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像素电路和驱动方法_2

文档序号:8396638阅读:来源:国知局
入的端子。
[003引为描述方便,高电平采用Vh表征,低电平采用Vl表征。
[0039] 实施例一;
[0040] 请参考图la和图化,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像素电路结构图,包括:用于串联在 第一电平端VDD和第二电平端VSS之间的驱动晶体管T1和发光元件0L邸,W及第二晶体管 T2、第=晶体管T3和存储电容C1。其中,图la所示的像素电路中,各晶体管(驱动晶体管 T1、第二晶体管T2和第=晶体管T3)为N型薄膜晶体管;图化所示的像素电路中,各晶体 管(驱动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和第S晶体管T3)为P型薄膜晶体管。
[0041] 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极连接至发光元件0L邸的第一端形成第S节点C,驱动晶 体管T1的第二极和发光元件0L邸的第二端分别用于连接至第一电平端VDD和第二电平端 VSS。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la,发光元件0LED的第一端为阳极,发光元件0LED的第二 端为阴极;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第一电平端VDD,发光元件OL邸的第二端用 于连接至第二电平端VSS。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化,发光元件0L邸的第一端为阴 极,发光元件0L邸的第二端为阳极;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第二电平端VSS, 发光元件0L邸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第一电平端VDD。
[0042] 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形成第一节点A,第二晶体 管T2的第二极连接至第=晶体管T3的第一极形成第二节点B,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极用 于输入发光控制信号Vm。
[0043] 第S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数据线DATA,在具体实施例中,数据线DATA用 于提供数据信号Vdata或者参考电位VKW,在其它实施例中,数据线data还可W用于提供初 始化电位,W初始化各节点的电位;第=晶体管T3的控制极用于输入扫描信号Vs。。。。
[0044] 存储电容Cl连接至第二节点B和第S节点C之间。
[0045] 在具体实施例中,像素电路依次工作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阶段。在本实施 例中,第一阶段可W依次包括初始化阶段和阔值补偿阶段,第二阶段为数据写入阶段,第= 阶段为发光阶段。
[0046] 在第一阶段,第二晶体管T2和第S晶体管T3分别响应发光控制信号Vem的第一有 效电平和扫描信号Vsc^an的第一有效电平导通,向第一节点A和第二节点B传输参考电位Vcw 初始化第一节点A和第二节点B的电位,并通过相应的信号源向第=节点C提供初始化电 位,W初始化第S节点C的电位,在本实施例中,第S节点C的初始化电位由第一电平端VDD 通过导通的驱动晶体管T1提供,并读取驱动晶体管T1的阔值电压Vth。在一种实施例中,请 参考图la,在初始化阶段,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传输第一电平端VDD提供的初始化电位 (例如低电平)初始化第=节点C的电位;在阔值补偿阶段,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传输第 一电平端VDD的有效电平(例如高电平),于是,第S节点C的电位发生变化(例如升高), 直到该节点电位与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相差一个驱动晶体管T1的阔值电压时为止,存 储电容C1根据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即第二节点B或者第一节点A)的电位和与第S 节点C之间的压差得到驱动晶体管T1的阔值电压Vth。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化,在 初始化阶段,第=节点C的初始化电位由第二电平端VSS提供,即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 传输第二电平端VSS提供的初始化电位(例如高电平)初始化第=节点C的电位;在阔值 补偿阶段,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传输第二电平端VSS的有效电平(例如低电平),于是, 第S节点C的电位发生变化(例如下降),直到该节点电位与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相差 一个驱动晶体管T1的阔值电压时为止,存储电容C1根据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即第二 节点B或者第一节点A)的电位和与第S节点C之间的压差得到驱动晶体管T1的阔值电压 Vth。
[0047] 在第二阶段,第二晶体管T2由发光控制信号Vem控制在截止状态,第=晶体管T3 响应扫描信号Vs。。。的第二有效电平导通向第二节点B传输数据信号Vdata;
[0048] 在第S阶段,第S晶体管T3由扫描信号Vse。。控制在截止状态,第二晶体管T2响应 发光控制信号VcM的第二有效电平导通,驱动晶体管T1响应第一节点A的电位导通驱动发 光元件0LED发光。
[0049]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la,发光控制信号有效电平(包括 第一有效电平和第二有效电平)和扫描信号Vs。。。的有效电平(包括第一有效电平和第二有 效电平)均为高电平;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化,发光控制信号Vm的有效电平(包 括第一有效电平和第二有效电平)和扫描信号Vs。。。的有效电平(包括第一有效电平和第二 有效电平)均为低电平。
[0050]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信号Vs。。。的第二有效电平滞后于所述扫描信号V 的第一有 效电平和发光控制信号Vm的第一有效电平,发光控制信号VM的第二有效电平滞后于扫描 信号Vs。。。的第二有效电平。
[0化1] 下文W图la为例对本实施例公开的像素电路驱动过程予W说明。本实施例的像 素电路驱动过程分为初始化阶段、阔值补偿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和发光阶段,如图2所示为 本实施例的信号时序,结合图2和图la具体描述本实施例的驱动过程。
[0052] 在初始化阶段:向第S晶体管T3提供的扫描信号Vse。。为高电平Vh,即为第一有效 电平;发光控制信号VcM为高电平Vh,即为第一有效电平。于是,第立晶体管T3和第二晶体 管T2导通。数据线DATA向第S晶体管T3传输参考电位Vkep,该参考电位Vkep通过导通的 晶体管T3和T2输入到第一节点A,使得第一节点A的电位为Vkep,由于第一节点A和第二节 点B通过第二晶体管T2连通,所W两个节点电压相同。与此同时,驱动晶体管T1处于导通 状态,第一电平端VDD输出一初始化电位低电平信号Vy该电平信号并通过开关晶体管T1 输入到第=节点C,使得第=节点C电平变为从而,完成了对第一节点A、第二节点B和 第=节点C的电位初始化。
[0053] 在阔值补偿阶段:扫描信号Vs。。。和发光控制信号Vm继续维持第一有效电平,高电 平Vh,数据线data依旧传输参考电位Vcw。第一电平端V孤提供的信号由低电平Vl变回高电 平Vh,并通过驱动晶体管T1给第=节点C充电。第=节点C的电位因此会慢慢升高,直到该 节点升高到Vkw-Vth时,驱动晶体管T1会进入截止状态,第S节点C的电位维持为Vew-Vth。 其中Vth为驱动晶体管T1的阔值电压。阔值补偿阶段结束后,驱动晶体管T1的阔值电压信 息通过存储电容C1被存储到节点C上。需要注意的是,VcEP-V?小于发光元件OL邸的阔值 电压。
[0化4] 数据写入阶段;发光控制信号VcM变为低电平,扫描信号Vsean变为第二有效电平, 如高电平Vh。此时,第二晶体管T2处于截止状态,第S晶体管T3处于导通状态,数据线DATA提供数据电压Vmta并通过导通的第S晶体管T3写入到第二节点B中。需要说明的是,在 其它实施例中,当存在多行像素电路并采用同时发光的方式时,则在该阶段,各行扫描信号 Vsc^an的第二有效电平依次到来,W逐行完成第二节点B的数据电压Vdata写入。在第二节点B 的电位由Vkw充电到Vdata的过程中,数据电压VDm会通过存储电容C1和发光元件OLED的 本征电容C2的禪合作用被禪合到节点C中从而使节点C的电位变化为:
[0 化 5]
【主权项】
1. 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串联在第一电平端(VDD)和第二电平端(VS巧之间的驱动晶体管(T1)和发光元 件(OLED),W及第二晶体管订2)、第S晶体管(T3)和存储电容(C1); 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极连接至发光元件(OLED)的第一端形成第=节点(C),驱动晶 体管(T1)的第二极和发光元件(OLED)的第二端分别用于连接至第一电平端(VDD)和第二 电平端(VS巧; 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形成第一节点(A),第二晶 体管(T2)的第二极连接至第S晶体管(T3)的第一极形成第二节点炬),第二晶体管(T2) 的控制极用于输入发光控制信号(Vm); 第S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用于提供数据信号(Vdata)或者参考电位(Vcw) 的数据线值ATA),m^晶体管灯扣的控制极用于输入扫描信号(VscJ; 存储电容(Cl)连接至第二节点炬)和第S节点(C)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阶段,第二晶体管(T2)和第S晶体管(T3)分别响应发光控制信号(VcM)的第一 有效电平和扫描信号(VscJ的第一有效电平导通,向第一节点(A)和第二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