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按摩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6572发布日期:2020-07-04 01:09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眼睛按摩教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眼睛按摩教具。



背景技术: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其发病的原发危险因素,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也与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眼压升高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长期以来,小梁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青光眼最主要的手术方法,手术的目的是控制患者的眼压。

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的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技术,对青光眼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术中密闭缝合巩膜瓣,使术后早期前房迅速恢复,减少了术后早期低眼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根据眼压拆除缝线,使巩膜瓣重新开放,恢复房水引流,减少瘢痕化发生,从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该技术在全国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在抗青光眼滤过手术中,保持滤过道的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阻塞瘘道外口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失败的主要原因与术后滤过通道尤其是巩膜瓣下及巩膜与结膜间瘢痕组织增生有关。

青光眼术后常需患者按摩眼球,使眼内房水自滤过通道流出,既可以调节眼压,又可以使房水对滤过通道进行冲刷,减少瘢痕形成,促进血液循环。但是青光眼患者多没有相关眼科知识,在手术后需要专门的医生对患者进行一一指导,告诉患者的按摩位置以及按摩的力度,若按摩的位置及力度不正确,不但不利于眼睛的恢复,而且还会对眼睛造成损伤。此外还需要医生对患者的按摩情况进行监督,以此来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按摩,十分麻烦。因此,研发一种能够知道青光眼患者进行按摩眼睛的教具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眼睛按摩教具,以解决青光眼术后需要专门医生对患者进行指导并监督十分麻烦,以及患者按摩的位置及力度不正确对眼睛造成损伤的问题,以实现对按摩的位置及力度指导的目的,无需专门医生进行指导、监督,节省大量人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眼睛按摩教具,包括内部呈中空状的模拟眼球,模拟眼球的外表面通过模拟巩膜瓣缝线设置有用于模拟人眼巩膜瓣的模拟巩膜瓣,模拟巩膜瓣上开设有矩形开口,模拟眼球的外表面底部还设置有便于人手对模拟眼球进行按压以模拟人手对人眼进行按压动作的按压部;所述模拟眼球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在人手对按压部进行按压时检测按压力度并仅在符合要求的按压力度下才能进行显示的按压力度检测显示机构、用于控制按压力度检测显示机构作业的单片机以及用于为装置整体提供电能的电源。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模拟眼球分设为之间粘接的模拟左半球和模拟右半球,按压部设置在模拟眼球的外表面底部。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模拟眼球为透明硅胶模拟眼球。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按压力度检测显示机构包括设置在与按压部相对应的模拟左半球内壁上且内部盛装指示液体并四周封闭的液体盛放箱、与液体盛放箱的内部相连通并伸出矩形开口且末端封堵的多个输液管路以及分别设置在各输液管路上用于控制输液管路通断的电磁阀,电磁阀的受控端连接于单片机的输出端;所述液体盛放箱与模拟左半球内壁相接触的底壁为易于变形的透明硅胶底壁,液体盛放箱的底壁底端设置有用于检测人手按压力度大小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于单片机的输入端。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液体盛放箱内盛放的指示液体为红墨水。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模拟左半球的内部竖向设置有固定板,单片机和电源设置在固定板上。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在人手按压按压部的力度合适时发出语音提醒的语音播报器,语音播报器的受控端连接于单片机的输出端。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的模拟眼球对人眼进行模拟,设置的按压部进行眼睛的按压模拟,且在模拟眼球内部设置的按压力度检测显示机构能够检测出按压力度并反馈至单片机,进而来实现对按压力度是否合适的显示,有效地实现了患者能够自行掌握按压位置和按压力度的目的,无需专门医生进行指导、监督,节省了大量人力。

本实用新型将模拟眼球分设为模拟左半球和模拟右半球,便于当模拟眼球内部的结构发生损坏时打开进行更换。模拟眼球为透明硅胶模拟眼球,便于观察模拟眼球内部的按压力度检测显示机构,且透明硅胶材质易于发生形变。

本实用新型液体盛放箱、输液管路的设置用于模拟青光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房水进行引流的过程。且液体盛放箱内盛放的指示液体为红墨水,易于观察。

本实用新型压力传感器的设置用于检测人手按压力度大小,若人手按压力度过大或过小均不合适,对人手按压力的检测十分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模拟左半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模拟眼球,11、模拟左半球,12、模拟右半球,13、模拟球结膜,14、模拟虹膜;2、模拟巩膜瓣,21、模拟巩膜瓣缝线,22、矩形开口;3、按压部;4、按压力度检测显示机构,41、液体盛放箱,42、输液管路,43、电磁阀;5、单片机;6、语音播报器;7、固定板;8、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眼睛按摩教具,结合图1至图3所示,包括模拟眼球1、模拟巩膜瓣缝线21、模拟巩膜瓣2、按压部3、按压力度检测显示机构4、单片机5和电源8。

模拟眼球1的内部呈中空状,模拟眼球1分设为之间粘接的模拟左半球11和模拟右半球12。为了便于观察模拟眼球1内部的按压力度检测显示机构4,本实用新型将模拟眼球1设置为透明硅胶模拟眼球。

模拟眼球1又包括模拟球结膜13和模拟虹膜14,使之与人眼结构更为接近。

模拟眼球1的外表面通过模拟巩膜瓣缝线21设置有模拟巩膜瓣2,具体地模拟巩膜瓣2设置在模拟球结膜13和模拟虹膜14交界的模拟球结膜13外表面上,模拟巩膜瓣2用于模拟人眼巩膜瓣。模拟巩膜瓣2上开设有矩形开口22。

按压部3设置在模拟眼球1的外表面底部,便于人手对模拟眼球1进行按压,以模拟人手对人眼进行按压动作。按压部3为开设在模拟眼球1外表面上的凹槽,形状与人手指的形状相吻合。

按压力度检测显示机构4设置在模拟眼球1的内部,用于在人手对按压部3进行按压时检测按压力度,并仅在合适的按压力度下才能进行显示。按压力度检测显示机构4包括液体盛放箱41、输液管路42、电磁阀43和压力传感器。

液体盛放箱41设置在与按压部3相对应的模拟左半球11内壁上,且内部盛装指示液体,液体盛放箱41与模拟左半球11内壁相接触的底壁为易于变形的透明硅胶底壁,液体盛放箱41为四周封闭的箱体结构。

液体盛放箱41内盛放的指示液体为红墨水,易于观察。

输液管路42设置有多个,与液体盛放箱41的内部相连通,并伸出矩形开口22,且末端封堵。

液体盛放箱41、输液管路42的设置用于模拟青光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房水进行引流的过程。

电磁阀43分别设置在各输液管路42上,用于控制输液管路42通断,电磁阀43的受控端连接于单片机5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阀43打开时,即输液管路42的顶部可以通入指示液体,又因输液管路42的末端封堵,所以通入到输液管路42的顶部的指示液体在未施加按压力的情况下又会重新回到液体盛放箱41内。

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液体盛放箱41的底壁底端,用于检测人手按压力度大小,若人手按压力度过大或过小均不合适。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于单片机5的输入端,能够将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息实时地反馈至单片机5。

模拟左半球11的内部竖向设置有固定板7,单片机5和电源8设置在固定板7上。单片机5用于控制按压力度检测显示机构4作业,本实用新型中的单片机5采用51单片机。电源8用于为装置整体提供电能。

固定板7上还设置有语音播报器6,语音播报器6用于在人手按压按压部3的力度合适时发出语音提醒,语音播报器6的受控端连接于单片机5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过程如下。

第一步,首先对人手按压人眼的按压力大小进行记录,确定在青光眼治疗过程中按压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若按压力大于最大值或小于最小值,则不适合对青光眼的治疗。

第二步,将按压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录入单片机5内,确定按压力的范围。

第三步,患者对模拟眼球1进行按压操作。

当患者的手指按压到按压部3时,压力传感器将按压信号反馈至单片机5,单片机5对按压力的大小与单片机5内部的按压力的范围进行比较。

若在按压力的范围内,则单片机5控制电磁阀43打开,且因手指的按压,对液体盛放箱41的底部产生一定的挤压,液体盛放箱41发生变形,将盛装在液体盛放箱41内部的指示液体挤出,送入到输液管路42内,并沿输液管路42向上输送,直至指示液体达到输液管路42的末端。此时,人眼可以十分方便地观察到指示液体在输液管路42内的位置。单片机5也会控制语音播报器6进行语音播报,发出“您好,按压位置和按压力度合适,请您多多练习”的提示音。患者根据观察到的指示液体位置以及听到的提示音来判断此按压力为合适的按压力,保证患者实际进行对自己眼睛按摩时获知所需按压力的大小。

当按压结束后,液体盛放箱41恢复至原形状,输液管路42内的指示液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重新落入到液体盛放箱41内部,以便于进行下一次按压操作。

若未在按压力的范围内,则单片机5不向电磁阀43发出信号,电磁阀43不打开,即便液体盛放箱41的底部发生变形,也不会将指示液体送入到输液管路42的顶端,以此来判断此按压力为不合适的按压力。

此外,当患者未在指定的按压部3进行按压时,对液体盛放箱41的底部产生的挤压过小,且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按压力过小,未在按压力的范围内,所以指示液体不会送入到输液管路42的顶端,以此来保证患者对按压部位的位置能够准确掌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