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31754发布日期:2022-07-05 19:5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为oled),oled具有主动发光、高对比度、超轻薄、耐低温、响应速度快、功耗低、视角广、抗震能力强等特点,从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3.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基板和盖板,基板和盖板之间设置支撑柱,支撑柱对盖板形成支撑。
4.然而,上述显示面板的基板和盖板之间的距离均匀性较差,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提高基板和盖板之间的距离的均匀性,从而保证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支撑件以及相对扣合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支撑件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连接至支撑件的相对两端;
8.显示面板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显示面板沿第二方向的长度,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9.在显示面板的所在平面内,支撑件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支撑件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小于20
°

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支撑件、相对扣合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支撑件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连接至支撑件的相对两端,支撑件可以对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形成支撑。显示面板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显示面板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这样,显示面板沿第一方向的变形量,大于显示面板沿第二方向的变形量。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支撑件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支撑件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长度,这样,支撑件的延伸方向的支撑效果,强于支撑件的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支撑效果。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小于20
°
,从而使得支撑件对显示面板的第一方向形成较好的支撑,以降低显示面板沿第一方向的变形量,提高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均匀性,从而减弱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的牛顿环现象,保证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面板的至少部分不同区域内的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不等。
12.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设置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
从而使得各个区域的显示面板的变形量较为一致,以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范围为大于或等于5
°
小于20
°
,位于显示面板边缘的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大于位于显示面板中心的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
14.这样,可以使得显示面板中心和显示面板边缘的变形量较为一致以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显示面板中心至显示面板边缘的方向,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
16.这样,可以防止撑件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出现突变,支撑件对显示面板的支撑效果较好。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面板的至少部分不同区域内的支撑件的分布密度不等。
18.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设置支撑件的分布密度,从而使得各个区域的显示面板的变形量较为一致,以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显示面板边缘的支撑件的分布密度,小于位于显示面板中心的支撑件的分布密度。
20.这样,可以使得显示面板中心和显示面板边缘的变形量较为一致以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显示面板中心至显示面板边缘的方向,支撑件的分布密度逐渐减小。
22.这样,可以防止支撑件的分布密度出现突变,支撑件对显示面板的支撑效果较好。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件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一长度,支撑件沿垂直于延伸方向具有第二长度;位于显示面板边缘的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比例,小于位于显示面板中心的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比例,和/或,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比例范围为大于1小于或等于2;
24.和/或,位于显示面板边缘的支撑件的初始厚度,小于位于显示面板中心的支撑件的初始厚度。
25.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设置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比例、以及支撑件的初始厚度,从而使得各个区域的显示面板的变形量较为一致,以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部分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5
°

27.这样,支撑件对显示面板的支撑效果较好,能够降小显示面板的变形量。
28.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显示面板。
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设置支撑件、相对扣合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支撑件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连接至支撑件的相对两端,支撑件可以对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形成支撑。显示面板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显示面板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这样,显示面板沿第一方向的变形量,大于显示面板沿第二方向的变形量。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支撑件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支撑件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长度,这样,支撑件的延伸方向的支撑效果,强于支撑件的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支撑效果。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小于20
°
,从而使得支撑件对显示面板的第一
方向形成较好的支撑,以降低显示面板沿第一方向的变形量,提高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均匀性,从而减弱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的牛顿环现象,保证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30.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变形量与夹角的曲线图。
38.附图标记说明:
39.100-显示面板;
40.110-第一基板;
41.111-衬底;
42.112-驱动阵列层;
43.120-第二基板;
44.130-支撑件;
45.131-第一支撑件;
46.132-第二支撑件;
47.14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48.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的一端与第一基板连接,支撑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基板连接。第一基板中可以设置有发光单元,支撑件用于对第二基板形成支撑,以避免第二基板在重力及大气压作用下挤压发光单元,防止对发光单元造成损伤。
49.虽然,第二基板在支撑件的支撑效果下不会挤压发光单元,但是支撑件在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的重力以及大气压的作用下,依然会产生较大变形,使得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不同位置的距离不等。另外,由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边缘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对第二基板也可以形成支撑,这样,导致靠近显示面板的边缘的支撑件变形量,小于显示面板其余部分的支撑件的变形量。从而导致靠近显示面板边缘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均匀性,较显示面板其余部分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均匀性差。在显
示面板的边缘,当光线从第二基板照射到第一基板时,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构成的微腔结构中,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两个内表面产生的反射光互相干涉,从而在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容易出现牛顿环现象,影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50.基于上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设置支撑件、相对扣合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支撑件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连接至支撑件的相对两端,支撑件可以对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形成支撑。显示面板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显示面板沿第二方向的长度,这样,显示面板沿第一方向的变形量,大于显示面板沿第二方向的变形量。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支撑件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支撑件沿垂直于延伸方向的长度,这样,支撑件的延伸方向的支撑效果,强于支撑件的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支撑效果。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小于20
°
,从而使得支撑件对显示面板的第一方向形成较好的支撑,以降低显示面板沿第一方向的变形量,提高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距离均匀性,从而减弱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的牛顿环现象,保证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5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2.以下将结合图1-图6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进行说明。
5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0。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超级个人计算机、导航仪等具有显示面板100的移动或固定终端。
54.显示面板10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为oled)显示面板,微米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为micro led或μled)显示面板,或者,液晶(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为lcd)显示面板。
55.以下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进行说明。
5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可以应用于上述显示装置。
57.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一基板110可以包括衬底111,衬底111可为后续设置的其余结构层提供支撑。
58.示例性的,衬底111可以为刚性衬底,例如衬底111的材料可以玻璃。另外,衬底111可以为柔性衬底,衬底111的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polyimide,简称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芳酯以及聚醚砜中的至少一种。
59.本实施例中,衬底111上设置有驱动阵列层112,驱动阵列层112中设置有多个驱动单元。多个驱动单元可以呈阵列排布,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00发光。其中,驱动单元中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为tft)以及电容结构,薄膜晶体管可以包括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简称为ltps)薄膜晶体管和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中的至少一种。
60.本实施例中,驱动阵列层112背离衬底111的一侧设置有发光层(图中未示出),即驱动阵列层112位于衬底111和发光层之间。发光层可以包括阳极层和阴极层,阳极层位于阴极层的朝向衬底111的一侧。发光层还包括像素层和像素限定层,像素层位于阳极层和阴
极层之间。
61.其中,像素层一般可以包括多个像素,像素为显示面板100的发光单元。多个像素可以呈阵列排布,多个像素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多个像素还可以包括白色像素。其中,像素限定层位于相邻两个像素之间,像素限定层可以围设在像素的外周。
62.驱动单元与发光层电性连接,为发光层中的像素提供驱动电流,以驱动像素发光。
63.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第二基板120,第二基板120位于发光层的背离衬底111的一侧,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相对扣合。第二基板120可以包括盖板,盖板对显示面板100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显示面板100在使用过程中刮伤。
64.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密封件140,密封件140环设在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的边缘,且密封件140位于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密封件140的一端与第一基板110连接,密封件140的另一端与第二基板120连接,密封件140用于密封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从而防止水、氧等进入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对显示面板100造成损害,影响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另外,密封件140还能够对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形成支撑。
65.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y方向可以为第一方向,第一方向即显示面板100的长度方向;图3中的x方向可以为第二方向,第二方向即显示面板100的宽度方向;图3中的z方向可以为第三方向,第三方向即显示面板100的厚度方向。
66.当然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也可以是其他的方向,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之间两两相交。
67.本技术实施例以显示面板100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显示面板100沿第二方向的长度为例进行说明。
68.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支撑件130,支撑件130位于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支撑件130的一端与第一基板110连接,例如,支撑件130可以位于像素限定层的朝向第二基板120一侧的面上,且与像素限定层连接,从而可以防止支撑件130挤压影响像素层。支撑件130的另一端与第二基板120连接,例如,支撑件130的另一端可以与盖板连接。支撑件130可以对第二基板120形成支撑,以避免第二基板120在重力和大气压的作用下挤压像素,防止对像素造成损伤。
69.示例性的,支撑件1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支撑件130间隔分布在显示面板100上。
70.示例性的,支撑件130的沿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四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五边形、六边形、其他多变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71.本技术实施例以支撑件130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为例进行说明。
72.具体的,如图4和5所示,支撑件130的横截面为矩形。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为支撑件130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延伸方向为支撑件130的宽度方向。其中,支撑件130的长度为l(图5),支撑件130的宽度为w(图5)。这样,支撑件130的长度方向对显示面板100的支撑效果,强于支撑件130的宽度方向的支撑效果。
73.另外,由于显示面板100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显示面板100沿第二方向的长度。
这样,在重力以及大气压的作用下,显示面板100沿第一方向的变形量,大于显示面板100沿第二方向的变形量。
74.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支撑件131和第二支撑件132,第一支撑件13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第二支撑件13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其中,第一支撑件131和第二支撑件132的长度为l,宽度为w。以c区域(图5)中的显示面板100为例,c区域的宽度a,第一支撑件131与c区域的显示面板100的接触面积为l*a,第二支撑件132与c区域的显示面板100的接触面积为w*a,其中l》w,第一支撑件131与c区域的显示面板100的接触面积,大于第二支撑件132与c区域的显示面板100的接触面积。第一支撑件131对c区域的显示面板100的支撑件130效果,强于第二支撑件132对c区域的显示面板100的支撑效果。
75.同理可知,若支撑件130的长度方向(即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夹角小于90
°
时,其支撑效果强于上述第二支撑件132对c区域的显示面板100的支撑效果。因此,可以将支撑件13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设置成小于90
°
,以增强支撑件130对显示面板100的支撑效果。
76.示例性的,支撑件13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20
°
,从而使得支撑件130的对显示面板100的第一方向形成较好的支撑,以降低显示面板100沿第一方向的变形量,提高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的距离d(图1)均匀性,从而减弱显示面板100的边缘区域的牛顿环现象,保证显示面板100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77.其中,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范围可以为5
°‑
20
°
(大于或等于5
°
小于或等于20
°
)。例如,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可以为0
°
、5
°
、10、
°
15
°
、20
°
或0
°‑
20
°
之间的任意数值。从而可以避免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过大,使得支撑件130对显示面板100的第一方向的支撑效果较好。
78.其中,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0
°
时,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平行,支撑件130的设置较为简单。
79.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130进行试验,试验示例中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0
°‑
20
°
,对比示例中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90
°
,对试验示例和对比示例的支撑件130的变形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80.表1
[0081][0082][0083]
结合表1和图6可知,所有试验示例产生的变形量均小于对比示例产生的变形量。其中,当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5
°
时,支撑件130的变形量最小。可以将至少部分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设置为5
°
,以减小显示面板100的变形
量,保证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0084]
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30沿延伸方向具有第一长度(即图5中的长度l),支撑件130沿垂直于延伸方向具有第二长度(即图5中的宽度w),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比例范围可以为大于1小于或等于2。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比例范围可以为1.2-1.8。例如,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比例可以为1.1、1.3、1.5、1.7、2或1-2之间的任意数值。从而防止第二长度过小,支撑件130对显示面板100的第二方向的支撑效果较好。
[0085]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均位于xy平面内,显示面板100的所在平面可以指xy平面(图4)。
[0086]
如图1所示,由于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的边缘(即显示面板100的边缘)设置有密封件140,密封件140对第二基板120形成支撑。因此,显示面板100的边缘得到的支撑效果,强于显示面板100的中心得到支撑效果。其中,显示面板100的边缘围设在显示面板100中心的外周。显示面板100的边缘的变形量,小于显示面板100中心的变形量。若显示面板100的中心得到更好的支撑,则能够使得显示面板100边缘和显示面板100中心的变形量较为接近,从而使得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的距离均匀性较为一致,以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0087]
以下对显示面板100边缘与显示面板100中心的支撑件130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0088]
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显示面板100的至少部分不同区域内的的支撑件130的第一长度(图5中长度l)与第二长度(图5中宽度w)的比例不等。在显示面板100中变形量较大的区域内,支撑件130的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比例较大,从而使该区域内的显示面板100的第一方向得到较好的支撑,以减小该区域的显示面板100的变形量;在显示面板100的变形量较小的区域内,支撑件130的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比例较小,以使得显示面板100的各个位置的变形量较为一致,从而保证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0089]
示例性的,位于显示面板100边缘的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比例,小于位于显示面板100中心的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比例。即位于显示面板100中心的支撑件130的l/w(图5)较大,对显示面板100中心的第一方向形成较好的支撑;位于显示面板100边缘的支撑件的l/w(图5)较小,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00边缘和显示面板100中心的变形量较为接近,以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0090]
示例性的,沿显示面板100中心至显示面板100边缘的方向,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比例l/w(图5)可以逐渐减小。可以避免支撑件130的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的比例突变,支撑件130对显示面板100的支撑作用力不会形成突变,从而使得各个支撑件130对显示面板100的支撑效果较好。
[0091]
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显示面板100的至少部分不同区域内的的支撑件130的初始厚度不等。在显示面板100中变形量较大的区域内,支撑件130的初始厚度较大,支撑件130被挤压变形后的厚度较大;在显示面板100的变形量较小的区域内,支撑件130的初始厚度较小,从而使得各个区域的支撑件130被挤压变形后的厚度较为一致,从而保证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0092]
其中,“初始厚度”是指,支撑件130未受到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以及大气压的挤压,支撑件130未产生变形时沿第三方向z的厚度。
[0093]
示例性的,位于显示面板100边缘的支撑件130的初始厚度,小于位于显示面板100中心的支撑件130的初始厚度。这样,显示面板100中心的支撑件130的初始厚度较大,显示面板100中心的支撑件130在变形后的厚度较大,显示面板100中心的变形量较小;显示面板100边缘的支撑件130的初始厚度较小,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00中心的变形量与显示面板100边缘的变形量较为一致,以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0094]
示例性的,沿显示面板100中心至显示面板100边缘的方向,支撑件130的初始厚度逐渐减小。从而可以避免支撑件130的初始厚度突变,支撑件130对显示面板100的支撑作用力不会形成突变,从而使得支撑件130对显示面板100的支撑效果较好。
[0095]
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显示面板100的至少部分不同区域内的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不等。在显示面板100的产生变形量较大区域,可以将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设置得较小,从而使支撑件130对显示面板100的支撑效果较好,以减小显示面板100沿区域的变形量;在显示面板100的产生变形量较小区域,可以将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设置得较大,从而使得各个区域的显示面板100的变形量较为一致,以保证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0096]
示例性的,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范围为5
°‑
20
°
,位于显示面板100边缘的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大于位于显示面板100中心的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如表1和图6所示,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的夹角在该范围内时,夹角越小,支撑件130的变形量越小,对显示面板100的支撑效果越好。如此设置,能够对显示面板100中心形成较好的支撑,从而能够使得显示面板100边缘和显示面板100中心的变形量较为接近,以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0097]
示例性的,沿显示面板100中心至显示面板100边缘的方向,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从而可以避免支撑件13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突变,支撑件130对显示面板100的支撑作用力不会形成突变,使得支撑件130对显示面板100的支撑效果较好。
[0098]
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显示面板100的至少部分不同区域内的的支撑件130的分布密度不等。在显示面板100中变形量较大的区域内,可以在单位面积内设置较多的支撑件130,使得该区域的显示面板100获得较好支撑,减小该区域显示面板100的变形量;在显示面板100的变形量较小的区域内,可以在单位面积内设置较少的支撑件130,以使得显示面板100的各个区域的变形量较为一致,从而保证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0099]
其中,“分布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显示面板100所具有的支撑件130的数量。
[0100]
示例性的,位于显示面板100边缘的支撑件130的分布密度,小于位于显示面板100中心的支撑件130的分布密度。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00中心分布的支撑件130的数量较多,显示面板100中心获得较好支撑,减小显示面板100中心的变形量;显示面板100边缘分布的支撑件130的数量较少,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00边缘和显示面板100中心的变形量较为接近,以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0101]
示例性的,沿显示面板100中心至显示面板100边缘的方向,支撑件130的分布密度逐渐减小。这样,支撑件130的分布密度不会出现突变,从而使得支撑件130对显示面板100的支撑效果较好。
[0102]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数值和数值范围为近似值,受制造工艺
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一定范围的误差,这部分误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忽略不计。
[010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