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22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光板,特别涉及备有导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该导光板使设在液晶栅格背面侧一端部的白色萤光灯或细长小灯泡等线状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扩散,使其均匀地入射到上述液晶栅格内。
现有技术中,在液晶显示装置(LCD)的显示画面上,需要有高辉度、亮度均匀且无辉度斑的面状照明。但是,白色萤光灯或细长小灯泡等是线状光源而不是面状光源,为了使这些线状光源的光反射、散射并均匀地入射到整个液晶栅格内,要采用导光板。
图3是表示采用现有导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构造图。图4是表示该液晶显示装置要部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现有导光板构造的立体图。图中,标记1是液晶栅格。2是设在液晶栅格1背面侧一端部的白色萤光灯、细长小灯泡等构成的线状光源。3是设在液晶栅格1背面侧的导光板。4是载置在导光板3上的用于光扩散的片部件。
导光板3由矩形板体11构成,该矩形板体11由透光率较高的丙稀基树脂做成,在底面纵横地形成多个光反射、光扩散用的凹面状圆点(图未示)。另外,也可以纵横地形成多个反射膜以代替这些凹面状圆点。
在该板体11的上面周围,除了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外,用粘接剂等粘贴着由橡胶等构成的コ字形导引件12。该导引件12的高度仅比载置在板体11上的光扩散用片部件4的整体厚度稍稍高一点。
该光扩散用片部件4如图4和图5所示,是将矩形的扩散片13、沿短边方向周期地形成有凹凸的同形状的透镜片14、沿长度方向周期地形成凹凸的同形状的透镜片15依次叠合而成的。如图4所示,片13~15的各周边部被两面胶带16粘贴成为一体。也可以不用双面胶带16而用溶接等方式粘接。该一体化了的光扩散用片部件4通过隔离片17由双面胶带等固定在液晶栅格1的背面侧。
该液晶显示装置中,从线状光源2射出的白色光,从一端面入射到导光板3,在该导光板3内被多个圆点(或多个反射板)反射·扩散,从导光板3的整个上面射出。该射出光被扩散片13扩散到面方向而均匀化,依次透过透镜片14和透镜片15,成为在片的短边方向和长边方向均匀化了的光,作为面方向辉度均匀的面状照明入射到液晶栅格1内。
但是,上述现有的导光板3中,在板体11的上面周围,由于用粘接剂等粘贴着由橡胶等构成的导引件12,所以,在粘贴导引件12时不容易对准位置,作业效率低,成为制造工序中成本提高的原因之一。
另外,由于光扩散用片部件4是用双面胶带16将片13~15的周边部粘贴为一体而形成的,所以,夹着双面胶带16,其厚度增加,使整个光扩散用片部件4的厚度增加。这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导光板不容易实现薄形化。
另外,由于用双面胶带16将片13~15的各周边部粘贴住,所以,片13~15的中央部容易挠曲,片13、14的中央部间的间隔以及片14、15中央部间的间隔与周边部间的间隔产生了稍稍不同,该挠曲和间隔的不同导致液晶画面上产生条状折像,即产生所谓的莫尔条纹和干扰条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可实现薄形化、不产生莫尔条纹和干扰条纹的导光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备有下述导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即,该导光板,从具有透光性的板体的一端面入射光,在该板体内使光反射、扩散,从其一主面射出光,在前述一主面上一体地形成导引部件,该导引部件用于导引被载置的光扩散片部件。
另外,导光板的板体是略矩形,前述导引部件是沿着板体一主面的相互邻接的两边或三边形成的突条。
另外,导光板中,前述导引部件的高度比载置在前述一主面上的光扩散用片部件的厚度高。
本发明的导光板中,导引部件将光扩散用片部件导引到板体一主面上,所以,只要把该光扩散用片部件落入前述一主面,就可容易地将该光扩散用片部件定位和固定。这样,不必象已往那样用双面胶带固定,可减薄包括光扩散用片部件在内的整体厚度,可实现薄形化。
另外,由于不需要双面胶带,所以,光扩散片部件的间隙不变化,不会产生莫尔条纹和干扰条纹。
另外,由于将导引部件一体地形成在板体的一主面上,所以构造简单,并且操作容易。这样,不必象已往那样要准备另外的导引部件并将该导引部件粘贴在前述一主面上,可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如果将前述导引部件的高度设定为比载置在前述一主面上的光扩散用片部件的厚度高,则固定导光板时加的应力只加在前述导引部件上,而不加在被载置的光扩散用片部件上。这样,从外部来的应力不直接加在光扩散用片部件上,可防止因应力导致的变形。
下面,参照


本发明导光板的各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导光板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导光板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采用现有导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构造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采用现有导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要部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现有导光板构造的立体图。
实施例1导光板21是由光透过率较高的丙稀基树脂成形加工而成的,除了矩形板体22的上面(一主面)22a的一边,在另外3边的周边部一体地形成略呈コ字形的突条导引部(导引部件)23。
由该导引部23划成的区域24的大小,可无间隙地收容光扩散用片部件25。该光扩散用片部件25是由载置在该区域24内的矩形扩散片13、沿短边方向周期地形成凹凸的同形状透镜片14、沿长边方向周期地形成凹凸的同形状透镜片15等叠合构成的。
该导引部23的高度,设定为比由若干个片13~15叠合起来的光扩散用片部件25的整体厚度稍高,即,比叠合的扩散片13、透镜片14、15的整体厚度稍高,例如为0.7mm。
光扩散用片部件25,是根据液晶栅格要求的特性,从若干个片13~15中选择所需的片构成的。例如,可以只采用扩散片13,也可以将扩散片13与透镜片14、15中的任一个叠合起来使用,也可以将扩散片13、透镜片14、15全部依次叠合起来使用。
把光扩散用片部件25载置到导光板21上时,先将扩散片13对准导引部23,落入由该导引部23划成的区域24。接着,根据需要将透镜片14、15中的任一种或两种对准导引部23,依次落入由该导引部23划成的区域24。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导光板21,把构成光扩散用片部件25的扩散片13、透镜14、15等依次对准导引部23后,落入区域24,可容易地将光扩散用片部件25定位和固定。
另外,只要将扩散片13、透镜片14、15落入即可,不需要象已往那样采用双面胶带等固定,可减薄扩散片13、透镜片14、15等光扩散用片部件25的整体厚度,与已往相比可大幅度地薄形化。
由于不需要双面胶带,扩散片13、透镜片14、15等在面方向彼此密接,光扩散用片部件25的间隙不变化。因而,不会产生因间隙变化而引起的莫尔条纹和干扰条纹。
另外,由于在板体22的一主面22a上一体地形成导引部23,所以,构造简单,操作容易。因此,不需要象已往那样另外准备导引件12并将该导引件12粘贴到板体11的上面,所以,可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导引部23的高度h,设定为比由扩散片13、透镜片14、15构成的光扩散用片部件25的整体厚度高,所以,来自外部的应力不直接加在光扩散用片部件25上,可防止因应力引起的变形。
实施例2
导光板31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导光板21的不同点是,上述第一实施例导光板21,除了矩形板体22的上面22a的一边,在另外三边的周边部,一体地形成略呈コ字形的突条导引部23,而本实施例的导光板31中,除了短边方向(图中箭头方向)截面为楔形的矩形板体32的上面32a的有厚度的一边,在另外三边的周边部,一体地形成略呈コ字形突条的导引部23。
把光扩散用片部件25载置到该导光板31上的方法,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21完全相同。另外,光扩散用片部件25,根据液晶栅格要求的特性,是从若干个片13~15中选择所需的片构成的,这一点也与上述导光板21完全相同。
本实施例的导光板31,其作用、效果也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21相同。
把该导光板31和液晶栅格、线状光源组装在一起,形成液晶显示装置时,由于该导光板31的短边方向截面为楔形,所以,截面积比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21小,可实现轻量化。另外,可有效地利用该导光板31的楔形尖头侧部分的下方产生的空间部33,作为片状柔性印刷基板、卡IC等的零件收容空间。
上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导光板的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是,具体的构造并不局限于前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设计变更。例如,本实施例中,是将导引部23做成一根コ字形的突条,但也可以在各边形成直线状导引部。另外,也可以在导引部23的一部分或若干部分,根据需要形成矩形或半圆形的切口,或者将短条状导引部形成为若干根直线状或コ字形等。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导光板,只要把光扩散用片部件落入由导引部件划成的区域内即可,所以,该光扩散用片部件的定位及固定都很容易。因此,不必象已往那样采用双面胶带,可减薄包括光扩散用片部件的整体厚度,可以实现适用该导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形化。
另外,由于不需要双面胶带,所以,在光扩散用片部件上不产生间隙变化,可防止莫尔条纹和干扰条纹。
由于将导引部件一体地形成在板体的一主面上,所以,构造简单,操作容易,不必象已往那样要另外准备导引部件并将该导引部件粘贴在前述一主面上,所以,可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如果将前述导引部件的高度设定为比载置在前述一主面上的光扩散用片部件的厚度高,则固定导光板时施加的应力只加在前述导引部件上,这样,从外部来的应力不直接加在光扩散用片部件上,可防止因应力导致的变形。
权利要求
1.液晶显示装置,备有液晶栅格和把来自光源的光导入液晶栅格内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前述导光体,从具有透光性的板体的一端入射光,在前述板体内使光反射·扩散,从其主面射出光,并且,在前述主面上一体地形成导引部件,该导引部件用于导引被载置的光扩散用片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板体为略呈矩形状,前述导引部件是沿着前述板体一主面的相互邻接的两边或三边而形成的突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导引部件的高度,设定为比载置在前述一主面上的光扩散用片部件的厚度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构造简单、薄型化、不产生莫尔条纹和干扰条纹的导光板。本发明的导光板,从具有透光性板体22的一端面入射光,在板体22内使光反射、扩散,从其一主面22a射出光,在一主面22a上一体地形成导引部件23,该导引部件23用于导引被载置的光扩散用片部件25。
文档编号G09F9/00GK1252531SQ99121920
公开日2000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8日
发明者佐川文彦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