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急腹症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7420发布日期:2020-02-07 23:5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科急腹症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科急腹症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急腹症是指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为主要症状和体征,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综合征,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时会通过手术介入治疗,在针对没做过手术的医生进行教学时通常以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而目前实践所用的教学模型功能相对单一且不方便收纳和存放,并且不能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节高度,不适用与大多数人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外科急腹症教学模型,便于收纳和存放且可高度可调节,有效地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科急腹症教学模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中空且上端不封闭,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可升降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可拆卸的模型,所述底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内部上端安装有可升降的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表面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前端和后端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侧均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右侧均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内侧均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下端均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内部底面,所述蜗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锥齿轮,所述第一圆锥齿轮的右端上方啮合有第二圆锥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支撑轴的中部均活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内壁上,所述第三齿轮有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右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内壁上,所述蜗轮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轴的中部,所述底座的内部底面通过轴承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上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蜗轮啮合,所述蜗杆的中部向下呈光滑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圆锥齿轮内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二圆锥齿轮右侧的所述连接杆上均活动连接与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内部左右两端表面,所述连接杆的右端贯穿所述底座右端表面并固定连接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内部中空且上端开设有通孔,所述伸缩筒内安装有纵向界面为t形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内部中空且上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柱通过所述通孔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柱表面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齿条通过所述矩形槽凸出所述第一支撑柱表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表面左右两侧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支耳,所述支耳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底板内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前后两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夹板通过所述连接轴安装在所述支耳内的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接轴上均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夹板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耳上。

优选的,所述盒体上端表面后侧铰接有盒盖,所述盒体左右两端均设有矩形凸起,所述盒盖的前端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凸起的橡胶层,所述盒体上端表面四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盒体上端表面的所述模型的后端中部连接有气管,所述模型和所述气管为一体结构,所述气管向右延伸并粘结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表面中部设有一圈环形凸起,所述连接头内部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模型的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匣,所述固定匣的内部中空且与所述固定匣下端接通,所述固定匣上端表面开设有矩形开口与所述固定匣内部接通,所述固定匣内安装有实验板,所述实验板的上端表面中部固定有两个上端向外侧张开的伤口模型,所述伤口模型的外侧表面从前到后均设有一排环形的盲孔。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内部中空且两端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单向阀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右端套接有阀芯,所述阀芯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一圈环形的挡片,所述挡片堵在所述单向阀右端的所述通孔内侧,所述阀芯右端延伸至所述单向阀右端的所述通孔内,所述阀芯的右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泄气按钮。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在教学时盒体可进行升降,并且可通过蜗轮和蜗杆的啮合作用使盒体在调整不同高度时随时进行自锁,适用与不同身高的人群,方便使用。

2、伤口模型和环形的盲孔均可辅助使用者进行实践,帮助使用者提高对伤口处理的熟练程度。

3、盒体上的实验板可拆卸,方便使用者更换伤口模型。

4、模型可进行充气进行使用,不用时可将模型内的气体放出,方便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科急腹症教学模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科急腹症教学模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科急腹症教学模型的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科急腹症教学模型的底座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科急腹症教学模型的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科急腹症教学模型的单向阀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科急腹症教学模型的伸缩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科急腹症教学模型的实验板与伤口模型后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科急腹症教学模型的实验板与伤口模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科急腹症教学模型的固定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科急腹症教学模型的夹板结构爆炸图。

图中标号:1-底座、2-伸缩筒、3-伸缩杆、4-第一支撑柱、5-矩形槽、6-齿条、7-固定块、8-第一齿轮、9-第二支撑柱、10-第二齿轮、11-第一支撑轴、12-第二支撑轴、13-第三齿轮、14-蜗轮、15-第一支撑臂、16-第二支撑臂、17-蜗杆、18-第一圆锥齿轮、19-第二圆锥齿轮、20-连接杆、21-手柄、23-支撑板、24-盒体、25-夹板、26-盒盖、27-橡胶层、28-凹槽、29-托盘、30-气管、31-连接头、32-单向阀、33-内腔、34-复位弹簧、35-阀芯、36-挡片、37-泄气按钮、38-固定匣、39-实验板、40-伤口模型、41-盲孔、42-模型、43-连接轴、44-扭簧、45-底板、46-支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科急腹症教学模型,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部中空且上端不封闭,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可升降的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上设置有盒体24,所述盒体24内设有可拆卸的模型42,所述底座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4,所述第一支撑柱4的内部上端安装有可升降的第二支撑柱9,所述第二支撑柱9表面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条6,所述齿条6的前端和后端啮合有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的右端设置有第二齿轮10,所述第二齿轮10的内侧均啮合有第三齿轮13,所述第三齿轮13的右侧均设置有蜗轮14,所述蜗轮14的内侧均啮合有蜗杆17,所述蜗杆17的下端均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内部底面,所述蜗杆1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锥齿轮18,所述第一圆锥齿轮18的右端上方啮合有第二圆锥齿轮19。

支撑板23用于支撑盒体24,模型42用于使用者进行实践,第二支撑柱9可在第一支撑柱4内进行垂直移动并支撑支撑板23,卡条6用于啮合第一齿轮8,在转动手柄21时可通过第一圆锥齿轮18与第二圆锥齿轮19进行啮合带动蜗杆17转动,在蜗杆17转动时可通过蜗杆17与蜗轮17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三齿轮13转动,在第三齿轮13转动时可通过与第二齿轮10的啮合带动第二齿轮10转动,在第二齿轮10转动时可通过与第一齿轮8的啮合带动第一齿轮8转动并通过第一齿轮8与齿条6的啮合带动第二支撑柱9在第一支撑柱4内升降。

所述第一齿轮8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轴11,所述第一支撑轴11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0,所述第一支撑轴11的中部均活动安装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的外侧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内壁上,所述第三齿轮13有两个,所述第三齿轮13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轴12,所述第二支撑轴12右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支撑臂15,所述第一支撑臂1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内壁上,所述蜗轮14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轴12的中部,所述底座1的内部底面通过轴承连接有蜗杆17,所述蜗杆17上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蜗轮14啮合,所述蜗杆17的中部向下呈光滑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圆锥齿轮19内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所述第二圆锥齿轮19右侧的所述连接杆20上均活动连接与第二支撑臂16,所述第二支撑臂1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内部左右两端表面,所述连接杆20的右端贯穿所述底座1右端表面并固定连接有手柄21。

固定块7用于支撑第一支撑轴11使第一齿轮8和第二齿轮10能够与齿条6啮合顺利进行工作,第一支撑臂15用于支撑第二支撑轴12使第三齿轮13能够与第二齿轮10啮合同时使蜗轮14与蜗杆啮合使其顺利工作,第二支撑臂16用于支撑连接杆20使第二圆锥齿轮19与第一圆锥齿轮18啮合并使其顺利工作。

所述底座1的内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伸缩筒2,所述伸缩筒2内部中空且上端开设有通孔,所述伸缩筒2内安装有纵向界面为t形的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23底部。

通孔用于为伸缩杆3进行升降提供通道,伸缩杆3纵向界面呈t形结构用于卡在伸缩筒2内防止伸缩杆3在伸缩筒2内上升时脱离伸缩筒2。

所述第一支撑柱4内部中空且上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柱9通过所述通孔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柱4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柱4表面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矩形槽5,所述齿条6通过所述矩形槽5凸出所述第一支撑柱4表面。

第一支撑柱4上端的通孔用于为第二支撑柱9向上移动提供空间。

所述支撑板23的上端表面左右两侧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45,所述底板45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支耳46,所述支耳46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底板45内安装有夹板25,所述夹板25的前后两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43,所述夹板25通过所述连接轴43安装在所述支耳46内的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接轴43上均套接有扭簧44,所述扭簧4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夹板25上,所述扭簧4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耳46上。

支耳46用于连接夹板25,扭簧44可为夹板25提供扭力使其有足够的夹力固定盒体24。

所述盒体24上端表面后侧铰接有盒盖26,所述盒体24左右两端均设有矩形凸起,所述盒盖26的前端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凸起的橡胶层27,所述盒体24上端表面四周开设有固定槽28;所述盒体24上端表面的所述模型42的后端中部连接有气管30,所述模型42和所述气管30为一体结构,所述气管30向右延伸并粘结有连接头31,所述连接头31表面中部设有一圈环形凸起,所述连接头31内部固定安装有单向阀32,所述模型42的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匣38,所述固定匣38的内部中空且与所述固定匣38下端接通,所述固定匣38上端表面开设有矩形开口与所述固定匣38内部接通,所述固定匣38内安装有实验板39,所述实验板39的上端表面中部固定有两个上端向外侧张开的伤口模型40,所述伤口模型40的外侧表面从前到后均设有一排环形的盲孔41。

夹板25可夹在矩形凸起上固定盒体24,橡胶层27可嵌入固定槽28内固定盒盖26,气管30用于为模型42提供输送气体的通道,模型42为橡胶材质制成并且可通过为模型42充气使其膨胀成型,方便收纳,连接头31用于连接充气设备,固定匣38用于放置实验板39,使用者可在伤口模型40进行施刀的实践,盲孔42可辅助使用者在伤口模型40上进行缝针的实践,帮助使用者提高熟练度。

所述单向阀32内部中空且两端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单向阀32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34,所述复位弹簧34的右端套接有阀芯35,所述阀芯3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一圈环形的挡片36,所述挡片36堵在所述单向阀32右端的所述通孔内侧,所述阀芯35右端延伸至所述单向阀32右端的所述通孔内,所述阀芯35的右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泄气按钮37。

单向阀32可防止模型42内的气体泄漏,在为模型42充气时在气体的压力下可将阀芯35推出单向阀32右端充气的通孔,气体便可通过气管30进入模型42,在充气设备进行吸取外界空气时复位弹簧34便可将阀芯35推入单向阀32右端充气的通孔防止气体外泄,按动泄气按钮37便可将阀芯35推出单向阀32右端充气的通孔使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将通过转动手柄21移动第二支撑柱9将盒体24调整到合适的高度,按下夹板25夹住盒体24两端的矩形凸起固定盒体24,打开盒盖26,将充气设备与连接头31连接对模型42进行充气,充气完成便可在模型42上的伤口模型40上进行施刀的实践,并且可通过伤口模型40外侧表面的盲孔41练习缝针的熟练度,实验板39可拆卸方便使用者重复使用,如需取出盒体24可按住夹板25便可将盒体24从支撑板23上取出,使用完成后按下泄气按钮37便可将模型42内的气体放出进行收纳。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