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50904发布日期:2022-09-07 13:14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micro led或者mini led显示技术一般指使用尺寸为小于200μm的led芯片组成显示阵列的技术。由于小尺寸led芯片具有自发光、尺寸小、重量轻、亮度高、寿命长、功耗低、响应时间快等优势,led显示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3.但是,现有micro led或者mini led显示面板由于led大量转移技术还存在良率问题,因此目前较大尺寸显示面板均采用小尺寸的micro led或者mini led进行拼接,又由于micro led或者mini led存在用于设置外围电路的非显示区域,因此当小尺寸的micro led或者mini led用于拼接时,拼接处会形成拼接缝隙,拼接缝隙处由于受到的光照强度较小,因此亮度较低,画面显示时会出现暗区,会破坏显示时的画面连续性,大大影响拼接屏的视觉效果,因此,如何实现micro led或者mini led拼接屏具有较好的画面接续性的显示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能使micro led或者mini led拼接屏具有较好的画面接续性,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5.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6.至少一个第一子面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面板,第一子面板和第二子面板相邻设置;
7.至少一个第一子面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面板包括驱动基板、发光元件和封装层,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驱动基板电连接,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发光元件,第一子面板的封装层为第一封装层,第一封装层具有第一侧面,第二子面板的封装层为第二封装层,第二封装层具有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嵌套拼接,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交叉且不垂直;
8.在垂直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第一侧面的投影至少与一个发光元件的投影交叠,第二侧面的投影至少与一个发光元件的投影交叠。
9.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10.至少一个第一背光拼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二背光拼接部,所述第一背光拼接部和所述第二背光拼接部相邻设置;
11.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背光拼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二背光拼接部包括发光基板和至少一层光学膜材,所述发光基板包括驱动基板、发光元件、封装层,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驱动基板电连接,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发光元件,所述至少一层光学膜材位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元件一侧;
12.所述第一背光拼接部的所述封装层为第一子封装层,所述第一子封装层具有第一
子侧面,所述第二背光拼接部的所述封装层为第二子封装层,所述第二子封装层具有第二子侧面,所述第一子侧面与所述第二子侧面嵌套拼接,所述第一子侧面和所述第二子侧面与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交叉且不垂直;
13.在垂直所述背光模组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侧面的投影至少与一个所述发光元件的投影交叠,所述第二子侧面的投影至少与一个所述发光元件的投影交叠。
14.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显示面板,或者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背光模组和位于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至少将第一子面板和第二子面板的封装层的拼接面设置成斜面,即第一子面板的第一侧面为斜面,第二子面板的第二侧面为斜面,且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两个斜面嵌套拼接,在垂直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投影至少与一个发光元件投影交叠,例如当第一子面板的第一侧面的上部朝向第二子面板突出,第二子面板的第二侧面的上部朝向第二子面板内缩,且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投影均与第二子面板上的发光元件投影交叠,一方面,可以使部分拼接部位于发光元件光照强度较大的区域,减少拼接部位于发光元件光照强度较小的区域面积,从而对拼接处的暗影起到弱化的效果;另一方面,第一子面板和第二子面板的拼接面设置为斜面,则相对于拼接面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情况下,拼接面所对应区域能起到亮度过渡的效果,从而避免显示面板在拼接处发生亮度下降过快,出现亮度突变的现象,进而改善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接续性,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16.通过至少将第一背光拼接部和第二背光拼接部的封装层的拼接面设置成斜面,即第一子背光拼接部的第一子侧面为斜面,第二背光拼接部的第二子侧面为斜面,且第一子侧面和第二子侧面两个斜面嵌套拼接,在垂直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子侧面和第二子侧面的投影至少与一个发光元件投影交叠,例如当第一子侧面的上部朝向第二背光拼接部突出,第二背光拼接部的第二子侧面的上部朝向第二背光拼接部内缩,且第一子侧面和第二子侧面投影均与第二背光拼接部上的发光元件投影交叠,则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会经过第一子侧面和第二子侧面所形成的拼接部,一方面,可以使部分拼接部位于发光元件光照强度较大的区域,减少拼接部位于发光元件光照强度较小的区域面积,从而对拼接处的暗影起到弱化的效果;另一方面,第一子背光拼接部和第二子背光拼接部的拼接面设置为斜面,则相对于拼接面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情况下,拼接面所对应区域能起到亮度过渡的效果,从而避免背光模组在拼接处发生亮度下降过快,出现亮度突变的现象,进而改善显示装置显示画面的接续性,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18.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俯视示意图;
19.图2为图1显示面板s区域一种沿剖线a-a’的截面示意图;
20.图3为图1显示面板s区域另一种沿剖线a-a’的截面示意图;
21.图4为图1显示面板s区域再一种沿剖线a-a’的截面示意图;
22.图5为图1显示面板s区域又一种沿剖线a-a’的截面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散射膜材或者散射膜层;
24.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散射膜材或者散射膜层;
25.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散射膜材或者散射膜层;
26.图9为图1显示面板s区域还一种沿剖线a-a’的截面示意图;
27.图10为图1显示面板s区域又一种沿剖线a-a’的截面示意图;
28.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结构示意图;
29.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微结构示意图;
30.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还一种沿剖线a-a’的截面示意图;
31.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俯视示意图;
32.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俯视示意图;
33.图16为图15背光模组s’区域一种沿剖线b-b’的截面示意图;
34.图17为图15背光模组s’区域另一种沿剖线b-b’的截面示意图;
35.图18为图15背光模组s’区域再一种沿剖线b-b’的截面示意图;
36.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请参考图1~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显示面板s区域一种沿剖线a-a’的截面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1包括至少两个子面板10,至少其中一个子面板10为第一子面板11,另一个子面板10为第二子面板12,第一子面板11和第二子面板12相邻设置,子面板10包括驱动基板100,发光元件200和封装层300,其中发光元件200与驱动基板100电连接,封装层300覆盖发光元件200,第一子面板11的封装层300为第一封装层311,第二子面板12的封装层300为第二封装层312,第一封装层311具有第一侧面c1,第二封装层312具有第二侧面c2,当第一子面板11和第二子面板12进行嵌套拼接时,第一侧面c1和第二侧面c2作为第一子面板11和第二子面板12的拼接面,两者拼接贴合,第一侧面c1和第二侧面c2与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相交,且第一侧面c1和第二侧面c2不垂直于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也就是第一侧面c1和第二侧面c2为斜面,对于第一侧面c1和第二侧面c2的倾斜方向,本发明不做限定,即第一侧面c1对应的第一封装层311可以设置为上部相比下部在朝向第二子面板12的方向上更凸出,同时第二侧面c2对应的第二封装层312上部向第二子面板12内部缩减,即第一子面板11上的第一封装层311填补第二子面板12上的第二封装层312所留下的空区;同理,第一侧面c1对应的第一封装层311可以设置为上部向第一子面板11内部缩减,同时第二侧面c2对应的第二封装层312上部向第一子面板11凸出,即第二子面板12上的第二封装层312填补第一子面板11上的第一封装层311所留下的空区;且在垂直显示面板1的方向z上,第一侧面c1和第二侧面c2的投影均至少与一个发光元件200的投影交叠,从而使发光元件200发出的光经过第一封装层311、第二封装层312所形成的拼接
处,使得拼接处至少部分处于发光元件200光的照射下,一方面,可以减少拼接部位于发光元件光照强度较小的区域面积,从而对拼接处的暗影起到弱化的效果;另一方面,第一子面板11和第二子面板12的拼接面设置为斜面,则相对于拼接面与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情况下,拼接面所对应区域能起到亮度过渡的效果,从而避免显示面板1在拼接处发生亮度下降过快,出现亮度突变的现象,进而改善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的接续性,提升显示面板1的显示效果。
39.可选的,如图3所示,图3为图1显示面板s区域另一种沿剖线a-a’的截面示意图;在第一封装层311上设置第一主封装层3111和第一边缘封装层3112,在第二封装层312上设置第二主封装层3121和第二边缘封装层3122,其中在垂直显示面板1的方向z上,第一边缘封装层3112的投影和第一侧面c1的投影重叠,第二边缘封装层3122和第二侧面c2的投影重叠,第一边缘封装层3112的折射率为n1,第二边缘封装层3122的折射率为n2;当沿发光元件200的出光方向,第一边缘封装层3112位于第二边缘封装层3122远离发光元件200一侧时,即第一边缘封装层3112位于第二边缘封装层3122的上方时,设置n1>n2;当沿发光元件200的出光方向,第二边缘封装层3122位于第一边缘封装层3112远离发光元件200一侧时,即第二边缘封装层3122位于第一边缘封装层3112的上方时,设置n1<n2;也就是始终设置折射率相对较大的封装层位于折射率相对较小的封装层背离发光元件200的一侧,使得发光元件200发出的光先进入折射率相对较小的封装层,再进入折射率相对较大的封装层,使得光发生一定的偏折,如图3所示,当第二子面板12上的发光元件200的光从第二边缘封装层3122出射进入第一边缘封装层3112时,光向第一子面板11的出光方向发生偏折,从而增加拼接处光的发散,从而能够进一步补偿第一子面板11和第二子面板12之间的拼接处所受到的光照强度,使得显示面板1中多个子面板10形成的显示画面之间不会出现暗带,进而改善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的接续性,提升显示面板1的显示效果。
40.可选的,如图4所示,图4为图1显示面板s区域再一种沿剖线a-a’的截面示意图;可在第一侧面c1,或者第二侧面c2,或者第一侧面c1和第二侧面c2上设置散射膜材p1,其中散射膜材p1可以涂覆或者贴附在第一侧面c1和/或第二侧面c2,当光进入散射膜材p1时,光被散射膜材p1分散,从而增加拼接处光的发散,能够进一步补偿第一子面板11和第二子面板12之间的拼接处所受到的光照强度,使得显示面板1中多个子面板10形成的显示画面之间不会出现暗带,进而改善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的接续性,提升显示面板1的显示效果。
41.可选的,如图5所示,图5为图1显示面板s区域又一种沿剖线a-a’的截面示意图;显示面板1还可以具有散射膜层p2,在垂直显示面板1的方向z上,散射膜层p2位于第一子面板11和第二子面板12的封装层300远离发光元件200的一侧,即散射膜层p2位于第一子面板11和第二子面板12的封装层300的上侧,散射膜层p2可以涂覆或者贴附在封装层300的上侧,且散射膜层p2的投影与第一边缘封装层3112和第二边缘封装层3122的投影均交叠,即散射膜层p2至少部分覆盖第一子面板11和第二子面板12所形成的拼接缝隙,则从此部分出射的光线经过散射膜层p2进行发散,进一步弱化拼接处和非拼接处的亮暗不均,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中多个子面板10形成的显示画面之间不会出现亮暗不均的现象,进而改善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的接续性,提升显示面板1的显示均一性。
42.可选的,如图6~8所示,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散射膜材或者散射膜层,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散射膜材或者散射膜层,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再一种散射膜材或者散射
膜层;散射膜材p1为贴附或者涂覆在第一侧面c1和/或第二侧面c2上的膜材,散射膜层p2为贴附或者涂覆在第一子面板11和第二子面板12的封装层300远离发光元件200的一侧的膜层,散射膜材p1和散射膜层p2的选择,可包括如图6所示的微棱镜膜,如图7所示的散光网点膜,其中散光网点的尺寸可相同,也可不同,散光网点的形状不限定,如图8所示的雾化膜,如上只列出散射膜材p1和散射膜层p2的部分选择,本发明不限定散射膜材p1和散射膜层p2的具体材质,即能够起到光散射作用的膜材均可。
43.可选的,如图9所示,图9为图1显示面板s区域还一种沿剖线a-a’的截面示意图;可设置第一边缘封装层3112内部,或者第二边缘封装层3122内部,或者第一边缘封装层3112和第二边缘封装层3122内部均具有散射粒子,在第一边缘封装层3112和/或第二边缘封装层3122内部掺入散射粒子,当光进入封装层300时,光被散射粒子分散,从而增加拼接处光的发散,从而能够进一步补偿第一子面板11和第二子面板12之间的拼接处所受到的光照强度,使得显示面板1中多个子面板10形成的显示画面之间不会出现暗带,进而改善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的接续性,提升显示面板1的显示效果。
44.可选的,如图10~12所示,图10为图1显示面板s区域又一种沿剖线a-a’的截面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微结构示意图;可设置第一侧面c1和第二侧面c2具有微结构,其中微结构可包括如图10所示的锯齿状,如图11所示的长条连续沟槽,或者如图12所示的短条不连续的沟槽,其中沟槽可为曲线,也可为直线,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面c1和第二侧面c2具有的沟槽可彼此套合,请继续参照图10,如从第一侧面c1指向第二侧面c2的方向x上看,第一侧面c1具有沟槽g1,沟槽g1朝向与方向x相反的方向凹陷,也就是沟槽g1朝向第一封装层311凹陷,与沟槽g1在x方向上相对的为第二侧面c2上的凸出部g2,第二侧面c2上相当于两个相邻的凸出部g2之间形成沟槽,其中凸出部g2和沟槽g1在x方向上可进行嵌套,这样可以保证第一封装层311和第二封装层312形成相对紧密的嵌套拼接,从而保证显示面板1在拼接处不发生翘曲、弯折、压缩等问题,通过在第一侧面c1和第二侧面c2上设置沟槽,也能对光在拼接处发散,从而能够进一步补偿第一子面板11和第二子面板12之间的拼接处所受到的光照强度,使得显示面板1中多个子面板10形成的显示画面之间不会出现暗带,进而改善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的接续性,提升显示面板1的显示效果。
45.可选的,如图13所示,图13本发明提供的还一种沿剖线a-a’的截面示意图;在第一子面板11或者第二子面板12上设置有补偿发光元件201,在垂直显示面板1的方向z上,补偿发光元件201的投影与第一侧面c1和第二侧面c2的投影均有交叠,也就是补偿发光元件201至少部分与拼接处交叠,且补偿发光元件201被第一封装层311或者第二封装层312所包裹,如图13所示,第二子面板12的第二封装层312的下部相比上部凸出,即第二封装层312下部区域具有容置补偿发光元件201的空间,可选的,在此容置空间内设置补偿发光元件201,补偿发光元件201位于第一子面板11的发光元件200和第二子面板12的发光元件200之间,可以进一步增加拼接处的光亮,从而能够进一步补偿第一子面板11和第二子面板12之间的拼接处所受到的光照强度,使得显示面板1中多个子面板10形成的显示画面之间不会出现暗带,进而改善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的接续性,提升显示面板1的显示效果。同理,当第一子面板11的第一封装层311的下部相比上部凸出,即第一封装层311下部区域具有容置补偿发光元件201的空间,可选的,在此容置空间内设置补偿发光元件201,所达到的效果也如上述所
述,这里不再进行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封装层311或者第二封装层312拼接面呈斜面,因此第一封装层311或者第二封装层312的下部具有容置空间,此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可设置较小尺寸的补偿发光元件201,对拼接处进行补光,本发明不限制补偿发光元件201的具体尺寸,此部分可根据封装层300的切割形态进行相应的调整。
4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智能手机、平板显示装置,笔记本显示装置等显示终端产品,如图14所示,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俯视示意图;显示装置2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所述显示装置产生的有益效果也如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4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如图15~16所示,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俯视示意图,图16为图15背光模组s’区域一种沿剖线b-b’的截面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1’包括至少两个背光拼接部10’,至少其中一个背光拼接部10’为第一背光拼接部11’,另一个背光拼接部10’为第二背光拼接部12’,第一背光拼接部11’和第二背光拼接部12’相邻设置,背光拼接部10’包括发光基板和至少一层光学膜材400’,其中发光基板包括驱动基板100’,发光元件200’和封装层300’,发光元件200’与驱动基板100’电连接,封装层300’覆盖发光元件200’,至少一层光学膜材400’位于封装层300’背离发光元件200’一侧,也就是至少一层光学膜材400’位于封装层300’的上侧,第一背光拼接部11’的封装层300’为第一子封装层301,第二二背光拼接部12’的封装层300’为第二子封装层302,第一子封装层301具有第一子侧面b1,第二子封装层302具有第二子侧面b2,当第一背光拼接部11’和第二背光拼接部12’进行嵌套拼接时,第一子侧面b1和第二子侧面b2作为第一背光拼接部11’和第二背光拼接部12’的拼接面,两者拼接贴合,且第一子侧面b1和第二子侧面b2与背光模组1’所在平面相交,且第一子侧面b1和第二子侧面b2不垂直于背光模组1’所在平面;也就是第一子侧面b1和第二子侧面b2为斜面,对于第一子侧面b1和第二子侧面b2的倾斜方向,本发明不做限定,即第一子侧面b1对应的第一子封装层301可以设置为上部相比下部在朝向第二背光拼接部12’的方向上更凸出,同时第二子侧面b2对应的第二子封装层302上部向第二背光拼接部12’内部缩减,即第一背光拼接部11’上的第一子封装层301填补第二背光拼接部12’上的第二子封装层302所留下的空区;同理,第一子侧面b1对应的第一子封装层301可以设置为上部向第一背光拼接部11’内部缩减,同时第二子侧面b2对应的第二子封装层302上部向第一背光拼接部11’凸出,即第二背光拼接部12’上的第二子封装层302填补第一背光拼接部11’上的第一子封装层301所留下的空区;且在垂直背光模组1’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子侧面b1和第二子侧面b2的投影均至少与一个发光元件200’的投影交叠,从而使发光元件200’发出的光经过第一子封装层301、第二子封装层302所形成的拼接处,使得拼接处至少部分处于发光元件200’光的照射下,一方面,可以减少拼接部位于发光元件光照强度较小的区域面积,从而对拼接处的暗影起到弱化的效果;另一方面,第一子背光拼接部11’和第二子背光拼接部12’的拼接面设置为斜面,则相对于拼接面与背光模组1’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情况下,拼接面所对应区域能起到亮度过渡的效果,从而避免背光模组在拼接处发生亮度下降过快,出现亮度突变的现象,使得背光模组1’整体所形成光源亮度较均匀,从而保证背光模组1’的亮度均一性。
48.可选的,如图16~17所示,图17为图15背光模组s’区域另一种沿剖线b-b’的截面示意图;背光模组1’包括多层光学膜材400’,第一背光拼接部11’的光学膜材400’为第一光
学膜材401,第二背光拼接部12’的光学膜材400’为第二光学膜材402,其中第一光学膜材401具有第一裁切面b3,第二光学膜材402具有第二裁切面b4,可选的,如图16所示,第一裁切面b3和第二裁切面b4均垂直于背光模组1’所在平面,即背光模组1’只有封装层300’拼接处具有斜切面,光学膜材400’在拼接处不设置斜切面,或者可选的,如图17所示,第一裁切面b3和第一子侧面b1具有相同的斜率,即第一子侧面b1和第一裁切面b3共同形成斜面b11,第二裁切面b4和第二子侧面b2具有相同的斜率,即第二子侧面b2和第二裁切面b4共同形成斜面b12,斜面b11和斜面b12嵌套拼接,从而相当于延长了拼接面为斜面的长度,有利于进一步缓和拼接面的亮度变化,从而使得背光模组1’所形成的光源亮度更加均匀,保证背光模组1’的亮度均一性。
49.可选的,如图18所示,图18为图15背光模组s’区域再一种沿剖线b-b’的截面示意图;第一子封装层301具有第一中部封装层3011和第一端部封装层3012,第二子封装层302具有第二中部封装层3021和第二端部封装层3022,其中在垂直背光模组1’的方向z上,第一端部封装层3012的投影和第一子侧面b1的投影重叠,第二端部封装层3022和第二子侧面b2的投影重叠,第一端部封装层3012的折射率为n1,第二端部封装层3022的折射率为n2;当沿发光元件200’的出光方向,第一端部封装层3012位于第二端部封装层3022远离发光元件200’一侧时,即第一端部封装层3012位于第二端部封装层3022的上方时,设置n1>n2;当沿发光元件200’的出光方向,第二端部封装层3022位于第一端部封装层3012远离发光元件200’一侧时,即第二端部封装层3022位于第一端部封装层3012的上方时,设置n1<n2;也就是始终设置折射率相对较大的封装层位于折射率相对较小的封装层背离发光元件200’的一侧,使得发光元件200’发出的光先进入折射率相对较小的封装层,再进入折射率相对较大的封装层,使得光发生一定的偏折,如图15所示,当第二背光拼接部12’上的发光元件200’的光从第二端部封装层3022出射进入第一端部封装层3012时,光向第一背光拼接部11’的出光方向发生偏折,从而增加拼接处光的发散,从而能够进一步补偿第一背光拼接部11’和第二背光拼接部12’之间的拼接处所受到的光照强度,从而使得背光模组1’所形成的光源亮度更加均匀,保证背光模组1’的亮度均一性。
5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2’,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智能手机、平板显示装置,笔记本显示装置等显示终端产品,如图19所示,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截面示意图;显示装置2’包括上述背光模组1’和位于背光模组1’出光侧的显示面板00,所述显示装置2’产生的有益效果也如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51.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