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标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58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伪标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性的识别标识,特别是一种可用于各类商品或商品包装上的防伪标识。
目前,由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得到重视,随着商品的品牌或商标广泛被接受。对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但同时假冒商品也就随之出现,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如何防伪也更加重要。目前商品的一般手段是激光防伪技术,但该技术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很多小企业均可生产几可乱真的激光防伪标贴,另一种防伪技术是电话防伪,该技术的成本较高,而且在通信条件不好的中小城市或乡村难以真正应用,因此社会上需要一种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又可简单易行,而且假冒难的防伪标识。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公开一种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又简单易行,可定期或不定期更换的防伪标识。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基层,基层上印刷有由多个条纹构成的条纹面的印刷标记层,印刷标记层上通过胶层粘贴透明光栅膜。印刷标记层的条纹面二条纹间间距和光栅膜二光栅尺寸之间为对应,故透明光栅上可以显示出特定的文字或图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过程中,因先计算机制版,再多次印刷出印刷标记后,特定的相对应印刷层的条纹面的光栅膜,均需计算机专用软件制出方案、图形、整个过程不可逆,版面的设计可以很独特,甚至具有相当的随意性,这使假冒者很难仿制,印刷标记层可以直接印制在包装盒袋上,也可单独印制,贴上光栅膜就构成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
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基层1,基层1上印刷有由多个条纹构成的条纹面的印刷标记层2,再通过胶层3与透明光栅膜4粘接;上述的印刷标记层2为二层印刷层构成,分别为底色层5和颜色层6,底色层5和颜色层6均为条纹面,均是利用计算机专用软件制版后,再分别印刷在基层1上,由两层印刷则可构成隐性的文字,在透明光栅膜上显示出来,上述的印刷标记层2为三层印刷层构成,分别为底色层5、颜色层6和上颜色层7,上颜色层7也为条纹面,也需单独制版后再印刷,三层印刷层可构成在光栅膜上显示图案的效果;在印刷标记层2上涂覆一层胶层3,再粘接透明光栅膜4,所述的透明光栅膜4由三层构成,光栅调整层8、调整层8上涂覆一光栅胶层9,胶层9上的条纹面光栅层10;光线进入透明光栅膜4后,由印刷标记层反射后在光栅膜4上显示出文字或图案。光栅调整层8的厚度与光栅层10上的光栅尺寸应相对应。
当光栅膜4的光栅尺寸按某一数据设定后,印刷标记层的条纹必须相对应按该数据进行计算机制版,由于印刷制版为二次或三次,然后再分层印刷,过程不可逆,一旦作成,无法仿制,所以防伪效果好,并且底色层5、颜色层6和上颜色层7的颜色可以是任意的,更增加假冒的难度,上述的基层1可以是纸张,也可以是塑料薄膜,印刷标记层可以印制在单独的基层1上,也可以直接印刷在包装盒、包装袋或产品表面,然后再贴上透明光栅膜。
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标识装置,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基层(1)上印刷有由多个条纹构成的条纹面的印刷标记层(2),印刷标记层(2)上通过胶层(3)粘贴透明光栅膜(4)。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印刷标记层(2)为二层印刷层构成,分别为底色层(5)和颜色层(6),底色层(5)和颜色层(6)均为条纹面。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印刷标记层(2)为三层印刷层构成,分别为底色层(5),颜色层(6)和上颜色层(7),上颜色层(7)也为条纹面。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透明光栅膜(4)由三层构成,光栅调整层(8),调整层(8)上涂覆一光栅胶层(9),胶层(9)上为条纹面的光栅层(10)。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伪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栅调整层(8)的厚度与光栅层(10)上的光栅尺寸相对应。
专利摘要一种防伪标识装置,包括基层(1),基层(1)上印刷有由多个条纹构成的条纹面的印刷标记层(2)。印刷标记层(2)上通过胶层(3)粘贴透明光栅膜(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必须利用计算机的专门软件进行制版后,再分层印刷,光栅膜(4)的光栅尺寸也必须与印刷标记层(2)的条纹面的条纹尺寸相对应,技术难度较大,制成过程不可逆,仿制十分困难,光栅膜上显示出的文字、图案的设计随意性较大,更增加仿制的难度,防伪效果好。
文档编号G09F3/02GK2380975SQ9921713
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2日
发明者赵必红 申请人:北京同力永正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