140的输入输出管脚142设置于驱动芯片140的侧面,于是,驱动芯片140的部分源极驱动信号管脚和/或触摸板信号管脚141可以设置于远离显示区120的一侧,利用驱动芯片140的高度进行走线,从而减小驱动芯片140至显示区120的距离D131,进一步减小非显示区130的整体高度D130,提高显示面板的集成度。在本实施例中,仍有50%以上的源极驱动信号管脚和/或触摸板信号管脚141位于靠近显示区120的一侧。

在图3所示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进一步减少驱动芯片240靠近显示区220一侧的源极驱动信号管脚和/或触摸板信号管脚241, 使得驱动芯片240至少有50%的源极驱动信号管脚和/或触摸板信号管脚241位于远离显示区220的一侧,以缩短驱动芯片240至显示区220的距离D231,充分利用走线的有效空间,其中,位于远离显示区220的一侧的源极驱动信号管脚和/或触摸板信号管脚241自下而上通过显示面板210的连接线连接至显示区220,有效利用了连接线的高度。将驱动芯片240的输入输出管脚设置于驱动芯片的侧面,使得驱动芯片240远离显示区220一侧和非显示区230外侧的距离D233小于0.8mm,从而减小非显示区230的整体高度D230至1.5mm-4.5mm。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覆盖于显示区120、220的彩色滤光玻璃(未示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适用于多种材质的显示面板,减小了非显示区的高度,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集成度,改善了电子装置的便携性能,同时维持了较低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