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弦类乐器的练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89909发布日期:2021-12-18 09:27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弦类乐器的练指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练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弦类乐器的练指器。


背景技术:

2.在乐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练习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打磨演奏技巧,只有经过大量的重复性训练,才能做到熟练掌握乐器,从而熟能生巧。由于很多乐器体积很大,不方便随身携带,且极易磕碰损伤,因此训练的时间和地点都会大大受限,为了避免因此耽误学习进度,很多练习者采用练习器来代替乐器本身,以实现随时训练的目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带有弦类的乐器,更是需要类似的练习器。
3.例如,专利号为cn202020153433.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练指器》,该练指器通过相互插接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来实现长度的调节,且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上设置有琴弦,通过调整调节装置可以实现两个面板插接深度的变化,从而实现不同人的练习要求。
4.虽然上述的练指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练习的需求,但是实质上仅能做到形似而非神似,只是在木板上简单的固定了几根弦,没有粗细之分,无法实现音阶、音色,调式的调整,也没有基于一些特殊琴型的所具有的共鸣腔体所产生的音色,不符合琴型的形态。因此,在实际使用中,这样的练习器并不利于形成肌肉记忆和耳朵对音高的辨识,长期练习还会产生负面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拟制琴音且能便于调节的弦类乐器的练指器。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弦类乐器的练指器,包括:
7.琴身;
8.弦组件,设于所述琴身上且沿所述琴身的长度方向延伸;
9.所述琴身内部中空形成共鸣腔,所述弦组件包括至少两根琴弦,各所述琴弦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琴身的两端,且每根琴弦至少局部位于所述琴身的上方,并与琴身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隔。
10.为了方便持握琴身时手指能够方便发力而触碰到琴弦,沿琴身的宽度方向,所述琴身的上表面呈自中部向左右两侧向下弯曲的弧形结构。
11.为了确保琴弦能与琴身之间留出振动的间隙,优选地,所述琴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用来支撑琴弦的垫块。
12.具体地,所述琴身的上表面在对应所述垫块的位置开设有供垫块嵌入的安装槽。
13.为了确保琴弦在琴身的第一端实现连接,优选地,所述琴身的第一端具有至少两个供琴弦第一端穿过的安装孔道,各所述安装孔道均贯通琴身的上表面和琴身第一端的端
面布置。
14.为了避免琴弦脱离限位孔道,优选地,所述安装孔道第一端的端口处设置有限制琴弦脱离所述安装孔道的限位件,各所述琴弦的第一端绕设在该限位件上,且绕设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转动限位件,使琴弦的绕设对应的增减,进而实现对琴弦松紧程度的调节。
15.为了确保对琴弦第二端的连接,优选地,所述琴身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绕弦轴,各所述绕弦轴朝向远离琴身第二端端面的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绕弦轴上还还设有供对应琴弦第二端连接的连接孔。
16.优选地,所述琴身的底部还设置有用来遮盖所述共鸣腔的底板。
17.为了方便拿取练指器,优选地,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便于持握的条形孔。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弦类乐器的练指器中,通过模拟琴的形态,使练指器达到与实琴同样的演奏效果,同时通过在琴身内部设置共鸣腔,使得练习者在拨动琴弦时,并不仅只是对琴弦造成按压,还能够借助共鸣腔的作用,得到音高的反馈,这样一来,在练琴时不但能够形成肌肉记忆,还能提到耳朵对音高的辨识,避免了仅仅锻炼手指造成的副作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练指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第一角度的整体示意图;
21.图3为图1第二角度的整体示意图;
22.图4为图1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4.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弦类乐器的练指器包括琴身1和弦组件2。
25.本实施例中的练指器可以是带有琴弦的不同乐器,本实施例以古琴为例。古琴,又称七弦琴、瑶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2003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古琴属于弹拨类弦乐器,其长度约1.3米,宽度20厘米,厚度约5厘米,重量为4~6斤,主体由木材制作,有七根粗细不同的琴弦,其不便于携带,且宜磕碰损伤。古琴在3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演奏技法,其基本技法,分为左手按弦的技法、右手拨弦的技法,其有规定的运指姿态、发力、触弦角度等规范。
26.为了实现本技术中练指器与真琴类似的功能,上述的弦组件2设于琴身1上且沿琴身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琴身1内部中空形成共鸣腔10,弦组件2包括至少两根琴弦20,各琴弦20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琴身1的两端,且每根琴弦20至少局部位于琴身1的上方,并与琴身1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隔。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琴身1的上表面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方式,例如琴身1的上表面可以是自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向第二端倾斜布置,这样一来,使得琴弦20与琴身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因为上表面自身的梯度而产生变化,因此按压不同的位置就会产生与传统练指器不同的音高的升降,且在共鸣腔10的加强下,音调高低变化能够被较好的传递。
27.此外,该琴身1的两端均设有用来支撑琴弦20的垫块3,垫块3可以采用胶粘等方式连接,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琴身1的上表面在对应位置开设有适配垫块3的安装槽1a。且沿着琴身1的宽度方向,琴身1的上表面呈自中部向两侧向下弯曲的弧形结构。
28.为了便于每根琴弦两端的安装,上述的琴身1的第一端具有至少两个供琴弦20第一端穿过的安装孔道11,安装孔道11的数量与琴弦20的数量一致,各安装孔道11均贯通琴身1的上表面和琴身1第一端的端面布置。且安装孔道11第一端的端口处设置有限制琴弦20脱离安装孔道11的限位件4,各琴弦20的第一端绕设在该限位件4上;而琴身1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绕弦轴5,绕弦轴5的数量与琴弦20一致,各绕弦轴5朝向远离琴身1第二端端面的方向延伸,且在绕弦轴5上还还设有供对应琴弦20第二端连接的连接孔12。将琴弦20一头固定在该绕弦轴5上,通地旋转该绕弦轴5,可调节琴弦20的张力,从而实现对每根琴弦20音高的调节。
29.此外,在琴身1的底部还设置有用来遮盖所述共鸣腔10的底板6,且在该底板6上开设有便于持握的条形孔61。
30.除了在功能上实现对实琴的模拟,该练指器还拥有较小的体积,实际生产中,该练指器的可以制成长300

250mm、宽250

150mm、厚60

25mm,整体尺寸与a4纸相当,非常方便携带。
31.上述的琴身1可以是由完全的木质材料制成,但是考虑到木质材料的强度或许不足,因此可以在琴身的两端采用硬度高的木料或者其他金属或者非金属材料。
32.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