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ac型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

文档序号:264335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驱动ac型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视机、计算机等的图象显示中用到的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
图5是是传统的AC型等离子显示板(下文中,简称为板)的部分剖开立体图。在图中,在第一绝缘衬底1的底面上形成扫描电极SCN1至SCNN和持续电极SUS1至SUSN的多个平行设置的电极对,并由介电层2和保护层3覆盖。在与第一绝缘衬底1相对的第二绝缘衬底6上形式数据电极D1至DN。在相邻数据电极D1至DM之间设有分隔肋(partition rib)8,从而与数据电极D1至DN平行。在数据电极D1至DM的表面上设有荧光粉9(部分示出)。第一绝缘衬底1和和第二绝缘衬底6相对设置,其中设有放电空间10,从而数据电极D1至DM与扫描电极SCN1至SCNN和持续电极SUS1至SUSN正交排列。由在互相成对的扫描电极SCNi和持续电极SUSi之间的持续放电显示图象(“i”是从1至N的任一数)图6是示出该板的电极排列。该板的电极排列是M列和N行的矩阵。在列方向排列M列数据电极D1至DM,而在行方向排列N行扫描电极SCN1至SCNN和持续电极SUS1至SUSN。
下面,描述传统AC型等离子显示板的操作过程。虽然未图示,但是每个持续电极SUS、扫描电极SCN和数据电极D都设有脉冲发生器,而且每个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终端与相应的电极相连,从而把脉冲电压加到电极上。把脉冲发生器的各个接地端连到公共端上,而且把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加到持续电极SUS、扫描电极SCN和数据电极D上。图7是驱动操作的时序图。在图7中,首先在写入期间,所有持续电极SUS1至SUSN都保持在0(V)((V)表示伏特)。把正写入脉冲电压+VW(V)加到数据电极D1至DM(下文,称为预定数据电极D1-DM)中的预定的一个电极上,而且把负扫描脉冲电压-VS(V)加到第一扫描电极SCN1上。因此,在预定数据电极D1-DM和第一扫描电极SCN1的交叉点处发生写入放电,而且在交叉点处的第一扫描电极SCN1上的保护层3的表面上积累正电荷。然后,把正写入脉冲电压+VW(V)加到另一个预定数据电极D1-DM,而把负扫描脉冲电压-VS(V)加到第二扫描电极SCN2上。因此,在预定数据电极D1-DM和第二扫描电极SCN2的交叉点上发生写入放电,而且在交叉点处的第二扫描电极SCN2上的保护层3的表面上积累正电荷。连续进行类似的扫描操作,最后,把正写入脉冲电压+VW(V)加到又一个预定数据电极D1-DM,而把负扫描脉冲电压-VS(V)加到第N个扫描电极SCNN。结果,在预定数据电极D1-DM和第N个扫描电极SCNN的交叉点上发生写入放电,而且在交叉点处的第N个扫描电极SCNN上的保护层3的表面上积累正电荷。
然后,在持续期间,首先,把负持续脉冲电压-Vm(V)加到所有持续电极SUS1至SUSN,从而在发生写入放电的交叉点上的扫描电极SCN1至SCNN和持续电极SUS1至SUSN之间开始持续放电。然后,在终止把负持续脉冲电压-Vm(V)加到持续电极SUS1至SUSN后过了时间T后,把负持续脉冲电压-Vm(V)加到扫描电极SCN1至SCNN。结果,在发生写入放电的交叉点上的扫描电极SCN1至SCNN和持续电极SUS1至SUSN之间再次发生持续放电。术语“脉冲电压的终止”表示当脉冲电压上升边缘达到0(V)的时刻。此外,在终止把负持续扫描电压-Vm(V)加到持续电极SCN1至SCNN后过了时间T后,把负持续脉冲电压-Vm(V)加到所有持续电极SUS1至SUSN。结果,在发生写入放电的交叉点上的扫描电极SCN1至SCNN和持续电极SUS1至SUSN之间再次发生持续放电。通过同相同的方法,每隔时间T就把负持续脉冲电压-Vm(V)交替地加到所有扫描电极SCN1至SCNN和所有持续电极SUS1至SUSN上,连续发生持续放电。用通过这种持续放电发射的光来进行显示。因为电压升降需要预定时间,所以负持续脉冲电压-Vm(V)是如图8所示的梯形。
最后,在清除期间内,把负的窄时间宽度脉冲电压-Ve(V)加到所有持续电极SUS1至SUSN上,从而发生清除放电。这停止放电。通过上述操作,在AC型等离子显示板上显示图象。
在交替加到所有扫描电极SCN1至SCNN和所有持续电极SUS1至SUSN上的持续脉冲电压中,通常考虑到在终止把扫描脉冲电压加到一个扫描电极和持续电极上后的时间T后,必须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另一个电极上。通常,把时间T设为0.5微秒或者更长。在上述传统板中,时间T是0.5微秒。
在上述持续放电操作中,在时间T内,在扫描电极SCN1至SCNN和持续电极SUS1至SUSN之间发生显示所需的持续放电。本发明的发明者发现在发生持续放电的同时,在数据电极D1至DM和扫描电极SCN1至SCNN之间,或者在数据电极D1至DM和持续电极SUS1至SUSN之间还会发生对显示无贡献的错误放电。在从在持续期间流过数据电极D1至DM的电流可以确定这一点。错误放电削弱了持续放电,从而持续放电停止或者变得不稳定。此外,由于错误放电电流流过数据电极D1至DM,所以在错误放电时生成的离子会影响荧光粉。这使荧光粉恶化,从而大大减小了持续放电的亮度。已解决这两个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其中相对设置第一绝缘衬底和第二绝缘衬底的驱动AC型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把由介电层和保护层覆盖的至少一个扫描和持续电极对设置在第一绝缘衬底上,并至少把数据电极设置在第二绝缘衬底上,从而与扫描和持续电极正交。
根据本发明,驱动AC型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于持续放电显示的通过把持续脉冲电压重复交替地加到成对的扫描电极和持续电极上持续放电操作中,在终止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扫描电极和持续电极中的一个之后,立即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另一个持续电极。
在终止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持续电极和扫描电极中的一个和开始把下一个持续脉冲电压加到另一个之间的时间内,在数据电极和保护层之间产生大电势差。由于该电势差发生错误放电。通过把下一个持续脉冲电压加到另一个,能快速减小该电势差。当在终止施加第一持续脉冲电压之后立即把下一个持续脉冲电压加到另一个时,在保护层和数据电极之间的电势差立即减小,因此不发生错误放电。
根据本发明,驱动AC型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终止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扫描电极和持续电极之一之后,在0.3微秒内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另一个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驱动AC型等离子显示板的上述另一个方法中,在终止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扫描电极和持续电极之一之后的0.3微秒内,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另一个上。结果,在持续放电操作中,不发生错误放电,从而可实现稳定的持续放电。结果,可以获得由un光引起的无闪烁的稳定显示。此外,由于不会发生离子影响荧光粉的情况,所以可以实现其中不减小持续放电的亮度的AC型等离子显示板。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驱动AC型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的操作驱动时序图2是示出沿着图5的线Ⅱ-Ⅱ’的剖面图;图3是示出在持续放电操作中壁电势(wall potential)变化的时序图;图4示出错误放电的概率;图5是在现有技术和本发明中都用到的AC型等离子显示板的结构的部分剖开立体图;图6示出如图5所示的AC型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排列;图7是示出传统AC型等离子显示板驱动方法的操作驱动时序图;和图8是在传统的驱动方法中的持续脉冲电压的波形图。
用本发明的驱动方法操作的AC型等离子显示板(下文简称为板)的结构与在现有技术说明中所解释的图5中的相同。该板的电极排列与如图6所示的相同。因此,相对于板的结构和电极排列,不给出任何重复描述。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的AC型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图1是驱动操作的时序图。驱动操作期间包括写入期间、持续期间和清除期间。
在图1中,首先,在写入期间中,所有持续电极SUS1至SUSN都保持在0(V)(V表示伏特),而且把正写入脉冲电压+VW(V)加到数据电极D1至DM(下文称为数据电极D1-DM)的预定的一个。此外,把负扫描脉冲电压-VS(V)加到第一扫描电极SCN1。结果,在预定数据电极D1-DM和第一扫描电极SCN1的交叉点上发生写入放电,而且在交叉点处的第一扫描电极SCN1上的保护层3的表面上积累正电荷。然后,把正写入脉冲电压+VW(V)加到另一个预定数据电极D1-DM,而且把负扫描脉冲电压-VS(V)加到第二扫描电极SCN2。结果,在预定数据电极D1-DM和第二扫描电极SCN2的交叉点上发生写入放电,而且在交叉点处的第二扫描电极SCN2上的保护层3的表面上积累正电荷。用相同方法连续进行上述扫描驱动操作,而且最后,把正写入脉冲电压+VW(V)加到又一个预定数据电极D1-DM,而且把负扫描脉冲电压-VS(V)加到第N个扫描电极SCNN。结果,在预定数据电极D1-DM和第N个扫描电极SCNN的交叉点上发生写入放电,而且在交叉点处的第N个扫描电极SCNN上的保护层3的表面上积累正电荷。
然后,在持续期间,首先,把负持续脉冲电压-Vm(V)加到持续电极SUS1至SUSN。结果,在发生写入放电的交叉点处的扫描电极SCN1至SCNN和持续电极SUS1至SUSN之间开始发生持续放电。在终止把负持续脉冲电压-Vm(V)加到持续电极SUS1至SUSN之后,立即把负持续脉冲电压-Vm(V)加到扫描电极SCN1至SCNN。结果,在发生写入放电的交叉点处的扫描电极SCN1至SCNN和持续电极SUS1至SUSN之间再次发生持续放电。例如,在由上述短语“在终止施压之后立即”所表示的从时刻t4到t5的时间段T1,大约100纳秒是适当的。可以在50纳秒到0.3微秒中选择这个时间段T1。在这种情况下,在从终止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持续电极SUS1至SUSN之后的100纳秒之后,立即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扫描电极SCN1至SCNN。经过大约100纳秒的时间段T1,获得防止错误放电的有效效果。此外,在终止把负持续脉冲电压-Vm(V)加到扫描持续电极SCN1至SCNN之后,立即把负持续脉冲电压-Vm(V)加到所有SUS1至SUSN。结果,在发生写入放电的交叉点处的在扫描电极SCN1至SCNN和持续电极SUS1至SUSN之间再次发生持续放电。通过用相同的方法,把负持续脉冲电压-Vm(V)交替地加到所有扫描电极SCN1至SCNN和持续电极SUS1至SUSN,连续发生持续放电。用由这种持续放电的发射出来的光进行显示。
然后,在清除期间,把负的窄时间宽度清除脉冲电压-Ve(V)加到所有持续电极SUS1至SUSN,从而发生清除放电。这停止放电。通过上述操作,在AC型等离子显示板上显示一个图象。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在终止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扫描电极SCN1至SCNN和持续电极SUS1至SUSN之一之后,立即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另一个上去。通过用这种方法施加电压,仅仅在扫描电极SCN1至SCNN和持续电极SUS1至SUSN之间一定发生持续放电,而且在数据电极D1至DN和扫描电极SCN1至SCNN或者和持续电极SUS1至SUSN之间不发生错误放电。
发明者对实际板操作的观测,示出在发生错误放电和从结束在一个电极上施加持续脉冲电压到开始在另一个电极上施加的时间段T之间的相互关联。为了考虑到这一点,当在图5中施加持续脉冲电压时,发明者测量由在扫描电极SCN2和持续电极SUS2上的保护层3中积累的壁的电荷(下文,称为壁电荷)引起的壁的电势(下文,称为壁电势)。图2是沿着图5的线Ⅱ-Ⅱ’所得的剖面图。在图2中,分别把扫描电极SCN2的电势、持续电极SUS2和数据电极D5的电势指定为VSCN、VSUS和VDATA。把与扫描电极SCN2相对的保护层3的部分的壁电势指定为VSSC,而且把与持续电极SUS2相对的保护层3的部分的壁电势指定为VSSU。图3示出在持续放电操作中的这些电势的变化。
在图3的情况下,当开始施加持续脉冲电压的时刻t1之前,持续电极SUS2的电势VSUS为0(V)、扫描电极SCN2的电势VSCN为0(V)和壁电势VSSC和VSSU分别是V1(V)和V2(V)。在从时刻t1到时刻t2期间,当持续电极SUS2的电势VSUS从0(V)变成-Vm(V)时,壁电势VSSC保持V1(V)和壁电势VSSU从V2(V)变成V4(V)。电势V4(V)比电势V2(V)低电势Vm(V)。因此,在壁电势VSSC和VSSU之间的电势差等于(V1-V4)(V),这超过了放电起始电压,从而在持续电极SUS2和扫描电极SCN2之间发生持续放电。同时,壁电势VSSC从V1(V)变成V2(V),而且壁电势VSSU从V4(V)变成V3(V)。于是,在从时刻t3到时刻t4的期间,当持续电极SUS2的电势VSUS从-Vm(V)变成0(V)时,壁电势VSSC保持在V2(V)和壁电势VSSU从V3(V)变成V1(V)。电势V1(V)比电势V3(V)高电势Vm(V)。之后,从时刻T1到把下一个持续脉冲电压加到扫描电极SCN2(从时刻T4到时刻T5)的期间内,壁电势VSSU不变化。
在从时刻t5到时刻t6期间内,当扫描电极SCN2的电势VSCN从0(V)变成-Vm(V)时,壁电势VSSU保持为V1(V),而且壁电势VSSC从V2(V)变成V4(V)。电势V4(V)比电势V2(V)低电势Vm(V)。因此,在壁电势VSSC和VSSU之间的电势差等于V1(V)-V4(V),这超过了放电起始电压,从而在持续电极SUS2和扫描电极SCN2之间发生持续放电。同时,在时刻t6之后,壁电势VSSU从V1(V)变成V2(V),而且壁电势VSSC从V4(V)变成V3(V)。于是,在从时刻t7到时刻t8的期间,当扫描电极SCN2的电势VSCN从-Vm(V)变成0(V)时,壁电势VSSU保持在V2(V)和壁电势VSSC从V3(V)变成V1(V)。电势V1(V)比电势V3(V)高电势Vm(V)。之后,通过同相同的方法把脉冲电压交替地加到持续电极SUS2和扫描电极SCN2,继续持续放电而且壁电势发生类似变化。
在从终止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持续电极SUS2到把下一个持续脉冲电压加到扫描电极SCN2的期间T1内(从时刻t4到时刻t5)。在壁电势VSSU和数据电极D5的电势VDATA之间的电势差非常大,并超过在持续电极SUS2和数据电极D5之间开始放电的电压。结果,在持续电极SUS2和扫描电极SCN2之间发生的放电的剩余电荷在与电极SUS2和SCN2相对的数据电极D5附近扩散,在持续电极SUS2和数据电极D5之间不发生持续放电而发生错误放电。如图3的虚线所示,在从时刻t4的期间T0之后,由于错误放电使得壁电势VSSU从V1(V)减小到V5(V)。结果,即使在时刻t6,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持续电极SCN2,由于壁电势差V5-V4(V)小于上述电势差V1-V4(V),所以正常放电不稳定持续,而是有时停止放电。
从上述描述可见,应理解当时间T1(从时刻t4到时刻t5)短于时间T0时,不发生任何错误放电。时刻T1是从终止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持续电极SUS2到把下一个持续脉冲电压加到扫描电极SCN2的期间。在从终止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扫描电极SCN2到把下一个脉冲电压加到持续电极SUS2的期间内,这保持。
发明者通过运用640×480象素的42英寸AC型等离子显示板,检查在时间T和发生错误放电的概率Y之间的关系。图4示出这种关系。这里,假设在持续放电期间流过一个数据电极的电流值与在数据电极和跨过数据电极的480对扫描和持续电极之间发生错误放电的部分号相对应,计算概率Y。当错误放电发生部分号是“n”而且相对较小,由i(A)表示流过数据电极的电流值(A表示安培)。当由I(A)表示流过数据电极的电流值时,通过Y=(n/480)×(I/i)计算概率。从图4中的结果可见,当期间T长于0.3微秒时,错误放电的发生概率Y增加。当从终止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一个电极到施加下一个持续脉冲电压的期间T是0.3微秒或更短时,不发生错误放电。
从上述描述可见,在板的持续放电操作期间,通过以从大约50纳秒到0.3微秒的时间间隔把持续脉冲电压交替地加到扫描电极和持续电极上,防止错误放电。结果,获得稳定的持续放电,防止荧光粉的恶化,而且持续放电的亮度不减小。
虽然在上述描述中持续脉冲电压是负脉冲电压,但是运用正脉冲电压的驱动方法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其它结构的AC型等离子显示板。
虽然通过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所揭示的内容并不作为限定。无疑,在阅读上述说明书之后,对于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而言,各种变化和更改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书概括了落在本发明的真正构思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和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驱动AC型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绝缘衬底,它具有由介电层和保护层覆盖的至少一对扫描电极和持续电极;和与所述第一绝缘衬底相对排列的第二绝缘衬底,它具有与所述扫描电极和持续电极正交的数据电极,其中,在为了持续显示放电的通过把持续脉冲电压交替地加到所述扫描电极和所述持续电极的持续放电操作中,在终止把所述持续脉冲电压加到所述扫描电极和所述持续电极中的一个之后,立即把所述持续脉冲电压加到另一个。
2.驱动AC型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绝缘衬底,它具有由介电层和保护层覆盖的至少一对扫描电极和持续电极;和与所述第一绝缘衬底相对排列的第二绝缘衬底,它具有与所述扫描电极和持续电极正交的数据电极,其中,在为了持续显示放电的通过把持续脉冲电压交替地加到所述扫描电极和所述持续电极的持续放电操作中,在终止把所述持续脉冲电压加到所述扫描电极和所述持续电极中的一个之后,在0.3微秒之内,把把所述持续脉冲电压加到另一个。
全文摘要
在其中相对设置第一绝缘衬底和第二绝缘衬底的驱动AC型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中,把由介电层和保护层覆盖的扫描电极和持续电极对设置在第一绝缘衬底上,而且至少把数据电极设置在第二绝缘衬底上,从而与扫描和持续电极对正交,在终止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扫描电极和持续电极中的一个之后,立即把持续脉冲电压加到另一个上。
文档编号G09G3/28GK1224211SQ98120879
公开日1999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30日
发明者伊藤幸治, 胁谷敬夫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