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削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63312发布日期:2021-01-08 11:0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电动削笔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切削铅笔的削笔机,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削笔机。



背景技术:

削笔机是一种学习或办公用具,其核心部件为削笔机构,包括齿圈、刀架和滚刀,滚刀跟随刀架转动以完成对铅笔的切屑,以驱动削笔机构的动力作分类,可分为手摇式削笔机和电动削笔机。

公告号为cn206703798u的电动削笔机;cn201333883y的电动削笔机;

公开号为cn210047247u的电动削笔机,公开了主体、废屑盖、底盖、刀架、电机和传动机构,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刀架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触发式的电动削笔机,铅笔插入进笔通道后可自动触发切削机构对铅笔进行切屑。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动削笔机,包括壳体、触发开关和电动削笔机构,所述的壳体和电动削笔机构设有进笔通道,所述的触发开关及电动削笔机构位于所述的壳体内,所述的进笔通道包括壳体的前面板上布置的竖向进笔孔,所述的触发开关位于进笔通道的旁侧,所述的触发开关受铅笔插入触发以驱动所述的电动削笔机构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电动削笔机还包括一具有多个插笔孔的调节面板,所述的调节面板位于前面板的前侧,移动所述的调节面板使调节面板上的选定插笔孔与前面板的竖向进笔孔对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触发开关为接触式触发开关或非接触式触发开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电动削笔机构包括电机及受电机驱动的削笔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削笔机构包括齿圈座、刀架及滚刀,滚刀轴接于刀架上,且滚刀一端与齿圈座内的内齿啮合,电机通过减速器、传动齿轮与所述的刀架联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调节面板与前面板之间设有导向组件,以使调节面板以预定方向在前面板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调节面板与前面板之间设有定位组件,以使选定插笔孔定位且对准所述的竖向进笔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触发开关为可移动式,调整触发开关的位置以以使不同外径的铅笔外壁碰触所述的触发开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壳体前侧设有可容纳所述的调节面板的边框,所述的边框限制所述的调节面板脱离且调节面板可在所述的边框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壳体的下方可拆卸式连接有集屑盒,所述的集屑盒包括底部及周侧壁,所述的周侧壁与所述的壳体的下端部卡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壳体的前面板上布置的竖向进笔孔,触发开关位于进笔通道的旁侧,待切削的铅笔从竖向进笔孔插入至进笔通道内后,位于进笔通道旁侧的触发开关会被插入的铅笔所触发,被触发后的触发开关继而驱动电动削笔机构运行,从而得以对铅笔进行切削处理。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电动削笔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电动削笔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电动削笔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电动削笔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电动削笔机的剖视图一;

图6为电动削笔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电动削笔机的结构拆解图;

图8为图5中的a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6中的b处的放大图;

图10为电动削笔机的剖视图二;

图11为图10中的c处的放大图;

图12为第一接壤部与第二接壤部的示意图;

图13为触发开关与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调节面板、边框及壳体的示意图一;

图15为调节面板、边框及壳体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如图1至图3及图7所示,电动削笔机100,包括壳体10、触发开关20和电动削笔机构30,壳体10和电动削笔机构30设有进笔通道101,触发开关20及电动削笔机构30位于壳体10内,进笔通道101包括壳体10的前面板10b上布置的竖向进笔孔b1,触发开关20位于进笔通道101的旁侧,触发开关20受铅笔插入触发以驱动电动削笔机构30运行。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电动削笔机构30上设有进笔通道101,前面板10b上开设有竖向进笔孔b1,铅笔从竖向进笔孔b1插入后继而通过进笔通道101,以使电动削笔机构30对铅笔进行切削处理。

如图1至图3所示,电动削笔机100还包括一具有多个插笔孔41的调节面板40,调节面板40位于前面板10b的前侧,移动调节面板40使调节面板40上的选定插笔孔41与前面板10b的竖向进笔孔b1对齐。

图14和图15所示,对于调节面板40与前面板10b之间的联接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前面板10b前侧设有可容纳调节面板40的边框11,边框11限制调节面板40脱离且调节面板40可在边框11内移动,调整调节面板40在边框11内的不同位置,可选择其中一个插笔孔41与进笔孔b1对应。

边框11包括向内弯折的环形部件11d,且环形部件11d与前面板10b之间形成环形槽口h,调节面板40的外缘至少一部分位于环形槽口h内。

调节面板40的上表面与边框11的上表面齐平。以保证调节面板40与边框11形成的表面光滑、连贯,更具整体性。

触发开关20为接触式触发开关或非接触式触发开关。对于接触式触发开关而言,其具体方案为:如图5、图6、图8、图9及图13所示,触发开关20包括活动触发件21及开关22;活动触发件21碰触开关22时,启动电动削笔机构30;活动触发件21离开开关22时,电动削笔机构30关闭。在实际操作时,铅笔从进笔通道101插入,铅笔外壁触使活动触发件21发生微量位移以碰触开关22,继而启动电动削笔机构30对铅笔进行切削。

触发开关20为可移动式,调整触发开关20的位置以以使不同外径的铅笔外壁碰触触发开关20。

更为具体的是,此种情况下的切削触发系统,包括安装触发开关20的开关座23、具有进笔孔b1的前面板10b和具有不同口径插笔孔41的调节面板40,开关座23位于前面板10b的内侧,调节面板40可移动地位于前面板10b的外侧。

调节面板40移动使选定插笔孔41对准进笔通道101时,开关座23的位置适应性地调整以使不同外径的铅笔外壁触动触发开关20。插笔孔41的口径不同,以便于使用者对不同粗细的铅笔进行切削。

如图13和图15所示,对于开关座23位置的适应性调整需要进一步展开的是,开关座23上固定设有一调节件c1,前面板10b上设有腰型调节孔c2,调节面板40上设有一曲线滑槽c3,调节件c1穿过腰型调节孔c2伸入至曲线滑槽c3内,开关座23跟随调节面板40移动至腰型调节孔c2的不同位置。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外径的插笔孔41开设有三个,且位于同一直线上;对应地,曲线滑槽c3包括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槽位,调节件c1穿过腰型调节孔c2伸入至曲线滑槽c3内。调节面板40滑动以使曲线滑槽c3推动调节件c1进行微量移动,继而得以适量调整开关座23位置,从而实现不同外径的铅笔外壁均能够触动触发开关20以对铅笔进行切削。此处的触动既可以是实体碰触,也可以为感应式触动。

如图8、图9和图13所示,活动触发件21的前端设有与铅笔外壁相吻合的弧形接触面21s。该弧形接触面21s与铅笔的外壁相互适配,以使铅笔能够更充分地触动该活动触发件21。

对于非接触式触发开关而言,该触发开关20包括感应组件,该感应组件用于感应铅笔的插入,同时将铅笔插入的信号转换或传递以驱动电机30b,继而使得削笔机构30a对铅笔进行切削处理。具体地说,感应组件包括感应器和传感器,感应器接收铅笔的插入信号,传感器将插入信号转换并输出以控制电机30b启动。此种情况下,感应器优选为红外线感应器或距离感应器。

电动削笔机构30包括电机30b及受电机30b驱动的削笔机构30a。优选地,电机30b连接有减速器30d。

削笔机构30a包括齿圈座a1、刀架a2及滚刀a3,滚刀a3轴接于刀架a2上,且滚刀a3一端与齿圈座a1内的内齿啮合,电机30b通过减速器30d、传动齿轮30c与刀架a2联接。电机30b通过传动齿轮30c驱动削笔机构30a。减速器30d的存在能够使电机20b的转速与刀架a2的转速互相匹配。刀架a2上开设有进笔通道101,铅笔插入至刀架a2上的进笔通道101内后,滚刀a3会对其进行切削。

调节面板40与前面板10b之间设有导向组件b2,以使调节面板40以预定方向在前面板10b上移动。导向组件b2包括设于调节面板40上的第一直线凸筋及设于前面板10b的第二直线凸筋,第一直线凸筋和第二直线凸筋相互紧靠,以引导调节面板40按照既定路径在前面板10b上进行移动。

调节面板40与前面板10b之间设有定位组件b3,以使选定插笔孔41定位且对准竖向进笔孔b1。定位组件b3包括前面板10b外表面的弹性凸起01和调节面板40的内表面的凹陷02。

优选地,为了与三个不同直径的插笔孔41对应,调节面板40的内表面开设有三个凹陷02且位于同一直线上。在第一状态下,具有一定弹性的弹性凸起01嵌入在表面的凹陷02内,以将调节面板10与前面板10b进行限位固定。使用者移动调节面板40时,会对其施加一定大小的向下和向前的作用力,以使弹性凸起01发生弹性适量压缩并嵌入至另一个凹陷02内。

壳体10的下方可拆卸式连接有集屑盒50,集屑盒50包括底部51及周侧壁52,周侧壁52与壳体10的下端部卡合。

对于集屑盒50的周侧壁52与壳体10的下端部卡合的具体结构,需要进一步阐述的是:如图10至图12所示,壳体10的下端部设有第一台阶f1并形成凸起的第一接壤部g1,周侧壁52的上端设有第二台阶f2并形成凸起的第二接壤部g2,第一接壤部g1落在第二台阶f2上,第二接壤部g2位于第一台阶f1上,第一接壤部g1与第二接壤部g2相互紧贴在一起。

第一接壤部g1与第二接壤部g2的紧贴面设有卡合结构60。

卡合结构60包括至少一对凸件61和凹陷62,凸起61和凹陷62各自分别布置在第一接壤部g1或第二接壤部g2上。

第一接壤部g1位于第一台阶f1的内侧,第二接壤部g2位于第二台阶f2的外侧;或第一接壤部g1位于第一台阶f1的外侧侧,第二接壤部g2位于第二台阶f2的内侧。

集屑盒50和壳体10联接后,集屑盒50的外表面与壳体10的外表面之间顺滑过度,使集屑盒50与壳体10组成一个整体的削笔机外壳。

周侧壁52的厚度与壳体10的厚度相当,以保证削笔机壳体的整体外表面更为连贯、整洁,使得削笔机的外形更为美观。

优选地,电动削笔机100的整体呈柱形结构,铅笔从壳体10上竖向插入至前面板10b的竖向进笔孔b1内。电动削笔机100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类椭圆形,即电动削笔机100的外表面整体上较为光滑、整洁,更具整体性和美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削笔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