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干胶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8343发布日期:2020-07-21 12:33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干胶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干胶标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不干胶标签。



背景技术:

标签是用来标志的产品目标和分类或内容,像是关键字词以及便于顾客查找和定位的目标工具。印刷业所称的标签,大部分是用来标识自己产品的相关说明的印刷品,并且大部分都是以背面自带胶的。但也有一些印刷时不带胶的,也可称为标签。有胶的标签就是通俗称的“不干胶标签”。标签可以用在很多方面,例如:包装、电器、商品、珠宝和办公文件等等,而封口标签是用于将成卷的标签进行固定和封口从而避免成卷的标签散落影响包装商品时标签的使用。

如图1,现有的一种不干胶标签包括底材a和面材b,在需要使用时需要沿着面材b的边缘用手将面材b从底材a上撕下。

上述提供的一种不干胶标签,由于面材b的边缘与底材的分界不明显,会存在面材b不好从底材a上撕下的问题,故需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干胶标签在使用时不干胶标签面材不容易在不干胶标签底材上撕下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干胶标签,其具有使不干胶标签面材容易在不干胶标签底材上撕下的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不干胶标签,包括底材和多个面材,面材靠近底材的一侧设有胶水层,底材上设有多条蚂蚁线,每一条蚂蚁线与面材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撕开底材和面材时先将蚂蚁线撕开一个小口,然后用一只手摁住面材,另一手继续沿蚂蚁线将底材与面材撕开使面材与底材的一部分分离,然后再撕下面材。得到的有益效果是:使面材可以比较容易的从底材上撕下。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蚂蚁线的两端开设有开口。

所获得的有益效果为:有时蚂蚁线可能切割的较浅不容易被发现,开口相对与蚂蚁线来说更加明显,开口可以避免对底材的误撕。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底材上设有固定条,固定条与开口抵接,且固定条与蚂蚁线垂直。

所获得的有益效果为:在运输时开口容易被刮蹭,可能会出现蚂蚁线在刮蹭时被误撕,用固定条对开口进行固定可以避免蚂蚁线被误撕。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底材靠近面材的一侧设有反复层,反复层包括层级一、层级二和层级三,层级一、层级二和层级三一体连接且可翻折;层级一靠近底材且层级一靠近和远离底材的两侧均设有胶水层;层级三靠近面材且层级三靠近和远离面材的两侧均设有胶水层。

所获得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反复层的翻折可以实现不干胶标签的二次使用,层级二可以与层级一和层级三分离并与层级一靠近底层的一侧粘接,在需二次使用时可以将层级二撕下,这样的设计可以保护层级一靠近底层的胶水层不受到外界的伤害实现二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面材远离底材的一端设有胶水层,且胶水层远离面材的一端设有保护层。

所获得的有益效果为:保护层可以保护面材上的图案文字以及其他信息不受到外界的磨损,也可以防水延长不干胶标签的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层级三长度大于层级一和层级二。

所获得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层级三长度大于层级一和层级二在需要分离层级二时可以准确找到分离的位置,避免误撕。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开口为三角形。

所获得的有益效果为:三角形口方便撕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底材上设计蚂蚁线使面材可以比较容易的从底材上撕下。

2、在蚂蚁线的两端开设有三角形的开口方便撕开底材和面材,开口更加明显避免对底材上除蚂蚁线意外的地方的误撕。

3、通过反复层的翻折可以实现不干胶标签的二次使用,层级二可以与层级一和层级三分离并与层级一靠近底层的一侧粘接,在需二次使用时可以将层级二撕下,这样的设计可以保护层级一靠近底层的胶水层不受到外界的伤害实现二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不干胶标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不干胶标签的上视图;

图3为不干胶便签在未粘贴前除了底材意外的其它层级的爆炸图,用来展示反复层的结构;

图4为不干胶标签使用后又重新组合呈新的不干胶标签的爆炸图,用来展示反复层的使用方法。

图中:1、底材;11、蚂蚁线;12、开口;13、固定条;2、反复层;21、胶水层;22、层级一;23、层级二;24、层级三;3、面材;4、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不干胶标签,如图2和图3,包括底材1、反复层2、和面材3,其中底材1是铜版纸,反复层2通过胶水层21与底材1粘合在一起,其中胶水层21为邦宝力公司的s-163不干胶,且下面所述的胶水层21均为邦宝力公司的s-163不干胶;面材3通过胶水层21粘合在反复层2远离底材1的一端,面材3是美纹纸,且面材3在加工时可以被印纹辊印上不同的纹路,起到美化的作用。底材1上设有多条蚂蚁线11,每一条蚂蚁线11均匀分布在底材1上,每一个反复层2的中部与每一条蚂蚁线11抵接,在需要将不干胶标签撕下时用一只手按住面材3,另一只手沿着蚂蚁线11将底材1撕开,在撕开后会有一半的反复层2被露出,再用手将没有露出的另一半撕下底材1。

如图2,为了方便撕下蚂蚁线11,在蚂蚁线11的两端设有三角形的开口12,在制作时会用模切机切出开口12。开口12除了方便蚂蚁线11的撕下也避免了由于蚂蚁线不明显对除了蚂蚁线11的其它位置的误撕。为了避免蚂蚁线11在运输时会由于开口12的存在容易被刮蹭可能会出现误撕的情况,在开口12上设有固定条13,且固定条13贯穿整个底材1并与蚂蚁线垂直。

如图3和图4,反复层2包括层级一22、层级二23和层级三24,层级一22、层级二23和层级三24一体连接,层级一22位于层级二23和层级三24之间,其中层级二23为双面涂布的铜版纸,层级一22和层级二23均为聚酯(pet)。不干胶标签未使用之前的反复层2的状态是:层级二23位于层级一22上方,层级三24位于层级二23上方,层级一22靠近底材1,层级一22与底材1之间设有胶水层21,层级一22用于将不干胶标签粘贴在其它位置。层级一22靠近层级二23的一侧设有胶水层21,胶水层21将层级一22和层级二23粘合在一起,层级三24靠近层级二23的一侧设有胶水层21,胶水层21将层级三24和层级二23粘合在一起,层级三24远离底材1的一侧与面材3粘合在一起,且层级三24靠近面材3的一侧设有胶水层21。面材3远离底材1的一侧还通过胶水层21粘合有保护层4,其中保护层4为透明定向拉伸聚丙烯(opp)。除了层级三24以外,其它层级的长度均相等,层级三24长于其它层级。当需要二次使用不干胶标签时先将不干胶标签从原粘贴位置撕下,用手将层级三24与层级二23撕开,将层级二23从层级一22靠近层级三24的一侧撕开,并将层级三24与层级一22贴合在一起,最后将层级二23贴在层级一22远离层级三24一侧的胶水层21上,可以将不干胶标签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标签,在下次使用时将层级二23撕下露出层级一22和层级一22远离层级三24一侧的胶水层21,利用胶水层21可以再次粘贴。

如图3和图4,在使用时根据要撕下的不干胶标签的位置,用手撕断固定条13,然后用一只手摁住面材3再用另一只手撕开蚂蚁线11将不干胶标签取下来贴到相应的位置。在不干胶标签需要进行二次使用时先将标签从原粘贴位置撕下,用手将层级三24与层级二23撕开,将层级二23抽出贴在层级一22靠近底材1的胶水层21上,并将层级一22和层级三24贴合在一起,可以将不干胶标签重新组合呈一个新的标签,在下次使用时将层级二23撕下露出层级一22和层级一22靠近层级二23的胶水层21,利用胶水层21可以再次粘贴。

在制作时,先用模切机将底材1上切割出蚂蚁线11,反复层2以及面材3按顺序粘合在一起,再利用上胶机在底材1上涂抹胶水,将固定条13和反复层2粘合在底材1上。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