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0758发布日期:2020-06-09 19:4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揭示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技术包含闸极驱动电路的显示面板方块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显示面板100中,印刷电路板110与闸极阵列基板goa1之间设置有芯片承载薄膜(chiponfilm,cof)120,电平位移器111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10的内部,闸极阵列基板goa1与电平位移器111电性连接。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如下几个缺陷:

首先,电平位移器价格高,再加上搭配电平位移器的外围器件复杂,导致现有技术的面板制造成本增加。再者,随着闸极阵列基板时脉个数的改变,经常不能找到直接使用的电平位移器,常需要多个电平位移器并搭配对应的外围电路设计才能完成显示面板,影响设计灵活性。此外,现有技术的面板亦不能改变闸极驱动电路的扫描方向。

故,有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揭示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其可达到降低面板制造成本,增加面板电路设计架构灵活性,以及控制闸极驱动电路的扫描方向的效果。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揭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闸极阵列基板;第一软性电路板,与所述闸极阵列基板连接;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一软性电路板连接,设置有中心控制板(timingcontroller,t-con),所述中心控制板输出闸极阵列驱动讯号;第二软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闸极阵列基板的侧边缘;电平位移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上,与所述中心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电平位移器(levelshifter)抬升所述闸极阵列驱动讯号。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还包括移位暂存器(shifterregister)以及输出缓冲器(outputbuffer),所述移位暂存器接收闸极阵列驱动讯号并产生暂存闸极阵列驱动讯号,所述电平位移器抬升所述暂存闸极阵列驱动讯号后传输至所述输出缓冲器,由所述输出缓冲器输出闸极阵列控制讯号控制所述闸极阵列基板上的薄膜电晶体开启和关闭。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闸极阵列控制讯号包含多个时脉控制讯号。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时脉控制讯号的数量是12个。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闸极阵列驱动讯号被配置为包含低频讯号,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被配置为还包含低频讯号分离元件,所述低频讯号分离元件被配置为用于将所述低频讯号转换为第一低频讯号及第二低频讯号。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被配置为还包含控制所述闸极驱动电路扫描方向的扫描方向控制元件,通过接收扫描方向控制讯号控制扫描方向。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扫描方向控制元件还包含接收扫描方向控制讯号的接收单元。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闸极阵列驱动讯号被配置为包含起始讯号,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被配置为还包含起始讯号分离元件,所述起始讯号分离元件被配置为用于将所述起始讯号转换为第一起始讯号及第二起始讯号。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闸极阵列驱动讯号被配置为包含左起始讯号及右起始讯号,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被配置为还包含起始讯号转换元件,所述起始讯号转换元件被配置为用于将所述左起始讯号及右起始讯号转换为第一起始讯号及第二起始讯号。

由于本揭示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闸极阵列基板;第一软性电路板,与所述闸极阵列基板连接;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一软性电路板连接,设置有中心控制板,所述中心控制板输出闸极阵列驱动讯号;第二软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闸极阵列基板的侧边缘;以及电平位移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上,与所述中心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电平位移器抬升所述闸极阵列驱动讯号,达到降低面板制造成本,增加面板设计灵活性,以及控制闸极驱动电路的扫描方向的效果。

为让本揭示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的方块示意图;

图2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方块示意图;

图3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装积体电路的方块示意图;

图4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装积体电路的方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揭示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揭示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揭示,而非用以限制本揭示。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请参阅图2,其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方块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200包含闸极阵列基板30;第一软性电路板20,与所述闸极阵列基板30连接;印刷电路板10,与所述第一软性电路板20连接,设置有中心控制板(timingcontroller,t-con)11,所述中心控制板11输出闸极阵列驱动讯号;第二软性电路板40,设置于所述闸极阵列基板30的侧边缘;以及电平位移器41,设置在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40上,与所述中心控制板11电连接,所述电平位移器抬升所述闸极阵列驱动讯号,通过将电平位移器41独立设置于闸极阵列基板30侧边缘,便于调整及替换转换闸极阵列驱动讯号的元件,增加面板驱动电路的设计灵活性。

于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第二软性电路板40还包括移位暂存器(shifterregister)以及输出缓冲器(outputbuffer),移位暂存器接收闸极阵列驱动讯号并产生暂存闸极阵列驱动讯号,电平位移器抬升暂存闸极阵列驱动讯号后传输至输出缓冲器,由输出缓冲器输出闸极阵列控制讯号控制闸极阵列基板上的薄膜电晶体开启和关闭。

于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电平位移器41,移位暂存器及输出缓冲器耦合为薄膜覆晶封装积体电路设置在第二软性电路板40上。

请参阅图3,其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装积体电路的方块示意图。如图所示,薄膜覆晶封装积体电路300包括移位暂存器(shifterregister)310、电平位移器(levelshifter)320、输出缓冲器(outputbuffer)330。其中,移位暂存器310、电平位移器320与输出缓冲器330电性连接,所述移位暂存器310接收所述闸极阵列驱动讯号并产生暂存闸极阵列驱动讯号,电平位移器320抬升所述暂存闸极阵列驱动讯号后传输至所述输出缓冲器330,由所述输出缓冲器330输出闸极阵列控制讯号。其中,所述闸极阵列驱动讯号包含频率讯号cpv、高闸极脉冲信号vgh、低闸极脉冲信号vgl、电源电压vcc、接地电压gnd;或者,于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移位暂存器310、电平位移器320、输出缓冲器330彼此电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40上。

其中,闸极阵列控制讯号包含多个时脉控制讯号。换言之,通过薄膜覆晶封装积体电路300可控制具有多个输入通道的闸极阵列,达到增加面板驱动电路的设计灵活性的效果。

于图3的实施例中,时脉控制讯号的数量是12个,包含第一时脉控制讯号ck1、第二时脉控制讯号ck2、第三时脉控制讯号ck3、第四时脉控制讯号ck4、第五时脉控制讯号ck5、第六时脉控制讯号ck6、第七时脉控制讯号ck7、第八时脉控制讯号ck8、第九时脉控制讯号ck9、第十时脉控制讯号ck10、第十一时脉控制讯号ck11及第十二时脉控制讯号ck12。

其中,闸极阵列驱动讯号包含低频讯号lc,薄膜覆晶封装积体电路300包含低频讯号分离模组,通过低频讯号分离元件,将低频讯号lc转换为第一低频讯号lc1及第二低频讯号lc2。换言之,通过薄膜覆晶封装积体电路300运算后,低频讯号的讯号通道数目增加,达到增加面板驱动电路的设计灵活性及提高闸极驱动电路精准性的效果。

于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第二软性电路40板被配置为还包含控制闸极驱动电路扫描方向的扫描方向控制元件,通过接收扫描方向控制讯号控制扫描方向。或者,于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扫描方向控制元件耦合于薄膜覆晶封装积体电路300中。

其中,所述闸极阵列驱动讯号包含起始讯号st,所述闸极第二软性电路板40被配置为包含起始讯号分离元件,所述起始讯号分离元件将所述起始讯号转换为第一起始讯号st1及第二起始讯号st2。换言之,通过将薄膜覆晶封装积体电路配置为输出的闸极阵列控制讯号包含第一起始讯号st1及第二起始讯号st2,达到增加面板驱动电路的设计灵活性及提高闸极驱动电路精准性的效果。或者,于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起始讯号分离元件耦合于薄膜覆晶封装积体电路300中。

其中,薄膜覆晶封装积体电路还包含接收其他控制讯号(othercontrolsignal,ocs)ocs的讯号输入界面及输出其他输出通道讯号(otheroutputchannel,ooc)ooc的讯号输出界面,通过述薄膜覆晶封装积体电路300设置讯号输入界面与讯号输出界面,达到增加面板驱动电路的设计灵活性的效果。或者,于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讯号输入界面及讯号输出界面直接设置在第二软性电路板40上并分别与移位暂存器310及输出缓冲器330电连接。

请参阅图4,图4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装积体电路400的方块示意图,其与图3实施例的差异在于,闸极阵列驱动讯号包含左起始讯号stv1l及右起始讯号stv1r。薄膜覆晶封装积体电路400包含起始讯号转换元件,起始讯号转换元件将左起始讯号stv1l及右起始讯号stv1r转换为第一起始讯号st1及第二起始讯号st2。换言之,通过将薄膜覆晶封装积体电路400配置为输出的闸极阵列控制讯号包含第一起始讯号st1及第二起始讯号st2,达到增加面板驱动电路的设计灵活性及提高闸极驱动电路精准性的效果。

于本揭示的一实施例中,起始讯号转换元件根据左起始讯号stv1l及右起始讯号stv1r的电压、电流、其他电性参数、讯号上升缘下降缘、及/或讯号频率转换而得到第一起始讯号st1及第二起始讯号st2。

由于本揭示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闸极阵列基板;第一软性电路板,与所述闸极阵列基板连接;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一软性电路板连接,设置有中心控制板,所述中心控制板输出闸极阵列驱动讯号;第二软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闸极阵列基板的侧边缘;以及电平位移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上,与所述中心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电平位移器抬升所述闸极阵列驱动讯号,达到降低面板制造成本,增加面板设计灵活性,以及控制闸极驱动电路的扫描方向的效果。

以上仅是本揭示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揭示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揭示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