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06411阅读:来源:国知局
不同颜色光的像素区14W阵列方式排列,由此像素区14所提供不同颜色的光可 进行混色W达到全彩显示的效果。接着,在基板12上形成多个驱动元件18,分别位于像素 区14内。各驱动元件18可包括至少一薄膜晶体管,例如娃基薄膜晶体管或氧化物半导体薄 膜晶体管,且薄膜晶体管可选用顶栅极型薄膜晶体管、底栅极型薄膜晶体管或其它型式薄 膜晶体管。本实施例是使用顶栅极型的多晶娃薄膜晶体管作为驱动元件18,其包括半导体 层19栅极绝缘层30、栅极电极28、介电层32、漏极电极24W及源极电极26。半导体层19 例如可包括多晶娃通道层20、两重渗杂半导体层22位于多晶娃通道层20的两侧并分别作 为漏极渗杂区与源极渗杂区、两轻渗杂半导体层23分别位于多晶娃通道层20与重渗杂半 导体层22之间。半导体层19的材料不W多晶娃为限,而可为其它适合的半导体,例如其它 娃基半导体层(例如非晶娃、微晶娃),氧化物半导体层例如氧化铜嫁锋(IGZO)或其它适合 的半导体材料。栅极绝缘层30覆盖半导体层19。栅极电极28位于栅极绝缘层30上并实 质上对应多晶娃通道层20。介电层32位于栅极电极28与栅极绝缘层30上。漏极电极24 与源极电极26位于介电层32上并分别与重渗杂半导体层22电连接。此外,本实施例的方 法可选择性地在形成多晶娃通道层20之前先于基板12上形成至少一缓冲层34,其中缓冲 层34可为单层结构,缓冲层34的材料可为绝缘层例如一氧化娃缓冲层、一氮化娃缓冲层、 氮氧化娃缓冲层或氧化侣缓冲层,但不W此为限。缓冲层34也可为多层结构,可为不同材 料的绝缘层的堆叠,例如一氧化娃缓冲层与一氮化娃缓冲层的堆叠,但不W此为限。此外, 本实施例的方法可进一步于介电层32上形成一保护层33,其中保护层33可为单层结构或 多层结构,且保护层33可暴露出部分的漏极电极24与源极电极26。接着,可选择性地于保 护层33上形成多个转接电极38,其中转接电极38分别与保护层33暴露出的漏极电极24 电连接,且转接电极38可选用具有良好导电性的材料例如金属或合金,但不W此为限。 [0化9] 如图4所示,接着于驱动元件18上形成一冷端绝缘基材40。举例而言,冷端绝缘 基材40可形成于转接电极38与保护层33上,但不W此为限。冷端绝缘基材40的材料可为 导热性良好的绝缘材料,优选可包括绝缘性佳与导热性佳的陶瓷材料,但不W此为限。冷端 绝缘基材40也可为表面锻有二氧化娃的半导体基板(例如;娃基板)或表面经过阳极氧化 处理的侣复合基板等。如图5所示,接着于冷端绝缘基材40上形成多个第二连接电极42, 其中任两相邻的第二连接电极42之间具有间隙,也就是说,各第二连接电极42可W是独立 的图案,彼此并没有接触。第二连接电极42的材料可包括导电性与导热性都良好的材料, 优选可包括非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银、侣、铜、儀或钢、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铜锡、氧化铜锋 或氧化侣锋、上述材料的复合层或上述材料的合金,但并不w此为限。
[0060] 接着,如图6所示,在第二连接电极42上形成多个热电单元44,其中各热电单元 44包括一第一通道层46与一第二通道层48。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 道层46与第二通道层48可分别为一第一半导体层与一第二半导体层。第一半导体层与第 二半导体层的形成方法例如可先于第二连接电极42与冷端绝缘基材40上全面形成一半导 体层,再W渗杂制作工艺(例如扩散制作工艺或离子注入制作工艺)于半导体层中形成具 有第一渗杂型式W及第二渗杂型式的区域,且第一渗杂型式不同于第二渗杂型式,但不W 此为限。随后W图案化制作工艺(例如光刻蚀刻制作工艺)形成具有第一渗杂型式的第一 半导体层W及具有第二渗杂型式的第二半导体层。第一半导体层与第二半导体层可分别为 一P型半导体与一N型半导体或第一半导体层与第二半导体层可分别为N型半导体与P型 半导体,但不W此为限。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的基材可为各式半导体材料例如IVA族 元素(例如娃、错)并分别具有P型渗杂例如磯、神与N型渗杂例如棚。或者,P型半导体 与N型半导体的基材可为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例如氮化嫁(GaN)或II-VI族化合物半导 体例如硫化锋狂nS),并可选择性具有P型渗杂与N型渗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半导体层 与第二半导体层分别为P型渗杂娃W及N型渗杂娃,但不W此为限。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半 导体材料的热电转换效率大体上比金属W及绝缘体材料要高,并且若将P型半导体与N型 半导体配对组合又可进一步提升热电转换的效率,因此本实施例的热电单元44中的第一 半导体层与第二半导体层WP型渗杂娃与N型渗杂娃配对组合在一起,可W提升整体热电 单元44的热电转换效率。此外,热电单元44的第一通道层46与第二通道层48的材料不 限定为半导体材料,也可W选用金属例如铺、铜、饿、镶、钻或其它适合的材料。
[0061] 接着,如图7所示,在两相邻的第一通道层46与第二通道层48之间形成绝缘层 5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层46、绝缘层50与第二通道层48沿水平方向依序排列的结 构,且绝缘层50是位于第一通道层46与第二通道层48之间。绝缘层50的材料可包括 无机材料例如氮化娃(siliconnitride)、氧化娃(siliconoxide)、氮氧化娃(silicon oxynitride)或氮渗杂碳化娃(nitrogen-dopedsiliconcarbide,SiCN)、有机材料例如丙 締酸类树脂(acrylicresin)或其它适合的绝缘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层50的材料是 二氧化娃(silicondioxide),但不W此为限。本发明形成热电单元44与绝缘层50的方法 并不W上述方法为限。举例而言,可W先形成多个不相连的绝缘层50,再于两相邻的绝缘层 50之间分别形成第一通道层46与第二通道层48。
[0062] 如图8所示,接着于热电单元44上形成多个第一连接电极52。各相邻的第一连接 电极52之间具有间隙,也就是说,各第一连接电极52是独立的图案,彼此并没有接触。第 一连接电极52的材料可包括导电性与导热性都良好的材料,优选可包括非透明导电材料 例如银、侣、铜、儀或钢、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铜锡、氧化铜锋或氧化侣锋、上述材料的复 合层或上述材料的合金,但并不W此为限。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连接电极52是 与对应的热电单元44的第一通道层46与第二通道层48电连接,且各第二连接电极42是 与对应的热电单元44的第二通道层48与相邻的热电单元44的第一通道层46电连接。换 言之,各热电单元44的第二通道层48是与相邻的热电单元44的第一通道层46电连接,因 此热电单元44可通过第一连接电极52W及第二连接电极42形成串联,但不W此为限。在 其它变化实施例中,热电单元44也可W其它方式彼此电连接,利用W并联方式电连接,或 者一部分的热电单元44可利用串联方式电连接且另一部分的热电单元44可利用并联方式 电连接。
[0063] 接着,如图9所示,在对应部分绝缘层50上的第一连接电极52,W图案化制作工艺 (例如光刻蚀刻制作工艺)形成一开口,其中开口暴露出部分的绝缘层50且开口的直径可 为rl。接着,如图10所示。在绝缘层50与第一连接电极52上形成一热端绝缘基材54,W 形成热电模块58。热端绝缘基材54的材料可为导热性良好的绝缘材料,优选可包括绝缘 性佳与导热性佳的陶瓷材料,但不W此为限。热端绝缘基材54也可为表面锻有二氧化娃的 半导体娃基板或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的侣复合基板等。随后,在对应各第一连接电极52 开口的部分热端绝缘基材54,W图案化制作工艺(例如光刻蚀刻制作工艺)形成一接触洞 56,其中接触洞56部分暴露出驱动元件18,举例而言,接触洞56部分暴露出转接电极38。 此外,接触洞56的直径可为r2,且接触洞56的直径r2可小于开口的直径rl,由此接触洞 56不会暴露出第一连接电极52。
[0064] 如图11所示,在热电模块58上化及分别于像素区14内形成多个下电极60,其中 下电极60分别经由接触洞56与驱动元件18电连接,例如下电极60可经由转接电极38与 驱动元件18的漏极电极24电连接。下电极60的材料优选可包括非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银、 侣、铜、儀或钢、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铜锡、氧化铜锋或氧化侣锋、上述材料的复合层或上 述材料的合金,但并不W此为限。
[00化]接着,如图12所示,在热端绝缘基材54W及下电极60上形成一图案化堤巧层 62(patternedbanklayer),其中图案化堤巧层62包括多个开口 62A,且开口 62A分别位 于像素区14内。在本实施例中,图案化堤巧层62的材料可为有机绝缘材料,且优选可具有 感光性,由此可利用曝光暨显影制作工艺定义出其图案,但不W此为限。图案化堤巧层62 的材料优选可包括有机材料例如光致抗蚀剂、苯环了締炬CB)、聚甲基丙締酸甲醋(PMMA)、 聚甲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