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LED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5576发布日期:2019-11-15 21:3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明LED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领域,尤其指透明led领域。



背景技术:

透明的led显示屏在市场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发展出各种产品形态。一种在透明基板上阵列分布led灯的透明led显示屏技术开始出现。这种技术普遍使用透明的导电材料,如金属网格(metalmesh),纳米银,ito等等,但是由于上述材料依附在透明基板上的厚度很薄,同时led工作的电流需求比较大,这些材料很难满足led的供电需求,特别是在led阵列排布比较密集的时候(led灯间距10mm以下),难以满足整个屏幕的供电需要。led灯的工作除了供电以外,还需要信号输入控制,因此,led灯之间需要通讯信号线的连接,因此会导致基板上的线路分割更加复杂,从而使供电部分的线路面积减小,电阻增大。尽管也有技术方案将驱动ic封装在led灯里面,从而减少了电路的复杂程度,但是led灯之间的信号线也至少还需要1条或者2条,在led灯排布比较密集的情况,电路图形层经过分割之后,仍然满足不了供电的需求。

比如,如图1所示,现有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透明led显示屏,其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上设有印制电路层,封装有芯片的led灯珠阵列安装于该透明基板上;如图2所示,具体的,该印制电路层上包括灯珠焊区、电源焊盘和信号焊盘等,该灯珠焊区内设有4个用于安装led灯珠引脚的焊盘,此外,各灯珠焊区内设有两个信号引脚焊盘和两个电极引脚焊盘,其信号引脚焊盘通过印刷信号线路进行串接,而极性相反的两个电极引脚焊盘分别通过印刷在透明基板上的金属网格30进行供电。

该种方式有一定好处就是通过印刷工艺可以直接在透明基板上形成供电的金属网格30作为供电电路;然而,由于印制图形层的厚度一般只有35微米左右,所形成的金属网格30上每条金属丝所能承载的电流很小,特别地,当led灯珠间距小于8mm时,金属网格30经过分割之后只有不足4mm的宽度,其供电能力相当弱小,无法使各led灯珠间的间距做小,其透明led显示屏的分辨率无法提高;且为了增加导电能力,金属网格30网眼做小金属丝做大之后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透明基板的透明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透明led显示屏采用通过印刷工艺在透明基板上形成供电的金属网格作为供电电路的方式无法使各led灯珠间的间距做小,其透明led显示屏的分辨率无法提高;且金属网格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透明基板的透明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明led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明led显示屏,包括透明基板及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包括支架、形成于支架上的驱动芯片和发光晶片;所述led灯珠上还设有若干引脚,所述引脚包括电极引脚和信号引脚;

所述透明基板上布设有印制电路层;所述印制电路层包括电源焊盘、信号焊盘及成阵列布置的安装led灯珠的灯珠焊区;

每个所述灯珠焊区上设有与led灯珠的引脚相对应的引脚焊盘;所述引脚焊盘包括信号引脚焊盘和电极引脚焊盘;每个所述电极引脚焊盘上引出有外延部;

所述信号焊盘与灯珠焊区内信号引脚焊盘之间、及同行或者同列的相邻灯珠焊区内的信号引脚焊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线;使得控制各led灯珠亮灭的控制信号可以从信号焊盘输入后经各led灯珠依次传输;

将所述灯珠焊区上的所述电极引脚焊盘的外延部与同极性的电源焊盘通过金属线焊接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明led显示屏,由于其采用可以通过更大电流的金属线与透明基板上设置的焊盘相结合的方式来替代印刷在透明基板上的金属网格来为各led灯珠供电,使得其可以进一步缩小各led灯珠之间的间距,提升其分辨率,同时,较小直径的金属线对视线的阻挡也比较小,能够保证极高的通透度。

进一步地,所述印制电路层上设有n行*m列灯珠焊区;

所述印制电路层上布置有m个信号焊盘;所述m个信号焊盘与其同列上的n个灯珠焊区内的信号引脚焊盘之间通过信号线依次串接;

或者,所述印制电路层上布置有n个信号焊盘;所述n个信号焊盘与其同行上的m个灯珠焊区内的信号引脚焊盘之间通过信号线依次串接。

进一步地,所述印制电路层上布置有m对电源焊盘或者n对电源焊盘;每对所述电源焊盘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源焊盘和第二电源焊盘;

所述电极引脚焊盘包括第一电极引脚焊盘和第二电极引脚焊盘;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焊盘上引出有第一外延部;所述第二电极引脚焊盘上引出有第二外延部;

将同列上的n个灯珠焊区上的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焊盘的第一外延部与同极性的第一电源焊盘通过第一金属线焊接电连接;将同列上的灯珠焊区上的所述第二电极引脚焊盘的第二外延部与同极性的第二电源焊盘通过第二金属线焊接电连接;或者,将同行上的m个灯珠焊区上的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焊盘的第一外延部与同极性的第一电源焊盘通过第一金属线焊接电连接;将同列上的灯珠焊区上的所述第二电极引脚焊盘的第二外延部与同极性的第二电源焊盘通过第二金属线焊接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印制电路层上布置有m+1个电源焊盘或者n+1个电源焊盘;

所述m+1个电源焊盘或者n+1个电源焊盘包括间隔设置的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源焊盘和第二电源焊盘;

所述电极引脚焊盘包括第一电极引脚焊盘和第二电极引脚焊盘;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焊盘上引出有第一外延部;所述第二电极引脚焊盘上引出有第二外延部;

将同列上的n个灯珠焊区上的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焊盘的第一外延部与同极性的第一电源焊盘通过第一金属线焊接电连接;将同列上的灯珠焊区上的所述第二电极引脚焊盘的第二外延部与同极性的第二电源焊盘通过第二金属线焊接电连接;所述第一金属线和所述第二金属线间隔设置;或者,将同行上的m个灯珠焊区上的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焊盘的第一外延部与同极性的第一电源焊盘通过第一金属线焊接电连接;将同列上的灯珠焊区上的所述第二电极引脚焊盘的第二外延部与同极性的第二电源焊盘通过第二金属线焊接电连接,所述第一金属线和所述第二金属线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线和所述第二金属线与各列上的灯珠焊区呈平行列间隔设置;所述各灯珠焊区上的第一外延部和第二外延部分别与其左右两侧外的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电连接;其中,相邻列上的灯珠焊区之间共用同一极性的金属线的外延部连接为一体;

或者,所述第一金属线和所述第二金属线与各行上的灯珠焊区呈平行行间隔设置;所述各灯珠焊区上的第一外延部和第二外延部分别与其上下两侧外的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电连接;其中,相邻行上的灯珠焊区之间共用同一极性的金属线的外延部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从同一电源焊盘上引出与其同一列或者同一行上的灯珠焊区上的外延部焊接连接的金属线有多根。

进一步地,所述多根金属线包括长金属线和短金属线;

所述短金属线用于连接与对应电源焊盘接近的灯珠焊区上的外延部;所述长金属线用于连接与对应电源焊盘较远的灯珠焊区上的外延部;所述长金属线与电源焊盘接近的灯珠焊区的外延部之间设置有使其非电连接的绝缘层。

进一步地,每个灯珠焊区上的信号引脚焊盘至少包括第一信号输入引脚焊盘和第一信号输出引脚焊盘;

所述印制电路层上布置有m个信号焊盘;所述m个信号焊盘与其同列上的n个灯珠焊区内的第一信号输入引脚焊盘和第一信号输出引脚焊盘之间通过信号线依次串接;

或者,所述印制电路层上布置有n个信号焊盘;所述n个信号焊盘与其同列上的m个灯珠焊区内的第一信号输入引脚焊盘和第一信号输出引脚焊盘之间通过信号线依次串接。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线的直径为0.1mm-1mm。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线为印刷信号线。

进一步地,所述灯珠焊区设置在透明基板的正面,将所述透明基板正面上灯珠焊区上的引脚焊盘下设置导电通孔,将所述外延部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的背面,通过所述导电通孔电连接所述外延部和所述引脚焊盘;

将所述电源焊盘也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的背面,将所述外延部与同极性的电源焊盘通过金属线焊接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透明led显示屏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透明led显示屏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透明led显示屏的(未封胶前)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透明led显示屏的(封胶后)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第一种led灯珠底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第一种led灯珠正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第二种led灯珠底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第二种led灯珠正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透明基板上印刷印制电路层和焊接金属线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透明基板上焊接金属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透明基板上焊接金属线的另一种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透明基板上焊接led灯珠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另一种优选的透明基板上印刷印制电路层和焊接金属线的俯视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进一步优选的透明基板上印刷印制电路层和焊接金属线的俯视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进一步优选的透明基板上焊接金属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用于焊接第二种led灯珠的透明基板上印刷印制电路层和焊接金属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优选的在透明基板背面焊接金属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另一种在透明基板上印刷印制电路层和焊接金属线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1、透明基板;2、led灯珠;3、印制电路层;4、金属线;5、封胶层;

20、支架;21、引脚;21a、第一电极引脚;21b、第二电极引脚;21c、第一信号输入引脚;21d、第一信号输出引脚;21e、第二信号输入引脚;21f、第二信号输出引脚;22、驱动芯片;23、发光晶片;23r、红色发光晶片;23g、绿色发光晶片;23b、蓝色发光晶片;

30、金属网格;31、灯珠焊区;32、电源焊盘;33、信号焊盘;34、信号线;31a、第一电极引脚焊盘;31b、第二电极引脚焊盘;31c、第一信号输入引脚焊盘;31d、第一信号输出引脚焊盘;31e、第二信号输入引脚焊盘;31f、第二信号输出引脚焊盘;311、外延部;312、电连接件;311a、第一外延部;311b、第二外延部;32a、第一电源焊盘;32b、第二电源焊盘;33a、第一信号焊盘;33b、第二信号焊盘;34a、第一印制线;34b、第二印制线;

41、长金属线;42、短金属线;43、绝缘层;44、印制网格;4a、第一金属线;4b、第二金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3、图4所示,本例公开了一种透明led显示屏,其包括透明基板1及led灯珠2;所述led灯珠2包括支架20、形成于支架20上的驱动芯片22和发光晶片23。

所述led灯珠2为公众所知,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所述led灯珠2上还设有若干引脚21,所述引脚21包括电极引脚和信号引脚;

比如,图5、图6中公开了4个引脚21的封装有驱动芯片22的led灯珠2,其中,其引脚21包括两个电极引脚和两个信号引脚;该电极引脚包括第一电极引脚21a和第二电极引脚21b;比如,两个电极引脚的极性相反,比如,第一电极引脚21a作为正极引脚;第二电极引脚21b作为负极引脚。其用于为led灯珠2内的发光晶片23提供电源;两个信号引脚分别称为第一信号输入引脚21c和第一信号输出引脚21d;驱动芯片22上设有接口通过绑定线与各发光晶片23及各引脚电连接。

本例中,发光晶片23包括红色发光晶片23r、绿色发光晶片23g和蓝色发光晶片23b;其呈一字形排列;当然,也可呈品字形排布。

当然,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其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的信号引脚也可以为多个,比如图7、图8所示,其信号引脚包括第一信号输入引脚21c、第一信号输出引脚21d、第二信号输入引脚21e、第二信号输出引脚21f。其通过两个信号输入引脚输入信号,通过两个信号输出引脚输出信号。

透明基板1可以采用公众所知的各种刚性或者柔性的材料,比如,透明基板1可以为玻璃基板,pet(英文名称: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中文名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透明pi(英文名称:polyimide,中文名称:聚酰亚胺)薄膜等。

如图3、图4所示,所述透明基板1上布设有印制电路层3;所述印制电路层3包括电源焊盘32、信号焊盘33及成阵列布置的安装led灯珠2的灯珠焊区31;

每个所述灯珠焊区31上设有与led灯珠2的引脚相对应的引脚焊盘;所述引脚焊盘包括信号引脚焊盘和电极引脚焊盘;每个所述电极引脚焊盘上引出有外延部311;

所述信号焊盘33与灯珠焊区31内信号引脚焊盘之间、及同行或者同列的相邻灯珠焊区31内的信号引脚焊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线34;使得控制各led灯珠2亮灭的控制信号可以从信号焊盘33输入后经各led灯珠2依次传输;

本例中所说的电源焊盘32用来与外部连接的直流电源相连接,并通过本申请中提到的金属线4将直流电源通过该电源焊盘32连接到各led灯珠2;其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源焊盘32a和第二电源焊盘32b;比如本例中,第一电源焊盘32a为正极焊盘;第二电源焊盘32b为负极焊盘;

电源焊盘32可以仅设置极性相反的两个,比如一个第一电源焊盘32a、一个第二电源焊盘32b;可以通过一条的金属线4实现成阵列分布的电源焊盘32上灯珠焊区31上的同极性的引脚焊盘电连接。或者电源焊盘32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可以一行或者一列上的灯珠焊区31上的同极性的引脚焊盘通过金属线4电连接到一个电源焊盘32。下边将做一些举例说明。

同样的,该信号焊盘33用来与外部的信号输入源进行连接,其通常连接到上一级的控制芯片;该信号焊盘33的多少并不具体限制,比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图2中信号焊盘33仅有一个,其通过一个信号焊盘33输入控制信号,然后将该控制信号通过信号线34依次传输给串接的各个led灯珠2。当然,其也可以根据控制芯片上的i/o口的多少来进行设置。比如同一行或者同一列的led灯珠2使用同一信号焊盘33,或者多行或多列的led灯珠2使用同一信号焊盘33,都是允许的。

关于此处定义的信号线34,其可以采用印制在透明基板1上的印制信号线,该印制信号线可以为ito(中文全称:氧化铟锡;英文全称:indiumtinoxides)线或者银浆线或者覆铜线等,本例中,其采用印刷在透明基板1上的网格状覆铜线。或者采用点对点用金属线机器打上去飞线连接形成飞线网络。同样的,印制电路层3上的焊盘以及外延部311也是可以用透明导电材料做印制电路制作上去的,比如金属网格、ito、纳米银等等。

特别指出的是,信号线34和外延部311在实际生产中如使用覆铜材料可以实现小至0.1mm的线宽,导电能力足够单颗led灯的供电需求以及信号传输,其对视线的阻挡极小,可以实现整块led显示屏极高的透明度。

将所述灯珠焊区31上的所述电极引脚焊盘的外延部311与同极性的电源焊盘32通过金属线4焊接电连接。

如图4所示,将led灯珠2通过表面贴装技术焊接到透明基板1上对应的灯珠焊区31后,会再在其透明基板1表面整体封装一层封胶层5。进一步地,根据需要,还可以在该封胶层5上边设置一透明保护盖。并从电源焊盘32和信号焊盘33处引出线束,并在透明保护盖和透明基板1之间的边缘进行密封封装,使其起到防水效果。

下边将进一步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解释说明。

如图9所示,所述印制电路层3上设有n行*m列灯珠焊区31;作为举例,假定n=5;m=5;本例中在一个透明基板1上印刷了5*5个灯珠焊区31。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构思,将同一行上的灯珠焊区31构成的列称为焊行;将将同一列上的灯珠焊区31构成的列称为焊列。

如图9、10所示,所述印制电路层3上布置有5个信号焊盘33;所述5个信号焊盘33与其同列上的5个灯珠焊区31内的信号引脚焊盘之间通过信号线34依次串接;具体的,灯珠焊区31内设有第一信号输入引脚焊盘31c和第一信号输出引脚焊盘31d;所述的串接,该对应列上的信号焊盘33通过一信号线34(为区别起见,本例中将该信号线34称为第一印制线34a)连接到该列上第一个灯珠焊区31内的第一信号输入引脚焊盘31c;然后通过第一个灯珠焊区31内的第一信号输出引脚焊盘31d通过信号线34(本例中将该相邻灯珠焊区31内的信号线34称为第二印制线34b)连接到同列上第二个灯珠焊区31内的第一信号输入引脚焊盘31c,以此方式将第3、4、5个灯珠焊区31进行串接。当然,其串接的方式并不一定局限于同行或者同列。本例中的信号线34均采用网格状的形式,其可以进一步增加透明led显示屏的通透感。

本例中,所述印制电路层3上布置有5对电源焊盘32;每对所述电源焊盘32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源焊盘32a和第二电源焊盘32b;

如图9-图10所示,每个所述灯珠焊区31内的所述电极引脚焊盘包括第一电极引脚焊盘31a和第二电极引脚焊盘31b;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焊盘31a上引出有第一外延部311a;所述第二电极引脚焊盘31b上引出有第二外延部311b;

将同列上的5个灯珠焊区31上的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焊盘31a的第一外延部311a与同极性的第一电源焊盘32a通过第一金属线4a焊接电连接;将同列上的灯珠焊区31上的所述第二电极引脚焊盘31b的第二外延部311b与同极性的第二电源焊盘32b通过第二金属线4b焊接电连接。

本例中所述的焊接,指点焊连接。如图11、图12所示,其点焊连接时,特别是在制作高密度本实用新型产品时,可以如图11中所示可以采用绑定打线机在焊点与焊点之间采用绑定打线的方式将金属线4在焊点之间实现连接,故会形成一定的弯折状的弧形,在制作低密度本实用新型产品时也可以像图12中的一样采用直线的方式压合在各焊点上,通过刷锡膏进行过炉焊接。

将led灯珠2安装到设有印制电路层3的透明基板1上后,其结果如图13、图14所示,其通过电源焊盘32通过金属线4与灯珠焊区31上的电极引脚焊盘上延伸出的外延部311电连接,通过该电极引脚焊盘将电流从led灯珠2的电极引脚电连通,形成供电回路。同时,从信号焊盘33上流入的控制信号依次从各串接的led灯珠2中流过,被前一个led灯珠2接收并传递给下一个led灯珠2。已实现对每个led灯珠2上发光晶片23的亮灭及颜色变化控制。

关于金属线4,并不限定特定其材料等,只要其导电能力满足要求即可,通常优选导电率高的金属。本例中,优选采用铜线。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线4的直径为0.1mm-1mm。金属线4的直径范围在0.1mm-1mm范围为比较理想,在这个直径范围内能够比较理想的满足整列led灯珠2的供电需求,要比其他透明导电材料的导电能力强很多倍。同时,较小直径的金属线4对视线的阻挡也比较小,能够保证极高的通透度。

本例提供的透明led显示屏,由于其采用可以通过更大电流的金属线4与透明基板1上设置的焊盘相结合的方式来替代印刷在透明基板1上的金属网格来为各led灯珠2供电,例如:直径为0.5mm的铜线,其导电能力相当于宽度5.6mm厚度为35μm的没有网孔的铜箔,如果制成同等截面积的金属网格,宽度更大,而铜线挡光部分仅有0.5mm的宽度,相对于使用铜箔制造的金属网格而言,极大地提升了透明度,从而使得其可以进一步缩小各led灯珠2之间的间距,提升其分辨率,同时,较小直径的金属线4对视线的阻挡也比较小,对于0.5mm直径的铜线,人眼在1.5m以外已经很难察觉,对于led显示屏来说,一般都要2-3m的观看距离,因此,此方案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保证屏幕透明度和导电能力的需求,可以使得透明led显示屏的通透率更好。

假如内置驱动芯片22的led灯珠2的尺寸为1.2mm*1.2mm,led灯珠2的间距为5mm*5mm,导线的直径为0.3mm,则可以实现90%以上的通透率,制成一种高透明度高解析度的透明led显示屏。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方式,如图15、图16所示,其也可以在所述印制电路层3上布置有m+1个电源焊盘32或者n+1个电源焊盘32;

本例中仍以n=m=5为例进行说明。在所述印制电路层3上布置有6个电源焊盘32。

所述6个电源焊盘32包括间隔设置的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源焊盘32a和第二电源焊盘32b;如图15所示,6个电源焊盘32被设置在一列灯珠焊区31的上部旁侧,依次为第一电源焊盘32a、第二电源焊盘32b、第一电源焊盘32a、第二电源焊盘32b、第一电源焊盘32a和第二电源焊盘32b;

同样的,所述电极引脚焊盘包括第一电极引脚焊盘31a和第二电极引脚焊盘31b;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焊盘31a上引出有第一外延部311a;所述第二电极引脚焊盘31b上引出有第二外延部311b;

然后将同列上的5个灯珠焊区31上的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焊盘31a的第一外延部311a与同极性的第一电源焊盘32a通过第一金属线4a焊接电连接;也即将同一焊列上的第一外延部311a通过第一金属线4a与第一电源焊盘32a电连接;将同列上的灯珠焊区31上的所述第二电极引脚焊盘31b的第二外延部311b与同极性的第二电源焊盘32b通过第二金属线4b焊接电连接;也即将同一焊列上的第二外延部311b通过第二金属线4b与第二电源焊盘32b电连接;所述第一金属线4a和所述第二金属线4b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金属线4a和所述第二金属线4b与各列上的灯珠焊区31呈平行列间隔设置;所述各灯珠焊区31上的第一外延部311a和第二外延部311b分别与其左右两侧外的第一金属线4a和第二金属线4b电连接;本例中,作为优选的方式,其中,如图16所示,相邻列上的灯珠焊区31之间共用同一极性的金属线4的外延部311连接为一体。比如,该相邻的两个焊列之间的上部设有一第一电源焊盘32a,从该第一电源焊盘32a上引出焊接有3跟第一金属线4a;相邻两个行列之间的灯珠焊区31上的第一外延部311a被延伸为一体。作为优选的方式,为防止该第一外延部311a与其他的信号线34等形成交叉干涉,如图16中左侧的灯珠焊区31所示,可使其第一外延部311a从4个引脚焊区的内部穿过。

当然,也可成行布置电源焊盘32和信号焊盘33,将同行上的m个灯珠焊区31上的所述第一电极引脚焊盘31a的第一外延部311a与同极性的第一电源焊盘32a通过第一金属线4a焊接电连接;将同列上的灯珠焊区31上的所述第二电极引脚焊盘31b的第二外延部311b与同极性的第二电源焊盘32b通过第二金属线4b焊接电连接,所述第一金属线4a和所述第二金属线4b间隔设置。

本例中,作为优选的方式,从同一电源焊盘32上引出与其同一列或者同一行上的灯珠焊区31上的外延部311焊接连接的金属线4有多根。比如本例中,从左至右布置的电源焊盘32中,其布置在2-5个电源焊盘32上的金属线4均设有3根。该3根金属线4与其相邻的焊列上的同极性的外延部311进行点焊连接。将金属线4分成多根焊接,其可以进一步降低金属线4的直径,使得金属线4更不容易被观察到。使得透明led显示屏的通透感增强。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方式,如图17所示,所述多根金属线4包括长金属线41和短金属线42;

短金属线42用于连接与对应电源焊盘32接近的灯珠焊区31上的外延部311;长金属线41用于连接与对应电源焊盘32较远的灯珠焊区31上的外延部311;

如图18所示,所述长金属线41与电源焊盘32接近的灯珠焊区31的外延部311之间设置有使其非电连接的绝缘层43。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保证为靠近电源焊盘32的led灯珠2供电的同时,不再需要继续延长导线到远离电源焊盘32的led灯珠2,从而在远离电源焊盘32的区域减少金属线4的数量,提高led屏幕的通透度。通过该种采用长金属线41和短金属线42的方式,可以让距离不同的led灯珠2各自得到刚刚足够的电流,保证距离电源焊盘32较远的led灯得到足够的电压,同时减少金属线对视线的阻挡,提高通透度。

当然,上述实施方式主要以led灯珠2为4个引脚为例进行说明,也可如图19所示,对其灯珠焊区31的焊盘做对应增加设计,并增加各灯珠焊区31内信号引脚焊盘和信号焊盘33之间的信号线34即可。比如,该灯珠焊区31中包括有第一信号输入引脚焊盘31c、第一信号输出引脚焊盘31d、第二信号输入引脚焊盘31e和第二信号输出引脚焊盘31f。对应的,信号焊盘33包括第一信号焊盘33a和第二信号焊盘33b;第一信号焊盘33a通过信号线34连接到第一个灯珠焊区31的第一信号输入引脚焊盘31c,第二信号焊盘33b通过信号线34连接到第一个灯珠焊区31的第二信号输入引脚焊盘31e;第一个灯珠焊区31的第一信号输出引脚焊盘31d通过信号线34连接到第二个灯珠焊区31的第一信号输入引脚焊盘31c,第一个灯珠焊区31的第二信号输出引脚焊盘31f通过信号线34连接到第二个灯珠焊区31的第二信号输入引脚焊盘31e,以此类推。

作为优选的方式,如图20所示,若定义安装所述led灯珠2的面为透明基板1的正面,则其与该正面相反的未安装所述led灯珠2的面为背面;所述灯珠焊区31设置在透明基板1的正面,将所述透明基板1正面上灯珠焊区31上的引脚焊盘下设置导电通孔312,将所述外延部311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1的背面,通过所述导电通孔312电连接所述外延部311和所述引脚焊盘;这种导电通孔很容易通过印制电路板沉铜工艺来实现。

将所述电源焊盘32也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1的背面,将所述外延部311与同极性的电源焊盘32通过金属线4焊接电连接。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金属线4可以安装在led灯珠2的正下方,特别是对高密度的透明led显示屏的制作情况下,让部分金属线4和led灯珠2重合,可以进一步的提高透明度。

当然,本例中并不局限于只能使用金属线4连接电源焊盘32和外延部311,如图21所示,其也可以以金属线4作为主要的电流传递方式,再辅助通过金属网格(为区别起见,本例中将该金属网格命名并标记为印制网格44)来连接外延部311;该印制网格44的网眼密度要求可以降低,其效用亦相当于本刚实用新型的外延部311,且对于该印制网格44的宽度可以相对较窄,以降低led灯珠2之间的间隙,提高其分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