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型三力关系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084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钟型三力关系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物理实验仪器,特别是涉及力学实验中三力关系演仪器。
现有的物理教学中对园周运动中的向心力、离心力及其二者关系的实验,有离心转台、向心力演示器及离心轨道等,可显示物体在园周运动中产生离心力、向心力的方法及用仪器测定出离心力(向心力)大小。这些仪器都结构复杂、造价高昂。尽管如此,对在转动中物体所产生的离心力(F)重力(G)及压力或反弹力(N)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F=G+N(向心力)无法显示出来,更测不到F=G(N=0)时的临界速度V0,故实验不够完善和精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上述实验的不足而设计一种结构紧凑、制作容易、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实验仪器。本仪器可通过灯光的变化显示出三力相互变化的关系,并能测出临界速度V0(换算为n。),还可验证理论公式,使课堂教学直观化,提高教学兴趣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通过钟体旋转,产生离心力,使导管内的钢球甩出,压在铜片上,接通电路,因钢球本身既是运动体又是导体,随离心力大小而改变其接触面积,从而使接触电阻随之改变,也改变电流大小和电路通断,由电珠闪出的光度来判断三力变化关系。
仪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支架上的钟体用手拉转时,由于初速高,离心力大,钢球在导管内运动到端部压住导电片接通电路,又因导电片下层为橡胶垫,受压后产生凹变形,使钢球与导电片接触面积加大,钢球接触电阻减少,电流大,因仪器在转动时两边电池电路是采用并联接线,故双电珠发强光。此时,三力处于强平衡状态,F>G N>O(N为回弹力),F=G+N。
当钟体转速逐渐下降,离心力和压力也减小,钢球受橡胶垫回弹力(N)作用小,与导电片接触面积减小,钢球接触电阻加大,电流减少,电珠发弱光,转速继续下降至临界值V0(即钢球在导管内最高点,刚不下落),此时双电珠在瞬间闪一下光点随即消失,这瞬间速度即为V0(n。),说明此时三力处于临界平衡状态F=G N=0。
如转速再下降,离心力小于球重力时,(F<G),钢球在导管内只反复跳动几下,使钟体停转,两电珠同时熄灭再显微光。
如用光电转速表对转动过程进行跟踪,可测出钢球在转动半径为r的临界速度V0,再换成n。(临界转数)n。= (30·V0)/(n·r) (每分钟转速),可以用来验证力学中三公式即F=G+N;V0=
;F= (G)/(g) · (v2)/(r) 互相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动用这种关系能形象地演示人造卫星运行原理,提高教学兴趣。
通过测出V0(n。)再与用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可得到本仪器实用误差值不超过4%,因为钢球与铜片间有微摩擦存在,故误差均为负值,但可满足教学的需要。
除上述力学功能外,本仪器可利用其两个直流电路作电路的串联、并联、断路、短路实验,不用复杂仪表,由电珠闪光程度和明灭来判定,只要转换插销位置即可完成。
本实用新型三力关系演示仪的优点是(1)通过小电珠闪光,可演示离心力(F)、重力(G)、回弹力(N)三力相互变化关系,同时可以测出当N=0,离心力和重力平衡时的临界速度V0,换算为n。,可用来验证力学中的理论公式,弥补现有仪器的不足。
(2)本仪器结构紧凑、制作容易、造价低廉、性能可靠、使用方便,可广泛用在物理教学中,提高教学的兴趣和效果。


图1为钟形三力关系演示仪的结构图。
图中1塑料钟壳、2有机玻璃盘面、3透明塑料导管、4钢球、5调节丝堵、6截锥形胶垫、7半锥形铜片、8外导线、9插销座、10内导线、11电池筒、12小电珠、13轴承、14固定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及运行情况作进一步描述,也作为一个实施例给出。
如图1所示,钟形三力关系演示仪,其结构是由硬塑料制成的钟壳[1],钟体园周外端面按十字分中,加工两对不同尺寸的同心螺孔,分别安装透明导管[3]和两个电池筒[11],内装有5#高容量电池,导管内装有钢球[4]。导管两端装有调节丝堵[5],在导管内上下可移动距离为l,用来调节钢球中心到轴心的距离,即转动半径r的大小,(r大小决定产生离心力大小),丝堵内锥面与截锥形橡胶垫[6]相粘合,起缓冲作用,橡胶垫又与二个半锥形铜片[7]相粘接,中间留有空隙,左右两半分别为N、S,与内导线[10]相接,内导线通过插销座[9]与外导线[8]相接联,与两个电池筒[11]并联接通,形成并联分压电路。钟体通过钟壳背面孔安装轴承[13]和固定轴[14]固定在外支架上。
运行情况支架上的钟体用手拉转时,其初速度很大,约达n=300-350转/分,产生的离心力也大,导管内的钢球运动到端部压迫铜片,其接触面积也大,钢球接触电阻减小很多。电流为最大,使电珠发出强光,三力关系为F>G N>0处于强平衡状态,即F=G+N。随后钟体以均匀降速,其园周运动下降率为2转/秒,铜片受压也随之减小,当N=0(钢球在导管一端位于最高点,刚不下落时),此时F=G,电珠发弱光,在这一瞬间,用HT-466型光电转速表测出其临界转速V0(n0)(表误差±0.05%)。实际测出的误差值K=3%左右,可以满足数学需要。当离心力降到F<G时,钢球下落,在导管内反复跳几下,钟体停转两个电珠同时熄灭再显下微光。
权利要求1.一种钟形三力关系演示仪,其特征是该演示仪由塑料钟壳[1]有机玻璃盘面[2]透明塑料导管[3]管内钢球[4]与调节丝堵[5]相连接,丝堵锥面上粘有截锥形整体胶垫[6],胶垫外层粘有两个半锥形铜片[7],铜片下部分别焊出两根外导线[8],通过插销座[9]内导线[10]与电池筒[11]相连接,电池筒一端有小电珠[12],钟壳背面有园孔装有轴承[13]固定轴[14]与外支架固定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力关系演示器,其特征在于钟体园周外端面按十字分中,加工两对不同尺寸的同心螺孔,分别装有导管和电池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力关系演示器,其特征在于,调节丝堵在导管内上下可移动距离l调节小球中心到轴心距离(转动半径r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力关系演示器,其特征在于两个半锥形铜片[7]与两边电池筒[11]是采用并联接线、形成并联分压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钟型的三力关系演示仪,是由塑料钟壳[1]透明导管[3]小钢球[4]半锥形铜片[7]截锥形胶垫[6]调节丝堵[5],通过导线[10]与电池筒[11]和小电珠[12]连接等构成。当钟体转动时,导管内的钢球随离心力(F)大于、等于或小于其重力(G)的情况下,使电路通断及电阻的改变、小电珠显示强光、弱光或无光,可判断出F、G、N(压力或回弹力)三力之间变化规律。同时可测出
文档编号G09B23/00GK2165493SQ9224225
公开日1994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23日
发明者李四林 申请人:李四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